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不可理喻的埃塞俄比亞饑荒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15277909,00.html?maca=chi-rss-chi-all-1127-rdf 非洲東部的其他國家盛產糧食的事實,也沒有使埃塞俄比亞脫離面對饑荒的命運。從糧食 豐收中獲利的是一些來自國外的投資者。而他們投資的背後隱藏著一種新的佔有土地的方 式。 一個駝背老人從埃塞俄比亞西部某地的一座小屋中走出。這是58歲的梅加萊(Gidi Megale),他辛苦了一輩子,就是為了養活他的妻子和八個孩子。現在,就在他開始要安 度晚年的時候,卻面臨滅頂之災。他說:"我什麼都沒有了,政府把我的所有土地都收走 ,轉給了大農戶。我在最好的時候曾經有五公頃地,那時這夠我們活命的了。現在這一切 都沒有了,我什麼也不是了。" 梅加萊生活的地區多數為沙特阿拉伯人所有。這裡早就開始持續甩賣農業用地。在該國其 他地區的人民還在挨餓的時候,來自國外的公司在這裡肥沃的土地上種植農作物。這裡什 麼都長,穀物、大米、各種水果和蔬菜。埃塞俄比亞總理澤納維(Meles Zenawi)不認為 一面向世界糧食計劃署為本國飢民申請援助,一面吸引國外的投資商在此生產只用於出口 的農作物有什麼不妥。澤納維說:"當我們把小農戶無法耕作的土地用作食品生產時,這 會對埃塞俄比亞造成損害嗎?我認為,這種舉措特別是在人們挨餓的時候就更顯得有必要 。我們埃塞俄比亞缺少食品,還有什麼事情是比生產更多的糧食更好的?" 非洲大地上的新殖民主義 持此觀點的不止澤納維一人。其他的非洲國家也都在積極爭取外國的投資者。聯合國掌握 的信息表明,非洲在過去幾年中總共出售或者對外承包的土地規模達2000萬公頃,而這還 是一個保守的估計。面積也有可能是5000萬公頃,而這是歐盟各國農業用地的一半。許多 人將此稱為新式殖民主義。非洲被重新瓜分,而與19世紀人們對非洲土地上的礦產懷有濃 厚興趣不同,這次土地本身變成了人們的目標。 非洲聯盟對這一發展局勢持懷疑態度。負責管理農業的圖姆希姆(Rhoda Tumusiime)委 員認為,先保障向本地居民供應食品尤其重要,特別是像現在饑荒肆虐的時候。"如果我 們產量過剩,好,那就可以出口一部分產品。但是我們不能在自己還沒有足夠糧食的情況 下將它出口到國外。" 就在埃塞俄比亞綠色地區生產的大量糧食被運走的時候,身處該國旱災區的民眾卻沒有吃 的。承包土地的收入不會流到老百姓手中。有人賺錢,有人餓死沒糧。 梅加萊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雖然拿走他土地的人承諾會支付賠償金,但他到現在為止還 沒有看到一分錢。而"時間就這麼過去了,沒有人有興趣和我們說話。我現在唯一渴求政 府做的,就是能歸還我一小塊土地。不用太大,只夠養活我家人就好。" 作者:Antje Diekhans 編譯:任琛 責編:敏芬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就像其他各類集體主義一樣,種族主義也尋求不勞而獲。它尋求自動獲得知識﹔它尋求 自動評價人們的品質而忽略運用理性或道德判斷的責任﹔而更重要的是,它尋求自動的自 尊(或偽自尊)」 Ayn Rand<The Virtue of Selfishnes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2.4.66
NKN:有一點奇怪 農場應該會雇用當地人吧? 07/31 07:59
NKN:沒有資金也確實難引進先進的農業設備跟技術 07/31 08:02
NKN:這道理跟先進工廠打擊傳統手工業類似 先進農場打擊傳統小農 07/31 08:03
NKN:反面案例是羅德西亞的白人農場被滅了之後 奪得土地的辛巴威人 07/31 08:04
NKN:反而因為技術落後跟政治腐敗的關係 農業生產量下跌 07/31 08:05
lkcs:如果是工業化的農業﹐勞動力需求是大幅下降的 07/31 09:44
lkcs:石油農業麼﹐用石油驅動機器﹐用石油做化肥和農藥﹐人就少了 07/31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