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N-YanY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離上回介紹 不知有多久 也不知下回介紹 會在何時發表 假如 忘記小弟在這角色介紹系列 上一回內容是如何描述的 或想回溫內容 可點底下連結去瀏覽 →http://ppt.cc/oIjJ 還有 這回介紹者 雖說沒有出現在 當今能目睹到的《三國演義》任何版本 但至少在有其他《三國演義》角色 登場或提到的相關古代文藝創作中 授予活躍文句中的機會 而他就是公孫瓚的部將關靖 -------------------------------------------------------------------------- 在正式描述他在歷史上的發展前 交待傳記第一段敘述 有在蔡東藩《後漢演義》提到的內容 首先 關靖在《後漢演義》出現的部分 集中在第七十八回〈穿地道焚死公孫瓚〉 就無往後任何回目中提到 頭個登場場合為 公孫瓚在收到袁紹的勸和信後 向袁紹否決意見的動作與後續處理 與向關靖自豪城池的那席話 這情節參考 裴松之為《三國志》卷8〈公孫瓚傳〉 做相關注解時 從《漢晉春秋》節錄的段落 所進行的一點點修改 尤其是 公孫瓚向關靖自豪的話中 跟《漢晉春秋》敘述的 有明顯差異 也能發現在此時出現的關靖 已表明在公孫瓚底下 就任長吏 卻照傳記首段的引文與考證中 能肯定關靖在公孫瓚底下曾任長史 也難確認於公孫瓚向他自豪時 是否已經擔任長史一職這檔事 接著 在勸阻公孫瓚 繼續待在城池的那番話 不論從《三國志》卷8〈公孫瓚傳〉 或《後漢書》卷73〈公孫瓚傳〉來看 能看出作者是自關靖勸公孫瓚的話中 以簡單扼要的敘述 取代史書的冗長敘述 其餘同章回登場的部分 會在下段繼續討論 -------------------------------------------------------------------------- 關靖,字士起,并州太原郡人(參1)(參2)。漢獻帝在位時,投奔於公孫瓚麾 下。建安初年,袁紹在收拾原屬麴義的兵卒後,寫信勸和公孫瓚。但公孫瓚不領會袁 紹的請求,反倒加強城池的防禦措施,稍後還跟關靖說:「當今天下面臨軍閥互鬥的 戰亂,足以表明無人能連年待在我方城池下駐守。袁紹他能耐我如何呀!」另外,關 靖在這期間,受任前將軍長史(參3)(註1)。建安三(198)年,為了解決袁紹對 他的圍攻,公孫瓚派遣兒子公孫續到黑山軍陣營中,請求他們的各軍領導者前來援助 。然後,又想藉自己率領騎兵,破袁紹軍的圍攻而遠離城池,再讓袁紹率軍入山中、 失後路。但是,關靖當場勸公孫瓚說:「此時我方上下無心繼續打仗,但放心不下自 己家屬,才會將希望託付在身為領導者的將軍您,而選擇待在這駐守。所以,只要再 堅持幾天,或許袁紹會主動退兵。換作是,丟棄城池而衝破包圍,反倒讓易京這城池 ,受無關鍵人士在內把持的影響,增進遭敵方破滅的速度。更別提將軍您到時候,仍 有能返回的立足點!」到頭來,這席話讓公孫瓚放棄原先計畫,並待在城內而鎮守( 參4)(參5)(同註1)。 【出處及備註】 (參1)《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瓚》裴松之注引《英雄記》:「 關靖字士起,太原人。」 (參2)《續漢書‧志第二十三‧郡國五》:「太原郡……(屬)并州刺史部」 (參3)《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瓚》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袁紹《與(公孫)瓚書》曰:『……會麴義餘殘,畏誅逃命,故遂住大軍 ,分兵撲蕩……今舊京克復,天罔云補,罪人斯亡,忠幹翼化,華夏儼然, 望於穆之作,將戢干戈,放散牛馬,足下獨何守區區之士,保軍內之廣,甘 惡名以速朽,亡令德之久長?壯而籌之,非良策也。宜釋憾除嫌,敦我舊好 。若斯言之玷,皇天是聞。』瓚不荅,而增脩戎備。謂關靖曰:『當今四方 虎爭,無有能坐吾城下相守經年者明矣。袁本初其若我何!』」 (註1)按《三國志》卷8〈公孫瓚傳〉,關靖於建安四(199)年,勸阻受敵包圍的 公孫瓚,已在公孫瓚麾下任長史。然而,照范曄《後漢書》卷73〈公孫瓚傳〉 ,卻說關靖於去(198)年已任,且盧弼於《三國志集解》引用沈家本的說法 ,認為將公孫瓚受敵包圍與挫敗而滅的時間,寫在同個年份,完全為陳壽在 描事方面達到精簡,才會讓《三國志》與《後漢書》個別替公孫瓚寫的傳記 ,發生這種矛盾。故確認關靖已於建安三(198)年,任公孫瓚帳下的長史。 再來,按《續漢書》志24〈百官一〉與劉昭注解中,東漢官員制度,於太傅 、太尉、司徒、司空、將軍的底下屬吏中,都有長史一職。又按范曄《後漢 書》卷73〈劉虞傳〉與《三國志》卷8〈公孫瓚傳〉來看,於初平四(193) 年冬季,劉虞給公孫瓚捕獲到後,碰上朝廷派遣使者段訓,分別為劉虞與公 孫瓚增添封邑、封上爵位;同時,公孫瓚受拜為前將軍,也任這職位至終, 且符合關靖能在公孫瓚底下,擔任長史的條件。所以,關靖在建安三(198) 年任的長史,實屬前將軍麾下。以及,從范曄《後漢書》卷9〈孝獻帝紀〉與 卷73〈公孫瓚傳〉的記載發現,麴義於興平二(195)年在鮑丘力挫公孫瓚後 ,繼續追擊已入城退守的公孫瓚。可是,麴義花費一年多的時間,仍無法攻 破,導致面臨糧食已盡的危機。接著,麴義指揮數千名士兵退離時,被公孫 瓚突擊而丟棄軍資。另外,從裴松之注解《三國志》卷8〈公孫瓚傳〉時,引 用的《漢晉春秋》內容來看,麴義在建安元(196)年退離公孫瓚的城池後, 給袁紹除掉。稍後,袁紹寫信向公孫瓚勸和;當時,關靖已投於公孫瓚,但 無法確認其時任官職。加上,前面有講關靖在建安三(198)年,已任前將軍 長史。綜合這幾點,可知關靖在漢獻帝在位時,已成公孫瓚的部屬,且到建 安初年任前將軍長史。 (參4)《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公孫瓚》:「建安三年,袁紹 復大攻(公孫)瓚。瓚遣子(公孫)續請救於黑山諸帥,而欲自將突騎直出 ,傍西山以斷紹後。長史關靖諫曰:『今將軍將士,莫不懷瓦解之心,所以 猶能相守者,顧戀其老小,而恃將軍為主故耳。堅守曠日,或可使紹自退。 若舍之而出,後無鎮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瓚乃止。」 (參5)《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瓚》:「建安四年,(袁)紹悉 軍圍之(指公孫瓚)。(公孫)瓚遣子(公孫續)求救於黑山賊,復欲自將 突騎直出,傍西南山,擁黑山之衆,陸梁冀州,橫斷紹後。長史關靖說瓚曰 :『今將軍將士皆已土崩瓦解,其所以能相守持者,顧戀其居處老小,以將 軍為主耳。將軍堅守曠日,袁紹要當自退;自退之後,四方之衆必復可合也 。若將軍今舍之而去,軍無鎮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將軍失本,孤在草 野,何所成邪!』瓚遂止不出。」 -------------------------------------------------------------------------- 接著 要講到在公孫瓚敗亡後 關靖如何面對這局面的反應前 再度帶領大家拉回到 他在《後漢演義》登場的後續場面 好讓在看 接著要敘述的傳記段落時 能從關靖在小說情節與歷史發展 這二者間 到底有哪些差異 蔡東藩在同一篇章回 交待完關靖阻止公孫瓚出城的過程後 讓關靖再度出現 已經是公孫瓚燒城而滅後 並道出先前阻擋公孫瓚出城的自我懺悔 更隨後騎馬衝進戰場 而隨公孫瓚後塵走 也讓作者受此局面 發出對關靖的佳評 這段發展主要參照 《後漢書》卷73〈公孫瓚傳〉 敘述公孫瓚被袁紹擊倒的那二段 特別是 關靖那段自責 比同樣載有他自責言論的 《漢晉春秋》節錄段落 (自《三國志》卷8〈公孫瓚傳〉裴注引) 開頭多出 後悔阻擋公孫瓚出城的幾句話 可能小說作者要突顯 關靖為主犧牲性命的忠誠心 才會選擇《後漢書》卷73〈公孫瓚傳〉的敘述 順道一提 即便在《三國演義》 第21回〈關公賺城斬車冑〉中 透過劉備請教滿寵 關於公孫瓚被袁紹打倒的過程 才揭曉公孫瓚已去世的訊息 但在滿寵的回答中 沒提到關靖在公孫瓚敗亡前後的 任何一件事情 更別說會有他姓名的出現 -------------------------------------------------------------------------- 隔(199)年三月,誤中袁紹圈套的公孫瓚,退回易京城內,殺掉他家屬而焚城 自殺離世(參1)(參2)(參3)。同時,關靖看見公孫瓚的敗亡,抱持怨恨而感嘆 地說:「要是在先前讓將軍帶軍誘敵,不見得不會成功。我聽說君子一旦誤使別人陷 入危機,必定跟那人一同患難,故豈能讓自己繼續生存呢?」於是,騎馬奔向袁紹軍 中奮戰而逝。事後,袁紹將公孫瓚與關靖的頭顱,派人送給位於許昌的曹操,讓曹操 看到這對頭顱中有公孫瓚,而感到訝異(參4)(參5)(參6)。儘管文學家王粲在《 英雄記》寫給關靖的傳記,批判關靖當官時的嚴厲作風,與獲得公孫瓚重用的原因( 參7)(註1),但前面提到他在主君敗亡後,抱持著犧牲性命的心,願意替已故主君 報仇的舉動,給習鑿齒將這過程寫入《漢晉春秋》(同參5)(參8),讓後世歌頌著 他為君而逝的精神(參9)。 【出處及備註】 (參1)《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建安)四年春三月,袁紹攻公孫瓚于易 京,獲之。」 (參2)《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瓚》:「救至,欲內外擊(袁) 紹。遣人與子(公孫續)書,克期兵至,舉火為應。紹候者得其書,如期舉 火。(公孫)瓚以為救兵至,遂出欲戰。紹設伏擊,大破之,復還守。紹為 地道,突壞其樓,稍至中京。瓚自知必敗,盡殺其妻子,乃自殺。」 (參3)《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公孫瓚》:「(建安)四年春 ,黑山賊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三道來救瓚。未及至,(公孫)瓚 乃密使行人齎書告續……(袁)紹候得其書,如期舉火,瓚以為救至,遂便 出戰。紹設伏,瓚遂大敗,復還保中小城。自計必無全,乃悉縊其姊妹妻子 ,然後引火自焚。紹兵趣登臺斬之。」 (參4)《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公孫瓚》:「關靖見(公孫) 瓚敗,歎恨曰:『前若不止將軍自行,未必不濟。吾聞君子陷人於危,必同 其難,豈可以獨生乎!』乃策馬赴(袁)紹軍而死。」 (參5)《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瓚》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關靖曰:『吾聞君子陷人於危,必同其難,豈可獨生乎!』乃策馬赴(袁 )紹軍而死。紹悉送其首於許。」 (參6)《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瓚》裴松之注引《魏略》:「( 鮮于)輔從太祖於官渡。袁紹破走,太祖(指曹操)喜,顧謂輔曰:『如前 歲本初送公孫瓚頭來,孤自視忽然耳……』」 (參7)《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公孫瓚》裴松之注引《英雄記》:「 (關靖)本酷吏也,諂而無大謀,特為(公孫)瓚所信幸。」 (註1)按《隋書》卷33〈經籍二〉,《英雄記》流傳到隋朝時,普遍認為這部書籍 為王粲所寫的;但《舊唐書》卷46〈經籍上〉,卻聲稱該書為王粲等人所完 成的。儘管二方紀錄有矛盾存在,私自認為《英雄記》傳到糖朝的過程中, 曾給後人刪增書中內容,才造成《舊唐書》的作者們,在列出流傳到唐朝的 坊間著作清單,認定《英雄記》不單由王粲撰寫。所以,劉宋文人裴松之為 《三國志》注解,節錄到在《英雄記》的關靖傳記文句,實為同時代的王粲 撰寫。 (參8)《晉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五十二‧習鑿齒》:「習鑿齒,字彥威,襄陽人 ……是時,(桓)溫覬覦非望,(習)鑿齒在(襄陽)郡,著《漢晉春秋》 以裁正之(指桓溫)。」 (參9)《後漢演義‧第七十八回‧穿地道焚死公孫瓚》:「史稱(關)靖本酷吏, 諂事公孫瓚,乃得邀寵,但觀其甘與同殉,尚有忠忱。」 -------------------------------------------------------------------------- 最後 討論一下關靖 在《三國演義》藍本《三國志平話》 終究如何從原創者的筆中 獲得一個出現於文句中的機會 在趙雲從甘夫人手中 接下仍在襁褓中的太子 而想衝破曹操軍的包圍時 給曹操發現他的蹤跡 並讓關靖奉曹操命令 衝到最前線 與趙雲交手 但到最後 他還是中下 那道藉趙雲發出的箭而逝 也結束在裡頭的登場 -------------------------------------------------------------------------- 至於 下回打算介紹的 《三國演義》真實角色第二回 仍未做出任何決定 也希望大家在底下提供 在《三國演義》出現過或提過的 真實存在角色人選 並要符合以下條件 才會做考慮 1.在《後漢書》與《三國志》中 沒有那人士的獨立傳記 2.生活時代要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間的人 -- ///|||\\\喂!!我說他們已經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ψfreijaking\/ \ / ▏ │ │ │ │ |◥◥\╲誰會躲在那罐頭裡阿!!!\◤◤◤▏ │ │ │ │ \ \\/▃ バカ!おまえはバカだ!!\/ ▏ │ │ │ │ C __ \ \ │ │ │ │ E \\ | バカじゃない! 桂だ!! \/▏ │ ψfreijak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59.12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AN-YanYi/M.1409834691.A.5B5.html ※ 編輯: ktou545 (218.173.59.123), 09/04/2014 20:57:58
liuyushyr: 推 09/04 21:44
super1315566: 推 09/04 23:24
ocean11: 推 09/05 19:36
yudi1991: 推 09/05 19:51
hgt: 推 我想知道馬鈞這個曹魏科學家 可以介紹一下嗎? 09/06 00:47
就決定是你了,馬鈞!(誤) ※ 編輯: ktou545 (111.254.181.31), 09/06/2014 09: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