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一家叫做"源 吉兆庵" 的日式點心店,雖然它在各大百貨都有櫃, 但總店的貨色最齊全,折扣也多. 推荐它的"兔月餅"與"福兔", 兔月餅的模樣超可愛,是小兔狀的白豆/柚絲口味,每盒10個500元, 福兔是有栗子紅豆餡的清爽洋羹果子,每盒6(還是5個?)350元, 它們還有出一種小月餅,但不如以上兩種有特色 最重要的是,它們月餅的包裝非常環保,美麗的外包盒內就直接放月餅, 想要體面的大盒可另外組合購買(加50元) 如果是自己用,就不必買盒子囉! 要買的人最好快點去,因為它們的東西都是空運來台的, 賣完也不會補貨喔! 推荐大家各帶一盒,清爽熱量低,盒子還可以留下裝小東西.. 配明治宇治金時的即溶綠奶茶最棒了!(三越有賣,8袋入138元) > -------------------------------------------------------------------------- < 作者: yonatsumi (囧~好命人~囧) 看板: Food 標題: [食記] 源吉兆庵 織部錦和果子 & 半島酒店迷你奶黃月 時間: Mon Oct 8 22:51:10 2007 雖然中秋已經過很久了 不過還是來PO一下 圖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yonatsumi&article_id=8347252 前鎮子是中秋,每年最期待的節日之一,當然是有柚子和月餅可吃的關係 今年吃了兩個不太一樣的月餅(好像越來越少人吃傳統月餅了喔)來分享一下。 源吉兆庵,包裝精美加上和果子給一個看起來也都有夠漂亮的,他們家的東 西都給人給高貴的感覺,當然價錢也是。 之前吃過其他的和果子印象都相當不錯,今天家裡又收到一盒人家送的和果子, 這款的名字是織部錦,上網查了一下是他們的定番商品之一。 盒子上有很美的菊花令人愉快,切開來裡面是豆沙餡包著栗子餡,入口是好高級的甜味 和好細膩的口感。 對我來說甜度是剛好的,只是吃這種和果子就會好想喝一杯抹茶阿,好的和果子配上好 的抹茶滋味是妙不可言。 半島酒店的奶黃月之前就久仰大名,是他們家的超牌月餅 吃進去就明白為什麼叫奶黃月,很奶的蛋黃內餡阿,不會很甜搭配上軟軟的外皮很細緻。 是還滿好吃的,不過兩口就吃完了,月餅迷你但是價錢一點也不迷你喔,這樣一盒只有 八個要價快七百塊。 日式港式都各有巧妙,但是我覺得最好吃的月餅還是傳統的棗泥蛋黃月餅了。 月餅圓圓人也團圓,期待明年中秋節。 > -------------------------------------------------------------------------- < 作者: Doco (doco.kghs.net) 看板: Food 標題: [食記] 茶道中的和菓子─林氏滋養&源吉兆庵 時間: Thu Nov 22 13:28:01 2007 http://www.wretch.cc/blog/Doco&article_id=8767047 和菓子,一般印象是甜得無法下嚥, 甚至甜到連菓子的味是什麼,都辨不清了。 剛接觸茶道時也曾懷疑自己怎會對如此甜的菓子產生興趣, 以為茶道之中使用菓子,只是藉菓子之形增添幾許茶道之美, 後來在課堂上每週吃菓子、再配上一碗濃濃的抹茶,稍微習慣後才發現箇中美味, 朋友甚至言道,他識得不少茶道老師,皆是因為喜歡吃和菓子,才開始習茶的。 一來茶道課用的菓子多是京都名店,二來茶道課選用的抹茶「小山園」, 雖只使用較低等級,也較一般雜牌來得香醇濃郁, 三是甜度極高的和菓子,果真該配茶, 正確食用法是在細細品嘗一份菓子後,咕嚕嚕地把一碗茶吞下, 抹茶特有的濃郁香味,與口中殘留的甜味,融合成一體, 互相映襯,才是一道完整的抹茶饗宴, 若少了菓子、或少了抹茶,不是太甜、就是茶味太濃厚, 口感無法得到平衡,都是不舒服的。 也只有抹茶的特殊香氣及濃郁,才能與極甜的菓子做出完美搭配, 飄香且回甘的中國茶,雖然好喝易入口,但配起和菓子,平衡感終究不對。 說到底,和菓子本就是配合著抹茶的特質來創作、開發的吧。 和菓子不僅是味覺之美,在視覺上更下工夫,可視之為「藝術作品」。 主要材料並不多,砂糖、米、小麥、紅豆,卻能變化出各種外表及口感層次, 同樣是紅豆餡,也許處理方式不同,使得每一種和菓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另外搭配上各季食材,秋栗、春櫻,讓口味更富變化。 每個季節的和菓子,外表也各有特色, 炎夏望著透明感的和菓子,帶來幾分清涼,春天則是有許多百花盛開的景象。 配合著茶室中富季節感的瓶花、掛軸、各式道具, 甚至來訪的客人,搭配季節身著各式和服花樣及色彩, 狹窄且密閉的茶室空間,也應著四季活動了起來。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由西方傳進許多西式糕點, 為了與原來的日式糕點(菓子)有所區別, 西洋傳進的,稱「洋菓子」,日本原有的,稱「和菓子」, 而「和菓子」又依所含水份多寡,分為生菓子(水份40%以上)、 半生菓子、干菓子(水份20%以下)。 在茶道中,薄茶的茶席多用干菓子、濃茶的茶席多用生菓子。 所謂「生菓子」,在日文中的「生」字,泛指新鮮之意, 為了保持生菓子的新鮮度,許多生菓子公會規定只限當天販賣、消費, 就算可放隔日,也必須放冰箱,且經過一夜冷藏,難保水份不喪失、不走味。 因此在台灣很難嘗到真正的「生菓子」, 據說唯一有創作生菓子技術的,是台北老店林氏滋養,生菓子一個約50元。 http://www.wagashi.com.tw/ 但材料取得也許有限,或是技術方面尚有困難, 口味的確不錯,是和菓子應有的甜度,口感也滑順自然, 變化卻少了點、色調單一,尤其賣相實在差了點。 另外是進駐各國創立分店的日本和菓子店「源 吉兆庵」。 http://www.kitchoan.co.jp/ 昭和22(1947)年創立的源吉兆庵, 在日本眾多和菓子店鋪中,並不算特別,名聲也稱不上響亮, 卻是少數進軍海外的和菓子公司,在台北有三、四個專櫃。 店內也販賣生菓子,價錢很高,一個百元。 詢問之下,店員說是在日本先「冷凍」,到了台灣再「解凍」販賣, 難怪色彩貌樣皆道地,卻總覺得生菓子看來有幾許「面黃飢瘦」。 百元的生菓子實在買不下手,挑了栗大福(70元)及南瓜饅頭(50元), 外表精緻可愛,內餡的豆沙、栗子、南瓜味道有了, 甜味卻很死、不自然,整體只能說「還可以」。 某個食慾之秋,當晚與友人幾碗抹茶、幾顆菓子、邊談天, 就這麼吞進了三個林氏滋養生菓子、兩個源吉兆庵的半生菓子。 整體來說林氏滋養勝出,用料是「自然」甜味, 即使是醃得極甜的蜜蓮子,因為甜味自然,吃多也不膩。 價錢又只要源家的一半,只有賣相差強人意。 相較之下,源吉兆庵的豆沙及南瓜味很重,嘗得出食材香,死板的甜味卻很人工。 對於糖的種類並不清楚,但聽說化學製品或高精煉的糖, 只有極高的甜度,成份單一, 反而不如天然糖類所含有自然、微妙、難以言喻的其他雜質, 真正對舌尖味蕾舒服的,我想是後者吧。 註: 若有朋友對糖類有研究,還請告訴我。十分迫切想了解。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2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