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Japan_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來從台灣遠渡而來在此秘境中辛勤工作的,不只是台灣人。 ********   結束了三天三夜的西表島之旅,接下來的行程是搭船去小濱島,準備在 小濱島放空一天之後再回台灣。   從西表島前往小濱島的交通船一天只有中午一班,從南邊的大原港發船, 不現場售票得先網路預約。從星野飯店經過上原港再到大原港需要約一個小時 (40公里)。因為想順便去由布島坐牛車,考量到行程安排,最後決定租車好 方便中間停留由布島。      由布島是懸浮在西表島幾百公尺外的一個小沙洲,總面積只有0.15平方 公里。整個島建設成一個熱帶植物園,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徒步繞島一圈。 西表島和由布島中間是一片淺灘。退潮時水深只有幾公分,漲潮時也不超過 一公尺。連絡兩個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車,拉著乘客渡過淺灘抵達對岸, 單程約需20分鐘。我對熱帶植物園沒有特別感興趣,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去坐 牛車。   早上從飯店出發,沿著島上唯一的一條主要道路,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注意 路邊標示,不知不覺中就抵達了由布島對岸的牛車乘車處。在票亭買了票之後, 拿到了當成牛車乘車券的紅色塑膠花,就前往不遠處的乘車處等發車。在這裡 已經有好幾輛的牛車在待命了。趁著發車空檔趕緊幫可愛的水牛們照張像, 特別是其中有一頭角上別著一朵紅花的水牛還多照了幾張。   出發時刻一到,工作人員就吆喝著我們上車。這一趟連我們一共有6個人, 駕車的老伯伯依照重心平衡的原則小心的安排好座位之後,牛車就載著我們 一行人緩慢的向著對岸的由布島出發了。   由布島上現在有20多輛牛車和40多頭的水牛,每一頭水牛都有它自己的 名字,像這次載著我們到由布島的水牛名叫「イチロー」。這裡的水牛都經過 了好幾年的縝密訓練才能上班載客。而且它們還有班表,大概是做五休二, 今天沒班的水牛就會一整天待在由布島車站旁的水池裡休息。   我們一坐好位子,老伯伯不需要用韁繩操縱方向,也不需要用皮鞭催促 前進,只要吆喝一聲,「イチロー」就毫不遲疑的往對岸的由布島邁步前進。 真是訓練有素。牛車開始往前走時,老伯伯就跟我們閒話家常。先是簡單介紹 了一下由布島和水牛車的歷史,接著老伯伯拿出了他的三味線,為我們演唱起 日本名謠。歌詞就貼在牛車的車頂上,有興趣的話還可以跟著一起唱。   就在老伯伯的悠揚歌聲中,順利的抵達了由布島。「イチロー」辛苦了。 途中還看到一輛載貨大卡車,就直接開過淺灘,可見這裡的水有多淺。下了 牛車,就有工作人員帶著我們逛了島上的前幾個景點。在其中一個餐廳兼賣店 的地方,展示了關於由布島水牛的資料。原來現在由布島的水牛最早是從台灣 帶過來的,是不折不扣的台灣水牛。   早先台灣移民來石垣島開墾時,也順便帶了台灣水牛過來。刻苦耐勞的 台灣水牛,成了當地居民開疆闢土的重要夥伴。因此在昭和47年(1972年) 現代由布島植物園開拓者西表正治先生,決定重新建設於昭和44年(1969年) 受颱風侵襲而荒廢的由布島時,就帶來了一公一母兩條台灣水牛。公的叫 「大五郎」,母的叫「花子」。在這兩條台灣水牛的辛勤工作之下,由布島 植物園終於在昭和56年(1978年)開幕。「大五郎」和「花子」也在由布島 定居下來,繁衍成了一大群水牛家族。現在在由布島辛勤工作的水牛們, 算來已經是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台灣水牛了。原來離鄉背井在海外辛苦打拼, 最後落地生根的,不是只有台灣人而已啊。在解說牌的旁邊,還展示著 「大五郎」的頭骨和牛角。在知道了「大五郎」的歷史背景之後,再撫摸著 它的遺骨時也多了不少感觸。   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參觀完由布島的水牛歷史資料之後,就讓我們自行遊覽 由布島,然後自己決定回程的班次去搭牛車離開。島上除了各種植物、蝴蝶園、 貝之館以外,還有以前島民生活時留下的足跡,像是舊校門、水井等等。大約 10 到 20 分鐘就可以把整個參觀路線快步走完一圈。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最後 回到水牛車站旁的水池看看今天沒有出勤的水牛們之後,就去車站等車準備回 西表島了。   出發時間一到,工作人員就引導我們搭上了回程的牛車。這次回程也是 6 個人。因為去程時我們是坐在牛車尾,所以回程時特別早點上車坐到了牛車頭。 這次為我們拉車的水牛名叫「サトシ」,而駕牛車的老伯伯就坐在我們旁邊, 很是開朗健談。等大家坐定,牛車開始緩步向著對岸前進時,老伯伯先開口問 大家從哪裡來。我很驕傲的跟他說: 「我從大五郎的故鄉-台灣-來的。」   老伯伯很親切的笑了一笑。再問問其他人從哪裡來,當然除了我們兩個 人以外其他人都是日本人。於是老伯伯拿出了他的三味線,翻開他的歌本說: 「有台灣來的客人在,那我就先彈奏一首台灣民謠吧。其它日本人抱歉了」 「這首歌你會唱吧?我伴奏,你唱歌。唱中文。」   我看了一下歌本,曲名是「雨夜花」,歌本上有中日對照的歌詞。嗚~~, 旋律是很熟,可是歌詞不熟啊~~~。 http://i.imgur.com/fZUo0RD.jpg?1 「沒關係,那第一二段我先唱日文,三四段就輪到你唱中文了。」   然後老伯伯就自顧自的彈起三味線唱起「雨夜花」了。第一次聽到日文版 的「雨夜花」。很快的老伯伯把前兩段唱完了,接著就 cue 我唱第三段,只好 憑印象硬著頭皮唱下去了。果然後面的歌詞都不會,勉強用「啦啦啦」混過去了。   就在我們歡樂(?)的歌聲中,「サトシ」依然認真的拉著我們一步一步的 向前走。跟去程水深 10 公分且風平浪靜不同,回程時潮水已經上漲到 2、30 公分,且開始起風而有了潮汐。即使我們坐在牛車上,都可以感受得到「サトシ」 邁出的毎一步都在奮力抵抗著水深和潮汐。因為回程比去程艱辛所以多花了些 時間,老伯伯就把握機會又為我們獻唱了幾首日文歌,牛車才順利抵達西表島。   在車上時老伯伯還跟我們說了一件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事。他說駕 22 號 車的老阿嬤是台灣人,等一下可以去找她聊聊。真是太令人驚奇了。繼西表島 星野飯店的台灣籍工作人員、由布島的台灣水牛之後,居然還有個在由布島駕 水牛車的台灣阿嬤,我怎麼會錯過這個機會呢。跟老伯伯道了聲謝謝,一下了 牛車,就趕緊去找 22 號牛車。 http://i.imgur.com/N4SBFts.jpg?1   原來22 號牛車就是之前拍的頭上有別一朵紅花的那條牛。要不是老伯伯 指點,根本不會發現原來拉車的老阿嬤是台灣人。我們上前跟阿嬤打聲招呼, 說我們是台灣來的觀光客,阿嬤也很親切的回應我們。她說他國語不好,但 台語還可以,所以我們都用台語對話。阿嬤本名姓黃,南投埔里人。日文名字 是「ヨコタ ウメコ」,她說只要說要找「ウメコ」這一帶的人都知道是她。 阿嬤說他們移民到西表島已經有幾十年了,主要是從事農作,她過來拉牛車是 比較近期的事。她的弟弟也在石垣島從事林業方面的工作。因為我有親戚 剛好是在南投埔里種植紅茶,所以也跟她聊了一下南投埔里和紅茶的歷史, 果然阿嬤對這段歷史相當的熟悉。我也順便跟他說了一下北邊上原港附近的 星野飯店裡有十幾名的台灣籍工作人員,不過阿嬤並不知道這個消息;我想 星野飯店的人應該也不知道阿嬤的事吧。有點可惜。最後我們跟阿嬤拍了張 合照之後,就揮手跟她道別,結束了這一段充滿驚奇的由布島之旅。   以前就曾聽說,在早期還不需要護照的時代,因石垣島和台灣距離相近, 所以民間交流頻繁,也因此才會有現在在由布島的台灣水牛和台灣阿嬤。 而在兩地往來已經沒有像以前這麼方便了的現在,卻是換成了另一個世代的 台灣人來這裡工作,為兩地之間從古到今持續不斷的緊密關係做了最佳的見證。   去由布島坐牛車,本來只是這趟旅行中的一個小行程小插曲,結果不但 見到了台灣來的台灣水牛,被老伯伯抽考台語歌「雨夜花」,還遇到了在此駕 牛車的台灣阿媽,真是始料未及。原本是為了出國散心簡單安排的五天行程, 卻充滿了一連串的意外與驚奇。旅行的醍醐味不就在這裡嗎?   總之以後大家如果有機會去由布島坐牛車,千萬別忘了也要去找22 號 牛車的台灣阿嬤聊聊天喔。如果還有心有餘力的話,記得也先練一下 「雨夜花」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38.2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_Travel/M.1434251908.A.D87.html
isHsin: 推~ 好溫馨 06/14 11:46
sarshia: 溫馨~ 我也好想去石垣島工作一陣子看看 06/14 12:49
Kamelie: 溫馨 06/14 13:47
IamJoey: 白冰冰節目去過介紹過 06/14 16:42
jwency0105: 好棒的旅程 06/14 16:57
sswwer: 感人的遊記 06/14 18:32
jessiechktw: 很棒的旅程 06/14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