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N-YanY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ggxxsheep ()》之銘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剛剛翻了一下這一段記載,看起來這裡的「奮」, : :  似乎是孫堅的妻子吳夫人之弟「吳景」的兒子, : :  「祺」也是吳景之子,吳奮是吳祺的哥哥。 : :  簡單畫個圖如下: :  吳?┬─吳夫人 :    │ :    └─吳景┬─吳奮──吳安 :        │ :        └─吳祺──吳纂 : 根據《太平寰宇記》引用《吳地志》紀載,吳夫人、吳景之父為「吳煇」 : 《太平寰宇記》:胥口,吳地志云:姑蘇山西北十二里有胥口, : 東岸有漢奉車都尉衝州刺史吳煇墓。煇字光修(脩?),即漢丹陽太守吳景父也。 : 參考資料:《欽定四庫全書》影印古籍 :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6139&page=106 :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6139&page=107 : 其中比較有異的部分是衝州這地名,似乎只有在隋朝使用了數年。 : 這邊分享一點發現,供大家參考。 : 底下請恕刪節引文 謝謝熱心分享資訊! 這則記載吳景之父的文獻紀錄頗有意思, 最有趣的是「吳煇」的官銜:  「奉車都尉衝州刺史」 如果理解為「奉車都尉、衝州刺史」的話, 第一個官名「奉車都尉」比較沒問題, 東漢確實有這個官。 比較奇妙的是「衝州刺史」, 因為兩漢三國時期並沒有叫作「衝州」的州存在。 根據 ggxxsheep 板友原文提供的訊息, 我連到「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四庫全書》版《太平寰宇記》,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612132) 先試著搜尋「衝州」在這部書裡面是否有什麼來歷。 結果,除了上面提到關於吳景之父吳煇的這條記載之外, 還有這一則記載:https://tinyurl.com/ydf3f6wd 這裡的系統字符識別,將原書中的「衛」字識別成「衝」字, 因為「衛」、「衝」兩字長得頗像, 其實該處的「衝州」實際是應該是「衛州」。 從這裡可以發現:「衝州」可能是「衛州」的誤植。 不過,這還是不能解決前面的疑問:  漢代並不存在「衝州」。 那麼,為什麼《太平寰宇記》引用的《吳地志》, 會記載吳煇是「衝州刺史」呢? 這裡試著作些推測: 一、「衝州刺史」是後來孫吳給吳景父親的贈官,   也就是追贈吳景的先人較高級的官位,   作為榮寵,對吳景家族成員也可能因而有實際利益;   只不過這裡的州名記載錯誤,實際上是別的州,   而不是所謂「衝州」。   然而,《三國志》中對於孫吳贈官的記載很少,   不知是否是贈官的情況不普遍呢,還是記載本身的疏漏?   而且,文獻所見孫吳贈官好像沒有贈某州刺史的例子。 二、「衝州刺史」其實是「衛州刺史」。   雖然上面提到《太平寰宇記》的「衛州」,   在電子化計劃那裏有被字符識別誤植為「衝州」;   不過,原po提供的《太平寰宇記》引用《吳地志》的原書頁面,   卻是明明白白寫作「衝州」,並非電子系統的錯誤。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6139&page=107)   但實際上,卻又不曾存在過「衝州」這個州名,   那麼這裡的「衝州」是哪兒來的呢?   看來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當年《四庫全書》的謄錄者,   在這裡出現了筆誤:把「衛州」誤寫成「衝州」。   如果是這樣,那麼吳景之父吳煇的官銜就應該是:    漢奉車都尉、衛州刺史   不過,東漢沒有衛州;   衛州這個州名,是在北周時期才出現的。   顯然「漢奉車都尉、衛州刺史」這個官銜裡的「衛州刺史」,   必然是很晚才被後人所添加,   添加的時代則是北周至北宋之間的事情;   至於為什麼要加上「衛州刺史」?   可能是覺得光只有「奉車都尉」好像不夠威風,   所以後人自行添上覺得合適的官名,   只是忽略了當年有沒有這官名的問題。   又或者是吳氏後人請求朝廷追贈官位給墳塋仍在的祖先。   這方面的事例有無我不太清楚,   若有板友較瞭解,還請多多指正。   除了「衛州」以外,   還想到有「衡州」與「衝州」字形類似。   「衡州」最早出現於南朝蕭梁時期,   梁武帝蕭衍於天監六年(507)新設置「衡州」,   假如《吳地志》裡的「衝州」其實是「衡州」的話,   那麼套用上面的論理邏輯,   為吳煇添加刺史官銜之人的可能生存期間範圍,   就擴大到南朝梁至北宋之間了。 三、吳煇墓是當年存在的假古蹟。   該處或許確實有座墳塋或是土丘,   鄉民相傳這古墓葬的是吳景之父吳煇,   後來好事者就在該處樹立墓碑乙座,   碑上便大書建造者自己覺得還ok的官名,   至於到底吳煇有沒有其人、是否當過這些官,   好事者其實也不是那麼在乎了。   這個假設比較激烈,不過地方志裡常常出現這樣的內容,   如果也被其他書所引述,輾轉流傳,往往弄假成真。 以上三個推測與假設, 前兩個是肯定吳煇其人及吳煇墓的真實性, 最後那個則是否定吳煇、吳煇墓記載的可信度。 事實究竟是如何呢? : :  剛好《三國志》這裡的記載同時出現了「魯王霸」、「奮」這些人名, : :  而孫權也真的有個兒子名叫「孫奮」,所以乍看之下, : :  就比較容易讓人覺得孫奮還有個弟弟叫孫祺了。我想大概是因為這樣子吧。^^ : :  依照前面這條史料的記載,吳景是孫權兄弟的舅舅, : :  吳奮、吳祺即是孫權的表兄弟,孫權則是吳安、吳纂的表叔伯。 : :  吳夫人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 : :  她的四個兒子,就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 : :  女兒即是嫁給劉備的孫夫人。 : :  孫堅的另一個兒子孫朗(孫仁)並非吳夫人所生, : :  孫朗的母親可能是孫堅的妾或是媵婢, : :  所以〈孫堅傳〉裴松之注引《志林》才會說孫堅的小兒子孫朗乃「庶生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545414951.A.466.html
ggxxsheep: 能夠列舉出這些可能性,真是佩服 12/23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