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UPP-86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MisaTanaca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標題: ◇ misc by bmx 時間: Fri Nov 12 12:50:40 1999 向日葵白粉病 ●病徵及發生生態: 向日葵為重要油料作物之一,葵花子油品質優良,扯分析結果其脂肪酸 之組成以亞麻仁油酸 (Linoleic acid)為主,約佔52~62%,其榨油後之葵花子餅,含可 消化之蛋白質高,可比美大豆餅及花生餅,為家禽家畜高蛋白飼料之來源。向日葵除可 生產種子供榨油外,還可作為青飼料以代替玉米,且其成熟之頭狀花序含有18%之果膠 (Pectin),也是一種有希望作為其他商業用途之作物。 本省食用油缺乏,為增闢食用油資源,本場乃於民國58年自加拿大, 南非及美國等引 進向日葵14品種加以試驗,經初步試驗結果,其單位面積油產量較本省目前推廣栽培之 主要油料作物一落花生,大豆,及油菜等為高,且適應性大,生育期短僅需90天左右, 頗適於本省冬季裏作及春作之栽培。然生育期間常受多種病之為害,據筆者於幾月間初 步調查得知有白粉病、銹病(Puccinia sp), 嵌紋病(Virus),莖腐病(菌核病),灰黴病 (Botrytissp)及一種花器葉(Phyllody)可能是菌質(Mycoplasma)引起之病害等,而目 前以白粉病之為害較為嚴重且普遍,凡有栽培地區均有本病發生。 白粉病在向日葵生育初期,於莖地際部即可發生,但甚輕微,無白粉產 生,僅破壞寄主之表皮細胞,使之成為褐色斑點,直至開花期,下部葉片及莖部開始發 病,向上繼續蔓延,葉柄,花托等部位均可受害,其病徵最初在病患部位局部產生白色 粉末狀之小斑點,而後斑點漸次擴大,且數量增多,互相融合成不規則大斑,終至蔓延 整個葉片,頗似撒佈一層麵粉狀白色粉末,病勢激烈時,受害葉片枯死而落葉,其上之 白粉有時會脫落,僅留褐色斑點之痕跡,尤其莖部、花托等部最常見。本病於9月開始發 生,冬季發生較為普遍而嚴重,在生育後期(成熟期約在1月中旬)被害部即可發現小點, (Cleistothecium)翌春後發病程度漸趨輕微,至6月下旬田間即無本病發生。 病原菌 : Sphaerotheca fuliginea 本病之病原菌,其有性紲代之子囊果為球形,暗褐色,細胞大而呈多角形,表面平滑, 大小約 76.9~112.8m,平均約94.7m。Appendges呈淡褐色,有隔膜。子囊果內有單一子 囊 (ascus) 呈橢圓形,其大小約 76.9 x 60.6m。子囊內有八個子囊孢子,呈橢圓形。 菌絲表生,以吸器侵入寄主表皮細胞吸收養份,吸器為球形或橢圓形。孢子梗與表生菌 絲垂直生長,菌絲與分歧點之細胞(foot cell)不膨大,有1~3個隔膜,其直徑約 12.3~9.7m。平均約10.6m。分生孢子呈連鎖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內含有數圓形空孢 狀之fibrosin體。分生孢子之大小約46~26 x 28~15m,平均約33.5 x 17.9m,conidia 之發芽管為二叉分歧 落花生 緒言 落花生是本省重要雜糧作物之一。全省栽培面積69年約有53458公頃至今仍有34692公煩。 分春、秋裏作栽培。在栽培期間常見的病害有黑斑病 (Cercosporidium parsonatum (Berk & Curt) Deighton、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 Yen, Chen et huang)、 簇葉病 (Mycoplasma like organism)、白絹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 冠腐病(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am)等,1970年高和吳兩氏在台灣省農試所試驗田 首次投現銹病以來,至今已成為普遍而嚴重的病害 。落花生銹病在世界落花生各主要產 地均有發生,最初發現記錄於1884年在巴拉圭,而後加勒比海及中南美洲就成為嚴重病 害,繼之在印度及非洲主產地亦發生嚴重,在美國落花產區之各州均有發生,但以南部 之德州最為普遍嚴重。 病徵及病原菌 : 落花生銹病初期病徵為病葉表面形成黃色斑點,其背面逐漸隆起而形成夏孢子堆 (uredia),初黃橙色後變為暗褐色,表皮破裂後放出銹褐色粉末,為其夏孢子。環境適宜 時,病勢發展加劇,並產崇大量夏孢子。易導致成為流行性病害,促使葉片枯萎提早落 葉,影響種仁發育。本菌據高和吳之描述,夏孢子堆和夏孢子之性狀與Arthur所記載者 相同,夏孢子卵形至橢圓形,淡黃色至暗黃褐色,平均 22 x 32.5m,在赤道線具有發芽 孔二個,孢子壁厚度 1.5~3 m,其上有短刺存在,因此其學名應為 Puccinia arachidis 發生生態 : 本病在田間通常於開花後期由下葉開始發病,逐漸向上蔓延,但如以人工噴霧接種,任何 生育期均可發病,筆者曾於1975年前往新竹,嘉南等落花生栽培地區調查,均有銹病發生 ,而嘉南地區,由於土壤濕度較高,發病較嚴重。新竹沿海一帶因是砂質土壤較乾燥,發 病較輕。1971年美國喬治亞州落花生銹病曾大發生,據Thompson and Smith報告認為與雨 量有關係,當地八月份的氣候最適合銹病的發生,往年平均雨量為4.9吋,平均有11天下 雨。而1971年高達6.16吋,平均有23天下雨。1979年Krishna等報告,在落花生生育初期 如連續下雨或連續乾燥,銹病的發生會延後,但如間歇性的下雨,每週的相對濕度保持約 87%,溫度在23~24蚓左右,這種情況維持幾天,銹病就會大發生。筆者於1977年從事於落 花生銹病之研究,以落花生夏孢子作成孢子懸浮液,,噴於Water agar之平板上,然後置 於各不同溫度之定溫箱內,經五小時後於顯微鏡下調查孢子之發芽率。夏孢子在15~30蚓 之間範圍內均能發芽,其中最適溫度為20~25蚓。又將夏孢子懸浮液噴於盆栽之落花生植 株上,每株所用夏孢子量約0.5mg,然後套上塑膠袋保持濕度,置於不同溫度之定溫箱內, 結果在20蚓左右發病較良好,潛伏期約10~12天,其次為25蚓,潛伏期為11~13天,如溫度 低 (15蚓)或高溫(30蚓)發病輕,潛伏期分別為21~24天及13~20天。發病後孢子堆形成至 夏孢子出現,不論溫度之高低皆為3~4天。Subrahmanyam等報告,光可抑制夏孢子發芽, 但可促進發芽管增長, 因此田間的接種最好在傍晚進行,又落花生葉表面上的水份對於 夏孢子的發芽及感病是必要的。落花生銹病菌以夏孢子為主要傳染源,可殘存於乾病葉 ,若以乾病葉或夏孢子置於乾燥劑之容器內,而貯存於10~25蚓之溫度下較為良好,約可貯 存兩個月,仍有致病力,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其他寄主。冬孢子亦未被發現。 Subrahmanyam等氏,曾以變更環境因子之方法來誘生冬孢子,但未成功,於是認定夏孢子 為病害之主要傳染源。而將夏孢子貯存於低溫很長時間未失去生活力。但高溫時很快即 消失,如40蚓五天即失去活性。收穫後之花生葉片暴露於自然環境下約四星期,其上面之 夏孢子會失去活力,又將污染有銹病夏孢子之種子貯放在室溫下,其生活由95%逐漸降低ꄊ 至45天以後全消失。 ◎香蕉黃葉病 病徵及發生生態: 危害根、球莖假莖、葉片 。外部病徵 :發病蕉株的下方老葉葉緣首先黃化,並逐漸擴大至 中肋,葉柄漸化,彎曲下垂,最後枯萎。上方幼葉亦逐漸變黃,終至整個蕉株枯萎死亡。 有時病株假莖外圍的葉鞘自基部發生縱裂。內部病徵 : 縱切病株的假莖或塊莖可以發現 維管束呈黃色至褐色,在發病後期,黃褐色的維管束纖維上下貫穿成長條形,整年發生, 10月至次年2月為發生嚴重時期,由蕉株根部或塊莖感染。病原菌可靠河水、灌溉水、農 具及病苗而傳播。本省南部地區自民國57年首次出現黃病以來,病勢逐年擴散,現已波及 數高屏蕉園,蕉農將發病殘株廢棄於水溝和自病區取苗乃本病傳播迅速之主要原因。病 原菌在病株組織內可產生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但在土壤中主要以厚膜 孢子存活,其存活期可達數年之久。一般言之,本病在酸性砂質地較易發生,又排水不良 及傷根情況下可促進本病發生。本病病原菌有四個生理小種,引起台蕉 (北蕉、仙人蕉) 黃葉病者為第四生理小種 (race 4 ),引起粉蕉 (Latundan) 黃葉病者屬第一生理小種 (race 1)。病原菌自感染到出現外部病徵,潛伏期長達5~6個月,本省南部蕉園種植期 在3~5月,因此一般在每年10月以後才開始出現外部病徵。 病原菌 :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產生三種孢子 : macro conidia , micro conidia,chlamydospoe 由於病原菌之厚膜孢子不易消滅而且可越冬越夏於土中,因此厚膜孢子是黃葉病之禍根。 此病菌的生長最適溫度為25~28蚓。其在pH 2~4的培養基生長不良,而在 pH 7~10生長 良好,在pH 5~10的 Richard's medium中,本菌能變其pH值,使向中性遷移 0.5~1.0單 位。病原菌在 PDS 和 Czapeks液體培養基培養初期 (4天) ,可使培養基pH 值從6.2下 降至4.7,而後上升至中性附近,又稍為下降 (12~14天) ,最後上升到 pH8~9左右。大分 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等三型孢子的發芽最適溫度為25~28蚓,而其致死溫度稍 有不同,大分生孢子和小分生孢子之致死溫度為 55~60蚓/10分鐘,厚膜孢子為60~65 蚓/10分鐘。厚膜孢子對紫外線最敏感,照射40秒後,可以完全抑制其發芽,而大分生孢子 與小分生孢子需照2分鐘,方能完全抑制其發芽。 ◎香蕉葉斑病 病徵及發生生態 : 本病初期病徵通常出現在第3或第4片葉背面,為紅棕色小條斑,大約5~10 x 0.1~1 mm, 與葉脈平行,通常集中在葉片左側和葉尖部。以後條斑擴大變黑,同時,亦出現在葉表面 。至中期條斑擴大而呈橢圓形褐斑,周圍有黃色暈圈。至後期轉呈黑褐色或黑色病斑。而 後病斑中間開始變災色。受害葉片提早枯死。整年發生,5~10月是發病嚴重時期。本病發 生與氣候有密切關係,溫度與濕度對病害之發生關係最為密切。感染適溫是25~29蚓,在 氣溫25蚓以下或35陞H上時感染率低。在一星期內有連續50小時以上時間濕度在95%時,或 3星期內降雨量達76cm時即行感染。其發生過程為當罹病葉片被雨水潤濕後 ,產生在葉肉 內之子囊孢子射出並經風傳播感染幼葉,當被感染葉片出現第二期病斑時,有大量分生孢 子產生,靠雨水沖刷或露水流動,而度感染幼葉。分生孢子在20~32蚓下發芽。28蚓最適發 芽。本病潛伏期及出現各期病斑之時間有季節性差異,通常在7~9月高溫多濕時發病嚴重, 10月以後氣溫逐漸降低,雨量亦趨減少,病勢進展逐漸緩和。 病原菌 : Mycosphaerella fijensis (Teleomorph) Cercospora musac (Anamorph) 香蕉葉斑病自發現至今已六十年,在世界香蕉最大產區之中南美洲引起香蕉嚴重損失亦有 三十餘年。在此漫長歲月中及廣大栽培區域內,病原有無菌系或生理小種出現,是很值得 重視的問題。筆者數年來自全省五十筡個蕉園,將採集之香蕉葉斑病標本,用各種方法分 離出151個菌株,就菌落之顏色,高度、形狀及是否產生分生孢子,分成四個培養類型, 即野生型、菌絲型、孢子型、以及中間型或稱MC 。野生型為出現最多之菌株,菌落生長緩 慢,最初呈深鼠災色,中央部分生長較快,突出呈半球形,以後氣生菌絲逐漸茂盛,菌落 乃呈敗紅色或淡紅白色。剛分離之菌落有的可產生大是分生孢子,且能維持很長時間,但 經移櫝後,分生孢子產量銳減,甚或不再產生。菌絲型之菌株分離時出現機會較少,菌落 生長較快,呈深灰綠色或鼠灰色,向四周平鋪生長,無分生孢子產生。孢子型菌株,係用 組織分離獲得者,菌落幾無氣生菌絲存在,外觀如堆積之煤屑、灰黑色或深黑色,向高處 累積,邊緣不整齊,整個 菌落幾全為分生孢子所組成,但孢子之形狀與野生型者有顯著 差異,即其基部略呈三角形,且產生孢子之能力歷久不衰。中間型菌株之菌落,最初呈灰 黑色向平面擴展,後變灰綠色,中央呈灰白色而略突起,邊緣有一赤褐色環紋; 後期有的 全部變成紅白色。但有的菌落出現灰褐色扇形區,分生孢子時有時無,其孢子細而長,產 生情形介於野生型與孢子型之間。將四種培養類型接種於幼小蕉株上,孢子型與野生型菌 株病原性甚強,因供試株、接種日期等環境條件不同,潛伏期由十八至四十六日。菌絲型 者較弱,部分菌株無病原性。中間型菌株之病原性較野生型為低。 ◎瓜類白粉病 緒言 : 瓜類屬於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共有90個屬750個種,其中僅有六個屬十二個種經濟 栽培。瓜類適合本省氣候栽培,惟高溫多濕環境不會妨害瓜類之發育,並且容易孳生各 種病害,尤以西瓜、香瓜、洋香瓜、胡瓜較為嚴重。瓜類上曾經報告有3個屬6個種的白 粉病菌,即 Erysiphe cichoracearum E. communis E. polygoni E. polyphaga Leveillula taurica Sphaerotheca fuliginea 但最重要的兩種是 E. cichoracearum and S.fuliginea 本病危害瓜類作物之莖、葉 及果實; 最初在葉片上產生白粉狀斑點,後來白粉漸濃,變為灰色或暗灰色,上面產生 黑色小點,是為子囊殼。最後病斑擴大,相互相連結佈滿全葉,終使葉片枯死,病斑可 延伸至葉柄及莖部,影響光合作用,提早收穫,減低瓜果品質及產量,產品因而失去風味 。在臺灣,本病以胡瓜、南瓜、洋香瓜、絲瓜及瓠瓜被害較多。冬季乾燥時發生普遍。 周年間瓜類白粉病的發生情形,設施內皆可發生,露地栽培10月~次年5月皆持續發生, 6~9月未見發病。本病之防治以抗病育種及化學藥劑為主。 發病生態: 目前本省 S. fuliginea的寄主植物計有133種,可能成為其接種源的來源,惟其病原生理 分化情形尚有待調查。病原菌的無性孢子藉風傳播,於乾燥及光線不足的環境下劇烈為害 ,在荷蘭,本病接種源, 可能來自周年栽培的瓜類,經由已感染病的苗或風而傳播。 瓜類白粉病菌孢子接種後2小時發芽,發芽管侵入細胞內而形成吸器,再由原附著器部位 生出表面菌絲,4天後長出分生孢子梗及產孢。不同溫度下接種白粉病菌後,在4~5天出現 白粉,與上述產孢所需時間相仿。本菌在water agar 上有2%發芽率,-5~-140 bar之間皆 未見發芽,可知與水勢多寡無關。而Yarwood亦指出孢子發芽需要孢子內部液泡的水分, 而不是外界的水分。且瓜類白粉病在乾燥的大氣及土壤狀況,適中溫度,較弱的光線,肥 沃的土壤及多汁的植物體上較易發病。不同溫度下瓜類白粉病菌孢子的存活能力,5及10 蚓可存活3週; 15及20蚓可存活2週; 25及30蚓可存活1週 ; 35蚓孢子可存活期間極短。較 諸Walker 瓜類白粉病菌在26.7蚓以上只能存活數小時來得耐高溫。 胡瓜中市六號在不同溫度接種白粉病菌,除了25蚓自接種後4日出現白粉外,5~30蚓接種 後5日出現白粉,病斑進展以10~25蚓較佳,而以25蚓最為適合 ; 35蚓未見白粉菌產孢。 不同溫度下自然感染的胡瓜摘白粉病葉上之病斑擴展,5~35蚓病斑直徑皆見增加,擴展 速率以15~30蚓較佳而以25蚓最為適合。 周年間瓜類白粉病發生情形,設施內終年皆可發生,露地栽培10~次年5月皆持續發生, 6~9月少見白粉病發生。設施內較露地栽培發病嚴重的原因,除了隔絕雨水外,光強度的 減弱、植株徒長柔弱等對於對發病的影響,有待探討。荷蘭溫室胡瓜在12~2月種植,自 播種後5~6週開始出現病徵,一直持續增加至5月。種植密度高的地區,病勢進展較快,發 病率較高。 病原菌 : 澤田氏於1919年及1959年報告胡瓜及南瓜白粉病其病原為S.fuliginea (Schlechtendahl) Pollacci,農業要覽 (1965)記載為 E.cichoracearum de Candolle,臺灣農家要覽 (1980) 又改為S.fuliginea而根據植物保護手冊,洋香瓜白粉病菌為S.fuliginea , 胡瓜、西瓜 及香瓜為 E.cichoracearum。中國大陸、日本、荷蘭的瓜類白粉病菌為 S.fuliginea , 蘇俄及南斯拉夫報導瓜類白粉病菌為E. cichoracearum , 美國、印度、德國、義大利及 澳大利亞則存在有上述二種病原菌。突尼西亞存在有E. cichoracearum , E.polygoni , L.taurica , S.fuliginea等四種菌。利比亞的瓜類作物感染有E. cichoracearum , L. taurica 及 S.fuliginea,以S.fuliginea最普遍且感染所有瓜類,另二類菌僅發生於 溫室胡瓜 。 在臺灣,蔡及童根據無性世代孢子的特性,確定本省病原為 S.fuliginea,利用瓜類以外 的其他寄主作物交互接種試驗,自扁蒲、大波斯菊、紅豆、綠豆、等作物採集的白粉病葉 環接種至扁蒲葉片,會造成白粉病徵,可資佐證。瓜類白粉病菌鏈生於分生孢子梗上,分 生孢子橢圓形,在瓜類上的大小為 : 甜瓜 25~40 x 15~20m (32.88 x 20.08 m) 洋香瓜 22.5~40 x 15~22.5 m( 32.15 x 18.95m ) 南瓜 25~37.5 x 15~25 m (31.37 x 19.05 m ) 胡瓜 20.0~ 37.5 x 15.0~20.0 m (33.2 x 18.0 m) 苦瓜 27.5~55.0 x 10.0~20.0m (34.5x 15.4 m) 僅苦瓜的分生孢子較為長橢圓形。就其分生孢子所含皿狀物(fibrosin body),以0~4個 的比例較高,0個的比例為13.35% ,就分生孢子之有無皿狀物,可知本省白粉病菌可能 同時存在有 E.cichoracearum and S.fuliginea,但以後者出現的比例較多。 白粉病菌屬於子囊菌綱之白粉菌目 (Erysiphales),Kuo et al.(1991)報導在溪頭的梨 瓜上發現白粉病菌的有性世代,且定名為Sphaerotheca fusca(Fr : Fr.)Blumer。S. fuliginea的有性世代曾在美國又澳洲的瓜類發現。南斯拉夫及印度報導瓜類上的E. cichoracearum的有性世代。 ◎芝麻種媒病害 綱要 : 發現栽種於本省之芝麻種子上,含有 Alternaria longissima A. sesami A. sesamicola A. tenuis Corynespora cassiicola 這些種媒真菌可以引起芝麻莖及葉的壞疽,並造成幼苗的倒伏,10ppm之benomyl , benomy 另外,芝麻亦有白粉病的發生,病生態如下: 它主要是危害葉部,但幼株時全株皆可被 感染導致死亡,春作4~5月間濕度大,氣溫20~30蚓之間,當植株密度大,通風不好時, 比較容易發生,葉片上下表皮均會出現白色粉末,為病菌之分生孢子,藉風及雨水傳播 造成重複感染為流行的主因,嚴重時葉片變黃,終至枯萎脫落,影響光合作用及養分的 製造。 病原菌 : Erysiphe galeopsides ◎杜鵑花害蟲 摘要: 臺灣杜鵑花的害蟲有軍配蟲、粉蝨、葉蜂、薊馬及mites。目前為止,仍無有系統的研究 調查害蟲的生態及其為害情形。為研究目前為害最嚴重的杜鵑花軍配蟲的生物學,首篇 報導杜鵑花軍配蟲各期形態的描述。杜鵑花軍配蟲 (Stephanitis pyrioides (Scott), 屬於半翅目 (Hemiptera),軍配蟲科 (Tingidae),軍配蟲亞科 (Tinginae). Scott於 1874年命名為Tingis pyrioides, 其後學名迭有變遷。據Dickerson and Weiss記載, 此蟲原產於日本,後來經由杜鵑花苗木的運輸,傳播到其他地區。現今,此蟲已經成為一 種分布極廣的害蟲,其分布地區計有日本、中國大陸、韓國、台灣、德國、英國、荷蘭、 美國、阿根廷、摩洛哥、澳洲等地。此蟲主要為害杜鵑花屬(Rhododendron), 及馬醉木屬 (Pieris)植物。根據記載可為害二十多種杜鵑。在臺灣此蟲由Takeya於 1951 年首度發 現,為臺灣杜鵑花最主要的害蟲。另外 ; 粉蝨 (Whitefly)係同翅目 (Homoptera)、 粉蝨總科( Aleyrodoidea)、粉蝨科 ( Aleyrodidae)的刺吸式口器昆蟲。由於其體形小 而扁平,許多種類體色又淡,且多棲息於葉背,易被人們忽略。粉蝨主要棲息於葉部背面 吸取其韌皮部的汁液,並能分泌多量之蜜露。以致誘發煤煙病,經其為害之葉片常有枯 黃、捲縮及落葉的現象,影響作物之產量與品質,若為觀賞植則影響其外觀,有些種類 更可傳播植物病原,引起重大的經濟為害。全世界記錄為害杜鵑屬植物(Rhododendron) 的粉蝨計16種。其中臺灣記錄有3種即杜鵑穴粉蝨 (Aleurolobus rhododendri)、杜鵑疣 粉蝨 (Aleurotuberculatus rhododendri)及杜鵑齒粉蝨(Odontaleyrodes rhododendri) . 筆者於奮起湖發現另一新記載種杜鵑皮氏粉蝨 (Pealius azaleae)。後兩種可能隨著花 卉苗木之進口而在臺灣立足。在重視生活品質、發展栽植花卉及設施園藝的今日,加上目 前國際農產品交易頻繁,筆者等鑑於粉蝨具有適應於溫室存活之生物特性及將來危害園藝 花木的潛力,因此調查觀賞杜鵑之粉蝨,以為蟲害防治人員及檢疫工作之參考。 ◎臺灣北部山茶圓介殼蟲之生態 摘要: 山茶圓介殼蟲 Pseudaonidia duplex (Cockerell)為本省北部茶樹重要害蟲之一 ,自民國53年陸續有受害嚴重的報導,最近更有蔓延的趨勢,除新竹埔頂、桃園縣龜山、 林口及楊梅本場外,新竹縣的湖口、新埔、台北縣的淡水亦有受害的記錄。此蟲體小, 雌蟲附著在枝條上,其介殼與枝條顏色相近,不易察覺,大多數茶農在茶樹枯死時才發現 ,再加茶樹採用藥劑防治害蟲,免因用藥不當而發生殘毒的間題,所以筆者乃繼續調查此 蟲的天敵,以期能利用天敵來控制山茶圓介殼蟲的發生。 ◎松樹線蟲萎凋病 摘要: 松樹萎凋病是由松斑天牛媒介之松材線蟲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所引起。台灣松樹 線蟲萎凋萎病於民國72年首次被發現。其寄主主要是琉球松和日本黑松。上述寄主都是 引進樹種,因此松樹線蟲萎凋病很可能是由國外引入。目前是台灣最嚴重的森林病害。除 在台灣北部大面積發生外,也在日本及中國大陸造成流行病。因為本病是由松斑天牛傳播 ,所以防治本病之首要工作是防治媒介昆蟲。但造林地主要在山區,噴灑殺蟲劑非常不易 。且吾人對媒介昆蟲的習性仍未完全瞭解,因此防治上建議改用其它樹種或選育抗病的松 樹。至於觀賞景觀用之松樹可灌注系統性殺蟲劑救治。有關松斑天牛 : Monofhamus alter natus Hope每年至少發生一代,也可能發生兩代以上。成蟲於4~5月間出現,如發生兩代則 在9~10月間出。幼蟲先在樹皮下蛀食,並在內皮和邊材間形成不規則的隧道,並遺留褐色 糞便和植物木屑於隧道和洞口,天牛之蛀食足以引起樹勢衰弱,更甚者,其成蟲攝食期會 將松材線蟲攜至健株,使松樹在短短數月內迅速萎凋死亡。主要危害松類、冷杉、雲杉、 槭樹及檜屬植物。北部地區應避免種植易感病的琉球松及黑松。 ◎褐根腐病(木麻黃) 摘要 : 林木根腐病是由一種擔子菌的 Phellinus noxius所引起的快速萎凋病。是一種廣寄主 的病害,樟樹、鳳凰木、木麻黃、桉樹、楓香、台灣相思樹、羊蹄甲、肯氏南洋杉、 柳樹等。主要發生在台灣中南部低海拔的造林地、防風林、行道樹及景觀木。本病主要 危害根部及地際部的表皮及木材部份,受其危害的植物3~6個月則死亡。主要靠根部的接 觸和傷口傳染。防治方法則是拔除病株及挖出所有感染的根,並刲毀病組織。病土利用 藥劑燻蒸後才可再種植樹木。發病初期建議使用三得芬灌注根部附近土壤救治。還有一 種是由靈芝屬內多種菌類所引起的慢速萎凋病。主要的病原菌有三 : 靈芝 (Ganoderma lucidum)、熱帶靈芝 ( G. tropicum)和南方樹舌或南方靈芝 (G. australe)。其寄主範 圍也很廣,沒有特定的對象,其危害根部及地際部的木材部份,嚴重時也危害表皮。 靈芝對表皮危害情形較褐根腐病菌緩慢,因此一般情況下靈芝不會很快致死樹木,通常 要好幾年或十多年才能將感染的樹木殺死。然而靈芝腐朽樹木的木材,使樹木減少物理 強度,容易受外力如強風而折斷倒伏。因此如果行道樹或景觀樹木如受靈芝感染,將造 成公共安全的問題。靈芝根腐病的傳播途徑與防治方法與褐根腐相同。 學名 : Casuarina spp. 英名 : Sheoak ●概說 : 木麻黃類屬木麻黃科 ( Casuarinacea),本科植物因為具有特殊的莖軸系統,即小枝外部 包裹退化葉,而形成節段狀,因此早期的分類系統將其置於被子植物之最原始分類群, 但是較先進的分類系統則視本科為極端退化之植物,將其置於較進化之分類群。木麻黃 科原只為單一屬,惟近年來之分類則將其細分為4屬90種,天然分布地區主要為澳洲大陸 ,次太平洋及東南亞島嶼。本省栽植最多的木麻黃係木賊葉木麻黃,為常綠大喬木,樹 高可達35公尺,惟栽培於東北季風正衝的海岸林前緣林木,由於強風及鹽霧危害,致呈矮 灌叢狀。雌雄同株是其於木麻黃屬內,異於其它樹種的一項遺傳特性,具鱗狀樹皮,呈灰 褐色至黑色。新枝條之鞘齒直立,小枝下垂,約30公分長,節間長0.5~1.3公分,肋脈間之 凹處長有濃密細毛。鞘齒直立,數目通常為7或8,偶有六者,長0.03~0.08公分,不枯萎。 雄花齒桿長度0.7~4公分。球果長1.0~2.4公分,徑0.9~1.5公分。 ◎水稻紋枯病 病徵與發生生態 分蘗中期稻欉內部稻株下位葉鞘開始發生紋枯病,形成約1公分大小灰綠色水浸狀圓形或 橢圓形病斑,再逐漸擴大為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之病斑,高濕高溫環境下數個病斑併合 呈雲狀或虎斑狀,葉鞘組織枯死引起葉片黃化乾枯。葉後病斑初呈濕潤狀灰綠色病斑, 迅速擴大形成雲紋狀或不正形的枯褐色大病斑。孕穗後期至抽穗初期,稻穗被感染呈污 綠色,枝梗及穀粒呈灰褐色腐死,致抽穗不良。乳熟期稻穗局部被害呈污綠色再轉為灰 褐色病斑。秧苗罹患紋枯病之病徵與本田期相似,發病3~4天後,病斑上及附近組織上的 菌絲先形成白色菌絲團,再轉為褐色菌核,病株表面上有菌核為診斷紋枯病重要根據之一 。其它病徵很相似的病害如赤色菌核病、褐色紋枯病及褐色菌核病等核性病害。它們的菌 核產生在病組織或稻莖內,病組織表面未見有菌核。紋枯病主要初次感染源為菌核,田 水中菌核之漂浮量在整田後到插秧期間最多,稻田中下風處水面的菌核量比上風處多。 漂流之菌核碰到水稻植株會附著在葉鞘外側,並隨水稻之生長而升高。分蘗中期因稻欉莖 數增加,稻欉間濕度加大,菌核開始發芽感染葉鞘致病。病菌侵入水稻組織後,利用菌絲 在組織中蔓延擴展,田間交織的稻葉為紋枯病橫向病勢進展的傳播工具。紋枯病菌無分生 孢子,靠菌絲接觸感染,因此本病在田間呈聚集型分布。溫度24~28蚓最適合發病及病斑 擴展,且相對濕度在81~92%最適合稻紋枯病之發生。 病原菌 : Teleomorph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Anamorph Rhizoctonia solani 楓香 學名 :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英名 : Formosan sweet gum 概說: 楓香為落葉大喬木,高10~25公尺,屬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楓樹屬,是台灣固有 樹種,姿態高雅,聞名的園林樹及行道樹,並作用材。楓香與槭樹科的槭屬,葉形極相似 ,都是掌狀單葉,葉緣有細鋸齒,且具長柄。同時,葉子叢生在頂端,又都是落葉喬木, 一般人常混淆。其實兩樹有明顯差異,很容易辨別 : (1)楓香葉子互生,槭樹則為對生 ; (2)楓香的果實為球狀聚合果,槭樹果實為具有長翅果 ,左右各一,相互對生。楓香分 布我國西南和南部各省。在本省,產於海拔1800公尺以下的平原和闊葉樹林內,在溪岸 每成純林。楓香於秋季落葉前葉色由綠變黃而紅 ; 春季萌放新芽則由紅黃而變淺綠,甚 為美麗,故常栽培為庭園樹、行道樹,又可採脂和飼養天蠶,且為香菇栽培最佳段木。 黑板樹 學名 : Alstonia csholaris R. Br. 英名 : Palimara Alstonia 概說 : 黑板樹屬於夾竹桃科,為常綠大喬木,基部有凹槽,幹高大,枝為排列輪生體,全株具 有白色乳汁。葉平滑、革質、5~10枚輪生、葉面光亮、不透明、葉背灰色或青白色、葉 身長12~24公分、葉兩長8~15公厘、葉脈30~60對、平行。原產印度、菲律賓、馬來半島, 有白色乳汁。葉平滑、革質、5~10枚輪生、葉面光亮、不透明、葉背灰色或青白色、葉 身長12~24公分、葉兩長8~15公厘、葉脈30~60對、平行。原產印度、菲律賓、馬來半島, 大部份生長於海拔500公尺以下之平地與淡水沼澤林地,直徑可達一公尺以上,枝下高 15~20公尺,木材白色、質輕而鬆軟。自1941年引入本省,從台北至屏東,海拔300公尺 以下之地區零星試種。林業試驗所中埔分所於民國53年以育成之種子苗46300株撥配53個 機關、學校栽植。近年來,為綠化、美化環境而配植在公園、庭園、行道樹等綠地之綠 蔭主木,並已選為台中市市木。 台灣刺桐 ●學名 : Erythrina Variegata L. var. orientalis (L.) Merr. 英名 : india coral tree, Tiger's claw 概說 : 原產於熱帶亞洲、太平洋諸島、琉球,台灣自生於海岸、平地及淺山地區。蝶形花科, 落葉性大喬木,三出複葉,互生,小葉菱形或卵形,膜質,平滑,托葉線形,早落,小 葉兩基部各有一對大型蜜槽,葉柄無刺,枝條有黑硬刺,老則脫落。花期在台灣南部地 區從2月份即開始著花,北部地區則遲至4月份方開始,花深紅色,頂生總狀花序,花與 葉同時或較早開放,莢果念珠狀,熟時黑褐色,種子赤褐色到暗紅色,果期5~7月,成熟 時易遭蟲害。樹形呈不規則傘狀,相當優美,可栽培為行道樹或園景樹,唯幼年期枝幹 均著生強硬刺,生長迅速,適應性強,抗旱、耐鹽,頗適合作為海岸防風林樹種。一般 栽培為扞插繁殖,亦有用種子繁殖。種子不耐貯藏,播種前以磨蝕法處理並浸種一夜為 宜。發芽較整齊,扞插時以較硬化的綠枝條為宜,10~15公分長,老枝也可以,但發根較 慢。本屬多種植物均為優良的景觀樹種,如黃脈刺桐,雞冠刺桐等,均有引入本省栽培, 並大量使用於都市、行道及風景區內。 紫薇 ●學名 : Lagerstroemia indica L. 英名 : Crape Myrtle 概說 : 原產中國大陸,18世紀由華南地區引入台灣栽培。千屈菜科,落葉性大灌木,樹皮黑褐色 ,脫落性,小枝4稜形,葉對生,萌芽枝間有互生者,全緣,橢圓到長橢圓或倒卵形,葉 殆無柄,具甚小之托葉。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色繁多,花瓣基部心形, 前端皺摺呈波浪狀,邊緣細裂形,雄蕊多數,蒴果長橢圓到圓形,種子多數有小型之翅。 為台灣夏季常見觀花之小型木本植物,高溫較易開花,故本省中南部較適合栽植。一般用 扞插或種子繁殖,種子發芽易,發芽率亦高,實生苗一年半即可開花,實生苗花色變異甚 大,從白到深紫色均有,扞插時以一年生已硬化之枝條較佳,插穗10~15公分,夏季發根 較快,本種樹性偏陽,宜栽植於光照良好的區域,否則不易開花,並徒生枝條。本屬尚有 兩種植物也廣泛的使用在綠化工作上,一為九芎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一為大 花紫薇。前者為本省原產植物,樹性偏陽,花白色,多以萌芽樁形式使用在本省山坡水 土保持,萌芽能力約在80~90%之間,大花紫薇亦大是使用在本省中南部行道樹及園景樹, 耐旱力甚強,萌芽力亦不弱,花為光亮的藍紫色 。 台灣欒樹 ●學名 : Koelreutieria formosana Hayata 英名 : Flamegoldrain tree 概說: 無患子科,落葉性小喬木,枝條闊展,葉為兩回羽狀複葉,總柄及葉柄均具短柔毛。小葉 互生,長卵形,長6~8公分,漸尖頭,基部歪,淺鋸齒緣,黃綠色,嫩芽紅色,圓錐花序, 頂生,花黃色,苞片於花後膨大,漸次轉為紅色,種子黑色。樹形變化甚大,在夏末秋 初開花,花雖小但具鮮豔的黃色,苞片由淡黃轉鮮紅再轉為褐色,因此在秋季裏可觀賞 的時期相當的長,為一優良的景觀樹種。繁殖多以種子來育苗,新鮮種子發芽率相當高, 種子苗生長迅速,種子發芽時幼苗黃化現象很厲害。種子可貯藏於低溫中,但時間並不長 ,欒樹為一種偏陽的種類,宜使用開闊地區,不適於在林內栽植。 龍柏 ●學名 : Juniperus chinensis L. var. kaizuka 英名 : Dragon juniperus 概說 : 為一栽培變種,1901和 1921年間引入台灣栽培。柏科,常綠小喬木,樹冠圓筒形或尖塔 形,直立生長,小枝多扭轉生長,葉枝長4~5公分,密生鱗片狀葉,4列,毬果碧綠,色 成熟後轉為黃褐色,被少許白粉,種子卵形茶褐色。為高貴的景園樹木,不耐空氣污染, 不適於都市交通繁忙、空氣品質不良的地方栽植。又樹冠枝葉相當密實,重量不輕,易遭 風倒,於衝風地帶栽植時,應妥加支柱支持,對光線要求也高。因係栽培變種,種子苗很 難保有原株之特性,一般均使用小枝條扞插,可行露地扞插,太陽過大時應稍加覆蓋,扞 插發根期很長,約需2個月的時間,使用生長素能促進發根,唯成本較高,扞插苗無軸根 ,橫走根亦不發達,移植相當容易。 南洋杉類 學名 : Araucaria sp. 概說 :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植物全世界有二屬,30餘種,原產南半球,智利、巴西、澳洲 、新幾內亞及北半球熱帶地區,但不產於非洲大陸。本科植物多為喬木,具輪生開展的枝 條,葉互生,鑿形或卵狀披針形,雌雄異株,稀同株。木材材質中等,呈淺黃色,比重在 0.4~0.6 W/V ,易乾燥,加工容易,可製合板,模型、裝飾材、家具、床板、紙漿等用途 廣泛,但耐腐性弱,易受白蟻、木蠹多危害。其中菲律賓貝殼杉木材木理通直,木肌均勻 ,硬度適中,無臭味,油漆性良好,係貴重木材,然供應量有限。 本省自日據時期開始 陸續引進南洋杉樹種,計有南洋夏屬六種,貝殼屬二種,常見者為肯氏南洋杉 ( A. cunnighamii)及小葉南洋杉( A. excelsa)。由於樹形優美、抗風力強,又適於本 省低海拔生長,故多用於景觀美化及行道樹等之綠化樹種。民間苗圃業者已有大量之栽 培提供綠化之需,至於造林生產木材者,則只限於林務局及林業試驗所等少數小面積之造 林地及試驗區,迄今尚未達到商用木材利用的標準,因此在本省做為綠化樹種的商品經濟 價值超過木材利用之經濟性甚多。 ◎參考文獻 : 1.農業委員會台灣農家要覽增修訂再版策劃委員會; 1995 ; "台灣農家要覽 林業篇(二) 、農作篇(三)" 增修訂再版 ; 台北市,豐年社 2.方新政 ; 1977 ; 臺灣落花生銹病之研究 ;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 19(4):218~222 3.方新政 ; 1973 ; 向日葵白粉病之研究 ;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 15(1):5~12 4.王錫慶 ; 1971 ; 香蕉葉斑病之研究(3):菌株特性、氣象因子對子囊孢子放射、 發芽以及病害發生之影響 ; 農林學報 (20):147~174 5.方新政 ; 1992 ; 落花生銹病之生態及抗病育種 ;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34(2):101~108 6.佑元 ; 1975 ; 桑樹害蟲 ; 農友 26(5)19 7.杜金池等 ; 1980 ; 香蕉黃葉病生物防治研究 ; 臺灣省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4) :1~12 8.何鎧光 ; 1983 ; 「陶斯松」對木麻黃星天牛之防治試驗 ; 臺灣林業9(10):28~29 9.沈宏文 吳文哲 楊平世 ;1985 ; 杜鵑花軍配蟲(Stephanitis pyrioides (Scott)) 生物學之研究(1):杜鵑花軍配蟲之形態 ; 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研究報告25(1):143~154 10.吳文希; 1988 ; 臺灣芝麻種媒病害之探討 ;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30(3)314~319 11.柯俊成 許洞慶 吳文哲 ; 1990 ; 臺灣為害杜鵑類之粉蝨 ; 中華昆蟲 10(3):225~233 12.柯文雄 黃新川 ; 1985 ; 香蕉黃葉病防治未來研究方針 ; 果農合作 (447):1~2 13.莊再揚 ; 1981 ; 香蕉葉斑病之藥劑防治 ;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23(2):87~94 14.高文助 ; 1975 ; 香蕉葉斑病發生與防治之探討 ; 果農合作(331):17~19 15.莊再揚 蘇鴻基 ; 1988; 香蕉黃葉病菌之生理研究 ; 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研究 報告 28(2):19~26 16.高哲彥 吳龍溪 ; 1970 ; 臺灣落花生新病害-銹病 ; 科學農業18(11):393~394 17.黃宏彥 ; 1973 ; 香蕉黃葉病之為害及其處理 ; 果農合作 (303):9~12 18.蔡竹固 童伯開 、1992 ; 瓜類白粉病生態及防治策略 ;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34(2):139~148 19.蔡武雄 ; 1975 ; 水稻紋枯病不同發病程度與產量及產量損失關係之研究 ; 植 物保護學會會刊17(4):410~417 20.劉正平 ; 1978 ; 本省主要造林樹種簡介 ; 臺灣林業4(9):23~24 21.蕭素女 ; 1978 ; 臺灣北部山茶圓介殼蟲 Pseudaonidia duplex (Cockerell)之生 態(2):天敵; 植物保護學會會刊 20(3):210~223 22.蕭添印 ; 1982 ; 中部香蕉黃葉病之緊急處理; 臺灣農業 18(1):70~71 -- 每夜,星子們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臥著,好深的井啊 自從有了天窗 就像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140.112.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