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nticipation (anticipation)》之銘言: : 給曾經遇到我的妳: : 「工程師」是我的名字。 兄台,我想,要改變自己第一要務就是要早點睡覺..... 不過,如果這個發文時間是你剛起床的話... 嗯,好習慣請保持下去 我覺得在台灣「工程師」這三個字的意義 簡直可以等同於沉重.... 不過,我不想在這裡多費唇舌 敘述自己的觀點或是反駁別人的觀點 我只想說毛版友那篇 Make it be. 說的很好 因為我可以把他的觀點套用到這邊來 不過,我想說的卻是,對於自己所選擇的道路,那就不要後悔 如果後悔了那就去改變吧!但要僅記一點 改變,要發自於心的改變,而不是為改變而改變 這裡的分別是什麼? 喜歡一個文藝系女生 所以自己就去聽音樂會,就去看文學作品 那叫做為改變而改變 體認到自己的不足,想接觸些不一樣的東西 所以去聽場音樂會,去看本文學名著 那叫做發自於心的改變 為什麼說不要為了改變而改變? 因為每個人的特質本來就有所不同 去模仿一個跟自己特質不同的東西 本來就不容易做得好 況且,一但做了不好了 反而又容易懷疑自己的改變是錯誤的 甚至就從此不再改變 當然,為了改變而改變,也會消失自己的特質 嗯,anyway,我只想說這個世界是開闊的 上帝造物,並沒有說你是個工程師,你就不能懂音樂 你是個作家,你就不能懂醫術 人,不要去局限自己的道路 即使身為一個工程師,並沒有外力去阻止你去做任何的改變啊 埋首英數字找臭蟲時,有沒有想過同樣的文字組合 卻可以幻化成另一個美麗的詩篇? 上班 -> 下班 -> 睡覺 -> 上班 -> 下班 -> 睡覺 生活只能是這樣的無限迴圈,一直輪迴嗎? 嘗試地做些改變吧,去接觸一個跟自己不一樣的世界 趨勢,這個國內知名的軟體商 他們在去年卻做了一件跟自己事業無關的活動 贊助了《青春版牡丹亭》,甚至邀請自己的員工觀賞 目的就是希望理工科學子,能夠感受文學之美 嗯,如果覺得改變太困難的話 我建議學電機的,可以去看看 張文亮著《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 學醫學的,就去看看侯文詠的作品 學電腦的,就去看看李家同老師的小品集 差點忘了,還有老前輩陳之藩先生的作品 我想很多人的高中課本還讀過他的文章吧 而,他卻是讀電機的 如果這些前輩都能在科技與人文中求得平衡的話 為什麼我們不能呢? 所以,嘗試做些改變吧! 最後,就是要相信自己,忠於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72.18
MacII: :) 02/28 17:04
chanelwang:很好的文章呀 不只文筆好 學問也好呢! 02/28 18:12
jessy80430:中肯推一個..要做些打從心底的改變.. 02/28 21:24
hellolynn:推推推 推這篇 03/02 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