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CCU_Kyud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應該要交待一下,有些術語、如同八節的名稱 我沒有強硬地找個中文詞彙來套 像是此節的「詰合い」與「伸合い」 理由之一是實際上我們在學的時後,八節也沒譯成中文而是用日文發音 這樣做的好處是國際通用 XD 理由之二是我也找不到適當的中文字詞 但當然如果有好的翻譯詞彙也可以修改便是 僅供政大弓道社的社員參考,嚴禁轉載。 -- 《弓道教本》第一卷,〈射法篇〉,〈射法〉 東京:全日本弓道連盟,2008。頁104-123。 譯者:馮啓斌 最後修訂:2009年02月06日 六、会(かい)   kai 儘管「会」在樣態上是「引分け」的完成狀態,然若從射手的心理來看不如說是無限的「 引分け」。到目前為止的所有步驟都是為了達到「会」這個階段,此時精神、身體、弓箭 三者渾然一體、氣貫滿盈、保持飽滿、毫無間隙地往天地、左右延伸(伸合い),是為使 放箭的時機成熟的頂點,亦為以弓行射的極致。 「会」最重要的是「詰合い」與「伸合い」。 雖然構成「会」的根本條件是正確地遵守縱橫十文字的法則,然而在「引分け」的階段就 必須要好好地遵循。「会」的時候不但要堅守縱橫十文字的規則,更必須完美地構成五重 十文字,且為了朝天地、左右延展,每個要點都必須要毫無瑕疵地充份相互配合。是故, 「詰合い」與「伸合い」乃是產生良射的絕對條件。 [詰合い]言及「会」時,達成縱衡十文字的法則,實際上表示每個部份的匯聚必須整體 地運行。 〇縱線的構成 從上面看兩腳底-腰-兩肩的時候將無誤地重合為一枚,脊椎、頸椎朝上方延伸,安定下 半身的同時伸展上半身,此稱為「三重十文字」,是構成縱線的基本條件。 在三重十文字中兩腳膝蓋彎曲部份(膕)的動作至為關鍵。 「膕」是膝關節的內側,關鍵在於為求兩腳的安定性,必須將之伸直。 〇橫線的構成 中心要點是以兩肩作為基點、兩肘的運行、左右兩臂的擴張,也就是將貫通兩臂的中筋左 右平均地伸張,要留意不能用拳頭或手掌的力量來伸展。 左手(押手)的所謂「角見」(拇指根)與右肘的伸展乃是同時從胸的中間朝左右兩側分 開般(打開胸部)來運行。 自古以來將此稱作「詰合い」,亦有「五部の詰」或「四部の離れ」的稱呼。 [伸合い]亦寫作「延合い」(譯注:發音相同──のびあい),此為絕對不可缺乏的條 件。沒達成「伸合い」的「射」,最後僅是用手刻意地放箭。所謂的「伸合い」並不是指 拉滿、延伸「矢束」而是指氣力的充足飽滿。 以縱橫十文字為軸,將心安定下來(平常心),藉著充足的氣力產生氣勢,宛如氣球破裂 般、箭不得不放出。這就是「延合い」。 其中尚設有一項稱作「彀」(やごろ),亦有人指導這個項目。所謂的「彀」是指在「離 れ」前的狀態、弓與箭分離前決定性的瞬間。此時,力量往天、地、左、右流動,雖毫無 疑問地技巧要十分精熟,但並非僅僅仰仗技巧來放箭,重要的是藉著氣力的運行來推行技 巧。務必將「氣先於技」銘記在心。 「会」在心理層次上是不動心的連續,去除對靶的執著、慾望、雜念,立基於正確的信念 修鍊克己、冷靜、忍耐、決斷力等心氣之充實之際,同時必須將猜疑、不安、怯懦、恐怖 、自卑感等負面心性抹去。 此修鍊便是通往射即人生的大道。 [注] 以前的教歌有此描述:「引く矢束引かぬ矢束にただ矢束、放つ放れに放さるるかな」。 有拉的矢束(引く矢束)意指只靠手部的技巧張弓放箭;沒拉的矢束(引かぬ矢束)是基 於心神安定、氣力飽滿,在時機成熟圓滿的最後放箭;僅只是矢束(ただ矢束)是指雖充 分地打開矢束的長度,但只不過保持那樣的狀態。 要修鍊者是前述沒拉的矢束(引かぬ矢束)。 為了避免「早氣」等,亦需完全瞭解「不拉的矢束」(引かぬ矢束)、貫徹「伸合い」。 [瞄準]「会」的時候,箭必須正確地指向靶的中心線。 原則上瞄準時兩眼打開,用左眼外眼角及右眼內眼角的視力看,視線穿過左拳與弓的左側 ,定在靶的中心。(參照圖片) 一般在射距28公尺的的前練習時,箭是保持水平,然而依照距離遠近、弓的強弱、箭的輕 重,左拳的高度多少有些差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45.247 ※ 編輯: Epochal 來自: 61.229.45.247 (02/06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