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Dalawas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臺大濁水溪社。 根據我們現在的研究,成立日期有兩個可能性。 一個是在1987-9之際,在臺灣農運(520)風起雲湧的時代, 一群從臺大大論社裡的『激進派』決定以知識關懷與行動的方式, 從事農民運動與農村研究。 於是他們成立了臺大濁水溪社。成員包括現任臺南縣立委黃偉哲學長, 與臺大歷史系的學姐林滴娟。 可嘆的是滴娟學姐於1998年遇害於中國。 另外一個可能性(來自課外活動組)則是在1995年, 由農工系的溫在弘學長所發起的。 當時的臺大濁水溪社是以關懷本土,回饋農村為宗旨, 也因此設有農村組織部、社會運動部與刊物『濁水溪月刊』。 為甚麼有這兩種可能性是因為我目前所調查到的是這兩種說法。 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查尋實際上的狀況。 但不管如何,臺大濁水溪社是以臺灣本土為中心,以農村與農民運動為運動重點的社團。 時過境遷,臺大濁水溪社與其他學運社團一樣,面臨到式微的困境。 一直到2004年,葉前社長重新讓臺大濁水溪社復社, 並請政治系,以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學與國民經濟的蕭全政老師做為我們的指導老師, 臺大濁水溪社算是回到校園裡運作。 而在今年度,則有另一個機緣。 我與幾個同學,學弟,因為反對中國的反分裂法而在臺大總區門口靜坐抗議九天, 期間我們認知到本土意識論述場域在校園內的缺乏,與學生運動中對在地意識的薄弱, 我們決定將濁水溪社的宗旨重新進行整理, 回歸到基本面,探尋臺灣本土意識與臺灣研究。 我們以『意識本土,觀照社會』為臺大濁水溪社的宗旨, 以讀書討論會的模式建立本土意識對話的場域, 並以發行社刊『濁流』做為傳達我們理念與感想的方式。 我們期許能夠深入淺出,讓本土意識不流為政治人物的口號, 或是少數金字塔頂端閉門討論的觀念。 短期我們希望能先多閱讀研究本土文獻與歷史, 以臺灣為主體來討論各歷史事件與社會現象。 中期來說,我們將會邀請學者與運動者為我們進行講座與社課。 而長期來說,我們則希望能建立一個本土意識的場域, 讓學術研究、學生運動都能從本土意識出發,或至少不會脫離臺灣本土脈絡, 而訴諸於空泛的理論空談。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全球思維、在地行動』是國際上社運與學運的核心概念。 但那是在已經有『在地思維』的前提下才會有全球思維。 我們希望我們的全球思維是穩固的,是充實的, 那也就是立足臺灣,放眼全球。 我們努力的,就是充實我們對本土意識,立足臺灣的內涵。 臺大政研二 臺大濁水溪社社長 張之豪 -- At risk of seemingly ridiculous, let me say that the true revolutionary is guided by a great feeling of love. -Che Guevar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67 ※ 編輯: ManicD 來自: 140.112.211.167 (09/25 04:06)
IAMKL:置底置底 09/25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