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alax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roica (Hsuwei)》之銘言: : 首先,我先聲明,我想加入各位提督的行列,只是遲遲未能完成註冊手續, : 不知是那裡出了差錯? : 能否重新註冊? : 關於同盟政府為何不把所有兵力集結,再和帝國軍決戰, : 這個問題,應該有下面幾個原因。 : 第一,是心理因素。如果同盟政府不能盡快的迎擊帝國軍, : 將會招致各個星系的質疑,是否同盟政府只求自身的安全,不顧各星系, : 進而造成這些星系獨立, : 就像小說中所說,「從費沙迴廊到海尼森,林立著名為獨立,實為帝國藩屬的小國」的 局面。 那就有點納悶了,同盟政府集結兵力後再交由楊提督指揮就有頗大的勝算呀. 難道那個時後再取得戰術上的勝利不能彌補各星系對同盟的忠誠心嗎? 若那些小星系想獨立以求自保,蘭提馬利歐會戰後就該這麼做了,不必等到巴拉特 被攻下來吧? 那些小星系對同盟以及楊提督還有一絲希望,不會輕言獨立. : 第二,是時間問題。在伊謝爾倫方面的戰況不明的情形下, : 比克古等人難以預測楊艦隊到達的時間(像小說中,也是等知道楊離開伊謝爾倫之後 才算得出來的) 這點我同意,只是將有限兵力整合起來做整體戰比分散運用來得好.比克古可以在楊離 開伊謝爾倫後再計算會合的時間.晚一點會合沒有關係,小說中楊艦隊是在比克古戰敗 後半天才到達的,相當可惜.如果能夠會合成功,然後比克古親自授權楊全權指揮也不 是沒有勝算.(當時同盟軍應該沒人不敢不服楊的指揮吧??) : 而且,時間拖的越久,戰場就會越接近海尼森,甚至出現在巴拉特星系迎擊的情形。 那個時後同盟沒有艦隊在巴拉特星系,(全部兵力都去打正規軍游擊戰了,況且在帝國 入侵巴拉特的時間到達前同盟政府早完成遷都的準備,頗類似二戰德軍攻抵莫斯科近 郊讓俄國遷都的狀況),巴拉特星系後面還有許多邊境星系,足以支持長期抗戰,臨時首 都被攻陷了,沒關係,再遷就可以了(讓我想到38年可憐的國民政府.南京--廣州--重慶 --成都--臺北)只要同盟的主力部隊還在就會讓帝國軍寢食難安. 在下曾提到這場戰 爭只要同盟能逼退帝國軍就算贏了. : 第三,是人民安全的問題。蘭提馬利歐之後,皆是有人星系, : 同盟政府不能冒這個險,讓戰爭在有人星系中展開(不管是真心的還是假意的)。 小萊的目的在征服同盟,故人民的民心也不得不加以考慮,況且他手下的提督們也不願 在戰爭之外多流血,不會有彈壓人民的行為的. : 以上聊表數語,謹代表下官立場,希望各位提督們多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