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 http://www.wretch.cc/blog/christabelle&article_id=4374085 Mr. Paco Pizzeria 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45巷4弄23號 02-27736066 這家Mr. Paco歐式餐廳,可以說吃過的人幾乎都說好。但此次的記錄也許算是個平衡 報導,要不然...還是一句老話,我們運氣不好吧? 由於沒有訂位,同事跟我十二點多就踏進這家店。店面整個裝潢及氣氛挺好的: 大片的落地玻璃窗、綠樹小花造景、原木裝潢的牆壁天花板、簡約造型的桌椅... 用餐環境相當開放舒適。年輕而且彬彬有禮的服務生親切地招呼我們,並且遞上選擇 項目多到目不暇給的菜單,讓同事跟我摩拳擦掌但卻又苦惱不知該點什麼,好一解對 歐洲的鄉愁。 據網路上的推薦,Mr. Paco的麵包、義大利麵與pizza都很不錯,於是我們決定要來當 大胃王,點了一份focaccia麵包(160元,外加一份青醬20元)、干貝辣椒義大利麵 (310元)、南瓜雞肉麵疙瘩(340元)與一份迷你Napoli披薩(190元)。 focaccia是一種義大利麵包,有個圓圓厚厚的外型,烘焙前在麵皮上僅刷上橄欖油與 些許的鹽,然後灑上一些迷迭香。同事跟我之前可以說幾乎沒有正式地嚐過這種麵包, 也無從得知Mr. Paco的 focaccia 是否忠於原味。但就麵包本身而言,質地非常鬆軟, 迷迭香的香氣也十分怡人。單吃,或者沾額外點購的橄欖油青醬都蠻不錯的。只是這 麵包份量不小(約六吋左右大小),同事跟我打算預留空間給主餐,只好請服務生 打包。 麵包吃完不久後,同事的干貝辣椒義大利麵就送上來了。這麵以外觀看起來很搶眼, 大小均一的干貝,清爽的醬汁混和著鮮豔紅的辣椒碎末,均勻地裹著麵條,最後灑上 乾燥的巴西利。 只可惜同事開動後吃了沒幾口,就覺得麵煮的太軟,同時也覺得干貝不夠鮮美。我也 吃了一口,也有同感,總覺得麵條的品質是不是挑的不夠好?不然就是真的煮的太 過久了,失去了義大利麵該有的麵條彈性。不過同事跟我都蠻稱讚這新鮮辣椒的, 看起來很辣,但實際上一點也不會,而且還蠻香的呢! 另外說這次食運不濟的原因還有一個。我的南瓜雞肉麵疙瘩,一直等到同事已經快要 吃完了才送上。送餐的速度控管實在有點誇張了。在我頻頻望向廚房時,一位服務生 在送上隔壁桌餐點之後,很機靈地跟我說餐點馬上就送上了,讓我稍微減低了不耐的 脾氣。 南瓜雞肉麵疙瘩有著色澤飽滿的南瓜黃,另外以鮮紅欲滴的小蕃茄片點綴,綠色的 巴西利及乳白的起司屑像天上星辰一般密佈著,在視覺上還真是個饗宴。我心裡暗自 祈求這是道值得我久候的美味佳餚。 既然來吃麵疙瘩,我當然立刻就來檢驗一下麵疙瘩的口感,馬上就挑起一口來嚐嚐。 這麵疙瘩本身也是黃色的,想必也是加了南瓜進去製作吧?但出乎意料的是, 麵疙瘩實在「彈牙」到不行,簡直跟中式的麵疙瘩貓耳朵有得比了,吃在嘴裡還得 嚼啊嚼。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正常的麵疙瘩。但想想,我還是喜歡吃La Giara的gnocchi,那種 入口即化、軟軟香香的gnocchi,那種馬鈴薯泥的比例大於麵粉的gnocchi。 主角讓我失望,但總歸來說,我還是挺愛那濃稠的南瓜醬(還有一塊塊的南瓜!) 與雞肉的。吃到最後,麵疙瘩我留了一堆,但南瓜與雞肉我可是一點都不剩。 另外點的迷你拿波里披薩,除了冒了一個很大的泡泡之外,看起來也沒什麼好挑的了。 大小與剛剛吃不完的focaccia差不多,六吋左右。不知道是餅皮比較硬比較實在, 還是料放的不夠,我們將一片片的披薩拿起來的時候,披薩很有骨氣地一點都沒有 軟塌的跡象。想想我們實在很挑剔,沒有塌陷說人家料放的不夠,太塌以致於料 都滑掉了,又說人家餅皮很虛。實在很難伺候XD 大家都挺Mr. Paco的披薩,吃了之後同事跟我卻不這樣認為。我們覺得餅皮不夠香, 嚼起來沒有那種略帶彈性的口感,披薩上的填料也蠻普通的,而且起司似乎比較稀 一點。 好吧!當天運氣不好。 再回到餐廳本身。Mr. Paco先生由於從小在法國及西班牙等地遷徙,又結交許多義大利 朋友,常常切磋廚藝。之後又到了泰國及台灣,覺得台灣有「家」的感覺,因此才在 台灣定居。將歐洲的經典菜餚重新設計調整成「家鄉」的味道。店裡除了吃的到義大利 披薩、麵、燉飯等料理外,也有西班牙海鮮飯(paella)與比利時淡菜炸薯條,也有 加拿大及比利時啤酒。後兩者真的勾起我旅行時的記憶,尤其是在這裡喝比利時啤酒, 用的就是同一牌子的啤酒杯呢!真的是重現比利時餐飲傳統了。 只不過這次的義大利料理讓我小失望之後,我不確定我有沒有動力讓我嘗試淡菜炸薯 與啤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80.223
Dilbert:帥哥老闆Paco似乎把店頂給別人了?http://0rz.net/5915u 03/02 21:54
Dilbert:Paco烙跑後新開了家olala 板上有文章可參考 XD 03/02 22:01
YaoIling:Mr.paco以前是我很喜歡的店 不過現在一整個"糟" 之後才知 03/02 22:12
YaoIling:原來paco已經把店頂給別人 又新開了間olala >"< 03/02 22:13
Christabelle:難怪啊...我怎麼吃也吃不出好評來,原來如此=.=謝版主 03/02 23:46
> -------------------------------------------------------------------------- < 作者: clara (les femmes du monde) 看板: Food 標題: Re: 【迴紋針不負責任食記】Mr. Paco Pizzeria 時間: Fri Mar 3 01:06:07 2006 ※ 引述《Christabelle (夢讀迴紋針)》之銘言: <cut> : 南瓜雞肉麵疙瘩有著色澤飽滿的南瓜黃,另外以鮮紅欲滴的小蕃茄片點綴,綠色的 : 巴西利及乳白的起司屑像天上星辰一般密佈著,在視覺上還真是個饗宴。我心裡暗自 : 祈求這是道值得我久候的美味佳餚。 : 既然來吃麵疙瘩,我當然立刻就來檢驗一下麵疙瘩的口感,馬上就挑起一口來嚐嚐。 : 這麵疙瘩本身也是黃色的,想必也是加了南瓜進去製作吧?但出乎意料的是, : 麵疙瘩實在「彈牙」到不行,簡直跟中式的麵疙瘩貓耳朵有得比了,吃在嘴裡還得 : 嚼啊嚼。 :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正常的麵疙瘩。但想想,我還是喜歡吃La Giara的gnocchi,那種 : 入口即化、軟軟香香的gnocchi,那種馬鈴薯泥的比例大於麵粉的gnocchi。 我做過很多次 Gnocchi 而且還是跟老義學的。 但是自己作的 gnocchi 吃起來,真的跟在台灣吃到的軟趴趴 gnocchi 有差。 gnocchi 的標準做法是 把馬鈴薯水煮熟,去皮,壓碎,然後加麵粉一直攪拌到成為團狀,有的還會加蛋。 然後搓成條狀,切丁或者用叉子塑形。 這樣的 gnocchi 吃起來,多少有嚼勁,跟台灣吃到的完全不像。 後來我才知道,台灣義大利餐廳的做法完全不同,據說是由某個老義傳授的。 馬鈴薯泥,加水,加麵粉,成為漿糊狀,然後燒滾水,用擠花袋擠出 一陀陀到滾水裡面,馬上凝結成形。 這樣做出來的 gnocchi 很軟,而且因為加水的原因,可以降低成本。 所以,現在在台灣吃到的 gnocchi 就都是軟軟的 gnocchi 而且,很多人還更喜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80
right32:所以 真正義式的麵疙瘩 應該是偏有嚼勁的囉?^^" 03/03 13:29
clara:不一定是要很Q (那個有加蛋) 也有不Q 的 但是不會太軟 03/03 14:22
Christabelle:謝謝指點,原來如此:) 03/03 18:02
kenjyan:難怪...我在家曾經嘗試做出跟外面一樣軟的gnocchi 03/03 23:36
kenjyan:但是怎樣都會軟的無法成形...照食譜上的的確是比較硬 03/03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