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目前A9林口站滿滿的出站人潮 由於閘門感應速度慢造成回堵 http://i.imgur.com/F2Xf7Z2.jpg
http://i.imgur.com/FTSvY18.jpg (有點反光)
往台北月台亦有大量人潮等待中 http://i.imgur.com/7TBlhUQ.jpg
http://i.imgur.com/UcLfhUd.jpg
看來平日通勤族不是主力,假日出遊潮才是 機捷或許可以考慮假日增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227.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88604791.A.561.html ※ 編輯: coon182 (27.242.227.78), 03/04/2017 13:20:35
free4u28: 剛坐往機場的普通車很滿 03/04 13:32
GWang: 機捷高捷化 03/04 13:35
chinick1478: 普通車 03/04 13:36
shter: 半價仍然是把握嘗鮮划算的價格 03/04 13:37
ultradev: 四月沒折扣後再說吧 03/04 13:41
coffeemilk: 等全額售票時就可以給桃捷數據 03/04 13:45
coffeemilk: 究竟一般旅客可接受範圍為多少 03/04 13:45
coffeemilk: 看看半價的價格假日能出現機捷遊玩潮呢! 03/04 13:45
coffeemilk: (當然也是三井 outlet的關係) 03/04 13:45
coon182: A18的狀況有人能回報嗎@@ 03/04 13:47
Debian: A18昨天晚上經過看到的是很多機場轉高鐵旅客上下車。 03/04 13:49
icm1201: A18還蠻多拉行李箱的旅客 03/04 14:09
hinajian: 放假出國玩一下 03/04 14:24
jecko: 比較好奇 機捷轉高鐵是南下多還是北上多 03/04 14:27
countryair: 過閘門的速度真的偏慢 03/04 14:29
jwph: 機捷轉高鐵應該是南下多吧 03/04 14:39
go371211: 假日出去玩可以 通勤就算了 03/04 14:50
panda2: 恢復原價後,在林口端需要轉乘公車才能回家的應該不會再搭 03/04 15:09
panda2: 捷運了,假日中山高並不塞 03/04 15:09
shter: 不過假日本來排公車往林口方向的人就不少 03/04 15:22
gadacha: 剛搭機捷到桃園高鐵站 也是過林口才有位子坐 03/04 15:34
ambitious530: 林口到台北塞車的時候 機捷快很多 03/04 16:15
ultratimes: 假日二高會轉移車流,因為風景區二高比較多 03/04 16:30
Odakyu: 今天1210人好少 03/04 17:10
Odakyu: 恢復原價應該照樣搭吧 觀光價 03/04 17:10
krejj: 香港韓國日本薪水是台灣2-3倍 03/04 17:28
krejj: 他們覺得便宜 03/04 17:28
smnfu: 感應門真的比北捷還蠻很多........................ 03/04 19:40
weijidai: 閘門旁的台北地下街連通道默默開放了 03/04 20:00
Choukai0218: 因為多卡通的緣故嗎? 03/04 20:53
staroceanj9: 車通了 人來了 三井發了 03/04 21:56
evvn: 還好機捷有通過林台地口 不然載客量可能悲劇 想到之前一堆人 03/04 23:26
evvn: 嗆機捷主要是給旅客用的就想笑 03/04 23:26
evvn: 更正:出國旅客 03/04 23:27
jago: 林口臺地如果沒設站 降低坡度也降低車站營運成本 對桃捷未 03/04 23:39
jago: 必是壞事 (桃捷各站運量 好像還沒有統計...) 03/04 23:39
jago: 機場客一張票160元 林口~台北如果買月季票 平均一張票40多元 03/04 23:41
jago: 等於3~4個林口通勤客才抵上一個機場客 03/04 23:42
doraemon129K: 其實林口段全地下化就可以有效降低坡度了 03/04 23:46
doraemon129K: 只是就像前面大家說的,當初考慮怎樣才能不要地下 03/04 23:46
doraemon129K: 化 03/04 23:46
jecko: 等半價優惠過後就可以知道通勤跟出國貢獻比例 03/04 23:55
jecko: 目前看來比較像出國與假日出遊用 03/04 23:57
evvn: 捷運還有城際運輸的效果 如果不經過林口台地 這條線也達不到 03/05 00:22
evvn: 一開始期望的功能 03/05 00:23
jgfreedom: 看新聞3/2當天有約五萬兩千人次,台北站約一萬五千人 03/05 01:24
jgfreedom: 次,A7~9合計約一萬人次,A12~13合計也約一萬人次,沒 03/05 01:24
jgfreedom: 提到A18就是了。 03/05 01:24
sdiaa: 假日從台北回林口反而要坐捷運 公車假日車很少... 03/05 02:48
Yelnats28: 以後可以推出假日券 03/05 04:54
Chungli28: 林口地區A8、A9站運量是數一數二的,不停才是虧大 03/05 10:37
victtgg: 以"捷運"的眼光 A8、A9站運量 還是低 03/05 10:41
victtgg: 這種條件 還是蓋台鐵 設站少的快線才適合 03/05 10:42
victtgg: 莫忘每增加一個車站 還是要付出建置與營運成本... 03/05 10:44
edos: 本來就應該台鐵快線:台北車站-三重-新北產業園區-機場4站- 03/05 10:49
edos: 高鐵桃園站-中壢 九站 至於這樣少設林口運量會變少 so what 03/05 10:50
edos: 台鐵經營 你在意過運量多高 賺不賺錢嗎?六家線 沙崙線表示: 03/05 10:50
Chungli28: 林口站昨天是運量第二高的站,哪裡少? 03/05 10:54
Chungli28: 別忘了林口全地下通過,土建成本只會暴增 03/05 10:55
victtgg: 多高?捷運車站日運量平均3萬人次以上再來說高不遲 03/05 10:59
victtgg: 林口臺地挖隧道通過 降低坡度 少設3站 根本不會暴增預算 03/05 11:00
victtgg: (A7那邊還本來就是地下了) 03/05 11:00
Chungli28: 要3萬才達到標準,那全線都不用蓋了,運能根本不足 XD 03/05 11:56
abc480528: 機捷單列車容量是北捷一半,班距又是北捷2-2.5倍,要 03/05 13:12
abc480528: 說日運量3萬才夠格在北捷可是要市政府等級呀XD 03/05 13:12
HondaLiao: 挖隧道=大幅增加成本,少3站=少大量的票箱收入 03/05 13:18
HondaLiao: 如果真的很不想往桃園機場要順路停林口,可以考慮搭高 03/05 13:19
HondaLiao: 鐵從A18轉車 03/05 13:19
victtgg: 林口臺地那一段本來就有高架大爬坡 也付出很大成本(降低 03/05 13:28
victtgg: 坡度改挖3公里多隧道通過林口臺地 沒有想像中誇張) 03/05 13:28
victtgg: 而且採台鐵快線 砍掉10幾站 也降低車站興建成本/營運成本 03/05 13:29
victtgg: 一來一往 整體成本沒有增加多少 03/05 13:29
victtgg: ps.中運量文湖線 中山國中站就可以日運量3萬人進出 不用 03/05 13:29
victtgg: 市政府站 03/05 13:29
victtgg: (班距短又不是人家逼機捷要怎麼短...有運量還怕不增班?) 03/05 13:30
HondaLiao: 樓上你只想到成本,沒有想到票箱收入 03/05 13:31
HondaLiao: 如果要照你那樣做,蓋高鐵到機場段就好了,省更多 03/05 13:32
victtgg: 可以啊 只是可惜了中壢市區與台鐵無法轉乘高鐵與機場 03/05 13:34
HondaLiao: 這條線要賺的是林口台北間、桃機台北間、桃機高鐵間和 03/05 13:35
HondaLiao: 高鐵中壢間的生意;而且桃機-林口-台北是一路順著賺 03/05 13:35
victtgg: 所以台鐵快線全包了你上述所說的重點區域 只是砍掉林口 03/05 13:38
HondaLiao: 過林口沒有不順路進去撈客人的道理 03/05 13:38
HondaLiao: 台鐵快線你要去哪撈票箱收入? 03/05 13:39
HondaLiao: A9到A1這段運量放著不賺? 03/05 13:40
HondaLiao: 然後過幾年等到林口量大到再重複投資蓋一條捷運? 03/05 13:40
HondaLiao: 有錢也不是這樣花的吧 03/05 13:41
jago: 林口地勢太高 從"3D立體"的地理角度而言 並不順路 03/05 13:41
jago: 要在林口高架設站 等於要大爬坡才行 03/05 13:41
kuma660224: 不可能只做假日出國潮,平日也要通勤分母 03/05 13:42
victtgg: 既然要台鐵蓋快線 就不為了撈錢啊 03/05 13:43
kuma660224: 平日通勤也幫忙分攤成本 03/05 13:44
victtgg: 林口永遠都不會量大到需要蓋捷運 放心吧 03/05 13:44
kuma660224: 即使台鐵系統也是要處處設站。民代會吵 03/05 13:44
HondaLiao: 你如果不想要停林口就A18轉機場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花 03/05 13:45
HondaLiao: 錢蓋快線 03/05 13:45
victtgg: 台鐵快線經營的好處就是不怕虧... 03/05 13:45
HondaLiao: 不為了撈錢,虧損都從你的稅金出吧XD 03/05 13:45
victtgg: 至少主要目的 台北~桃園機場的軌道運輸能達成就好 03/05 13:45
victtgg: 反正大家心裡有數這條路線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錢 03/05 13:46
victtgg: 會蓋這條路線 純粹是機場到首都需要一條軌道運輸罷了 03/05 13:46
victtgg: 才不是為了賺不賺錢或沿線通勤人口真的很多才蓋 03/05 13:47
victtgg: 就連林口 當初還不是要蓋機捷才讓人口又增加回溫 顯然本 03/05 13:47
victtgg: 來如果不蓋機捷 林口的人口也不會像現在增加 這是雞生蛋 03/05 13:48
victtgg: 蛋生雞的事 03/05 13:48
Chungli28: 選機場捷運而放棄林口線改建,就是為了林口地區的運輸 03/05 13:49
Chungli28: 需求 03/05 13:49
victtgg: 否則捫心自問 沒有蓋機捷的計畫 林口的人口有辦法增加到 03/05 13:50
Chungli28: 林口地區貢獻了全線20%以上的運量,對營收幫助很大 03/05 13:50
kuma660224: 之前林口人口增加是國道影響力。 03/05 13:50
victtgg: 現在嗎? 有辦法說過幾年等到林口量大到再重複投資蓋一條 03/05 13:50
victtgg: 捷運嗎? 事實就是林口的人口都是被創造出來的而已 沒有 03/05 13:51
kuma660224: 早年家庭有車率低,國道被笑蓋給權貴用 03/05 13:51
victtgg: 機捷 這些人口只是往其他區域移動而已 03/05 13:51
kuma660224: 90年代末期後,有車率年年大增,林口得益 03/05 13:51
kuma660224: 機捷對林口人口影響是近1-2年快通車才發酵 03/05 13:52
kuma660224: 之前大部分林口人是因為開車方便才被吸引 03/05 13:53
Chungli28: 整天幻想林口挖地下通過就會比較快,事實上機捷爬4.9% 03/05 13:53
Chungli28: 的坡時速也可到100,根本就沒差別 03/05 13:53
HondaLiao: 你都知道機場到台北需要軌道運輸、你也知道這條線成本 03/05 13:54
HondaLiao: 很高、你也知道因為這條線讓林口人口增加;如果林口的 03/05 13:54
HondaLiao: 運量能補貼這條線的成本,現在這條當然是最佳解 03/05 13:54
victtgg: 因為國道交通發展的林口人口量 靠國道自小客與國道客運通 03/05 13:55
victtgg: 勤就綽綽有餘 03/05 13:55
victtgg: 機捷從規畫到蓋好前後都20年 最好林口人口增加最近1-2年 03/05 13:56
Chungli28: 沒在長庚周邊塞過半小時以上的人鍵盤當然會說綽綽有餘 03/05 13:56
Chungli28: 囉 03/05 13:56
victtgg: 才因為機捷因素 別逗趣了 我林口朋友10年前買的就說為了 03/05 13:56
HondaLiao: 是喔?要不要看一下客運擠成什麼樣的、國1林口段平時 03/05 13:57
HondaLiao: 塞成什麼樣子 03/05 13:57
Chungli28: 更別說五股交流道這個影響主線車陣的大魔王 03/05 13:57
victtgg: 才100喔 台鐵普魯都不止100 03/05 13:58
Chungli28: 經過林口故意不設站,林口人得罪你嗎 03/05 13:58
Chungli28: 普魯爬4.9%的坡?有笑有推…… 03/05 13:58
victtgg: 我說了那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沒有在林口設站 後來就不 03/05 13:59
victtgg: 會引入更多林口人口 那你所謂國道客運好擠好擠好擠 03/05 13:59
victtgg: 自然也就不會那麼明顯 03/05 13:59
HondaLiao: 既然都雞和蛋都有了,那你在堅持什麼... 03/05 13:59
victtgg: 長庚塞又如何 現在有多少國道自小客通勤改搭機捷? 03/05 14:00
Chungli28: 林口就是作為台北的新市鎮持續發展,叫人家不要發展是 03/05 14:00
Chungli28: 哪招? 03/05 14:00
victtgg: 所以說林口台地挖隧道通過跑普魯阿 笑什麼笑 03/05 14:01
Chungli28: 每天2萬人的運量已經跟內湖線一堆車站查不多了,去查查 03/05 14:02
Chungli28: 北捷各站運量吧 03/05 14:02
HondaLiao: 錢太多才會這樣做 03/05 14:02
victtgg: 沒有人說你不能發展阿 沒捷運就不能發展? 騙肖維 03/05 14:02
victtgg: 只是發展程度跟速度的問題而已 03/05 14:02
Chungli28: 林口臺地從你說的A7開始挖隧道通過,青山路一樣爬4.9% 03/05 14:03
Chungli28: 陡坡啊,顯然對路線和地形很不熟喔 03/05 14:03
edos: 林口那一點運量就要蓋捷運 那真是到處都該蓋捷運了 03/05 14:03
HondaLiao: 過林口而不設站,堅持弄一條高成本低收入的路線,是不 03/05 14:04
HondaLiao: 切實際的浪漫 03/05 14:04
Chungli28: 要人家發展又不增加運輸機能,發展給鬼? 03/05 14:04
victtgg: 要台鐵快線挖隧道通過林口台地當然很多東西要設計不同 03/05 14:05
Chungli28: 林口剛好卡在往機場的交通要道沾光,嫉妒還是羨慕? 03/05 14:05
victtgg: 還4.9%的坡度哩 中壢大這樣子不專業喔 高鐵龜山隧道有4.9 03/05 14:05
victtgg: %嗎 XD 03/05 14:05
victtgg: 國道就能運輸阿 誰說一定要捷運? 發展有程度限制阿 誰 03/05 14:06
Chungli28: 啊你自己說A7挖3公里隧道通過很便宜,怎麼現在又改變設 03/05 14:06
Chungli28: 計啦,這樣隧道可能10公里都不夠喔 03/05 14:06
victtgg: 規定一定要發展到撐到不行??? 03/05 14:06
Chungli28: 高鐵隧道只有3公里??? 03/05 14:07
victtgg: 那兒來10公里 中壢大愈來愈扯 龜山隧道幾公里你不知道 03/05 14:07
victtgg: 龜山隧道10公里嗎?? 03/05 14:07
victtgg: 現在的機場捷運本來就有隧道路段了 03/05 14:08
jago: 那是因為要爬上A8跟A9 所以事實上A7也算爬坡中段了 03/05 14:09
jago: 如果A7不設站 那只是隧道挖得更深而已 不會到4.9%的坡度 03/05 14:10
jago: 泰山貴和站那附近就已經高架一段高度了 03/05 14:10
Chungli28: 迴龍隧道2158m, 林口隧道6456m, 桃園一號486m, 桃園二 03/05 14:11
Chungli28: 號783m, 桃園二甲225m, 桃園二乙185m, 桃園三號747m, 03/05 14:11
Chungli28: 加法自己會加吧 03/05 14:11
Chungli28: 隧道挖得越深,長度越長,基本道理,如果生得出又平直 03/05 14:14
Chungli28: 又短的方案,高鐵公司應該請你當土建顧問der 03/05 14:14
victtgg: http://i.imgur.com/CVIhsQA.jpg 大約4~5公里長的隧道 03/05 14:28
victtgg: 本身A7附近也就挖了快1公里的隧道 是不是增加了3~4公里 03/05 14:28
victtgg: 的隧道 再者高鐵是從板橋樹林過來的 機場快線從丹鳳過去 03/05 14:28
victtgg: 那兒需要像高鐵那麼多個隧道? 又何來10公里? 03/05 14:29
HondaLiao: 但林口深開挖成本高、又賺不到錢 03/05 14:31
mybfgf: 台鐵快線的想法不錯啊...既然都知道是一條不靠營運賺錢的 03/05 14:32
mybfgf: 軌道運輸 還不如給對虧損不痛不癢的台鐵經營 03/05 14:33
HondaLiao: 成本不會台鐵虧的不痛不癢就消失 03/05 14:34
HondaLiao: 到後來還不都你交的稅金 03/05 14:34
victtgg: 所以說台鐵快線砍掉10幾個車站 也降低車站興建成本與營運 03/05 14:34
victtgg: 成本 一來一往 03/05 14:34
mybfgf: 稅金?都嘛講好聽的 你我繳稅是有幾毛用在那身上 XD 03/05 14:36
mybfgf: 再說台鐵的虧損有很大原因是用在自己的人事退撫阿 03/05 14:36
HondaLiao: 台鐵要對虧損不痛不癢,就不會接林鐵的時候這麼不乾不 03/05 14:37
HondaLiao: 脆了 03/05 14:37
jago: 100多公尺深的隧道還好 遙望雪山隧道 隧道深深深幾許 03/05 14:39
victtgg: 沒那麼深 高鐵龜山隧道只有40~80公尺 03/05 14:41
victtgg: https://goo.gl/Q9qzVX 「台鐵自認有能力接下機場捷運經 03/05 14:47
victtgg: 營。」 台鐵充滿興趣.... 03/05 14:47
Chungli28: 隧道只有3-4km, 林口到山鼻段的4.9%還是沒消除啊 03/05 16:48
Chungli28: 說好的林口臺地全隧道通過呢? 03/05 16:49
Chungli28: 別忘你台鐵最大坡度只能2.5%喔,高鐵挖這麼長也才符合 03/05 16:50
Chungli28: 最大坡度3.5%的標準而已 03/05 16:50
taipeiguyptt: 老人票對折再對折40元超夠本 03/05 17:37
ji394xu3: https://goo.gl/hHlM96 北宜直鐵53公里(隧道35.8公里) 03/05 21:15
ji394xu3: 經費400多億 基本上就算機場快線穿越林口台地的隧道花個 03/05 21:17
ji394xu3: 10幾公里 也一定比機捷1000多億還便宜就是 03/05 21:20
ji394xu3: 丹鳳附近海拔約50米 龜山員林坑路附近海拔約170米 03/05 21:30
ji394xu3: 二點距離約7公里,坡度約千分之17 03/05 21:30
ji394xu3: http://i.imgur.com/w7dCc3t.jpg 03/05 21:30
HondaLiao: 真的很不想順路賺林口的錢@@ 03/05 21:40
HondaLiao: 另外直說吧,台鐵這幾年不是沒有新路線,六家和沙崙線 03/05 21:42
HondaLiao: 車種超單純,要不要看一下目前這兩條路線提供出來的服 03/05 21:42
HondaLiao: 務水準,看一下這兩條線的班距 03/05 21:42
ji394xu3: 高鐵最大坡度千分之35是在 板橋站地下化~龜山迴龍這一段 03/05 21:44
HondaLiao: 反正最佳解已經通車了,而且實際上林口三站的吞吐量相 03/05 21:45
HondaLiao: 當於台北車站,地圖在各位電腦上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吧XD 03/05 21:45
ji394xu3: 龜山隧道那一段坡度在千分之15~千分之20 03/05 21:46
ji394xu3: https://goo.gl/8x63Cr 高鐵工程寫最大坡度則是千分之25 03/05 21:48
ji394xu3: 更正: 板橋~迴龍 坡度也不到千分之35 03/05 21:52
ji394xu3: 基本上高鐵最大坡度千分之35應該是誤傳了 高鐵的設計是 03/05 21:52
ji394xu3: 可以應付到千分之35的坡度 但實際台灣高鐵路線最大坡度 03/05 21:52
ji394xu3: 只有到千分之25 最大 03/05 21:52
edos: 六家線跟沙崙線的班距是看運量+配合高鐵 ... 03/05 22:01
HondaLiao: 六家和沙崙線的班距從通車後就沒大改過,高鐵停台南的 03/05 22:22
HondaLiao: 車次還有增加;再者這兩線列車跑那麼慢難道是運量不足 03/05 22:22
HondaLiao: 的關係? 03/05 22:22
HondaLiao: 台鐵根本老神在在愛開不開沒在管高鐵的 03/05 22:23
HondaLiao: 有錢給你賺還不爽賺... 03/05 22:24
HondaLiao: 最適合展現捷運化的路線都可以跑半小時球距了 03/05 22:34
HondaLiao: 班距 03/05 22:34
Kazamatsuri: 就跟北捷紅線淡水端一樣啊~ 03/06 00:38
evvn: 怎麼辦 結果A9是機捷第二大站 某人臉很腫XDDD 03/06 08:38
ji394xu3: 六家線跟沙崙線的確是配合高鐵班次 基本上1~2班的高鐵才 03/06 09:50
ji394xu3: 會配一班台鐵列車疏運 03/06 09:50
ji394xu3: 速度上 六家線跟沙崙線並非快線設計 當然以普通區間車設 03/06 09:51
ji394xu3: 計 https://goo.gl/hK37ql 由台鐵以"傾斜式列車"做為機 03/06 09:54
ji394xu3: 場捷運專列行駛,以加快行車速度 03/06 09:54
ji394xu3: 台北~中壢39公里(中間停靠板橋桃園) 普魯31分鐘 03/06 09:58
ji394xu3: 機場快線 台北~桃園機場35公里(中間停靠新北產業園區站) 03/06 09:58
HondaLiao: 六家沙崙線通車之後還有配合過高鐵調整班距嗎? 03/06 09:58
ji394xu3: 普魯頂多25分鐘以內就跑完 03/06 09:58
ji394xu3: 高鐵調整的班次不大 甚至苗彰雲通車還砍班過 03/06 09:59
HondaLiao: 如果只想跑這種速度,拿DRC來慢慢搖就好,何必花大錢搞 03/06 09:59
HondaLiao: 雙線電氣化? 03/06 09:59
HondaLiao: 高鐵彰雲苗通車結果砍掉停新竹台南的車?是不是誤會了 03/06 10:01
HondaLiao: 什麼? 03/06 10:01
ekes11: 高鐵新竹站台南站現在每小時才3~4班(含周末加班車) 六家線 03/06 10:03
ekes11: 沙崙線配合接駁高鐵 當然每小時才1~3班就夠 又不是每個搭 03/06 10:03
ekes11: 高鐵的都會轉乘台鐵 03/06 10:03
jago: 拿六家線跟沙崙線跟機場快線比?也太好笑 搞不清楚路線定位 03/06 10:05
jago: 一個是接駁高鐵與市區之間的支線 一個是首都與機場之間的快 03/06 10:05
jago: 線 目的不同 設計當然不同 03/06 10:06
jago: 台鐵台北車站一天幾班車?難道你要說六家線沙崙線的班距長等 03/06 10:06
jago: 於台鐵沒有能力密集發車?那台北車站每天經過的班次都是幽靈? 03/06 10:07
HondaLiao: 六家和沙崙線的現車就會台鐵沒有好好的利用新的路線跑 03/06 10:10
HondaLiao: 出捷運化的結果,班距和速度都是。對比就是現在的A8到A 03/06 10:10
HondaLiao: 21 03/06 10:10
HondaLiao: 台鐵不是沒能力做,是不情願做 03/06 10:11
HondaLiao: 然後,就算台鐵在2007年拿到機捷營運權,他拿到的一樣 03/06 10:13
HondaLiao: 是這條要停林口的路線,根本就沒有過林口不停的選項。 03/06 10:13
DDJJ1069: 六家線跟沙崙線又不需要捷運化密集班次 03/06 10:14
edos: 台鐵機場快線如果要走這條路線 就不可能在林口設站 03/06 10:15
edos: 因為林口海拔200多公尺 要爬上去設站 坡度大於千分之40 03/06 10:16
edos: 台鐵機場快線是百分百要跟高鐵一樣打洞穿過林口台地 03/06 10:16
HondaLiao: 機場捷運從頭到尾就是高鐵局主導的路線 03/06 10:16
HondaLiao: 他是選完線開始蓋之後才在找業主,懂? 03/06 10:17
victtgg: 機場捷運在長生解約後就沒有規定誰主導了 03/06 10:18
HondaLiao: 另外你要說六家沙崙的服務水準,很不巧這兩條和A18-A21 03/06 10:19
victtgg: 甚至當時還傳出要讓台北捷運接手的選項 當然也包括台鐵 03/06 10:19
HondaLiao: 定位都一樣是高鐵軌道聯外運輸,會被拿來對比也很正常 03/06 10:19
HondaLiao: 。 03/06 10:19
ji394xu3: 你誤會了吧 各業主之間的路線是不同的 像中工版本的機場 03/06 10:19
ji394xu3: 捷運就有規劃沿著國道1號走 並不是走台一線 03/06 10:20
ji394xu3: 另外也有其他業主規劃的路線走去松山機場 03/06 10:20
ji394xu3: 桃園機場捷運主要目的又不是高鐵軌道聯外運輸 03/06 10:21
ji394xu3: 當年桃園機場捷運只有規畫台北~桃園機場 03/06 10:21
ji394xu3: 那是後來才"順便"把桃園捷運藍線(中壢~桃園機場)這一段 03/06 10:22
ji394xu3: 給合併進去桃園機場捷運一起規劃興建 其主要目的還是為 03/06 10:22
ji394xu3: 了機場~首都之間的軌道運輸 並不像六家線跟沙崙線很單純 03/06 10:22
ji394xu3: 是為了高鐵與市區之間的軌道運輸 03/06 10:23
HondaLiao: 你先搞清楚時間順序吧,台鐵有機會接的時候已經是2007 03/06 10:24
HondaLiao: 年了 03/06 10:24
chicagoboy: 台鐵縱貫線(板橋~松山)的班次比機捷還密集 還有時刻 03/06 10:26
chicagoboy: 表 XD 機場捷運居然到現在還生不出各站時刻表來 03/06 10:27
HondaLiao: 旅客也不會因為你是台鐵就變得有耐心等班距 03/06 10:27
ji394xu3: 2007年接手一樣可以變更路線與細設 現在的機場捷運路線 03/06 10:27
ji394xu3: 也不是照樣買單長生所規劃的路線 ex.台北市端就從西門站 03/06 10:28
ji394xu3: 改到現在的台北車站旁 ex.林口支線就取消沒有興建 ex. 03/06 10:28
ji394xu3: 林口本來在南勢地區還有一站 現在也取消.... 03/06 10:29
chicagoboy: 台北車站尖峰時段平均班距不到10分鐘 03/06 10:30
HondaLiao: 台鐵在放話要接的時候,可沒提改線吧 03/06 10:36
HondaLiao: 而且以今日林口三站的運量來看,維持原線是對的 03/06 10:37
edos: 林口三站的運量平均一天也才1萬多 跟一個台鐵內壢站差不多 03/06 10:54
edos: 而已 XD 台鐵快線當年一開始沒提 不代表後來不會提阿 03/06 10:55
edos: 2007年的時候 機場捷運也是一切從頭 也沒有現在的路線 03/06 10:55
edos: 現在的路線是之後才定案 03/06 10:55
HondaLiao: 林口三站的運量是沒有很多啦,也只和A1差不多而已。如 03/06 11:04
HondaLiao: 果不經林口,A1的量還會再往下掉喔! 03/06 11:04
HondaLiao: 這推文討論已經太長了如果各位這麼執著於用台鐵拉新線 03/06 11:06
HondaLiao: ,不如另外開一篇文把整個想法說清楚,免得這樣斷斷續 03/06 11:06
HondaLiao: 續的^_^ 03/06 11:06
ususa: A1(1萬5000多人) A7+A8+A9(1萬人) 10000/15000=66% 03/06 11:12
ususa: A7+A8+A9只有A1的六成左右 差不多先生 03/06 11:12
HondaLiao: 先生,3/4林口三站人數約22K,A1約27K 03/06 11:14
HondaLiao: A9是第二大站 03/06 11:15
ususa: A1台北站約略1萬5千餘人次 03/06 11:17
ususa: A7體育大學站、A8長庚醫院站、A9林口站,這三個林口周邊生 03/06 11:18
ususa: 活圈車站加起來的運量數字,也是1萬人次 03/06 11:18
ususa: (3/4)運量前三名:A1台北站2萬7千餘人次 A9林口站的1萬2千餘 03/06 11:18
ususa: 人次 A7跟A8新聞沒有給統計數據 03/06 11:19
ususa: 3/4的A7+A8+A9有2萬2千多人 是怎麼來? 且3/4單一天的數據 03/06 11:22
ususa: 代表平均值嗎? 算了 還是等下個月正常收費再討論好了 03/06 11:22
HondaLiao: 你如果對數字存疑,就看之後桃捷要不要公佈運量囉 :p 03/06 11:24
edos: 3/4是星期六 A9才多了一些去逛三井的乘客而已 03/06 11:30
edos: 平常日A7+A8+A9約1萬人,A1約1.5萬人,有人直接無視 XD 03/06 11:30
edos: 到底是星期六的比重大 還是平常日(一~五)的比重大? 03/06 11:30
edos: 還是機捷只做星期六日這2天的生意??? 03/06 11:32
HondaLiao: 唉唉,就算要更低低到只有A1五成,所以放掉不賺也沒關 03/06 11:34
HondaLiao: 係的嗎XD 03/06 11:34
HondaLiao: 林口三站再怎麼低,要比機場兩站低應該有點難,何況現 03/06 11:36
HondaLiao: 在還算高 03/06 11:36
jago: A7+A8+A9要來三打二(一航+二航)就對了? 03/06 11:45
jago: 大約機場客1位票收(160) 抵上2~3位林口通勤客的票收 03/06 11:45
jago: 所以林口三站的運量要有一航+二航的2~3倍再說 03/06 11:46
mybfgf: 看到林口的運量 真覺得應該讓台鐵蓋快線 設站少一點省成本 03/06 11:48
mybfgf: 台鐵蓋快線頂多500億內 不像機捷破千億 貴森森 03/06 11:50
HondaLiao: 500億就蓋的起來的話,國家會感謝您的 :) 03/06 11:57
HondaLiao: 要用林口站的運量/票收的算法,不如也不要停三重,因 03/06 12:00
HondaLiao: 為A12一個抵A2五個;亁脆A1叫台北車站,A2叫第一航廈你 03/06 12:00
HondaLiao: 說好不好啊XD 03/06 12:00
ji394xu3: 400億就能蓋北宜直鐵了(隧道還30多公里) 03/06 12:02
jago: 三重站可以轉新莊線 新北產業園區站可以轉環狀線 03/06 12:06
jago: 台鐵快線台北~桃園機場間 只需要保留這2站就好了 03/06 12:06
HondaLiao: 目前三重站即使可以轉乘,運量頂多和長庚醫院打平,同 03/06 12:23
HondaLiao: 樣大的市場沒有順路不吃的道理。 03/06 12:23
HondaLiao: 再來,如果改線只改林口段,那對整個計畫的經費相差也 03/06 12:24
HondaLiao: 有限;偏偏挖隧道成本還比高架更高。 03/06 12:24
HondaLiao: 真的給台鐵拿到這條線經營,可能差距也只有車子換成台 03/06 12:27
HondaLiao: 鐵Logo 03/06 12:27
HondaLiao: 各位如果真的真的很有想法,真的不如直接另開一篇 03/06 12:28
kuma660224: 不走高架,全地下部分每公里要3倍左右 03/06 12:43
kuma660224: 還少了三站運量,少蓋的站體成本只是零頭 03/06 12:44
kuma660224: 算起來搞不好還要加價才能不比目前虧更多 03/06 12:45
DDJJ1069: 林口嚴格說來沒有順路 為了爬上林口台地 從三重站與山 03/06 14:02
DDJJ1069: 鼻站 就開始往上爬去林口台地 地理不能只看平面 要看立 03/06 14:03
DDJJ1069: 體 ... 03/06 14:03
DDJJ1069: ku大 台鐵快線不需要全部地下吧 台北~丹鳳這一段一樣高 03/06 14:04
DDJJ1069: 架 只有穿過林口台地打隧道而已 過了林口台地之後的路線 03/06 14:04
DDJJ1069: 跟現在一樣 所以充其量是增加林口台地那一段的隧道 03/06 14:05
ji394xu3: 台鐵快線幹嘛全部地下?? 03/06 14:06
ji394xu3: 只要丹鳳~林口這一段打隧道 其餘的路段都跟現在一樣高架 03/06 14:07
ji394xu3: 或地下 03/06 14:07
edos: 台鐵快線 台北-三重-新北產業園區-機場4站-高鐵桃園站-中壢 03/06 14:13
edos: 9站。砍掉14站,砍掉車站的建置成本與營運成本,台鐵又比捷運 03/06 14:13
edos: 便宜 台鐵快線絕對是比現在的機捷還實際 03/06 14:14
edos: 不用一直強調林口的運量 一天才約1萬人次->你去問問北捷會 03/06 14:14
edos: 不會想拉捷運線過去林口 這運量才只有淡水三站的1/5而已 03/06 14:15
edos: 不看淡水 也只有土城末三站日運量的40%而已 03/06 14:17
edos: 不要想說林口三站跟土城末三站 已經接近一半運量了 好像不錯 03/06 14:22
edos: 台北到頂埔站 中間可是一堆運量大的車站 台北到林口呢? 中 03/06 14:23
edos: 間卻可是稀稀落落的.... 台北~林口運量 根本不應該蓋捷運 03/06 14:23
edos: 殺雞用牛刀 03/06 14:23
ek252: 50多公里的機捷,平常日運量只比10多公里的高捷橘線多一點XD 03/06 14:39
ususa: https://goo.gl/23WySI 北宜直鐵53公里(30多公里隧道)500億 03/06 14:55
ususa: 台鐵快線53公里左右 會比機捷1200億還貴? 呵呵呵 03/06 14:55
Chungli28: 北宜直鐵有算入機電系統、車輛和維修廠建置的費用?科 03/06 18:19
Chungli28: 科 03/06 18:19
Chungli28: 拿土建經費和整個統包系統比還真是神奇,更別說北宜一 03/06 18:21
Chungli28: 堆現成的場站,貴森森的南港地下站都沒算入了 03/06 18:21
ji394xu3: 北宜直鐵400億 當然有算入機電車輛與機廠 03/06 20:39
ji394xu3: 南港只是預留北宜直鐵的月台 南港車站又不是北宜直鐵專 03/06 20:41
ji394xu3: 用的車站空間 還包含台鐵縱貫線與高鐵跟捷運站 03/06 20:41
Chungli28: 北宜直鐵的基地在哪? 03/06 20:49
Chungli28: 直線方案一才36.3km,方案二53km混了舊線在裡頭 03/06 20:50
jago: 北宜直鐵新建/改建5座車站:雙溪/烏石港/大溪/龜山/頭城 03/06 20:54
jago: 台鐵快線:5座(台北/三重/新北產業園區/高鐵桃園/中壢)+機場4 03/06 20:54
jago: 站 車站成本並沒差多少 03/06 20:54
jago: 北宜直鐵的經費土建機電車站都含 03/06 20:55
Chungli28: 舊線改建成本 VS 新線土建與徵收成本? 03/06 20:56
Chungli28: 車站軌道土建都含,沒看到有含新購車和維修基地 03/06 20:57
edos: 就算台鐵有新購車 怎麼能單算在北宜直鐵的興建經費裡呢? 03/06 21:03
edos: 車子一定也是跑整個東部 難道台鐵新購列車跑西部的 經費也要 03/06 21:04
edos: 攤給桃園鐵路立體化帳上嗎? 03/06 21:04
edos: 維修基地大概是使用現成的 03/06 21:05
ek252: 台鐵北部現有富岡基地 樹林/七堵調車場 宜蘭機務分段 03/06 21:26
ek252: 北宜直鐵幹嘛一定要新蓋機廠? 又不是桃園機場捷運全新系統 03/06 21:26
Chungli28: 這就對囉,拿現有資源來跟獨立系統的機捷造價比,怎麼比 03/06 21:32
ji394xu3: 機捷28輛電車,比照辦理買28輛普魯專門跑機場快線的話, 03/06 21:33
ji394xu3: 400億+100多億(新購列車)=500多億 03/06 21:33
Chungli28: 車輛數增加,維修能量沒配合擴張,下場就是一堆車變不 03/06 21:33
Chungli28: 可用車,要台鐵怎麼比照機捷的服務水準營運 03/06 21:34
Chungli28: 另外機捷的客運車輛總數是135輛 03/06 21:36
edos: 所以採用台鐵快線 就是可以利用現有資源省錢阿 誰規定什麼 03/06 21:37
edos: 都要用新的 03/06 21:38
ji394xu3: 28組的普魯有幾輛你自己算吧.... 03/06 21:39
Chungli28: 推 ji394xu3: 機捷28輛電車,比照辦理買28"輛"普魯 03/06 21:40
ji394xu3: 更正:買28組普魯專門跑機場快線 03/06 21:40
ji394xu3: 中壢大 何必玩抓這種文字遊戲 你又不是尼克大 03/06 21:41
Chungli28: 當初林口線的構想就是想省錢沒錯,但是運能會比現在低 03/06 21:41
Chungli28: 那是你寫的,讓人誤解就說別人玩文字遊戲不對吧 03/06 21:42
ji394xu3: 所以我更正了 03/06 21:44
ji394xu3: 反正機場線的運量需求又沒多大 03/06 21:48
jago: 台鐵機場快線就算另外再蓋一個基地(100多億),新購車輛(100多 03/06 22:06
jago: 億) 400+100多+100多=600多(億) 仍比機捷1200億少....速度卻 03/06 22:06
jago: 比較快 普魯 台北~機場35公里 大約25分鐘上下 03/06 22:07
mybfgf: 看一串下來 贊成台鐵機場快線,不過建議路線修改 丹鳳之後 03/07 08:19
mybfgf: 走龜山台一甲附近到桃園接桃林鐵路路廊至桃園機場為止(約 03/07 08:19
mybfgf: 40公里) 此路線比隧道穿越林口台地到一航只多3公里 但省 03/07 08:20
mybfgf: 掉挖長隧道的經費,還增加"桃園/南崁"的通勤市場(桃園+南崁 03/07 08:21
mybfgf: 通勤族比林口還多吧)。 03/07 08:21
mybfgf: 設站:A1台北-A2三重-A3新北產業園區-A4迴龍-A5桃園高中-A6 03/07 08:21
mybfgf: 南崁-A7~A10機場四站 03/07 08:22
mybfgf: (1)直達車(普魯)約31分鐘,停靠A1台北-A3新北產業園區-A7~ 03/07 08:22
mybfgf: A10機場四站 03/07 08:22
mybfgf: (2)普通車(電聯車)約40多分鐘,全部停靠 03/07 08:22
mybfgf: 此路線下,桃捷綠線修正路線終點為南崁站與機場快線共構站 03/07 08:22
mybfgf: 桃園機場~中壢這一段改為桃園捷運綠線延伸線 03/07 08:23
mybfgf: 全構想如圖 http://i.imgur.com/UVTjfwg.jpg 03/07 08:23
mybfgf: 迴龍海拔30米 中間最高嶺頂海拔約160米 桃園高中海拔約100 03/07 08:33
mybfgf: 米 迴龍~嶺頂5公里。嶺頂~桃園高中3.5公里 03/07 08:33
mybfgf: 坡度:迴龍~嶺頂:千分之26。嶺頂~桃園高中:千分之17 03/07 08:34
mybfgf: 考慮平衡坡度的話 在嶺頂附近可以打一小段隧道(反正沒有要 03/07 08:40
mybfgf: 設嶺頂站) 03/07 08:40
vespar: 高鐵3.5%坡度主要出現在台中苗栗段 而且也不是長上坡(好像 03/07 10:22
vespar: 只是為了爬上后里台地) 03/07 10:22
vespar: 機捷4.9最大的缺點不是上坡 而是下坡限速問題跟安全 03/07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