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AN-YanY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劉璋時歷部諸郡,先主定蜀,太守李嚴命為功 :   曹;嚴欲徙郡治舍,洪固諫不聽,遂辭功曹請退,嚴欲薦洪於州,為蜀部從事。 :   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 :   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 :   運,發兵何疑?」時蜀郡太守法正從先主北行,亮於是表洪領蜀郡太守,眾事皆 :   辦,遂使即真。頃之,轉為益州治中從事。 :     先主既稱尊號,征吳不克,還住永安。漢嘉太守黃元素為諸葛亮所不善,聞 :   先主疾病,懼有後患,舉郡反,燒臨邛城。時亮東行省疾,成都單虛,是以元益 :   無所憚。洪即啟太子,遣其親兵,使將軍陳曶、鄭綽討元,眾議以為:「元若不                      ^^^^ ^^^^ :   能圍成都,當由越嶲據南中」,洪曰:「元素性凶暴,無他恩信,何能辦此?不 :   過乘水東下,冀主上平安,面縛歸死;如其有異,奔吳求活耳。敕曶、綽但於南 :   安峽口遮,即便得矣!」曶、綽承洪言,果生獲元。洪建興元年賜爵關內侯,復               ^^ ^^    劉備部將「陳曶」,其人名所用的「曶」字,字音如何、是什麼意思?    「曶」字在字書上的解釋有點兒莫衷一是,    古人的用法、見解並不一致。    「陳曶」這個人名,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劉備傳)也出現,    裴松之在那裡的「曶」字後面作了個小注:     「音笏。」    也就是說,裴松之當時認為「曶」字與「笏」字同音。    不過,「曶」字有被認為是「忽」的古字的看法,    也有被認為是「昒」的異寫,意思指天色將亮卻又尚未亮的破曉時刻。    另外也有看法認為「曶」字就是「笏」的古字,    這個見解可能就與裴松之心中所持的判斷較為接近。    劉備部將「陳曶」的「曶」到底用的是哪個字的意思,    我覺得不易確定。    假設取「忽」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迅捷、疾速,    感覺有點類似黑山群英首領「張燕」的「燕」得名的緣由。    倘若取的是「昒」的意思,    那麼也許是陳曶陳將軍是出生在清晨破曉前後,    於是他的長輩便以代表這個出生時刻的「昒∕曶」字來為新生兒命名。    如果其實取的是「笏」的意思,    也許是陳家長輩希望這位新誕生的子弟未來能夠當官出仕,    遂以官員裝備之一的「笏∕曶」來取名並且寄以厚望了。    陳曶、鄭綽二將,在各家歷代三國遊戲似乎都還沒登場過?    若是玩家設定新武將,讓陳曶(陳忽)將軍堂堂登場,    那麼名字蘊含快速、迅疾之意的陳曶大人,不妨比照黑山「張燕」的特色,    賦予陳曶像是「疾走」、「神速」之類的特技吧!    至於鄭綽將軍嘛,就~~自由發揮囉!    話說陳、鄭兩員稱職平亂的將領,    統率、武力值設到 70 上下,應該不算誇張吧~~ :   為蜀郡太守、忠節將軍,後為越騎校尉,領郡如故。 :     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欲用張裔為留府長史,問洪何如?洪對曰:「裔天 :   姿明察,長於治劇,才誠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專任,不如留向朗。朗情偽 :   差少,裔隨從目下,效其器能,於事兩善。」初,裔少與洪親善;裔流放在吳, :   洪臨裔郡,裔子郁給郡吏,微過受罰,不特原假,裔後還聞之,深以為恨,與洪 :   情好有損。及洪見亮出,至裔許,具說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 :   能止!」時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長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願裔處要職、典後事也 :   。後裔與司鹽校尉岑述不和,至于忿恨。亮與裔書曰:「君昔在陌下,營壞,吾 :   之用心,食不知味;後流迸南海,相為悲歎,寢不安席;及其來還,委付大任, :   同獎王室,自以為與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舉讐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猶 :   不相謝也,況吾但委意於元儉,而君不能忍邪?」論者由是明洪無私。 :     洪少不好學問,而忠清款亮,憂公如家,事繼母至孝;六年,卒官。始洪為 :   李嚴功曹,嚴未去犍為,而洪已為蜀郡;洪迎門下書佐何祗,有才策功幹,舉郡 :   吏,數年為廣漢太守,時洪亦尚在蜀郡;是以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   。(1) :   (1)《益部耆舊傳雜記》曰: :       「每朝會,祗次洪坐,嘲祗曰:『君馬何駛?』祗曰:『故吏馬不敢駛 :        ,但明府未著鞭耳。』眾傳之以為笑。祗字君肅,少寒貧,為人寬厚 :        通濟,體甚壯大,又能飲食,好聲色,不持節儉,故時人少貴之者。 :        嘗夢井中生桑,以問占夢趙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會當移植; :        然桑字四十下八,君壽恐不過此。』祗笑言:『得此足矣!』初仕郡 :        ,後為督軍從事。時諸葛亮用法峻密,陰聞祗游戲放縱,不勤所職, :        嘗奄往錄獄,眾人咸為祗懼;祗密聞之,夜張燈火見囚,讀諸解狀, :        諸葛晨往,祗悉已闇誦,答對解釋,無所凝滯,亮甚異之。出補成都 :        令,時郫縣令缺,以祗兼二縣。二縣戶口猥多,切近都治,饒諸奸穢 :        ,每比人,常眠睡,值其覺寤,輒得奸詐,眾咸畏祗之發摘,或以為 :        有術,無敢欺者;使人投算,祗聽其讀而心計之,不差升合,其精如 :        此。汶山夷不安,以祗為汶山太守,民夷服信;遷廣漢,後夷反叛, :        辭曰:『令得前何府君,乃能安我耳!』時難復屈祗,拔祗族人為之 :        ,汶山復得安。轉祗為犍為,年四十八卒,如直所言。後有廣漢王離 :        ,字伯元,亦以才幹顯;為督軍從事,推法平當,稍遷,代祗為犍為 :        太守,治有美績,雖聰明不及祗,而文采過之也。」 :   評曰:霍峻孤城不傾,王連固節不移,向朗好學不倦,張裔膚敏應機,楊洪乃心 :      忠公,費詩率意而言,皆有可紀焉。以先主之廣濟,諸葛之準繩,詩吐直 :      言,猶用陵遲,況庸后乎哉!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0.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624634458.A.06C.html
demon5232: 只有這點事跡,最高應該只有統武其中一項過60吧 06/26 00:03
Makucy: 照光榮三國志這兩代的能力值給法,確實如此 XD 06/26 00:06
Makucy: 人家有打勝仗耶,別太嚴格嘛 XDDD 06/26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