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HsiaY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那時,剛讀了詩,寫上日記。 現在,忽然想到,於是轉貼過來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 ※ [本文轉錄自 Diary 看板] 作者: Derrida ( 素行者 鯨) 看板: Diary 標題: 【解構】20070830:一場詩的逆襲,記讀夏宇《粉紅色噪音》 時間: Thu Aug 30 23:11:43 2007 20070830 星期四 晴 剛剛被一場詩的暴風雨襲擊,那是夏宇的噪音讓我瞠目 結舌。就我一個還算對文學有所接觸的讀者而言,那種震撼 久久不能散去,星期二那晚拿到書,深夜便寫了一封短信給 老師,只因我聯想到老師的《島》與論文,真的是意念先行 的詭。 看到夏書,一眼就是形式主義,當然還有更複雜的東西 在心頭。一本透明的詩集,多重意念的指涉,符號與意義之 間曖昧且游離的拉距。「透明」本身就很值得探討,一張一 張透明的「紙」(當然不是紙),在傳統意義的「書」上做 了第一層顛覆,這大概和「電子書」有得拚!但是呢,這本 透明的「書」還具有「書」的樣式,讓人微笑。一張又一張 的透明層疊出不透明的語言,好像提醒人們要直觀,卻又讓 人明瞭眼睛到不了的直觀;看見的是紅與黑的互文,然後交 織在語言與文字的喃喃聲中。 因為這書頁太薄,第一次翻開還黏住了兩頁,一直以為 中文和英文併陳在同一頁上,心裡直喊:妙!當然事實上還 沒那樣艱澀,畢竟還是分了頁。但是中文與英文之間的轉譯 卻那樣剛剛好顯示了非詩人與詩人之間那種解碼式的附會, 真糟糕,我現在好像就掉進了這樣的陷阱。 忽然有一種想法:展示中的詩集和展示中的健美人體, 無論男女,竟被起鬨有了性暗示的接觸,還伴隨著尖叫、臉 紅、欲迎還羞,然後說,一切在還沒有足以引起性慾前,結 束。然後,我想要解開詩的羅衫前,也因為篇幅過短不足以 作為「呈堂證供」,獲判「無罪」。 Lesle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161.5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51.187 ※ 編輯: Derrida 來自: 61.225.51.187 (03/12 22:01)
Lemon68:你的id..是德里達嗎? @口@||| (大驚!!) 03/12 22:06
sycshen:推 寫的真好。 03/14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