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EM92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電視新聞上看到藝人自殺已經不是頭一回。 其實,這麼多年來很少把電視當成主要娛樂的我, 可說嚴重缺乏演藝新聞常識。 聽到「倪敏然」這個名字的時候,只知道他是我小學一二年級那個時代當紅的藝人。 直到電視報導提到「七先生」這個稱號的時候,我的心中才大大震撼了一下。 週末時段的黃金拍檔不知是多久以前的記憶, 我常常在作業本上亂畫暴牙的醜男,人家問我到底在畫誰的時候, 我就會告訴他我在畫「七先生」。 熟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喜歡兩種角色,一種是英雄,另一種就是諧星 在我的心中還沒被星爺霸佔之前, 我喜歡的諧星們大概包括了郭子乾,許效舜,澎恰恰這些角色, 那大概是我小學四年級天天收看連環泡時熟識的班底吧。 近幾年的侯冠群或唐從聖,我反而沒什麼感情, 更覺得現在的綜藝節目已經不多見從前的那種爆笑短劇, 偶爾看到的時候還真的非常開心。 但如果要再談到更早的記憶的話,就是這位總是在黃金拍檔裡出醜的七先生了。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這種開懷的爆笑短劇, 很多周圍的朋友也都說,我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太嚴肅,和我熟了才發現我是冷面笑匠。 這樣的關係其實並不是強烈的對比,而是一種因果。 我常常認為這世上已有太多的苦悶,因此就算拼了命都要想出辦法逗自己開心。 所以我養成了會編織笑話的習慣。 但是,隨著我漸漸長大,我也開始對所謂的諧星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舞台下的他們究竟是什麼樣子?我想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煩惱吧! 高中國文課本說賁育(古代的大力士)力舉千斤而不能自舉。 那是同樣的道理呢!要取悅別人是簡單的,要取悅自己卻是困難的。 我深深的明白這一點。 有很多時刻我逗得周遭哄堂大笑的時刻,其實我心中的喜悅是一種成就感, 而不是對同一個議題感到快樂與開心。 不到一個月前,爸媽回南部掃墓的那一天晚上, 我突然接到一個小學死黨的電話,要我半夜一點騎車去接他, 因為她女朋友的朋友自殺,他陪著女朋友到台南去善後,大半夜才回到台北。 趁著家裡沒人,我親自炒了下酒菜,把他帶回家裡喝酒談心,陪他坐在院子裡抽煙。 談起這件事,他居然說,那個自盡的主角讓他想到我,這話把我嚇了一跳。 因為我始終自認為是好死不如賴活的典型。 但是聽著他對我的分析,我很驚訝,身邊超過十年交情的朋友不少, 我卻幾乎沒有見過像他這樣一個朋友,說出了我只寫在日記本當中的自我評價。 言歸正傳,其實我覺得人與生俱來最大的本錢,並不是你的聰明才智, 而是你感受「快樂」的能力。 當然,我們在很多時刻會因為我們考試考得很好而開心, 或者因為的到令自己滿意的地位而開心, 仔細的審視,我們卻不難發現那是因為你必須生存在那個環境, 才會因為欠缺那個環境所必要的生活要件而感到痛苦。 我覺得效用函數真是個偉大的設計,它告訴我們「知足」是因人而異的。 客觀的衡量一個投資計劃,人們可能看到淨現值, 但是再考慮主觀的要求報酬率,就會出現大相逕庭的結果。 當然,人們有了抱負或者期待,才能感受到自己活得有意義。 但是如何不讓「抱負」成為「背負」,卻是一門相當頂級的藝術。 結束自己生命的人,有時並非我們眼中最落拓的人,因此我們才感到出乎意料。 為情所困的也好,恨鐵不成鋼的也好,世間的煩惱源有千千百百種, 也許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但我們還能給自己一個機會,選擇要做快樂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8.12
REDWING:做快樂的人! 220.139.74.23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