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詳細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mia1022tw/22931220 終於要踏上另一個國度, 一個語言不通,文化我們又研究不多的國家。 八點多的飛機從Orly機場起飛,摸黑起床整理行李, 昨天我們聊太晚了,深怕驚動疲累還在熟睡的室友, 住Hostel就是需大家相互體諒才行。 不過我們是多慮了,德國室友早早就退房出發了, 至剩Michiko蜷縮在他的薄被裡。 提行李走下狹小又彎曲的螺旋梯, 看著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緩慢的準備一天所需。 推開了門,走向有藍色大M標誌的地下通道, 用掉手中最後一張carnet地鐵票, 有點不捨又略帶興奮的離開這城市。 白色的Air France機場接駁車將我們帶離清晨的巴黎市區。 廉價航空的班機時間總是沒辦法盡如人意,連機場櫃台也是簡易的可以, check in後通關在機場裡等候著,其中當然不乏手忙腳亂找不到登機門的遊戲。 機場透明窗外, 我一直在尋找easy jet的倩影, 畢竟需依賴它飛躍至另一個國度,不免會對他的模樣產生點好奇, 沒想到看到的竟是一台台小時候會玩的彩色模型飛機, 等看到我們的班機後反倒因他的白底橘字而有點失望, 整個輸了,好單調的組合。 歐陸盛行已久的廉價航空,是旅人很大的福利, 有時早點訂票,還會有0.1Euro流血價出現,便宜的嚇人。 不過便宜歸便宜,限制也很多, 訂票前了解遊戲規則挺重要的,否則帳單到時會繳到手軟。 廉價航空通常已把價格回饋給消費者,所以僅提供簡易的服務, 一般所想到搭機的福利咧,搜哩~搜哩~這邊通!通!沒!有! 不僅登機時運送行李額外收費,連使用機上的設施也是需要付錢的喔, 千萬不要看到推著餐車的"空媽"經過就亂點一堆東西,不然收到帳單時你一定會哭的。 而且這些航空check in時不用劃位,上機後看你愛坐哪裡就坐哪裡, 快狠準的秘訣一定要記住,不然就只能跟我和Q一樣坐在機尾巴了。 這次巴黎飛巴塞隆納, 我們捨棄了表面上票價超便宜的Ryanair而改搭了easyjet, 主要考量了機場的交通和行李的限制。 (Ryanair票價含稅9.9歐,起飛降落的機場都在非主要機場, 到市區的交通費都還要花上一筆,實際上不划算。) 這一路既開心又緊張,不過偶遇的亂流嚇的我跟Q手心直冒汗, 興奮的心情都被easyjet晃阿晃的晃掉了, 之後機長的廣播對我們來說也是一陣咕嚨,我跟Q鴨子聽雷的面面相覷, 只知道飛機在巴塞隆納的上空多盤繞了好幾圈才不情不願地降落。 天色、溫度與景緻的變化,告訴我已經踏入另一個國家, 看不見熟悉的文字,心裡突起了一陣驚慌, 我和Q這幾天下來已經學會了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跟著人潮走就對了, 這一路實驗下來,幾乎每次都可以找到我們想去的地方, 可見各國的旅遊作家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經過一番折騰,我們到了hostel附近, 已經在這街道來回走了兩三次,怎樣就是找不到我們定的旅館, "地址是這裡沒錯ㄚ,怎麼都沒看到?" "完了,該不會倒了吧?!" 不好的念頭油然而生,我們被騙了嗎? 出國前才看到台灣有類似的報導, 有旅客匯給國外旅館一萬多元後,才發現旅館早已人去樓空!最後只能露宿街頭。 開始幻想後續的一切,我們該不會也這麼幸運吧?! "senora!senora!"忽然跑出個聲音, "Where do you go?"濃濃的西班牙腔,是...在跟我們講話嗎? 不知該不該答話時,建築物裡探出了一顆頭, "Do you go to the hotel?"確定是跟我們講話, "Yes,but we can't find the Graffiti Hostel." "It's here, on the second floor. It's here."怕我們聽不懂還有外加手勢。 在這裡嗎?連個招牌也沒有? 可能我跟Q還是一臉茫然, 他好心的跑出門來,往隔壁的門鈴按了按,跟對講機裡頭的人聊了一下, 沒幾秒鐘,就像阿里巴巴芝麻開門的暗語一樣,門就這樣開了。 也許是我們太早到了,整個hostel只有櫃檯人員在, 其他空無一人,害我們又開始幻想這是家奇怪的旅店, 看了一下環境,只能說這裡真的是很背包客的hostel, 畢竟一天只有12歐,實在不好意思要求太多, 所有的東西都很簡單,我們就這樣住進註明為"Italia"的女生房。 話說西班牙的資訊我們準備的詳細嗎? 老實說...沒有! 只有一開始在市中心Information那拿了幾張地圖而已, 這下子才真的是人生地不熟,連個可以靠的朋友都沒有了。 所以放好了行李,我跟Q便到附近晃晃走走,想多熟悉一下環境, 畢竟要在這裏呆上一個禮拜,總不能天天迷路收場, 找到了超市、地鐵與車站,在地圖上一一左上記號,以便日後的方位對照。 旅途的移動總是很耗費體力的, 為了補充體力,也為了練習廚藝,我們採購了一些簡單的"食材"和我最喜歡的優格, (說穿了就是吐司加雞蛋,這是我們目前最能接受的東西了。) 總覺得來歐洲不吃乳製品真的太可惜了,這裡乳類產品種類之豐富,常常讓我驚聲連連, 優格也比台灣的好吃很多,種類品牌多到讓人眼花撩亂無法選擇呢。 提著小小的戰利品回到hostel, 一時不察開了房間的燈後才發現我們似乎多了新室友,而且正躺在床上休息, 房間燈亮驚動到她,她翻身坐起來時我連忙說了句"Sorry", 沒想到我們就因"sorry"這句話而聊了起來,也成了此趟旅程裡一段特別的友誼。 Ambre,法國南部人,家鄉在Aix-en-Provence一帶, 在巴黎唸藝術,剛完成學校的畢業考,當天通過口試即飛來巴塞隆納度假慰勞自己, 也許因為Ambre在英國待過的關係,英文相當流利也完全沒有口音, 我們幾乎可以說是一見如故相當地投緣,她也就忘記要休息這件事。 Ambre可以說是很友善又熱情,是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 因為她,我們還多認識了好多人呢, 像來自墨西哥的Angelia醫生,也是我們室友之ㄧ哩。 當天我們約好晚上要一起出去Travel Bar。 其實我跟Q都不是所謂的"夜店咖",所以行程規劃裡從來就沒有Bar這個"景點"出現, 對Ambre的邀約我們覺得很新鮮,暫時把排好的行程忘光光, 反正旅程中總是有許多意外的,不是嗎? 晚上九點, 我們三人步出旅館,搭了公車往市中心廣場出發, 根據Ambre的說法,Travel Bar早期是為旅人開的, 現在漸漸演變成世界各國旅人聚集之地,進而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沒想到的是,我們居然也變成這些旅人的其中之ㄧ。 推開Travel Bar大門, 熱鬧的音樂與門外的寧靜相呈反比, 走向吧台,Ambre用西班牙文詢問了些問題, 可能是有名了客人也多了,服務生幾乎快來個相應不理,只給了menu要我們自己看著辦, 實在不會喝酒的我,在上頭選阿選,也就coke跟7-up可挑, "Mia, what's your drink?" "hum....coke!"我很難為情的說出了coke這個字, 難免又再解釋一次,我真的不會喝酒這件事。 吵鬧的空間,就算只坐對面,我們幾乎還是無法聽見彼此的聲音。 旅人來到旅人酒吧,總是很容易認識新朋友, 就在我們打算離去時,隨口向隔壁桌問了路,沒想到也問出北歐的情誼來。 Lisanja與他的朋友因為喜歡西班牙文,就從挪威跑到巴塞隆納來唸語言, 到這城市已經一年了,很能融入當地的生活,而且英文也流利的很,目前沒打算回家。 他們的行徑在台灣人的眼裡,一定覺得很不可思議,如果我跟他們一樣的話, 應該早就被家裡大人與左右鄰居三姑六婆在背後唸到臭頭, 外加一句"千萬不要學她"來殷殷告誡自己子女之類的榜樣了吧。 我想大多數亞洲人都還是缺少他們那種實現夢想的勇氣。 Travel Bar好像真的有股奇妙的力量, 環顧店內四周樑柱上,各國旅人的簽名述說的故事,在狹小的空間裡彼此交流。 巴塞隆納的深夜, 我、Q跟Ambre迷路了, 就在hostel附近,瞬間像是走入了迷宮般,繞也繞不到出口, 但這是個開心的夜晚,我們索性唱起歌來了, 唱了哪一首說真的已不敷記憶,但意外地發現Ambre的好歌喉呢。 就這樣,巴塞隆納的第一天, 在驚喜、緊張又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 書中恐嚇連連的扒手和危險,不好意思,我都沒遇到, 反而是hostel與旅人酒吧裡的友誼,才是我的巴塞隆納印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6.194
gnps:推! 好溫暖的遊記 :) 07/28 23:08
weiiwei:推 好棒的旅遊經驗~ ^^ 07/29 10:24
※ 編輯: canot 來自: 123.193.26.194 (07/29 23:12) > -------------------------------------------------------------------------- < 作者: canot (擺盪) 看板: Spain 標題: [遊記] Barcelona高第的奇幻城市 時間: Sat Aug 15 18:30:16 2009 完整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mia1022tw/22985713 今天跟Ambre約好要一起在Barcelona走走。 沒想到就在我跟Q吃早餐的時間裡, Ambre馬上交遊廣闊地招集了剛認識的新朋友,夯不隆冬地就成了一個旅行團, 10點30分台、法、義、德國際雜牌軍正式成立, 大步邁出,朝各景點前進。 我們從Hostel走路約五分鐘,即到達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 其實遠遠地,就看見黃色的大型機器懸掛在半空中, 盈風吹來,像是在空中揮舞的巨型手臂,守護著這座上帝的建築。 這棟已蓋了百年的奇妙建築物,是由鬼才高第接手興建,堪稱是他的代表作, 據說當時是沒有藍圖的,所有興建細節全都存留於高第的腦海中, 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為靈感,佐以聖經故事人物雕塑, 不合邏輯的建造方式、獨一無二的創新手法,真的是無人能出其右, 在看照片時就已看出它的宏偉,現在親自站在它的面前,更有無限的讚嘆。 也因高第改建聖家堂時沒有實體建築藍圖,完全憑藉他的指揮調度, Gaudi逝世後,後續的建築工作便失去了方向,接手的日本建築師我想也是苦惱不已吧。 聖家堂被眾多攤販與擁擠的人潮緊緊包圍, 尤其是假日的關係,遊客往來不斷,很難一一細看這鬼斧神工的精采, 還好有唸藝術的Ambre幫我們解說,讓我們了解了這外表凹凸不平所代表的奇妙意義。 只能說我們可能高估外國人的體力, 離開La Sagrada Familia才沒幾步路, 我們的外國朋友已覺得有點疲累, 愛享受陽光的他們,找了家開在馬路中央的咖啡店坐下來, 大家各自點了杯咖啡品嚐,算是步行團裡難得的小悠閒。 由於外國朋友的名字難記,所以我跟Q幫新朋友取了小義、小德這樣代表國籍的稱號, 一來方便我們記憶,二來當我們在用中文談論到他們時,才不會被誤會講什麼悄悄話。 世面上的旅遊書籍百百種,恰恰那麼巧小德與小義買到的是同一本, 正確地說應該是同一本被翻成德語與義語的guidebook, 相同的橘底黑字,實在好認。 因大家出發前也沒做太多功課,再加上小義也不知道突然哪根筋不對, 硬是要看著他的義語guidebook,對大家用英文作景點導覽, 這樣也好,經過他與小法的解說,我們對下個目的地-聖保羅醫院,有較暸解了一些。 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de Sant Pau也就是慣稱的聖保羅醫院, 是我們行程裡沒有出現的景點,還好小義的導覽書裡提到了它, 才沒讓我們錯過這個世界遺產。 巴塞隆納除了高第外,還有多明尼克(Lluis Domenech i Montaner)與 普意居(Josep Puig i Cadafalch), 兩人與高第齊名,建築上的成就輝煌,人稱"現代主義建築三傑", 也是加泰隆尼亞的建築特色之一 。 磚紅色的學院風建築,有著寬闊的前院, 緩步行進還可以遇到作畫的人家, 就這麼靜靜的坐著,遙望遠方聖家堂,記錄著它在陽光照耀下的英姿。 其實我是個很沒藝術感的文學院學生, 沒辦法很生動的描述看到這奇妙醫院的建築特色, 只能說這兒是我看過最不像醫院的醫院, 沒有醫院特有的消毒藥水味,走進的是一處處開放的花園,還有享受日光浴的居民, 除了磚紅色的大樓本體外,上頭一個個圓拱型的屋頂與色彩鮮明的圖案, 與外頭的鋼筋水泥方形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 只看照片的話,跟人家說是醫院應該沒人會相信, 就在這個想法浮現的時候,恰巧幾個身穿白衣的醫護人員經過, 我拿出相機隨意地按了一下,只為了證明這裡是醫院而按下快門, 沒想到他們也挺配合地擺出姿勢給我,最後還瀟灑地說聲byebye離開。 我們忘了這幾個外國朋友幾乎跟我們一樣是個路痴這件事, 傻傻的跟著他們一直往前走,一下子就迷失了方向, 還好又遇到一群白衣天使(可以用來形容男生嗎?),馬上向他們丟出求救訊號, 基於醫生樂於助人的天職,他們幾番討論下幫我們想出了到達奎爾公園最近的方式, 連忙感謝後,把我們拉回正常的路線,往迷人的山坡前進。 Parc Guell奎爾公園,位於巴塞隆納北邊的山坡上, 搭地鐵到哪一站下車我已經忘記,只記得地鐵一出來,就可看見指引遊客前往的標示, 也有網友是搭地鐵至L3綠色線至Vallcarca站,出站後搭手扶電梯可到公園左側山上, 而我們的路線說近也真的不近,須走一段路至山坡起點處,在步行上山, 還好一路上是緩升坡,走起來並不吃力,而且沿途的景色還有商店可欣賞, 讓我們的視覺不無聊,心情愉悅下腳步也變輕盈。 人聲越多,我們也越靠近Parc Guell, 不明顯的招牌、童話般的建築,在在告訴我們已經抵達啦。 奎爾公園是高第作品之一,特色很明顯, 尤其是大門口正中央的磁磚貼片蜥蜴,一整個很彩色華麗, 再往上頭走,多廊柱的設計,鑲嵌著圓形彩色磁磚貼片的天花板, 底下還有街頭藝人唱歌表演,空蕩蕩的場地,迴音搭配還蠻悅耳的。 緩坡的地勢,在半山腰上的廣場,沒有太多的裝飾, 只有在邊圍設置彩色童話石椅。 這天太陽高掛,讓我們一掃在巴黎時寒冷的陰霾, 巴塞隆納沒有大多過高的建築, 站在高第的平台上就可以"近看"市區美景, 一片紅屋瓦襯著遠方的藍海白雲,很溫款的感覺。 在更往上頭的登山步道走,即可"遠眺"整個巴塞隆納市中心, 甚至連山腰上的足球場在拍片都看的很清楚呢! 我們在山上散步了許久, 直到肚子餓了才走下山來,隨意的找了一家還有營業的餐館, 雖然老闆不怎麼熱情,食物也不怎麼美味,但我們還是聊的很開心, 6歐元的午餐就在我們談笑聲中結束。 下午主要目的地是Casa Batillo巴特羅之家與Casa Milo米羅之家, 除了門票太貴外,我們都覺得高第的特色在建築, 所以我們並沒有進去內部,反而在外頭聽Amber的解說, 高第崇尚的自然風格而展現出的奇幻建築特色, 深受人們喜愛,也是Barcelona很重要的資產。 回到旅館, 拿出行程表把它ㄧㄧ記下來, 紀錄這美麗的城市,也寫下這難得的友誼。 很幸運可以選擇這個城市當我們的中繼點, 雖然我們住的地方常常都不是五星級舒適旅館, 但也因這樣,才能認識更多的友誼,這種互助得情誼,是不分國際不分種族的唷。 後記:八八水災的嚴重,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尤其家鄉也在南部的我,    看見以前熟悉的地方突然變的滿目瘡痍,一時之間還真的沒辦法接受。       沒想到此時居然接到Amber的來信,很擔心我跟Q的狀況,    請我們ㄧ定要回信告訴他平安與否,我跟Q收到信真的感動不已,    連忙回信道感謝,也更讓我們相信這友誼並不只是ㄧ般的萍水相逢而已。 -- ※ 編輯: canot 來自: 123.193.28.221 (08/15 18:31)
weiiwei:推~~~ 08/17 10:43
musicz:好棒! :) 08/17 23:40
> -------------------------------------------------------------------------- < 作者: canot (擺盪) 看板: Spain 標題: [遊記] 脫隊勇闖巴塞隆納 Barcelona! 時間: Thu Aug 20 00:47:38 2009 詳細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mia1022tw/22997259 (圖很多喔) 經過討論, 外國人旅遊太過悠閒,無法滿足我們把巴塞隆納走透透的慾望。 剛好今天要到聖哲車站預訂至Avignon亞維儂的車票, 終於找到脫隊的藉口。 西班牙買車票是很神奇的經驗。 可能我們是買預售票的關係, 必須先到Information詢問確認車次之後, 再到售票窗口抽號碼牌排隊買票。 一開始搞不清楚狀況,站務人員又多數無法以英文順利地溝通, 雖然都很熱心,可是只會講Hola這句西班牙文的我真的聽不懂阿^^" 聖哲車站在市區中心偏西的地帶, 這次我跟Q決定往南方海邊,也是城市裡的哥德區去探險, 體驗西班牙的地中海風情。 La Rambla蘭布拉大道是我們的起點, 若把Barcelona比喻成一顆心臟, 那蘭布拉大道一定是他的大動脈,直通藍色地中海邊境。 一路上往來觀光客絡繹不絕, 徒步區兩旁也有些書報攤與許多街頭藝人表演,很是熱鬧。 大概走50公尺,右手邊即是St. Joseph市場, 高掛的招牌,偌大的門面,排列整齊的攤位, 忍不住逛了起來,呵呵, 一攤攤排列整齊的乾果攤、香料攤與水果攤, 嬌豔欲滴又飽和的色調,看起來就很賞心悅目, 我跟Q忍不住誘惑買了盒水果來犒賞自己, 不過很偏心的覺得還是台灣的水果好吃拉! 哈哈^00^ 還記得幾年前很轟動的流星花園嗎? 續集裡杉菜與道明寺畢業旅行的場景就在巴塞隆納, 舉凡La Rambla、Parc Guell等都有他們的蹤跡。 其實當下根本沒想起這部偶像劇, 只記得靜旻說過Barcelona的泉水喝一口就會再重遊舊地, 所以我們睜大眼睛仔細地尋找泉水的蹤影, 誰曉得電視裡看起來漂漂亮亮的噴泉, 親眼見到時卻是不起眼且水面上還飄了些許的垃圾, 難怪我跟Q已經路過它好幾次了卻一點也沒認出來, 那時候心想這水這麼髒就算是有魔力的泉水也沒人敢喝吧! 沒有設定太多目標, 就在巷子與大馬路之間來回穿梭, 偶爾看看有趣的櫥窗, 偶爾欣賞古色古香的建築, 拐個彎,瞧見街頭藝人拿著類似中國炒鍋蓋的東西敲打出熟悉的節奏; 再轉個彎,小小廣場前一排Barcelona的字樣呈列,是我們的大發現之ㄧ, 旁間就是整修中的聖母堂,目前還是鋼骨外露的狀態,也就沒有進去參觀。 越走越脫離大馬路,已經不屬人潮眾多的觀光區, 巷子也越來越狹小,往來的也多為當地居民, 我和Q漫步於此看起來很顯眼, 多數人從旁經過都會再回頭多看幾眼, 也不知道這些建築物裡隔了一道牆後,又有多少隻眼睛在注意我們? 我們東拍拍西拍拍,沒有任何的防備心, 終於一群年輕人走過後,其中一個男生忍不住回頭跟我說: "Hey~You had better not leave the camera behind you. There is someone coming out to grab it. Be careful." 結果其他人也回頭附和他, 我們楞楞地連忙道謝,防備心漸漸回來了一點。 歐洲有廣場與公園椅的地方, 幾乎就有鴿子出現,而且是成群結隊的出現, 只能說歐洲人很愛好動物,會不吝嗇地拿手上的東西與它們分享, 常常可看見人被鴿群包圍的景象出現。 雖然從小我爸在家裡的屋頂蓋了大大的鴿舍,也養一窩的賽鴿, 但自從白文鳥被我養掛了以後, 就對鳥類有莫名的恐懼,不是厭惡, 只是看到這樣會有股雞皮疙瘩的感覺。 這裡的街道很好走,適合我們這樣散步。 有部落客說巴塞隆納的人行道會說故事, 連路面上也不忘有小小的巧思來裝飾, 一路上我有注意到每隔幾公尺,就會有四瓣的紅花出現, 後來查了資料才知原來這是現代主義建築三傑之一~普易居的作品之一, 原是特別為某個地方設計的人行道標誌, 後來市政府直接沿用至巴塞隆納整個市區街道的地磚上。 La Rambla蘭布拉大道末即是嫵媚的地中海, 我們來到海邊時已將近傍晚時分, 西班牙航海英雄-哥倫布紀念碑就高高矗立在此, 陽光灑落,意氣風發地伸出右手指向海洋的另一方。 沿著海岸線即為哥倫布大道, Port Vell貝爾港裡停泊著不少的船隻,果真有古航海大國的感覺, 再看向遠方,還有空中纜車連結呢! 很多人席地而坐,曬起了日光浴, 巴塞隆納還有個驚喜,就是在海上蓋了個Shopping Mall-Mare Magnum, 以活動式的橋樑跟購物商場相連,往來遊客眾多,所以也被稱為"海上的蘭布拉"。 橋樑在淨空購物商場裡的人群後,傍晚時就會緩緩收起,人稱會移動的橋呢! 我們在這裡悠閒地呆了一會兒, 享受悠閒的傍晚時光, 之後疲累了,便踏著沉重的腳步回旅館。 沒想到一到旅館遇見Amber還來不及跟他聊今天的趣事, Amber就告訴我們他今天必須離開了, 因為他連絡上親戚,接下來幾天可以投宿在親戚家, 一來是跟他們很久不見了想聯絡感情,二來也是可以節省下不少旅費。 雖然很替他高興,但還是會很捨不得, Amber原是一早就要離開的,但想親自跟我們道別, 所以一直在等我們回旅館來, 臨行前,我從行李裡拿出台灣阿里山的高山茶包送給他, 應該算是有台灣味的禮物吧? 畢竟阿里山的高山茶品質可是一等一的呢, Amber很開心地收了這個禮物,還迫不及待的馬上泡了杯茶來品嚐, "It's so sweet of you guys! I'm so touched." 給了個友誼的大擁抱,終究還是得跟他Say goodbye, 不過我們約定好接下來的某天一定還要在Barcelona聚一次。 Amber走後,我們手忙腳亂的開始張羅晚餐, 以前都很偷懶地依賴別人, 現在沒辦法了,總不能餐餐吃三明治, 這次很大膽的從超商買了些火腿、香菇與豬肉回來嘗試, 也算是我自己這趟旅行第一次的下廚吧(之前都是靠Q在撐著!) 雖然不是什麼人間美味啦,不過菜色有了變化總是好事拉! 但這一切完全都抵不過旅館裡另一位義大利女生的高超廚藝。 其實我們已經偷偷觀察她很久了, 她每天晚餐都很豐盛,食物看起來垂涎欲滴, 但她臉上穿了唇環跟眉骨環,還都酷酷的不多話, 後來Q實在忍不住了主動與她攀談, 一聊之下才發現,原來她不是裝酷阿, 是因為英文不好,沒辦法流暢地與我們聊天,所以才都沒說話的,真是誤會他了! 我們也趁機請教她一些煮東西的技巧,他也很樂意分享地?我們。 不過聽她說,感覺都很簡單,反正就是把肉跟其他材料放下去煎就對了, 天曉得怎麼判斷他有沒有熟對我們來說是個多大的問題呀!哈哈~ 這位義大利女生還煮起東西來真的算是"搞剛"了, 除了牛排外,還有義大利捲心麵與馬鈴薯泥當配菜, 真是佩服,出門在外吃東西還這麼講究, 這樣可已經是台灣夜市裡150元一盤平價牛排的料了呢! 也許是我們聊的很投緣, 或者是她看出我跟Q眼裡透露出的強力的渴望, 義大利女生最後把半盆的馬鈴薯泥通通給了我跟Q,與我們分享她的手藝與傑作。 我們在驚訝之餘也高高興興的接受了這份禮物, 為我們求新求變的晚餐又增添了新的花樣呢! ※ 編輯: canot 來自: 123.193.26.194 (08/20 00:49)
weiiwei:推~~~ 08/20 09:28
musicz:哇! :D 08/23 23:20
JIROBASS:用力推~~~~ 09/06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