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間佛教論集》 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 (原出自《佛在人間》第三章) 釋如正2004/12/10 二 諸乘應機的分析 引言:佛法是適應眾生根機的,從對什麼機說什麼法去分別,就明顯地看出,那些是人乘 的特法,天乘的特法,二乘的特法,菩薩乘的特法。佛法興於印度,當然要適應印度當時 的文化,以及印度人的特性。佛法為了適應某一時代,某一區域的根機,佛法就有時代性 與區域性了。佛法與古代印度文化有重要的關係,必須了解這點,才能不受他的拘束,不 以適應印度古代文明的契機法,誤解為十方三世常住的真理。 2-1人乘及基於人乘的天乘 2-1-1印度文化的修道思想 要求未來世仍得人身,名人乘法。更求上生天國的,名天乘法。在釋尊出世前,印度的初 期文化,人乘法,天乘法是沒有分別的。後來,印度宗教又引出永生不死的思想,如基督 教的天國永生一樣。當時印度人以為,天中的大部分還是要死的,所以探究怎樣才能究竟 不死。以為惟有最高神──梵,是宇宙的本源,是永生不死的,常住不變的。人能復歸於 梵,即得恆常的妙樂。這種思想的底裡,本含有解脫的意義。 印度宗教中,獲得人間福樂與來生得生人天的六種方法: 祭祀--------| |-----------是一般的,求生人天的。 咒術--------| 德行--------| |-----------通於做人的方法,以及進修的根本道德。 苦行--------| 隱遁--------| |-----------是生天的,而且是生天得解脫的。 瑜伽--------| 2-1-2佛教人天乘法對六法的攝取與破斥 祭祀、咒術:佛所安立的人天乘法,將祭祀除開(6)。談到咒術,更是絕對否定的(7) 。 德行:人天乘的德行,約有三種:施、戒、定,稱為世間三福業事。 遁世:是天乘法(生欲界天法是不一定遁世的)。 瑜伽:精修瑜伽,為生天的主要法門。 苦行:佛教取他的精意,主張少欲知足,精進勇猛;不過苦,不縱欲,取著中道的態度。 結說:印度宗教以為生天即得解脫的方法──遁世、苦行、瑜伽,佛是多少修正了他,以 為這不過生天法而還不能得究竟解脫。人乘法,從佛法去了解他,這實是適應人間所最急 需的。不過,限於時機,佛教最高深圓滿的真義,還不曾充分(在人乘法中)說明而已。 ------------------------------------------------------------------ (6)關於祭祀,本文說到:婆羅門中繁重的儀式,佛教認為是無有意義的,殺生祭天, 更是只有增加罪愆,毫無益處。然若在家弟子,以鮮花素果供天,不阻止;關於祭祖, 也不反對。如有人問佛:祭祀祖先有沒有用?佛答:如父母死了,墮在餓鬼道中,祭祀 他,可使他暫免飢餓的苦迫。若生到人間或天上,畜生或地獄,就用不著祭祀。因為, 如人及畜生,都是不依祭祀而生活的。佛這樣回答,真耐人尋味。但聽者又問:如父母 不墮在餓鬼中,即不要祭祀嗎?佛又答:也可以,因為過去生中的父母,不能說沒有墮 在餓鬼中的。佛不反對祭祖,一、為使餓鬼得食;二、免與印度的習俗發生嚴重的糾紛。 但這是攝化眾生的方便,屬於世間悉檀。 (7)參見《中阿含經》卷54 (T01,769b3~12)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76.116
GFDS:推 03/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