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幾天放學經過sogo時就到他們的地下街找明月堂, 買了幾顆草莓大福回家跟家人一起吃, 一顆45元, 我是下午兩點多買的, 那時皮還算軟Q(你腳骨你腳骨你腳骨...XD), 吃起來很爽口,超開心! 豆沙餡綿密香甜,我是不會覺得很膩啦,我吃了兩顆說, 然後裡面包著一顆完整的草莓, 酸酸甜甜的又多汁, 一咬下去就會爆漿, 皮,豆沙,草莓一口吞的感覺真的很棒很妙耶! 不過吃這個我覺得要趁早, 上一次我好像是下午五點多去買的, 整個皮就是硬掉, 讓我很失望... 所以囉大家要吃的話要早點買快快吃才能享受到他的美味, 不然花這個大錢就太得不償失了= = 另外啊,現在也有很多麵包店有在賣大福, 不過都是台式的, 就是裡面除了豆沙跟草苺外,還有包蛋糕和鮮奶油, 皮也跟和果子店賣的有點不同, 不過我也覺得很好吃就是了=^x^= 我常常不小心就一次吃兩顆, 但其實這種和果子還是一次一顆慢慢品嚐比較好吧,哈哈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72.5
pule:三明堂的也不錯~~ 01/16 11:32
> -------------------------------------------------------------------------- < 作者: Christabelle (夢讀迴紋針) 看板: Food 標題: [迴紋針食記]台北SOGO 明月堂柏餅與草莓大福 時間: Wed May 6 20:35:35 2009 圖文 http://www.christabelle.idv.tw/archives/2646 昨天 5/5 是日本小男生的兒童節,男兒節,同時也是「端午之節句」,就是中國 在過的端午節。端午節跟男兒節怎麼會扯上關係無法仔細深究,只是日本人除了吃 端午粽子之外,男兒節有一個習俗就是要讓小男生吃柏餅。據說吃了柏餅,這一年 就會「順順勢勢」,另外因為柏木在新芽長成之前,老葉不會凋落,因此還有薪火 相傳、永恆的愛的象徵意義,這點相當符合對男生的期許。如果有櫻桃小丸子的卡 通迷,應該記得班長丸尾在男兒節的時候一口氣吃下好幾個柏餅,真的滿好笑的。 我在SOGO BR4 地下二樓的明月堂看到了柏餅的蹤跡,一枚 50 元,立刻買了一個 。我不是要過男兒節,只是讓我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京都旅行,也吃過一枚柏餅。 日本的「柏」,跟台灣這裡的指的針葉柏樹不一樣,葉子寬大而厚、葉脈分明。柏 餅就是用柏葉包著紅豆麻糬。柏葉是不能吃的喔!直接吃麻糬。麻糬皮跟口感細緻的 櫻餅不同;櫻餅是用道明寺糯米製作,柏餅的麻糬皮質地口感都比較粗一些。 這不是第一次吃明月堂的草莓大福。其實也不知道是幾年前開始,每年冬天都一 定會去幾家和果子名店買草莓大福來吃,並且比較一下。這一兩年,這種和果子漸漸受 到大家喜歡與注意,再加上一年四季台灣都買的到草莓之後,好像隨時都可以吃的到草 莓大福了。 只是因為季節讓草莓好不好吃的問題。 明月堂的草莓大福個頭一向不大,45 元一枚。明月堂的草莓大福皮厚薄有時不太均 勻,個頭小紅豆餡理應也少,但甜度卻比較高,草莓也許不是時令,比較小比較酸 ,不太能夠跟紅豆餡抗衡。吃這種東西真的很個人,像我個人就還是偏好「天母三 明堂」的草莓大福。 剛提到說想起京都的柏餅,乃是在銀閣寺附近的老店日榮軒買得。除了柏餅外,還 買了抹茶丸子。究竟是什麼味道?我已經記不清了,那勉強給一個答案:那是「古 都的滋味」。 [寫過的草莓大福] 三明堂的草莓大福 http://www.christabelle.idv.tw/archives/2237 士東市場孔明堂草莓大福 http://www.christabelle.idv.tw/archives/761 柿安口福堂的草莓大福 http://www.christabelle.idv.tw/archives/334 > -------------------------------------------------------------------------- < 作者: caingogo (\(′‧ω‧‵)/ 噗~) 看板: Food 標題: [食記] 台北-明月堂 時間: Sat Sep 19 16:29:32 2009 名稱:明月堂 地址:sogo台北天母店 推薦:柚子和果子 圖文:http://www.wretch.cc/blog/caingogo/26574056 心得: 上回聚餐,大表姐買了中秋禮盒當伴手禮,有口福的我們就拿到明月堂的日式甜點。 外包裝充滿東方沉穩的特色,搭配渾厚的毛筆字,十分大氣。裡面共有4種樣式:長 方盒內裝的是和果子;用硬紙板包裹的是小饅頭;小紙帶包的則是銅鑼燒與牛皮。就 食物的包裝來看,失去東方味,有點草率,特別是印有的銅鑼燒、牛皮色塊佔去清爽 的包裝紙極大版面,感到不精緻。 整體上來說明月堂的甜點有以下特色: 1.皮薄 糯米皮、饅頭皮、蜂蜜蛋糕皮都很薄,主要是吃內餡。但我跟我弟討論的結果,還是 比較喜歡皮厚一點的。以麻糬來說,路邊一盒50包花生的跟聯全的麻糬就蠻合我們的 胃口。 2.餡多綿密 佔整個甜點的 9/10,份量足夠,讓我想到李鵠的綠豆沙餅,也是餡多。 3.較甜 李鵠綠豆沙餅連吃兩個不會膩,但明月堂吃四個就會有「啊...想配茶」的感覺,所以 建議甜度降低,或外皮不要再加糖,讓點心更順口。 接著介紹四種點心: 1.和果子 共有四種口味,分別是柚子、抹茶、白豆沙與紅豆。我吃到的是柚子跟抹茶。和果子 的皮超薄,應該只有 2mm 吧,而且還有淡淡的甜味,十分Q軟。內餡的柚子滋味有點 像宜蘭特產金棗,為什麼會想到它,因為...老娘在那邊好歹也生活了幾個月,所以 吃到柚子就想起宜蘭。如果還是感覺不出來,總喝過柚子茶吧!對,就是那個味道。 抹茶的表現比較突出,但甜味重過抹茶該有的苦澀感,有些失望,就像去肯德基吃炸 雞,結果發現蛋塔反而更有特色。 2.小饅頭 我是吃黑糖口味。原本以為內餡是黑糖,原來是外面的饅頭皮加了黑糖,而且這層皮 也是薄薄的,沒有饅頭紮實的口感,就像是用麵粉包著餡料。裡面包的是紅豆泥,但 怪異的是,紅豆味並不濃,這不是基本款嗎?為什麼會搞成不像紅豆。 3.牛皮 我是第一次吃到牛皮。方形,用薄的蜂蜜蛋糕包著厚實的白糯米,口感不錯,蠻Q的。 但吃起來有種說不上的怪。怎麼說呢,我知道糯米的Q配上蛋糕皮的鬆軟,會有多種層 次的享受,但感覺就是各自走各自的味道,沒有融合,那還不如單吃麻糬跟蜂蜜蛋糕。 4.銅鑼燒 ㄤㄤㄤ~小叮噹幫我實現,所有的願望~。小叮噹看到這銅鑼燒應該會份量不足,並且 開始長篇大論的說起好吃的銅鑼燒該怎麼做。現在吃過感覺還不錯的就是星野銅鑼燒 ,特別是冷凍退冰後的滋味,像是在吃冰淇淋一樣。而明月堂的銅鑼燒感覺很普通, 讓我覺得不如花錢去買萬丹紅豆餅,還吃的到滑順的紅豆餡及香脆的餅皮。 我真的沒有貴婦命嗎?怎麼會不喜歡日本貨?連嘴巴都路邊攤化...。 我不要啊~~~~!!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