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oo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山花 好友選擇慶生的地方 高價位日本料理 處在遠企對面幽靜的小巷中 不注意 經過 也會不察覺有這樣的一家店存在 於是會還這家店的客人似乎都是固定「班底」的熟客 後來用餐時應該是前場領班的「姊姊」(我正在為年齡與稱呼尷尬中) 還問我們為什麼會到這家她口中「荒郊野外」的店家 因為他稱呼我們新同學 以下遇到簡稱「班長」吧! 最早抵達等待朋友的我選了個看得到料理台與廚房的座位 旁觀.... -------------------------------------------------------------------------------- 山花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46巷1號1樓 TEL/ 02-27083080 營業時間/ 12:00 ~14:30 / 18:00~22:00 每週日店休 -------------------------------------------------------------------------------- 地址在146巷 相對於遠企的209號 真是敦化南路給大家開的玩笑 其實這個巷子 就在遠企往和平東路走一點 大概220+號左右的全家便利商店 正對面 可以看到HushPuppies等三家店中間的巷子裡 小小晦暗但是頗有味道的招牌 靜靜地掛在牆上 轉眼 就會忽略 但如果整條巷子都變成類似與更大的招牌 反而讓人有去到林森北路的感覺 從門口 進門的木頭地板 料理台與座位擺設 簡單 高雅 整齊 味道都十分地類似之前去過的小林食堂 不在巷口的內斂 相對於外面車輛來來往往的敦化南路 反而有一種離開塵囂的悠閒 快七點走進餐廳 安靜 廚房像睡醒前的巨人 一個人等待的我喝著熱茶 班長偶而過來寒暄個兩句 不一會兒 我們還沒到齊 店裡已經快要做滿了 除了料理台前還有幾個座位 再裡面的三桌大概總共十幾個人的座位已經流露出談話的聲音 廚房也在沒有注意到的時候 甦醒 晚上的菜色有800元的套餐 以及1200~1500的料理長配菜 在飢餓與期待美味合併忘記考慮後果的氣氛使然下 選擇了後者... 因為沒有特別的菜色名 所以下面也就亂取了 前菜一 醋拌花枝 (陶碗) 搭配金針菇 切成小片的菠菜 以及少許的胡蘿蔔細絲 冰涼而開胃 切稱小片的花枝本身肉質並不豐厚 燙熟後與其他材料一起調理後冷藏備用 整體的表現並不是特別吸引人的一道菜 之所以會成為第一道吧 前菜二 海藻醋松葉蟹 一樣裝在陶碗中 最下面躺著的是半浸在水果醋中的海藻 其上為撥散後再放成一團的松葉蟹 以及最後切成片的茗荷 海藻醋在許多地方都有吃過 山花的味道相當地不錯也不會太過 松葉蟹則是原味煮熟後將肉撥散呈現的 鮮美外還帶有一些些大海的鹹味 吃到這個 想到不知道為什麼 以前在日本料理店吃到的帝王蟹都是清甜沒有什麼海的鹹味 可是後來在阿拉斯加吃到直接煮熟以及7-11日本空運進口的都會有海的鹹味 不知道是經過怎麼樣的處理 不過松葉蟹的這些鹹味只是默默地增加整體的鮮美 相當地好吃 最後是味道很特別的茗荷 查到的資料發現這種植物很多部位可以吃 昨天吃到的是花的部分 精細的刀工將花切成一片片的薄片輕放在蟹肉上 而花裡面的每一片花瓣與構造都保有原來的面貌 搭配其下撥得細細的蟹肉 不小心的仔細中帶來的視覺上的享受 相當好吃的一道前菜 生魚片 搭配現磨的山葵 整體來說相當地新鮮好吃 山花的山葵吃起來似乎比之前吃到的要滑潤些 蠻好吃的 海膽 高膽固醇始終是我的最愛 相當地鮮甜 不過目前印象最好的還是在蓮波葉看到隔壁桌所以犯賤加點的海膽握壽司 同壽司則是以雙壽司的創意讓人印象深刻 比較起山花生魚片中的海膽 屬於比較小顆的 與上二者相比或許有些遜色 但仍相當地好吃 干貝 偌大的干貝相當地鮮美 微微帶著特有的甜味 非常好吃 透抽 白色半透明的肉切成細條 初看之下還以為是花枝 搭配醬油後 吃起來才體會到透抽那種有點黏呼呼的口感以及一點點難以避免的腥味 以透抽生魚片算是相當地不錯 但透抽跟我的嫌隙造成了些許的遺憾 紅甘 背肉 紅甘一直是我蠻喜歡的生魚片 山花也是水準之作 刀工與新鮮都不在話下 相當好吃 水針 不知道是第幾次吃水針了 雖然魚本身長得是有點怪 但水針獨特的嚼勁與白肉的味道算是蠻特別的生魚片 不過前一陣子看到台灣的水針具有寄生蟲的比例相當地嚇人 有點俗話「要吃不要命」的感覺 當然是沒有那麼嚴重啦 同行有人問我說如果千金難買的早知道 我會不吃嗎? 我想... 請師傅換一種吧 比目魚 第一次吃到比目魚也是在蓮波葉 獨特甜脆的口感相當地吸引人 又能吃到真的相當的高興 好吃說太多也會累 但真的很好吃 鮪魚 背肉 水準之作 其他同上吧 常吃到的東西當然也有好有壞 但好吃的也不用多做形容了 鮪魚 腹肉toro 看起來大概是在東港那邊一口200的那種吧 不過切面看起來霜降般的油花相當地漂亮 雖不是大雪紛飛 但依然令人食慾大開 吃完後有種滿足的感覺 不過toro好像很難切到筋都化開 目前還沒有吃過肉以外可以整塊入口及化的 當然我吃過的toro很少很少啦! 吃到這邊 發現班長真得很重要 因為不是每一道菜都會有詳盡的解說 尤其向生魚片一下子這麼多種 都要靠班長偶而過來幫我們解惑 除了服務很好 也提升了整體用餐的感覺 吃完了生魚片 接下來是一個煮物小品的中場休息 海帶芽蛋豆腐 掀開碗蓋 在雲霧般的蒸汽散去後 主角浮現 煮著海帶芽的清湯中 浮著腎形的蛋包 以及一葉亮綠色不知名的野菜 吃起來相當地滑嫩 有點像是蒸蛋 卻多了一些不同的口感 除了雞蛋濃郁的香味 似乎還隱藏著某種深度 詢問之下原來除了雞蛋以外 還混有海膽一起烹調而成的蛋豆腐 搭配海帶芽的清湯 成為一道看似簡單卻讓人回味無窮的湯品 喝完了湯 轉成了熱品與熟食 烤物 烤肉魚 其實不知道肉魚是什麼 陶盤上放著兩片約8cm長的魚片 看樣子就是整隻魚的兩邊了 所以可能就是在野柳等漁港看到裝在保麗龍箱子裡的那種小小的肉魚吧! 風味與一般的烤魚不太一樣 感覺較乾些 但又沒有烤過頭而魚肉風味喪失的感覺 帶著一點點味增醬的味道 但蠻淡的 只算是個提味的配角罷了 主要是魚肉經過燒烤後的原味 所以也不好幫他亂叫成烤味增魚 經過詢問之下 班長告訴我們那是一種特別的作法 原文是日文 當然在下學藝不精無法理解 於是「班長中日料理全解字典」附加了其他的說明 說這道菜是先用作魚乾的方式 之後半乾時再烤來吃 也因此有著很特別的風味 把一些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材料 賦予新的感覺 牛蒡手捲 手捲上桌時是熱的 而且是一條一條的 不像一般冷冷的甜筒狀 讓人覺得蠻有趣的 期待牛蒡能變出什麼樣的花樣 第一口咬下去 嗯 海苔相當的脆 好吃 牛蒡原來是切成細絲油炸之後的香酥牛蒡 但不會覺得油膩 配上大小剛好的萵苣 融合在一起有一種樸實的感覺 第二口吃到比較中間的時候 發現原來是有美乃滋的 而且感覺還有一些蝦卵的香甜 使得感覺變得豐富起來 不知道這樣是不是刻意的安排 不過小小的手捲也能讓人興奮起來 鐵板牛肉 木頭做白鐵面的容器批哩啪啦地上桌了 要吃日本料理據說是因為覺得西餐吃多了好像都一樣是塊肉 不過這時上來的卻有點像是中西餐的混合體 兩塊肉 哈哈 洋蔥為底 牛肉塊以不多的黑胡椒醬調味 再配上切成薄片的煎大蒜 吃起來黑胡椒的味道與牛肉本身的美味達到一個不錯的均衡 熟度以一般的牛排來講大約是六七分 對我來說是稍老了點 而肉吃起來的味道與口感像是美國菲利(印象印象 不要太計較產地啦) 不過整體來說還是蠻好吃的 當然吸收了肉汁與熱度的洋蔥是不能錯過的配角 第八個上場的藏在蓋得好好的砂鍋之中 『小心燙』是服務小姐小心的提醒 魚翅山藥豆腐 山藥豆腐感覺比較粗獷像是大理石原石一般的質感 靜靜地立在調味魚翅的濃稠深色羹湯中 最後鋪在豆腐上的 則是如扇子般排成一朵花稍深於玫瑰金的魚翅 加上容器的砂鍋 顯現出一種超然的氣質 魚翅本身相當的完整 是用比較小的排翅切片仔細排好 相當地講究 羹湯的調味也相當美味 濃郁而不膩人 不輸給一些魚翅的專賣店 配上山藥豆腐入口及化而又黏滑的樸實味道 兩樣原本沒有什麼味道的食才 在這碗中融成了美味的一體 高檔 除了高檔 就是好吃 酥炸軟殼蟹沙拉 船形的瓷盤 一端是軟殼蟹 另一邊擇是萵苣的沙拉 調味則是使用水果醋以及一點點的調味過的美乃滋 使得沙拉相當的好吃 至於軟殼蟹 與以前吃到裹粉炸的酥脆的作法有些不同 分成背甲以及對切成兩半的身體 炸完後再擺好成螃蟹的樣子 感覺上完全沒有裹粉 所以吃起來除了酥還可以感覺到他本來軟軟的部分 算是蠻忠於原著的 呵呵 雖然作法不同 但是還是蠻好吃的 尤其搭配水果醋的沙拉在吃完比目魚的炸物後反而讓人有一種比較清爽的感覺 酥炸比目魚 盤子上乘放著的是整隻比目魚炸過的骨頭 頭尾向上彎曲呈現出富有活力的樣子 切成塊狀或條狀酥炸的魚肉則放在本來的位置 蠻華麗的作法 炸的方式有點類似一般坊間的鹽酥 但粉較少 火後也掌握地相當不錯 使得魚肉的鮮美緊緊地包在其中 調味則是每人一碟的水果醋 混點細蔥花與蘿蔔泥一起吃 美味 不過我本身下顎常常被女友笑說沒什麼力 覺得顧全魚肉的美味 魚骨似乎就沒有辦法一起嚼碎吃下 而比目魚本身的刺並沒有挑除而保有完整的味道 但對我來說算是比較美中不足的部分了 (五個人一隻 要挑刺就要好友仁慈才不會少吃囉 哈) 至於盛著魚肉的骨架 感覺有額外地多炸一下 除了脊椎骨外都相當地酥脆 也不會油膩 可以補充鈣質的美味點心啊(能吸收多少呢?) 本來生魚片吃到的比目魚就很高興了 沒想到再次看到他時 是一整隻!! 興奮之餘 更要好好品嚐難得的美味啊 吃到這裡 服務小姐過來問說吃飽了沒 一直坐到現在 感覺吃到七分飽左右的感覺 頗有以前去日本時導遊敘述懷石料裡的感覺 剩下來的那三分的確會讓人回味之前的每一道菜 算一算也十道了 不過 這也算是一種酷刑 不會沒有了吧! (我想同壽司那次沒有招待大概也是這種感覺吧!) 原來 即使敗完錢沒得加點了 填飽肚子的米飯還在後面 有鮭魚茶泡飯 梅子茶泡飯 以及鮭魚烤飯糰可以選擇 烤飯糰唯一點的人已經描述過了 不過茶泡飯不太需要等倒是優點 (小姐後來不小心把飯糰兄的筷子收了 哈 不過補得很快 不到扣分的地步) 鮭魚茶泡飯 打開碗蓋 現磨山葵黏在蓋子內面的傳統作法 視個人喜好添加 茶本身的味道不會很重 搭配鮭魚反而有一種清湯的感覺 搭配的小菜有味道蠻特別且很順口的黃色醃蘿蔔 以及看起來像是辣椒 卻是醃成紅色的紫蘇醬瓜 都蠻好吃的 比較值得一提的算是鮭魚烤得相當地講究 不會因為要變得碎碎的就稍有馬虎 考慮到之後要泡在茶中 所以烤得比較乾一些讓烤魚的香味能夠充分散在飯中 但又能保有鮭魚的美味 很好吃的一碗茶泡飯 不知道單叫要多少? 吃完了茶泡飯 飯糰因為比較晚到所以大家只能看著點得人享用 看起來也相當好吃 為什麼魚與熊掌不能得兼 況且我要的只是泡飯與飯糰啊?! 哈 最後是甜點與水果 水果是切成大概六分之一整條去心的鳳梨 連著皮 放著用刀切成可以用叉子吃的一片一片 目前不算是產季 不過是相當好吃 很甜的鳳梨 水果選得也很用心呢! 胡麻豆腐 山花的胡麻豆腐有著濃愁豐富的口感 以及淡淡甘苦的味道 配上底下黑糖熬的糖漿 以及一點點的花生粉 讓人有一種樸實而滿足的風味 真是今天最佳的收嘴 配著甜點的是不錯的綠茶 杯子都熱過地上桌 喝完再加時也是整杯新的熱熱的一杯茶 給人溫暖的感覺結束這一餐 總結來說 這一餐吃下來還要加一成的服務費 算是相當貴的了 不過東西也是相當地講究與好吃 吃起來會有熱熱的滿足感 服務方面比小林多的服務生也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加上班長會常常過來問大家吃得怎麼樣 回答大家的問題 整體的感覺算是相當的好 是會讓我想要再去一次的一家店... PS 廁所遊記 並不是對廁所有什麼研究的怪癖 而是喝了那麼多的茶總會有急的嘛! 廁所在餐廳動線的最裡面 門比小林食堂要好使用很多 偌大的廁所相當地乾淨整齊 磁磚地板 一公尺二左右的防水板 在上面是不花俏 卻營造出不錯質感的壁紙 洗手台也運用了相當地巧思增加了不少的質感 一間廁所裡面並排放了馬桶與小便斗 除了沒有擋著 否則那樣的空間我想兩個人一起上都不會覺得侷促 蠻不錯的 垃圾桶是要用腳踩起來有蓋子的那種 有助於廁所的衛生 當然 這樣的前提是要有不嫌麻煩有sense的客人 洗完手沒有要樹木犧牲的擦手紙 而是一個人用一條折得好好的毛巾 用完後丟到毛巾籃洗過消毒再使用 感覺是又大又好用 上廁所也是要有愉快與開闊的胸襟啊! -- 要吃一頓快樂的晚餐 除了沒有餓肚子的皮夾加上NICE的店家 最重要的 要有一顆愉快的心情.... (因為我如果做菜笨手笨腳一定不會多愉快 找店家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4.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