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alax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alior (蕃薯)》之銘言: : ※ 引述《Eroica (有人叫我北極熊!)》之銘言: : : 的確如此。 : : 此外,田中大神筆下的「矛盾之處」還蠻多的。 : : 例如:宇宙戰爭居然只有二次元(要塞對要塞之戰除外)等等。 : 其實說實在話...要現在人描寫以後的戰爭畢竟太困難了.... : 不過我想還是有三次元的方式吧..不是經常有說依照天體的方向行進... : 其實我認為這就是三次元的戰爭方式了.... 去看迴廊之戰。。馬利諾准將是由天頂的地方衝進萊因的艦列的 銀英傳的設定都是3D的,所謂的2D是以平面來解釋戰況用的。。。(還有電動玩的) : : 根據動畫的設定集,同盟的巡航艦是有艦載機的。 : : 戰艦一定有(根據動畫版設定集)。 : : 從小說來看,同盟方面,並沒有直接的描述,不過倒是可以從外傳第一卷P221中看出個 : : 端倪。(第二艦隊時代的波布蘭與高尼夫) : : 帝國方面就更明顯了。(第十八集P76,瓦列旗艦「火龍」王爾古雷機庫受損) : 根據銀英傳IV代的遊戲設定(PC版)........ : 戰艦有九架飛機....巡洋艦三架.....驅逐艦未搭載....空母100架... : 上面是同盟的..帝國艦艇為.... : 戰艦12架...巡洋艦5架..驅逐艦2架....空母120架... : 其實並不一定四個中隊都在同一艘艦艇上阿... : 況且既然說是戰艦..當然不可能在那麼多飛機.... : 拿個例子來說...二戰時美國戰艦最大型的..愛阿華級的也才只有兩至三艘的飛機... : 就算是空母型的戰艦..以日本...忘了是哪一級的,.... : 也才不過七至八架飛機....而以當時正規型的(有很多是中途改的或是試驗制的).... : 少說都有六十架的量....所以說休伯里安不可能有四個中隊的飛機. : 一個中隊倒還有可能....也就是12架..以這樣來算算是正常的.... 巴米利恩會戰的時候,休伯里安的空戰隊是兩個喔。。 還有一個是高尼夫的,而當時波布蘭的底下是4個中隊,高尼夫也是4個 所以休伯里安就有。。。。快一百架了 為何確定高尼夫戰隊也在休伯里安呢? 因為波布蘭詢問高尼夫戰隊殘存的人的場景是在休伯里安的餐廳 波布蘭戰隊也應該是全部在休伯里安上,因為這樣的編制才對啊,也才合理 而且波布蘭在出擊前對全戰隊的講話也是還在艦上的時候,說完才彈出的 照這樣的推算,休伯里安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戰艦設計 應該是特別的設計艦。。。其他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上面所搭載的我想是偵察機 這跟二次大戰的時候差不多,而且田中也有很特別的去解釋偵察的方式在當時很重要 需要大量的偵察機,所以設定上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和戰艦的艦載機是偵察用的 空母的戰機才是空戰主力 帝國的戰艦本來就在設計的理念上和同盟不同 我為何會以為同盟的造艦理論是和馬漢相同的原因 是因為同盟的船艦設計都有專一的特殊功能 會專注在某一方面的需求。。。所以像戰艦就沒有大氣降下的功能 而帝國的戰艦卻是需要被設計成萬能型的,反而使得各方面都比不上同盟的專門艦 我想這跟帝國的需求有關。。。 英國和美國的海軍戰艦理論就有不同,英國在全盛時代的需求是大量的、機動的、 能獨力作戰的戰艦,因為領海廣大,艦隊必須負擔各地的治安,所以需要大量的船 也要機動性高的能隨時集結成大艦隊,加上隨時會被孤立在某一海域,必須要有獨力 作戰的能力,所以大英帝國的海軍設計是要能完成各項任務的萬能型,而美國的理念 受馬漢的影響,非常的專注在專門艦上,所以我認為帝國的戰艦上應該是真有空戰隊 而同盟的戰艦上可能性就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