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人問到社會經濟學的部分,我就順便解釋一下。 修推文會搞得版面有點複雜,所以用回文的來解釋,希望不會太佔版面Orz : → zebra7:可惜這裡是鬼島 && 現在是1012… 07/17 19:4 順帶一提,以人類進化史來說,人的『生理特徵』在近百年等於是沒有改變。 而大部分真正最新的心理學研究,都將生理學的佐證視為重要的一環。 也就是說,關於心靈方面的『基本需求』其實很多是來自我們的生理構造。 當生理構造沒有改變的時候,基本需求自然也不太會改變。 詳情可以參閱一些腦神經科學與生物學的書,這部份我比較不熟。 另,當引用的文獻越早, 這在學術界代表的不是與現實脫節, 而是因經過眾多研究者在不同時代重覆實證後仍舊得到相同結果, 因此僅引用最早提出的文獻。 這大概就像要引用一般經濟平衡的文獻,通常不會用啥2012的最新文章。 那是因為最新的文獻大都是在做延伸研究,而非創始理論。 : → domo2: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C大您是念經濟出身的嗎? 07/17 21:41 : → domo2:因為當均衡純粹只是被供需所共同決定的前提, 07/17 21:42 : → domo2:似乎只有在市場處於完全競爭的情況假設下才成立? 07/17 21:43 : → domo2:對不起,C大我沒有要挑戰的意味 07/17 21:43 : → domo2:我只是好奇均衡的決定似乎還要考慮到其他情況的因素而已~ 07/17 21:44 主修經濟,心理學是興趣自學而已XD 關於經濟理論的部分,其實文獻上是採用賽局而非供需理論。 以一般供需理論來說,無論是寡占、獨佔、完全競爭。 前設條件都包含─ 1.同質商品可以無限制造 2.商品價格與價值透明化 3.消費者只要付出金錢,必然可以完成交易 以條件1來說,基本上我們認識的每一個人都不同,對我們來說的價值也不同。 以條件2來說,商品的價格(交往必須付出的時間、金錢....etc)也不能確定。 交往後所獲得的價值也很難以判定。 以條件3來說,交易不一定能完成。 且人際交往為一種連續動態的變化,在不同階段不同人物的價值也會變動。 由於上面這些狀況,其實很難用一般供需理論來套用,就算是獨占也很難解釋。 當然,如果純粹是人力資源市場,也是有人用交易理論來解。 這是因為把人力資源當成有限但同質的商品。 但這和人際交往又還是有所不同。 因為人際交往不只是廠商 / 消費者的關係。 人際關係中,雙方同時是供應商,也同時是消費者,而且外部效果也很大。 以我看過的文獻來說,大都是用賽局來解,當然也有人用動態賽局,那更複雜Orz 例如假設與A交往─ 情慾之愛 (eros)的滿足度為Xe 遊戲之愛 (ludus)的滿足度為Le 友誼之愛 (storge)的滿足度為Se 依附之愛 (mania)的滿足度為Me 現實之愛 (pragama)的滿足度為Pe 利他之愛 (agape)的滿足度為Ae 交往必須付出的成本為L。 則交往總和滿足指數為Xe+Le+Se+Me+Pe+Ae-L 而總合滿足指數越高時,這段關係讓人獲得的快樂指數越高。 然後再把與A一夜情、讓A追但是不答應、果斷拒絕A的效果都排列出來。 並且與『A自己』各種不同選擇的效用做賽局計算,最後便會得出結果。 大略是這樣啦,寫得詳細有點複雜,我想懂經濟的看到這邊就懂了。 基本上很多延伸研究都是改改變數做實證,如果有做過研究生應該懂我在說啥XD 另外,雖然有點不想回應但是我最後還是咬餌了.... ※ 引述《Shaider (Shaider)》之銘言: : 這種依附關係 基本上就跟退休金一樣 公司肯發才會有 人際關係本來就是雙方的賽局解,當然有意願問題,但重點不在於解是什麼, 而是依附關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很多研究都證明,沒有任何正常的依附關係, 重則得到各種不同的精神疾病,輕則生活快樂指數低下。 所以我才說既然有需求,就去找個效用最大的目標來追求。 也就是長期穩定的關係。 : 這年頭有句話是分手總比離婚好 為啥一定要分手或離婚? 既然追求長期穩定的關係,就該努力走到最後不是。 有些話我就順便在這邊說了好了。 Shaider的文章雖然大體上沒有錯,但是充滿了對『感情的不信任』。 也就是說,Shaider給我的感覺是,『不相信長期穩定關係』的存在。 也是有版友說到,這是個人的鑽牛角尖,因為確實有很多人決定一直走到最後。 而且問他們後不後悔,他們不後悔。 既然有這麼多這麼好的典範存在,選擇放棄而不去追求,我覺得對感情太過於悲觀。 : 就跟有退休金的行業 人們比較會有安全感一樣 : 只不過就跟推文說的一樣 現在是2012 這種古典婚姻關係和伴侶關係不復存在 就算現在是3012,人類基本的需求也不會有太大改變。 因為以演化史來說,1000年不過滄海一粟。 但也許未來人類會跟超級穩定能付出一切的機器人談戀愛,因為那能簡單的滿足需求。 : 這表示你疏忽了兩個因素 : 第一、已婚者有顧慮、面子問題 : 第二、性自主所導致的性解放 造成婚姻關係就跟老闆不再發退休金一樣式微 : 剩女就是這兩個因素的產物 也表示說當婚姻不再如退休金穩當時 : 所造成的不安 導致不婚者有越來越多的傾向 同上。 該滿足的需求就要滿足,不去想辦法滿足它,就跟吃飯不均衡一樣會生病。 剩女多的原因是因為變成剩女的社會壓力沒有以前那麼大,而不是剩女比結婚快樂。 : 現在的價值觀 年輕人從來不去想自己有一天會衰老 : 月光族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這是好的想法嗎? : 根據最新蘋果日報的調查 現代女性認為親情比愛情重要的超過70% : 所以就算結了婚 一天到晚回娘家和拿錢回娘家的比比皆是 : 就是因為跟自己生的親情 不如生自己的親情 這有什麼不好? 與原生家族關係緊密是因為現在嫁出去的女兒不像潑出去的水。 以前是夫妻跟男方家長交往密切,現在只是文化改變而已。 另外,一般報紙與雜誌的調查,基本上在學術上很少拿出來用。 原因有很多我就不在這邊解釋,主要是專業統計人才很貴。 : : 追求的重點在於對方想在關係中獲得什麼,這是小逸會說有些人死也追不到的原因 : : 因為對方就是想要高帥哥,就是想要有錢多金,靠其它條件,免談。 : 你還是沒參透為什麼有些人死也追不到的原因 不是因為高帥多金 : 而是每個人的戀愛基模不同 : 需求不一定只有高帥多金而已 : 如果這樣就夠了 那我那個賣油的國中同學就不會離婚了 : 雖說性是基本生理需求 但每個人的所需比例各有不同 : 要不然就不會有啥戀父戀母戀物情結存在了 我只是舉『普遍易懂』的例子而已。 要舉特例很多,但是舉特例來寫文章沒有意義。 因為文章就是要讓多數人能看懂,硬要講說有怎樣怎樣的特例,所以事情不是這樣。 總覺得是因為我太愛挑別人語病,所以這邊得到報應了。 : 就跟吃個飯是否要去探求營養均衡一樣…… 多少人在追求營養均衡,不要等到生病才開始重視。 光是偏食不吃蔬菜水果會便秘到死就很恐怖了。 連幼教卡通都在演吃胡蘿蔔和青椒,我實在很懶得解釋。 : 無法發現的追求行為 如果在沒有吸引的狀況底下 : 會發生什麼結果 很簡單 大家都懂 無視 : 雖說是比被發現而被討厭是好一點啦 : 只不過始終都無法在一起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我的意思是,追求可以變成特化的吸引,但吸引只能廣泛的吸引。 也就是說aX在 a>1 , X>0 的時候必然>=X。 我只是想介紹對單一目標,效用較高的方式給大家知道而已。 效用較高,也就是展現的魅力較高時,能不能在一起的事實可能也會因此改變。 : 您太理想化了 之所以曖昧讓人受盡委屈 完全是因為有一方動了心 : 如果雙方根本不承認那個關係 那又何來不滿意呢? : 又交往是否就比較好 在蜜月期當然比較好 到了後期 嗯 不如甭相識 這是Shaider以『長期穩定關係不存在』為前提所提出的言論。 我些許猜測可能是個人經驗使然。 事實上,在國外離婚沒啥社會壓力的狀況下,也是很多夫妻走到最後。 原因是? 人生賽局的最佳解而已。 : 那表示說只要交往 就不容易分手囉XDDD 我有說過這句話?但成熟的交往關係本來就不容易分手,至少我不太常分手。 : 當目標是長期穩定 但結果是短期結束的話? : 得失心重 當感情稍微不穩定時 會加速它的不穩定 這是不成熟的狀況。成熟的想法是想辦法溝通、理解、創造正向循環。 : 更何況成敗不是決定在自己的時候 感情成敗不是完全在自己,但是有50%,甚至以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因為打從挑選對象就開始決定成敗,而非在一起之後。 看看多少愛命運坎坷的男子女子,不斷瞎了眼的踩在類似的地雷上面。 雖然心理學有專有名詞,不過我喜歡白話點講: 『人就是老會愛上同一種人,甚至把不同的人全都變成那種人。』 : : 當看到正妹出口成『髒』,又抽菸又嚼檳榔的時候就會。 : : 當然,除了以上缺點以外,很多人應該還在乎很多其它的事情。 : : 至少我還在乎很多其它的事情。 : 這對某些性慾至上的男人是不成立的 我想版友應該很少是真正短視近利,滿腦只想上女人的人。 更何況遊戲之愛是種低滿足感的愛情。選擇低滿足感的而放棄高滿足感, 要馬是從沒機會嘗試更好的選擇, 要馬就是在早期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中受到傷害, 導致對於情感上親密關係的信任感不足,使得很難與人建立長期的依附關係。 這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自我驗證』。 也就是說,當我們認為一件事情一定會失敗時,這件事情通常會失敗。 因為只要事情一不順遂,我們只會覺得:『看吧,就是這樣』而不進行別的努力。 這原是為了降低我們心中挫折感, 以及情感上的失落感所產生的防衛機制。 正常狀況下這可以讓我們在─ 『不需要抱太大期望』的事情失敗時,少受到傷害。 但是在以往經驗不良時─ 會導致我們在『努力很多就會成功』的事情上選擇放棄。 : : 純粹是供需理論而已,別把人與人的關係看得太複雜。 : : 研究顯示是供需理論,而非完全是優缺點問題。另,理智之愛就是在看優缺點。 : : 魅力跟長相無完全關係,但是鐵定是正相關。 : : 同樣內涵的女生,換個正妹外表,魅力鐵定會大幅度上升。 : : 這應該不用我舉文獻來佐證。 : 這是外貌協會的文獻吧 不要毫無來由的下這種結論,認真想想你說的這言論合不合理。 既然你說是外貌協會的文獻,我就猜測你認為只有外貌協會的人才會這樣想。 我簡單列一個式子。 假設外貌給人的魅力質是aY,Y是客觀的外貌評分,a是不同男人對外貌的重視程度。 也就是說,a=0時,代表男人不重視外表。(y>=0) 而X是除卻外在以外,這個女性給人的客觀魅力值評分。 由上面假設可得知→總和魅力值評分為aY+X 在aY+X的X,也就是內在條件不變的狀況下, 只要a>0,則aY+X > X 也就是說,除非一個人完全不在乎外在條件, 不然絕對是Y(外在條件)越高分,則總和魅力分數越高。 至於普遍的a該如何判定? 基本上我只需將人分為兩類,一類a>0,一類a=0。 因為只要a>0,則aY+X > X。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a(外觀喜好度)有沒有大於零? 簡單判斷,買衣服的時候究竟是只挑價格和材料,還是會挑顏色跟設計? 依照我隨便亂猜,就算再沒有概念,大多數人仍舊某種程度會挑自己喜歡的顏色和設計。 也就是大多數的人多多少少在意外在。 『只是在意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沒有證據,盡量別講那種─ 『這是外貌協會的文獻吧。』的話。 免得我誤會了你的意思,搞得我要把明明是常識的東西,花大量篇幅來論證。 另外─ 也許會有人說,明明外表的參數不只是這點,長得正的應該比較花心,比較挑。 所以我有設個前提:『內在條件相同。』 如果內在條件明明相同還是有人這樣想,那就只是個人的偏見而已。 : 是啊 這年頭沒錢不帥不高不體貼=不禮貌 : 要通通符合才是一個彬彬有禮的好男人 : 補一句 這年頭很多大學學歷的拿得是22K : 我那個賣油的國中同學 只有高職畢業而已^^ 討論事情不要拿特例出來講比較好一點。 台灣高職畢業的平均薪資是多少? 台灣大學畢業的平均薪資是多少? 我鄰居那個小學沒畢業,卻一不小心簽中樂透的小孩平均薪資又多少? 討論事情就理性討論,一直舉特例出來。 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是天生神力?又有多少人是一般人? 既然要理性討論,就不要舉那種中樂透般的例子,這種事情沒幾個人碰的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4.115.0.52
LikeaNew:提醒你 經濟追求效率和公平 但是感情應該是追求? 07/19 01:20
LikeaNew:要類比解釋 也要對感情的效率跟公平設定目標 07/19 01:20
LikeaNew:不然..很可能沒有比較的準則 07/19 01:21
其實在我前面舉的文獻裡面有,我舉的例子只是大略照翻,結果就少翻了一句orz 補上一句,實際判斷標準為快樂指數變動幅度。 文獻裡面有說,六大愛的滿足程度越高,這段關係帶來的快樂指數會越高。 ※ 編輯: crystale 來自: 74.115.0.34 (07/19 01:28)
LSisGood:推一下你的經濟愛情分析,不過抱歉我還是S派。揣測發文 07/19 03:37
LSisGood:者的想法是沒有意義的,文字解讀是個人角度問題,感情 07/19 03:39
LSisGood:問題剛靠一門學科,那如果結合哲學、財經等豈不更完整 07/19 03:40
LSisGood:「人」字好寫但做人最難,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請見諒^^ 07/19 03:44
Shaider:你太理想化了 07/19 08:03
Shaider:按照你的邏輯 那離婚的人都不成熟了^^ 07/19 08:07
Shaider:話說你第一個推文就標準的會錯意XD 07/19 09:08
aircraft2:我總覺得純理論討論和親自實踐的感覺差好多啊= =" 07/19 09:31
estceque:我覺得內在條件相同這邊以實際來說很難訂個標準,所以假 07/19 09:37
estceque:設這樣的條件其實對現實生活中沒有幫助 07/19 09:38
dogbydog:s那套辨證法就像是 小明摸了小英的屁股,小英說你怎可以 07/19 11:21
dogbydog:摸我的屁股,小明就說 哪有!你說是幾年幾月幾日幾分幾秒 07/19 11:22
dogbydog:摸的 這種辯證法 07/19 11:22
persuitof::) 07/19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