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nc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裡面在講網路流傳的車禍詐騙手法, 提到警察遇到的"假車禍真詐財"通常有幾個特點,可以作為參考 網路追追追/假車禍真詐財 肇事逃逸成騙錢奧步!? 網路上流傳一種新詐騙手法:故意製造假車禍來詐財。據傳當車禍發生,你下車查看對方 有沒有怎樣時,對方會說沒事就讓你走了,過了一陣子你卻接到法院傳票,原來對方控告 你肇事逃逸並要求高額的賠償金,究竟是不是真的有這種手法呢? 看原信:開車族注意 新詐騙手法:告車主「肇事逃逸」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叫做肇事逃逸,顧名思義,就是我們撞了人,結果沒有下車查看, 反而馬上逃走。最近的案例就是前不久法官兒子撞人之後,並沒有下來查看就離開,這就 是符合肇事逃逸的例子。 原信宣稱,「告車主肇事逃逸」是新興的詐騙手法,於是我們先到刑事局犯罪預防網站, 找尋有沒有類似的手法,但是並沒有找到。相反地,我們發現犯罪預防網站裡面的假車禍 詐騙手法,都是現場就跟被害人勒索,要求現金賠償,不像原信中的手法是事後才提告索 賠、進入司法程序審理。 參考網址:刑事局犯罪預防網站 1.請小心假車禍真詐騙! 2.「設局詐騙變恐嚇!」小心假車禍事件 事後告上法院 不是假車禍? 面對當下與事後索賠的落差,更令追追追小組滿腹疑惑,於是派出熱血青年大甲溪,分別 詢問十多位交通隊員警是否遇過原信這類案例。這些資深警察們紛紛表示,他們遇過很多 次這類事後索賠的案件,但這不算是詐騙手法。 交通隊員警們說明,歹徒如果要利用假車禍索賠,就不會想進入司法程序,一定在當下就 跟受害者要錢,因為進了司法程序他們的證據一定不夠,很容易被抓包。員警們認為,通 常會出現原信中的「手法」,多半是受害者當下沒事,就讓肇事者離開,但事後有旁人向 受害者建議向肇事者索賠,受害者才會一狀告上法院。 員警們看完原信也說,網路流傳的這類文章通常都不是當事人寫的,大部分是其他人聽到 才po(發表)到網路上,因此詳細經過與細節都沒有完整描述出來。像是原信中受害者最 後賠了10萬元,員警們都表示這不是個小數目,他們認為說不定背後有其他隱情怕被揭露 ,所以才願意付這麼高額的賠償金;但以上純屬員警們的猜測,因為原信缺乏太多細節、 我們也不了解真正的情況,所以就不多加評論。 發生車禍的最佳自保方法? 再來,原信中教我們遇到這類假車禍時,該如何保護自己的3種方法是否可行呢?交通隊 員警們表示,這些方法是可行的。但無論遇到的是真車禍或假車禍,最好的方法就是打電 話報警,因為110都會錄音,所以只要肇事者有打電話報警,之後調通聯紀錄出來,都可 以證明肇事者當下沒有逃逸。 而關於原信中最後一段的敘述:「肇事逃逸屬於公訴罪」以及「兩案(註:肇事逃逸案與 誣告案)會由同一名檢察官(或法官)受理」的部份,追追追小組也向一名資深檢察官詢 問是否屬實。檢察官表示肇事逃逸的確屬於公訴罪,但是兩案被告不同,因此由同一名檢 察官(法官)審理的機會並不大。 綜觀以上的調查,可知假車禍詐財,通常是當下索賠現金,不會事後告上法院;眾多的受 訪員警都認為,原信宣稱的新詐騙手法「告車主肇事逃逸」應該是受害者當下認為自己沒 事,事後卻為了各種因素(例如錢)才回頭控告肇事者而產生的狀況。 如果大家擔心自己發生類似的情況,員警們建議大家打電話報警,全部交由警察來處理, 也能幫自己省下很多麻煩。 新聞來源:網路追追追 http://rd.nownews.com/rds.php?owner=343&client=24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46.14.2 ※ 編輯: pttcan 來自: 122.146.14.2 (11/01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