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Deser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承上)   這些大概都還只是我的揣測,不過剛剛說張懸的自信來自「不在乎」, 是有所本的。關鍵就在三四段重複出現兩次的歌詞:「不去制約,被制約」 。   不去制約,也不被制約,這讓我想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無所住」。概略的講,「住」是「住在…」「在乎…」「執著於…」 「陷在…」,「無所住」的傳統解釋是「不住於相」、「心不隨境轉」── 而這裡張懸的「不去制約,被制約」,竟也彷彿是這「無所住」的一種新詮 釋!   這思想的靈光就像台北看不到星星的夜空中獨自明亮的天狼星一樣吸引 了我。   再看看,她怎麼鋪展前後文?「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來」,先來一句 驚人之語──即使是美好的故事,也不要去留它──然後帶出其原因,說出 這是為了「不去制約,被制約」,再補綴一句:「沒有習慣」──古希臘詩 人說「習慣是萬物的主宰」,事實上也沒有什麼能沒有習慣的,但張懸這裡 卻要「沒有習慣」──又是一句驚人之語!加強了「不去制約」的決心,第 四句再來一番宣示,圓合前三句:「我喜歡獨白勝過眾人的綵排」──但也 帶出了新的問題。喜歡一人行走勝過配合眾人,這誠然表達了一種不喜制約 的傾向,可是深一層來看,「不想被制約」不也是一種制約?「喜歡獨白… 」不也是一種習慣?   人畢竟不是仙佛,〈無狀態〉進行到這裡,出現了不易察覺的自我矛盾 ,但歌曲的張力也就在這矛盾中。想不被制約,不想養成習慣,真做得到嗎 ?談何容易!好比張懸總戴著的那些手環,為什麼非戴不可?這不是一種習 慣和制約嗎?可是,如果就為了「不去制約」這句詞而就要把手環脫下來, 那也是著相!那麼這段詞到底該怎麼講?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不過,我們還可以再仔細聽聽,張懸本人是如何演唱、如何詮釋這段詞 曲的?仍然閒適、舒緩,但卻又多了些鋒芒甚露的緊湊與堅定。不簡單!張 懸的嗓音並不炫人,編曲也不突出,乍聽之下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她的特 色、她之所以為張懸,就在這種相當細微的、對感情、思想分寸的把握上面 。不信,你唱唱看:〈無狀態〉難度不高,但我敢斷定,只有也對這些哲學 有所領會的能唱出味道。──所以,這似乎可以當成測驗歌手思想境界的一 首歌曲啊。   再看一遍,注意一下它的節奏:「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來」,中板的 長句,然後「不去制約,被制約」接得簡潔、急促,「沒有習慣」更加緊湊 ,最後一句再舒緩下來:「我喜歡獨白勝過眾人的綵排」。歌詞,尤其這種 是不按尋常語法進行的歌詞,如何與樂曲搭配、膠合?學問。如果你也寫歌 、也想寫歌,注意注意。   再來把第四段看完。「不要讓眼淚成為生活的客串」,這句我卻覺得寫 差了。它要表達什麼?我感覺到的是:不要太容易悲喜動盪,讓眼淚承載過 多無謂的情感。可是這和詞句的字面意義差多了。所謂「讓眼淚成為生活的 客串」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不清楚。我想,毛病是出在「客串」兩字。   「客串」這個詞並不帶有情感變化或價值判斷,這就使前面的「眼淚」 性質不明;再者,就常理而言,眼淚是從自己的身體出來的,這裡卻要把它 說成「客」,感覺就很不對勁。而且,眼淚或許會承載情感,但它並不會有 自己的主體意識(不然就要變恐怖片了,眼淚落地就化成冤魂騷擾你),而 「客串」卻應是有主體意識之物才能作到的,如果歌詞要這樣寫,你就是給 了眼淚自己的意識,可是你又要把它否定掉。再說,「串」是連接的意象, 而「淚」卻是分離的……總之,聽起來就是不順。   ──上面說了這麼多,但都還有欠精確,這是我的文字功力還不夠到家 ,不然,應該可以三兩句就說出是哪裡不對的。不過有一點不會錯,就是這 句歌詞於我聽起來不順,我也想不出讓它能通順而不牽強的解法;換言之, 我以為這一句還沒有寫到最精準,還可以修改。各位也不妨想一想,這句究 竟有何缺失,有沒有更好的寫法。   不過,後面還是接得很好:「等待遺憾」,微言大義。對於種種事物, 她儘管豁達,內心還是不免有所期待,但她明白落空的可能,也曉得遺憾亦 是一種美好,於是,她靜待;即使結果教人遺憾,她也能細細品味,從中成 長,而讓人生更加豐滿。   如果上段「沒有習慣」是「無所住」,這裡的「等待遺憾」就是「生其 心」,一顆理智與感情同樣發達的年輕的心!   我們在實際經歷各種波折以前,就都熟悉「人生無常」、「重要的是過 程,不是結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初戀的通常不是真正的對方 ,而只是你欲望的投影」之類的道理,可是,如果你沒有痴過、迷過,又怎 麼能聽幾句話就直接通透?那麼,這心態要如何調整還好?──如果幻滅是 成長的開始,那就繼續走下去直到幻滅;如果理想的熱血一定會被現實澆冷 水,那就讓我坦然接受沖激,以備下一次更精、更純的燃燒,直到那至善、 至美的真自在。   「我酷嗜孤獨/倔強的愛」,是的,就是這樣:於游離中見定向,於無 常中立有恆。酷嗜、孤獨、倔強、愛,組合起來,每個詞都橫生出了豔烈奇 特的色彩,這就是詩詞最重要的「開闔變化」,這就是張懸的智慧與風采。   《說文解字》:「酷,酒厚味也。」酷,也是冷冽,英文的cool寫成此 字正好。酷嗜,又冷、又深、又貪地愛好著,孤獨、倔強的愛──自負、自 戀,但又不耽溺、不自封,而能自我懷疑、自我顛覆,一再翻新自己。「愛 」字拆開,是把心放在盤子上,以雙手護持著;愛什麼?「無狀態」,只要 不定下來、停下來,就仍然有無限的可能,就仍能不斷地變化以至進化。張 懸的宣告於焉完成:「低調地斟酌去走自己的路」,這就是張懸所懷抱的那 孤獨、倔強的心之所嚮。   漂亮。瀟灑。善。   然則,張懸的詞還是有些缺點:歌詞的辨識度太低,這也是許多獨立歌 手的通病。我現在服役,最近有幾次出夜巡督導,車上聽電台放〈無狀態〉 ,我問駕駛聽不聽得出在唱什麼,都聽不出。張懸的中文歌詞,夠深入了, 但還不夠「淺出」;幾十年前的老歌,很多你一聽就知道唱的是什麼,聽不 出全部也能聽出八、九成的歌詞,但我們這一輩的詞作很少人能做到這點, 我認為這亟須改進。我們的感情、思想和編曲都有許多遠較前人繁複,要做 到一聽就明白也比前人難很多,但這是我們應當面對的難關,否則就未免對 不太起我們的中文,也很難與某些痴妄虛矯又或弱智、反智的商業歌曲競爭 (如果你想;而我非常想)了吧。   不過,瑕不掩瑜,「不夠淺出」還是可以原諒的,畢竟專輯裡的歌曲, 都是五年以前就已經完成;寫〈無狀態〉時的張懸,也應只有二十左右。   各位!有誰在二十歲左右就有這等知、覺、情?然而,也只有二十歲左 右而就有這些見解的人,才配寫出〈無狀態〉這樣的歌曲──因為,這首歌 屬於年輕的心靈。要再老了些,不是定下來、停下來了、或迷失了,就是進 到更上一層更圓融玄妙的「無無狀態」了,但到了那自在之境,也就沒有少 年青春初興勃發時的迴腸盪氣了。   張懸一起步,境界就比尋常的歌手、甚至許多古代的詞人都高,但我認 為,其實我們大家多少都有些先天的「慧根」,只是多數人後天沒有去修行 、發展、琢磨,以致陷逆七情六慾不得解脫,而流行歌曲也就只浮沉在痴妄 虛矯裡,這是極可嘆的,所以像張懸這樣的亮點,便顯得格外可貴。   所以,我會被張懸吸引。專輯文案中說張懸的歌「能給人活下去的勇氣 」,而我是已經有志向的人,我從她的歌曲中得到的,則是返照內觀的提醒 ,以及有為者亦若是的激勵。   各位!如果你也有志於藝術,著意再著意這點:境界。去學,如果你還 年輕,人生經歷不足以學,去讀書,去咀嚼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去研 究古今中外最傑出、最偉大的創作的情感與智慧,與你自己所思所想比較, 與你平常所見所聞比較。想寫好一首歌,先做好一個人;向前,向上,走路 ,登攀,想望,過關。我還想要更多這樣深、廣、美、善的歌,我也要寫更 是高、遠、闊、大的歌。二十歲時,我也寫出了幾首無忝青春的歌詞;現在 的張懸,又能繼續揮發出何等的風采?我願持續觀摩;希望這篇文章,能換 一張張懸現場演出的招待券。   2006.6.10 – 2006.7.2 --   時候到了。看著,   當我推開這大門,   重新震醒你們的時候,那光芒--   這光芒,便是一萬丈!                     http://www.youtien.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92.248 ※ 編輯: youtien 來自: 210.241.92.248 (07/02 00: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92.248 ※ 編輯: youtien 來自: 210.241.92.248 (07/02 00:28) > -------------------------------------------------------------------------- < 作者: myb (阿呆) 看板: Deserts 標題: Re: 游離的風采:張懸〈無狀態〉(下) 時間: Sun Jul 2 02:12:03 2006 :   人畢竟不是仙佛,〈無狀態〉進行到這裡,出現了不易察覺的自我矛盾 : ,但歌曲的張力也就在這矛盾中。想不被制約,不想養成習慣,真做得到嗎 : ?談何容易!好比張懸總戴著的那些手環,為什麼非戴不可?這不是一種習 : 慣和制約嗎?可是,如果就為了「不去制約」這句詞而就要把手環脫下來, : 那也是著相!那麼這段詞到底該怎麼講?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其實這個問題在佛家裡也有討論,菩薩不就是透徹了執著,但尚有一息執著( 執著著透徹執著)的存在?而佛家最後是怎麼解這個困境?是要自然而然,不存 任何刻意的念頭,而就能看穿無常。 再講歌詞吧!我覺得把張懸這段文字的制約不制約和佛家套在一起,有相應的 地方,但不是那麼完全,而且不是所有看文章的人都懂佛家那一套,懂的人理 解可能沒有困難,但不懂的人看就會有困難了,我想可能可以適時的加點說明 。 另外,是不是講不去制約本身也是著了相,境界不夠高?我覺得也未必,佛家 也勸人要看穿無常,但真的境界卻是連這個勸都不用,但難道因此就真的不用 勸了嗎?不是,相反的,還是得一再高舉,為什麼呢? 當然就像又天文中所說,為了這句詞就把手環脫下來,畢竟也是太克意,我想 真正的不被制約用意也不在此。不用看的那麼徹底。 :   不過,我們還可以再仔細聽聽,張懸本人是如何演唱、如何詮釋這段詞 : 曲的?仍然閒適、舒緩,但卻又多了些鋒芒甚露的緊湊與堅定。不簡單!張 : 懸的嗓音並不炫人,編曲也不突出,乍聽之下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她的特 : 色、她之所以為張懸,就在這種相當細微的、對感情、思想分寸的把握上面 : 。不信,你唱唱看:〈無狀態〉難度不高,但我敢斷定,只有也對這些哲學 : 有所領會的能唱出味道。──所以,這似乎可以當成測驗歌手思想境界的一 : 首歌曲啊。 :   再看一遍,注意一下它的節奏:「不要把美好的故事留下來」,中板的 : 長句,然後「不去制約,被制約」接得簡潔、急促,「沒有習慣」更加緊湊 : ,最後一句再舒緩下來:「我喜歡獨白勝過眾人的綵排」。歌詞,尤其這種 : 是不按尋常語法進行的歌詞,如何與樂曲搭配、膠合?學問。如果你也寫歌 : 、也想寫歌,注意注意。 :   再來把第四段看完。「不要讓眼淚成為生活的客串」,這句我卻覺得寫 : 差了。它要表達什麼?我感覺到的是:不要太容易悲喜動盪,讓眼淚承載過 : 多無謂的情感。可是這和詞句的字面意義差多了。所謂「讓眼淚成為生活的 : 客串」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不清楚。我想,毛病是出在「客串」兩字。 :   「客串」這個詞並不帶有情感變化或價值判斷,這就使前面的「眼淚」 : 性質不明;再者,就常理而言,眼淚是從自己的身體出來的,這裡卻要把它 : 說成「客」,感覺就很不對勁。而且,眼淚或許會承載情感,但它並不會有 : 自己的主體意識(不然就要變恐怖片了,眼淚落地就化成冤魂騷擾你),而 : 「客串」卻應是有主體意識之物才能作到的,如果歌詞要這樣寫,你就是給 : 了眼淚自己的意識,可是你又要把它否定掉。再說,「串」是連接的意象, : 而「淚」卻是分離的……總之,聽起來就是不順。 我覺得這句有意思,可以反過來看,不要讓眼淚成為生活的客串,意思就是要 把眼淚當成生活的主角。對照張懸常在歌詞中出現的夢想象徵,會不會是,因 為把夢想看的比生活還重,所以當情感進入夢想時,夢想的失落就會帶來情感 真實的眼淚,所以不是不哭,而是要哭就要哭的真切,哭的深刻? (恕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3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