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N-YanY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AN 看板]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看板: SAN 標題: Re: 馬謖該不該斬 時間: Sat Sep 24 13:37:31 2005 ※ 引述《ataki (罐頭)》之銘言: : 如果討論的是正史,我懷疑魏延當時是先鋒軍,不在本營。趙雲帶一隻疑兵不在本 : 營這是比較沒有疑問的。關興和張苞在歷史上不是武將。 : 這樣看的話,除非孔明自己去,不然沒有人可以穩穩擋下張郃?  貼上幾條《三國志》的相關記載給大家參考。  《三國志‧蜀書‧馬謖傳》: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    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    于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    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    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    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    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于    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    ,還于漢中,戮謖以謝眾。」  《三國志‧蜀書‧王平傳》:   「(王平)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    ,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    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    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    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    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諸葛亮軍中,皆認為應該讓魏延或是吳懿作為先鋒;諸葛亮排眾議而用馬謖。  〈馬謖傳〉說馬謖「統大眾在前」,〈諸葛亮傳〉謂「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  從這兩段記載可以看出馬謖所擔當的這個『先鋒』之性質,  似乎可說是擔任類似『前線總指揮』的任務角色。  馬謖所督先鋒諸軍,大概就是〈王平傳〉中所記載,  和馬謖一起被殺、被處分的張休、李盛、黃襲等將領,再加上拒敵有功的王平。  王平則是「先鋒」馬謖的『先鋒』──馬謖所督諸軍的先鋒。  諸葛亮初出祁山,未用魏延為先鋒,那麼當時諸葛亮如何調度魏延,  《三國志》中並未詳載。  另一方面,諸葛亮之用馬謖,既然已是干犯眾議的非常調度了,  諸葛亮也不會不清楚魏延的性格,若再把魏延置於馬謖麾下接受馬謖之「督」,  應該很難不起不起亂子;而且若魏延也在先鋒諸軍之中,  當馬謖打算「舍水上山」時,魏延或許也會很有意見。  〈魏延傳〉中既不見類似記錄,可以想見魏延應不在街亭之役的戰鬥序列中。  馬謖所督的諸軍將領,很可能都是資歷、位階不如馬謖者。  另外,《三國志》中的吳懿皆作「吳壹」,乃陳壽避晉高祖宣帝司馬懿之名諱,  是故以「壹」代「懿」。  《三國志‧魏書‧曹真傳》:   「諸葛亮圍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應亮。帝遣真督諸軍    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安定民楊條等略吏民保月    支城,真進軍圍之。條謂其眾曰:『大將軍自來,吾願早降耳    。』遂自縛出。三郡皆平。」  《三國志‧魏書‧張郃傳》:   「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進,遣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    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南安、天    水、安定郡反應亮,郃皆破平之。」  這裡所記載的「絕其汲道」,與〈王平傳〉中的「舍水上山」兩相呼應。  可以注意此處說馬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  此處所說的「城」,或許是簡單構築的鹿砦之類的陣地。  《三國志‧魏書‧郭淮傳》:   「太和二年,蜀相諸葛亮出祁山,遣將軍馬謖至街亭,高詳屯列    柳城。張郃擊謖,淮攻詳營,皆破之。」  這裡的「高詳」,其名字在整部《三國志》加上裴松之注中,  一共有「高詳」、「高翔」、「高祥」三種寫法;  陳壽《三國志》本文均作「高詳」。  《三國志》所載關於街亭之役的資料,零碎散見在上列各傳中。  (還有一些只是純粹記載張郃破馬謖云云者,就不多貼了)  《三國演義》作者將這些片段串成一整篇精彩故事,  想像力與描寫力實在可觀。  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評論諸葛亮斬馬謖事,有下面這樣的說法:   「諸葛孔明征蠻,馬謖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    兵戰為下。』其論高矣。街亭之敗,用秦穆宥孟明故事可也。    蜀埶日傾,蜀才日少,而乃流涕斬謖,過矣。夫法立必誅,而    不權以古人八議之仁,此申、韓之所為也。前輩謂子房之學出    於黃、老,孔明之學出於申、韓,信矣。近世張魏公之斬曲端    、趙哲,乃效孔明所為,尤非也。」  羅大經的說法,也是一直以來流行的看法。    《三國志‧蜀書‧馬良傳》云:   「……及先主入蜀,諸葛亮亦從後往,(馬)良留荊州,與亮書    曰:『聞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    兆見矣。……』先主辟良為左將軍掾。」  這裡裴松之注曰:   「臣松之以為良蓋與亮結為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    亮為尊兄耳。」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謂:   「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    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    于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亮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  可以從這裡來想想諸葛亮與馬謖之間的關係。  正因為諸葛亮與馬良、馬謖兄弟彼此之間這樣的關係,  讓諸葛亮除了依軍法從事以外,沒有其它選擇。  若不依法誅馬謖,馬謖日後是否就會有所表現,實未可知;  (〈馬謖傳〉記載劉備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劉備的見識,並不會就比習鑿齒、羅大經來得差,   何況習、羅二人連馬謖的面都沒見過哩!)  但馬上出現的負面效應,就是「論者」認為諸葛丞相任用私人、寬宥私人,  不必等到後世的人說長道短,當時馬上就會有這類批評爆發!  如此一來,諸葛亮入蜀後十餘年來厲行法治、整頓風氣的努力,將前功盡棄。  何況馬謖經此大敗,之後是否還有發揮才能的餘地,實在很難講,  不殺馬謖,難道光貶馬謖幾級官就了事了嗎?  就算真的只貶馬謖官,馬謖也不可能再居於諸葛亮幕下,勢必另就他職,  當初馬謖是以「論軍計」而被諸葛亮所器重,馬謖除了當幕僚之外,  究竟有多少值得干犯法紀來予以保全的才能,你我其實都不知道。  馬謖以軍計見拔擢,卻也以軍計致慘敗,其性格上不聽人言、剛愎自用的缺點,  在街亭之戰中暴露無遺;  似乎也很難說:馬謖只有在那場戰役中才不聽別人意見的啦!(連諸葛亮的話也不聽)         其實他平常不是這樣子的……。  恐怕其同僚可能早已對馬謖不滿,只是礙於馬謖是諸葛亮的愛將,  也唯能隱忍不發;然而馬謖在街亭大敗,其同僚上下,怕是都在等著看好戲。  馬謖若不死,此後大概也沒立場再參與軍事大計,諸葛亮也很難再力挺他,  廢弛法紀所換來的馬謖,將好比是個喪失舞台的演員!  而且往後若再遇前線兵將違令致敗的情事,諸葛亮依法嚴辦的正當性又何在?  如此,究竟值不值得?  倘若守街亭而敗者不是馬謖,或許諸葛亮還可能多那麼一點放鬆處分的空間。  正因為違犯軍令、喪師廢功的,是交情密若子弟的馬謖,諸葛亮也唯有揮淚而已。  反過來說,如果守街亭者不是恃寵而驕的馬謖,就算只是才幹水準平平的一般將領,  大概都沒人會「違亮節度」,捅出大漏子,  何況是當時眾人所推薦像魏延、吳懿這種資深且經驗豐富的將領;  再憶及先主劉玄德的遺言,諸葛亮的悔恨,可以想像。  相對於孔明揮淚斬馬謖,那麼李嚴之得以不死,  與李嚴身為托孤重臣的身分脫不了關係。  從諸葛亮申告李嚴罪過的表文中,可以看出李嚴扯後腿、圖己利的行徑,  這些情狀,當時人並不是沒有察覺。  然而若殺李嚴,只怕諸葛亮又會招來不明事理者指控其誅戮異己、  壓抑劉璋以來舊人……諸如此類的攻訐謠言,分裂內部民心;  再者,蜀漢境中各地舊有的地方勢力,或有長久以來與位尊勢大的李嚴相互交結者,  他們本已心不自安,或者視諸葛亮為敵,  諸葛亮在處置李嚴時,也不能不慮及這些人的反應。  諸葛亮緊事緩辦,赦李嚴一命,減少不必要的負面效應。  如果李嚴沒有與諸葛亮的那些矛盾,或許李嚴也難逃一死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215
Makucy:轉貼至SAN-YanYi板。 09/27 13: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