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lan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oofat (官能基)》之銘言: : 很多水生植物有水上葉/浮葉和沉水葉兩種型態 : 例如圓葉節節菜 石龍尾 睡蓮 : 水草業者會將節節菜從陸生帶有角質的葉子馴化成柔軟的水下葉 : 好像是光度也要調整之類的? : 我看到一篇有關捕蠅草的文章提到捕蠅草可以忍受淹水一段時間 : 還提到...毛氈苔 捕蠅草 和 貉藻之間的演化關係 : 毛氈苔的觸毛 在感應到動作後除了觸毛會動朝向獵物並分泌更多黏液 葉片也會彎曲 : 把獵物包起來好望角毛氈苔30分鐘就可以把獵物捲起來 : 捕蠅草則更為特化 兩片葉片上各有3~4根觸發毛 其中兩根短時間內被碰到或同一根連續 : 被碰到兩次葉片就會合上,只需要一兩秒。捕蟲葉邊緣的"牙齒"可以避免獵物逃脫。 : 毛氈苔的中央觸毛和捕蠅草的觸發毛是同源器官,毛氈苔靠葉片邊緣的觸毛和捕蠅草的 : "牙齒"是同緣器官... : 貉藻的捕蟲葉內側也長了觸發毛,每片捕蟲葉邊緣有4~6根剛毛以避免水中碎屑漂進來 : 觸動閉合反應。貉藻的閉合只需要0.01~0.02秒。 : 基因定序證明捕蠅草和貉藻的血緣關係最接近,而可能在演化過程古代類似捕蠅草的植物 : 在長期出現淹水的的情況下演化成可以無根漂浮水中的狀態(貉藻實生幼苗有根但在生長 : 過程隨老莖代謝),而捕蟲夾這種器官在演化上只出現過一次。 : 這過程中應該有出現過兩棲型的物種吧? 在低水位時類似捕蠅草,節間較短,葉片有角質 : ,固著生長,高水位時類似貉藻,莖節較長,葉片膜質,無根漂浮。 : 不過...現在二者的生育環境卻天南地北,一個在美國,一個只分布在歐亞澳非。一個比毛 : 氈苔更適應低空氣濕度,一個只生活在水中。 : 貉藻在旱期會長出非休眠性的器官,不知道有什麼作用... : 不知道現在的捕蠅草還有沒有保留產生水中葉的能力... : 貉藻的捕蟲夾真的比捕蠅草小好多喔>< : 這個討論區提到捕蠅草要沉水栽培,最大的困難就是捕蠅草的球根不耐無氧環境, : http://en.allexperts.com/q/Carnivorous-Plants-711/2008/4/Venus-flytraps : -aquariums.htm : 球根泡水泡久了會爛...所以...我想水溫20~25度的溶氧量會比較適合... : 而很多食蟲植物似乎在實生幼年期會有比較好的適應性, : 此時球根應該也還不是那麼發達.... : 如果地下部的盆子能弄成潛水鐘的環境接打氣管...也許可以撐到看到水中葉的產生? : 貉藻 捕蠅草 毛氈苔血緣關係的文章兩篇 : http://web.archive.org/web/20040430031916/http://www.nybg.org/pr/ : carnivorous.html : http://www.amjbot.org/cgi/content/full/89/9/1503 塔內食蟲版版大hbh貼的一張直立型捕蠅草 http://192.192.42.4/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19&topic=65 也許是捕蠅草返祖節間伸長了XDDDD 不知道這種的如果扦插後會不會沒有球根 且比較耐濕? 然後就可以培養水中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39.157
ilikedrums:那棵真是太神了... 03/19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