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zuilon2000.pixnet.net/blog/post/30392325 海峽國際網 2/18 2012 整理報導 二月17日利比亞當地時間全國慶祝推翻格達費的革命紀念,東部大城班加西(Benghazi)首 都的黎波里(Tripoli)等城市進行慶祝儀式,去年歷經8個月的革命戰爭不但推翻了統治40 年的獨裁者格達費政權,也讓格達費喪命在這場戰爭中,人民慶祝這一個得來不易的自由 ,以下為利比亞的過去歷史和戰爭的大事紀整理資料。 16世紀中葉,屬於奧圖曼土耳其帝國。19世紀時利比亞地區由的黎波里塔尼亞 (Tripolitania)和昔蘭尼加(Cyrenaica)兩個省份組成。 1911~1912年,義大利與土耳其爆發戰爭,義大利獲得勝利,土耳其被迫將今天的利比亞 區域領土割讓給義大利。 1912~1932年,利比亞遭到義大利的長期殖民,出現大小不等的武裝反抗運動。 1934年,義大利將利比亞三個區域整合,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和費賽(Fezzan)作為 義大利的海外三省份,形成了今日利比亞的國家版圖樣貌。 1943年,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區爆發,利比亞成為在英法和納粹德國與義大利各盟國之間 的戰場。 1951年,利比亞獲得英國及法國同意,在聯合國安排之下宣告獨立,由伊德里斯一世 (King Idris I)國王領導,建立伊德里斯王朝,稱利比亞聯合王國(Kingdom of Libya) 1958~1959年,石油在利比亞的沙漠間被發現。 1969年,格達費上校發起自由軍官政變,同年9月伊德里斯王朝被推翻,國王被罷免,定 名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根據《的黎波里憲章》,與埃及,蘇丹結成革命同盟。 1970~1971年,格達費發佈國家社會主義經濟模式,將銀行、石油開採歸為國有,並設置 官方管理機構。 1973年,利比亞軍佔領查德北部阿歐札烏(Aozou)區域,並與查德爆發多次撒哈拉沙漠上 的邊境戰爭。 1977年,改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群眾國。 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因在西德的美軍俱樂部發生爆炸案,造成44人死亡,利比亞的 特務參與其中,作為報復,同時白宮對利比亞實施經濟斷援。 1988年,發生洛克比空難,利比亞政府被指包庇涉案行凶者,1991年聯合國在英國、美國 為首的國際壓力下對利比亞實施包括空中封鎖、武力禁運、經濟和外交制裁等一系列制裁 。 1999年,利比亞同意移交兩名疑凶給聯合國受審。 2003年,聯合國安理會以13票贊成、2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第1506號決議,決定解除聯 合國因1988年洛克比空難和1989年法國聯航空難事件而對利比亞實施的長達11年的制裁。 2005年,美國主要能源公司,恢復自1986年來被中斷的經濟活動。 2009年6月,格達費與義大利進行會議,雙方簽署平息兩國之間的協議。 2011年2月,利比亞受到北非和中東地區的茉莉花革命影響,東部大城班加西人民開始起 義,政府對人民起義進行血腥鎮壓,隨後整個班加西被反抗勢力攻佔,同時成立「利比亞 全國過渡委員會」東部區域完全脫離格達費政權的控制。 2011年3月19日,聯合國通過第1973號決議,對利比亞設置「禁航區」展開空襲行動,讓 東部地區的人民不受格達費的迫害。 2011年6月,西部第三大城米蘇拉塔(Misrata)反抗軍成功守住,開闢第二戰場。 2011年8月22日,利比亞西部反抗軍成功攻占首都,格達費政權垮台。 2011年9月16日,聯合國通過表決,宣布承認利比亞全國委員會為合法政府代表,國號更 為「利比亞共和國」 2011年10月20日,反抗軍攻進中部城市蘇爾特(Sirte),格達費身亡,利比亞全國委員會 宣布「全國解放」戰爭結束。 2011年11月19日,格達費二子塞伊夫‧伊斯蘭(Saif Islam Gaddafi)在利比亞南部遭到逮 捕。 2011年12月15日,國際法庭ICC調查格達費之死的戰爭犯罪。 ------------------------------------------------------------------------------ 革命已經滿一周年,而國家的重建腳步卻顯得緩慢,利比亞是個部落眾多且分散的國度, 全國委員會也承認由於資源上有些不足,主要武力最多能保衛主要大城市,首都與石油重 鎮地區,據聯合國的人權組織表示,利比亞的人權問題將會造成國家發展的隱憂,先前在 戰爭中所俘虜的戰犯,以及在各區域武裝民兵,可造成治安問題和地方的不安,戰俘的處 境也讓組織們感到擔憂。 平民因為戰爭而失蹤的、遭格達費的武裝部隊殺害死亡的不盡其數,目前在利比亞的民間 組織協助尋找這些失蹤人口,透過資料的比對和情報的蒐集,盡可能地尋找到他們使其能 團圓。戰爭所留下的殘骸和武器,都會帶來對居民的威脅,利比亞的志願者願清理這些威 脅生命的「戰爭遺毒」,同時全國委員會透過國外的專家協助銷毀格達費政權時代留下來 的芥子氣格納庫,不要再讓格達費的影子在這個國家裡持續留存。但讓外界擔心的就是格 達費時期的武器,是否外流到他國或是恐佈份子手上令眾人擔心。 外界對於國際介入利比亞內戰,有諸多的懷疑和抨擊,認為這場戰爭只會讓人民有更多的 痛苦和流離失所,但是很多事並非完全一蹴可及的,世上沒有所謂的特效藥,一個國家的 穩定興建在於對制度上的修正和改進,沒有所謂的完美,或許利比亞有段長路必須要走, 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須努力,利比亞正在改變,這是無庸置疑的,未來會如何值得關注 。 利民間團體組織搜尋失蹤人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MPVhbmzLgs&feature=player_embedded
利比亞自願者清除戰爭致命武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AEsC3I_4E&feature=player_embedded
利比亞人籌備他們的第一次選舉宣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Zd6eD0DXZ4
資料參考: telegraph(利比亞戰爭大事紀) http://0rz.tw/mTJHq Al jazeera(內部故事:改變中的利比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kWmkPfqjbE&feature=player_embedded
-- http://zuilon2000.pixnet.net/blog 海峽國際網 【本站將增設內幕觀察,歡迎瀏覽】 ﹌﹌﹌﹌﹌﹌﹌﹌﹌﹌﹌﹌﹌﹌﹌ 走出台灣孤島,勇於面對兩岸,踏入國際社會 拋下藍綠政治漩渦,丟棄亂媒的惡習,建立台灣人的國際視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5.153.33 ※ 編輯: zuilon2000 來自: 140.125.153.33 (02/19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