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N-YanY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ormungandr (大蛇)》之銘言: : ※ 引述《msmis (退伍只剩四天!)》之銘言: : : 這三人都很優秀 : : 曹操應該原姓「夏候」吧?在血緣上,他跟夏候淵、夏候惇的關係比較近, : ^^^^^^^^^^^^^^^^^^^^^^^ : 曹操一開始應該就姓曹了吧? : 真的從'夏侯'改成'曹'的是他老爸曹嵩, : 不過過繼前曹操是否出身就不知道了...   照《三國志》的體例,如果曹操出生時並非姓「曹」、而是另有本姓(夏侯), 那麼應該會明白寫出這個情形來。   (可參考《三國志‧魏書‧張遼傳》,張遼本姓「聶」;    《三國志‧蜀書‧馬忠傳》,馬忠本姓「狐」;    《三國志‧吳書‧朱然傳》,朱然本姓「施」)   既然沒這麼寫,那麼曹操應該一出生取名就是姓「曹」吧。   說到曹操家應原姓「夏侯」,我有一些疑問覺得很好奇:    我們看演義、看《三國志》,都有提到曹操是有「叔父」的。    那麼,這位曹操的「叔父」,他是姓「曹」還是姓「夏侯」呢?    曹仁、曹洪兩位,在《三國志》他倆人的本傳裡, 都說他們是「太祖從弟也」,那麼他們也都原姓「夏侯」嗎?    還是說可能和曹操一樣,一出生就姓曹。    這個「從弟」,是指曹操之父曹嵩成為曹騰養子之後,    曹嵩其他「養兄弟」的兒子嗎?    (所以曹仁、曹洪也都姓「曹」、一樣都算是「宦豎之後」?     ──但這樣子曹仁、曹洪就應該和曹操沒有血緣關係了)    還是說曹嵩和他的兄弟都同時成為曹騰的養子了,    所以曹嵩兄弟的兒子自然也姓「曹」?    (這個情況下,曹仁、曹洪就跟曹操仍有血緣關係)    又或者曹嵩的兄弟因為其它的原因也改姓「曹」了?    (比如說:姓「夏侯」要比姓「曹」多寫一個字,         覺得姓「曹」比較方便,所以改姓……)    《三國志‧魏書‧曹仁傳》裴注引《魏書》說:     「(曹)仁祖褒,潁川太守。父熾,侍中、長水校尉。」    《三國志‧魏書‧曹洪傳》說:     「(曹)洪族父瑜,脩慎篤敬,官至將軍,封列侯。」    裴松之注引《魏書》又說:     「(曹)洪伯父鼎為尚書令,……。」    從這些地方已經跑出來一堆可能不知道到底姓「曹」還是姓「夏侯」的人名了:     曹褒 夏侯褒     曹熾 夏侯熾     曹瑜 夏侯瑜     曹鼎 夏侯鼎    而且很難搞得清楚這些人跟曹嵩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注引孫吳的人所寫的《曹瞞傳》說:     「(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    首先,這是孫吳那兒的人的說法,某種程度上要對其真實性持保留態度。    曹操家原姓「夏侯」這個說法源出於此。    假設此說屬實,那麼曹嵩既然是夏侯惇的叔叔,    則曹嵩自然有個兄長仍姓「夏侯」了。    《曹瞞傳》又說:     「太祖少好飛鷹走狗,游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    曹操另外還有個叔叔,那麼曹嵩連他自己在內應該至少有三兄弟囉。    (也許不只三兄弟,上面一堆可能姓「曹」也可能姓「夏侯」的人名,     搞不好裡頭也有曹嵩的親兄弟)    曹操的這個叔叔,就是曹仁或曹洪的老爸嗎?還是說另有其人?    曹操的這個叔叔,確實是他有血緣關係的「親叔叔」嗎?    還是說是曹嵩眾「養兄弟」中的其中一個也改姓曹的「養弟」?    講到這個《曹瞞傳》,雖然裴松之說《曹瞞傳》是「吳人作」,    但《曹瞞傳》中提到曹操時,言必稱「太祖」,好像有點兒太尊敬了?    孫吳的人那麼尊敬曹操嗎?真奇怪。    還是說《曹瞞傳》的作者其實是「孫皮曹骨」?哈哈。    書名管曹操叫「曹瞞」,但書中又言必稱「太祖」……,    也許這《曹瞞傳》原本確是出自孫吳人之手筆,後來輾轉流落到曹魏那裡去,    於是乎抄書的人害怕惹來是非,在傳抄的過程中改曹阿瞞之稱另作「太祖」?    但是書名怎麼沒改一改呢? 像是改成《皇魏英明神武之太祖新傳》之類的芭樂書名……。    總覺得這中間蠻有問題的。 : : 這也是為什麼,在定軍山一役,妙才被黃忠斬殺(事實上,比較像是突襲) : : 孟德會大痛傷悲、誓斬黃忠了。 : : 兄弟鬥爭… : : 我一直不懂,馬家有五才,除了大哥馬良、和小弟馬謖外,其他三人全跑那去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