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地區爭端部落衝突讓利比亞不得安寧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ppt.cc/XoEE 自從利比亞革命以來,該國國內衝突四起。而政府面對武器和暴力的擴散卻毫無辦法。社 會分化進程已經不可阻擋。 (德國之聲中文網) 巴尼·瓦利德(Bani Walid)鎮上的入口處刻寫著這樣一句話:"真主、穆阿邁爾(卡扎菲 )、利比亞,別無其他。"這是卡扎菲支持者的宣戰口號。自從反對派獲勝後,他們就廣受 唾棄。這個距離首都的黎波里170公里山間小鎮的居民們認為自己是革命中的失敗者。這個 城鎮在革命期間和之後都是武力衝突頻發的地方。卡扎菲被推翻後,這裡的居民原本能夠 享受到的特殊待遇已經一去不復返。 巴尼·瓦利德鎮的居民大多屬於瓦法拉(Warfalla)部落,這也是利比亞最大的部落。 和卡達法(Gadadfa)部落一樣,這兩個屬於前領導人卡扎菲的部落曾經都能享有特權。 通過部落之間的關係,巴尼·瓦利德和地中海邊的蘇爾特(Sirte)以及西南部首府 塞卜哈(Sebha)聯繫密切。2011年利比亞動盪期間,這三個地方都基本站在政府一邊。 直到現在,還可以在巴尼·瓦利德到處看到戰爭破壞的痕跡。2011年,北約空軍對附近山 頭的一座小城實施轟炸。自從利比亞政府2012年10月在當地發起軍事攻勢以來,巴尼·瓦 利德就更像是一個搖搖欲墜的要塞。這里和港口城市米蘇拉塔(Misrata)的緊張關係導 致了軍事行動的爆發。米蘇拉塔是卡扎菲反對者聚集的重地。 復仇,清算以及部落戰爭 與米蘇拉塔和巴尼·瓦利德的情況相同,利比亞全國境內的衝突四起。衝突發生的地方大 多都是擁有武器的民族組織通過鬥爭,企圖獲得影響力、土地和資源。面對這種情況,利 比亞的過渡政府幾乎一籌莫展, 這也是因為政府統一將反對派規劃到正規軍中,而這些 人還是更願意服從其直接長官的命令,也更把捍衛自己部落的利益視為首要任務。 卡扎菲2011年10月被推翻後,對戰爭犯的複仇和清算行動就全面展開。其中的一個例子是 卡扎菲支持者曾經的重鎮塔沃爾阿(Tawargha)。革命爆發前,這裡曾生活著大約3萬居 民。當時來自附近城市米蘇拉塔的反對派作戰旅將這裡的居民不是扣押,驅逐,就是將其 殺害。從那時起,這裡就成為了一片鬼城。 對40年獨裁歷史的清算讓暴力的循環繼續存在。在卡扎菲統治下失去土地的民眾,如今又 用暴力手段將土地搶了回來。 革命已結束,武裝仍繼續 革命時代雖然過去,但武裝時代卻遠遠沒有結束。西南部首府塞卜哈(Sebha)內經常爆 發圖布(Tubu)和蘇萊曼(Suleiman)之間的部落衝突。 此外,利比亞的少數民族柏柏爾人(Berber),圖阿雷格人(Tuareg)和圖佈人爭取話語 權的決心也越來越大,甚至不惜以武力要挾。各方無法就利比亞新憲法的基本方針達成一 致,這幾個部落的代表曾帶著憤怒當場離開議會討論。 作者:Valerie Stocker 編譯:任琛 責編:樂然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8.5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