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aS-02-02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w.news.yahoo.com/2003/06/21/health/ctnews/4061400.html 人類精子的歷史旅程  有位李先生在顯微鏡下看自己的精液抹片,看到數以千百計的精子奮力向前衝,蔚為奇 觀,回去做了首打油詩:「顯微鏡下看精子,千萬小我在一起,搖頭擺尾胡亂擠,它們每 隻都姓李。」   第一個看到這人類生命之源者,是荷蘭的雷文虎克,也是顯微鏡的發明人。1677年他 描述了許多顯微鏡下看到的千奇百怪,其一就是人類的精子,此後人們才知道,造成女人 受孕的,是這活蹦亂跳的小東西。   在這之前,人類對男人授孕的能力都停留在猜測之詞,認為精液相當珍貴,內含有形 或無形的東西來形成胚胎。其實,精子只占精液5%不到,一點以也不神奇。更古早的人類 則把男人生育的功勞推給陰莖,因此有性器崇拜的謬論。   然而,進一步了解精子和生育的關連,要到250年後,即1920年代,男性醫學專家才統 計出男人精子的濃度,也了解到精子的數量和活動力是生育的重要指標。當時,有正常生 育力的男人,1cc精液平均要有6000萬隻精子。   步履闌珊的現代精蟲   換句話說,如果一次排精5cc,會有三億隻精蟲進到女人體內;穿過陰道、子宮頸,一 直到子宮腔內和卵相會時,只剩下數百隻,且須非常活躍的穿透力才能達成授孕的使命。 因此,男人不孕往往是精子數量不夠、活動力不足所致。   隨著文明的進步與環境污染,造成男人精子數量逐年遞減,畸形、活動不良的比率增 加;據統計,現代男人的正常精蟲數大概只有50年前男人的1/3,精蟲要授孕,可以說更步 履闌珊了。   好在人類的科技可以助精子一臂之力。1959年,科學家就宣稱可以取出動物的卵,放 在試管內,再將精子放進試管去和卵受孕。於是人類的精子不必長途跋涉而致傷亡慘重。 但是,到了試管內還需要每cc兩百萬隻的精子濃度;因為精蟲要穿入卵外層的堅硬卵殼, 需要一些特殊的酵素。   換言之,為了送一隻精蟲安全上壘,多數精蟲必須做犧牲短打,分解某些物質來幫助 穿透的作用,這也是近幾十年來,不孕症醫學中相當熱門的研究題目,如何幫助精蟲做更 有效的穿透,達到授孕的目的,包括把卵殼打洞、用化學物質溶解卵殼等作法。   1992年,一位比利時醫生在顯微鏡下,用兩根細針一根固定著卵,一根吸取了一隻精 蟲,把它塞到卵的細胞質內,說也奇怪,不久就開始進行了受精卵的細胞分裂,不僅形成 了胚胎,植入後也順利生產出健康的寶寶。   精蟲注射術 試管授孕很容易   這種幫精蟲和卵「送作堆」的技術稱為「卵細胞質內精蟲注射」,目前風行全世界。 只要有一隻活的精蟲,甚至不必跑得太快(比較好用針來吸取),有些畸形也不是問題( 只要精子的頭部含遺傳物質正常,剁掉尾巴),都可能利用這種技巧來做試管授孕。   所以,現代精子可以不必參加數以億計的游泳大賽,對精子來說,彷彿以噴射客機代 替從前的徒步。撇開遺傳和倫理的負面考量,下面這首變調的兒歌可用來讚嘆人工生技的 奇妙:   「兩隻精蟲,兩隻精蟲,跑得快,跑得快;一隻沒有鼻子,一隻沒有尾巴 ,能授孕,真奇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4.1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