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星期五準時和媽咪碰面,一見面就決定先去吃飯。好不容易走到微風廣場,卻發現今天 晚上就是微風之夜!哭~~~。只好往回走,媽咪說想吃日本料理,但是東區我實在不熟, 更遑論找到評價又可口的日本料理了。後來經過市民大道,看到不遠處有一家裝潢 古典的川鍋炭火麻辣,問了價錢便進去了。 川鍋的好處是可以點半份,不像太和殿量多價錢也高。因此我們點了芋頭、水晶餃、 金針菇、招牌牛肉(這個只能點一整份,不過份量不大)、酸梅汁。 酸梅汁:很想外婆自己煮的那一種,偏酸微苦,但喝久了味道不錯。 芋頭:有先稍微炸過。媽媽說還不錯。 金針菇:就是金針菇。沒有特殊表現。 水晶餃:半份好像是80元,有四個。它是今天所有配料中最讓人滿意的。很Q很香。 招牌牛肉:長條狀,約九片。滿甜的,但是很薄,而且中間會像橋頭麻辣鍋那樣一拿 起來就分開了。想吃肉真的還是要去太和殿,每一口都是奢侈的感動。    小小辣鴛鴦鍋底:350。有高麗菜、凍豆腐、鴨血。但只有末者可以續。前二者表現平 平,鴨血不至於沒味道,但比較像是清蒸的麻辣味。還是太和殿的最好吃(鼎王居次, 橋頭的味道我不喜歡......還是入味,只是個人偏好)    其他評價:餐廳不大,但有兩層樓,再加上當天幾乎都坐滿了,三個服務生明顯不足, 因此要什麼都要自己開口,而且有時要等半天(與太和殿、鼎王呈現明顯對比),一 成服務費讓人付得不滿意。川鍋特別的地方是用炭火加熱,感覺不錯,但或許是我們 的炭火溫度不足,湯一直都滾不起來,吃得很不痛快,後來請他們加炭後,情況才慢 慢的改善,但那時我們都飽了。但看看別桌好像還好,所以應該是他們的溫控做得不 大好。環境方面,整體是走古早味,裝潢還算用心,也滿乾淨的。 總共加一成後快九百元,以單點麻辣鍋店來說還好,但老實我們也沒有點什麼很貴的 料。總之是也後應該不會再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2.64.202 ※ 編輯: jle 來自: 203.72.64.202 (05/07 11:00) ※ 編輯: jle 來自: 203.72.64.202 (05/07 11:19) > -------------------------------------------------------------------------- < 作者: rblding (紅豆餡愛跳舞) 看板: Food 標題: [食記] [台北] 川鍋~超美味炭火麻辣鍋 時間: Mon May 12 09:55:53 2008 網誌有圖版 http://www.wretch.cc/blog/rblding/11325193 川鍋位於市民大道上微風廣場斜對面旁,紅底黑字的招牌並不大, 路過時目光很容易就被隔壁醒目的花雕雞給吸引走, 由外看來,是棟木頭門與紅磚瓦的仿古式建築,透過窗向內張望, 隱約看見店內擺放著數張舊式的餐桌椅,推開樸拙的大門往內走去, 不同於一般麻辣鍋店的明亮寬敞,取而代之的是一盞盞懸掛式黃燈, 在微弱的黃燈下不甚明亮的空間裡隱約透露出古意,耳裡盤旋的是仿若舊上海般的音樂, 「好特別的一間麻辣鍋店!」是我對川鍋的第一印象。 從廚房裡探出頭的店員看見客人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 出來招呼我們到合適的餐桌椅前坐下,拿出點菜單後隨即又走進廚房裡。 此時已經晚間八點多,早就飢腸轆轆的我們選了幾樣喜歡的菜後招來店員, 店員看了看填寫好後的菜單,皺了皺眉望向只有兩人的我們說這樣的份量未免太多, 菜單右側的副食全都只來半份就好。(此舉十分貼心也令我印象深刻, 不像有些店家希望客人點越多越好,吃不完食材浪費也無所謂) 於是,開始等待上菜。 點完菜後隨即送上燒得正熱的炭火爐, 這是我初次見識到原來麻辣鍋也可以用炭火加熱。 金針菇、老油條、豆皮 儘管我不太吃菇蕈類的食物,金針菇是唯一的例外, 個人認為它是煮火鍋絕不可少的基本菜色; 老油條也是麻辣鍋的良伴,圖中的這個炸的香酥可口, 個人猜測應該不只下鍋兩次,比一般店家的老油條還要酥脆還要夠味, 下到麻辣的半邊用筷子向下輕壓個兩回,只煮單面前後約莫十秒即可食用, 稍稍留有酥脆口感又吸滿麻辣湯汁,無懈可擊的美味呀! 豆皮需要烹煮的時間較長,若煮透後滋味與老油條有異曲同工之妙。 蔥油拌飯 富含古早味的蔥油拌飯勾起兒時回憶,很簡單的一碗飯卻令人吃來格外喜愛, 我在這質樸的美味望見滿溢的幸福。 花枝泥 一般常見到花枝泥盛裝於剖半的竹筒上,初見時新鮮感十足久了便習以為常, 因此剛端上桌時我心想著它竟違背了平時見到的風貌。 放入滾燙的鍋裡,待其浮起後表示已經熟透可食用, 第一口咬下驚為天人,彈牙的花枝塊Q勁十足! 花枝泥通常以絞碎的泥狀為主,偶爾夾雜著幾塊小花枝, 而這小小的碗裡裝著的的卻是以花枝塊為主,花枝泥僅是用來成型下鍋用, 不管是下在清湯或是麻辣鍋底裡,花枝的鮮甜均未被掩蓋住, 口口都能感受到真材實料,且新鮮度無庸置疑!絕對是要大力推薦的一道! 招牌牛肉 剛查了一下,川鍋是選用美國進口CHOICE等級的冷藏牛肉 (Costco有賣這等級的牛肉,媽咪常買) 切片後上桌,油花分布均勻光用看的就被吸引住, 店裡還有最高等級PRIME的美國牛(專賣高級牛排的茹絲葵用的便是這個等級)。 下鍋後來回涮個幾回待一變色即可享用, 比起一般店家薄如紙的切片,川鍋的招牌牛肉切片仍吃的出口感與濃厚的牛肉味, 向來很愛牛肉的我在多汁的牛肉洪流裡沉醉著。 鍋內還有上桌前已經先放入烹煮的肥腸、牛筋、魚餃、川丸子, 加上鍋底本來就附的鴨血、凍豆腐以及蔥段,適時加入高麗菜讓湯味更顯清甜爽口。 肥腸、牛筋、鴨血、凍豆腐均是店家自製, 肥腸滷的軟嫩入味,厚實的腸壁經得起反覆咀嚼; 牛筋入口後吃得到略為黏牙的膠質,風味十分獨特; 川丸子吃來滑溜鮮嫩、肉香四溢; 其餘配料每樣在帶有中藥味的鍋底裡烹煮後,各自有各自的精采, 我想或許是炭火加熱的因素,吃起來感覺格外的香。 湯頭變濃稠時可請店員再加入原湯,維持原有平衡合諧的風味, 避免過鹹而麻痺了味覺, 炭火的火力則因時間而減弱,吃到最末火力也幾乎停擺,搭配的很剛好。 我向來就很愛很愛吃鍋類, 應是從小到大受到家庭飲食習慣的影響,加上嗜辣所以特愛麻辣鍋。 學生時期常吃吃到飽的麻辣鍋, 但單點式的與吃到飽餐廳,兩者食材的新鮮度與風味有著極大的差異, 因此隨著年紀增長見識變廣,口味也越來越挑剔, 現在最常吃的是竹北的天香回味(推薦天香粉與黃金起司), 以及風城對面的夫妻肺片(推薦牛雜與店家特製的魚餃), 這兩間湯頭沒話說特色十足,但若就食材的平均品質與獨特性而言, 川鍋大大勝出!目前榮登我心目中最喜歡的麻辣鍋店第一名。 另外,這餐由老大買單金額我不清楚 (上面的照片有附上菜單,提供給有興趣的人參考用) === 店家資訊 === 川鍋微風店 電話:02-27319624 地址:台北市市民大道四段12號 營業時間下午17:00~凌晨03: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96.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