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非溫馨文,省時請按 <- 跳出。] 由於原篇引發的反應,和板上諸多篇有共通性。 所以,儘管原原PO已得到滿意答覆,還是決定借題發揮,交流一些個人淺見。 就我的經驗與觀察,不少來此發問的板友, 常常因為兩種可能原因,使有限資訊造成板眾的誤判: (1)怕被認出,不好意思寫得太詳細。 (2)未能充分考慮板眾(旁觀的陌生人)的認知背景。 (3)有限時間空間等因素,細節交代無法巨細靡遺。 在這種情形下,向原原PO再確認前,給出的答案,甚至可能和確認後天壤之別。 也就是說,我們在沒有讀清楚題目本身的每段資訊前, 給出了"圈"或"叉",勢必要冒著極大風險。 另一種情況則是,兩性關係的複雜造成的不適切性。 它就像你指考的考卷ㄧ樣,不只有是非題,有時是選擇題, 甚至是填充題,更可能是問答、申論、計算題。 甚至題目本身都可能因為出錯而無解?天曉得。 這時候你給ㄧ個圈,或一個叉,也許都對,也可能都錯。 基於上述種種因素,要將給出意見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敝人覺得可以將意見加入兩個修正的原則: (1)關鍵細節的再確認,並就不同的(特別是正反立場的)可能性來考慮。 (2)在給出的每一項意見裡,用"推論成立的前提",來加強"只有確定結論"的不足。 我相信多數來問問題的板友,通常不會不加思索、毫無判斷地, 直接採納板上的意見。 只是當局者迷,心慌之際不免容易疾病投醫,加上幾條"影響力法則"的作用下: (1)社交認證法則(Social proof principle) (2)ㄧ致性法則 (3)權威性法則 ...etc. 甚至是自我暗示心理的作祟 最後,選擇了其中一個意見立場,而全盤接受之。 討論兩性議題最常遇到的困難,可能就是做到"意見的全面性"- 能儘量考慮各種可能性,避免因自身立場、經驗而失之偏頗。 而提問者,要面臨的功課,大概就是盡量考慮提供建議者的認知背景, 去提供足夠的關鍵資訊; 以及仔細留意此些具體意見成立的前提、被提出的原因、被建議的理由, 給予建議者的立場,等等。 本篇文中的意見,完全沒有絲毫獨到或新鮮之處,實在是老生常談的重新整理。 僅希望這一些提醒,對提問者與建議者的交流,能有ㄧ點實質幫助。 附註: 關於影響力法則的詳細內容,請參考: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by Psychology Professor Robert B.Cialdin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