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完整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mia1022tw/22985713 今天跟Ambre約好要一起在Barcelona走走。 沒想到就在我跟Q吃早餐的時間裡, Ambre馬上交遊廣闊地招集了剛認識的新朋友,夯不隆冬地就成了一個旅行團, 10點30分台、法、義、德國際雜牌軍正式成立, 大步邁出,朝各景點前進。 我們從Hostel走路約五分鐘,即到達聖家堂La Sagrada Familia。 其實遠遠地,就看見黃色的大型機器懸掛在半空中, 盈風吹來,像是在空中揮舞的巨型手臂,守護著這座上帝的建築。 這棟已蓋了百年的奇妙建築物,是由鬼才高第接手興建,堪稱是他的代表作, 據說當時是沒有藍圖的,所有興建細節全都存留於高第的腦海中, 整體設計以大自然為靈感,佐以聖經故事人物雕塑, 不合邏輯的建造方式、獨一無二的創新手法,真的是無人能出其右, 在看照片時就已看出它的宏偉,現在親自站在它的面前,更有無限的讚嘆。 也因高第改建聖家堂時沒有實體建築藍圖,完全憑藉他的指揮調度, Gaudi逝世後,後續的建築工作便失去了方向,接手的日本建築師我想也是苦惱不已吧。 聖家堂被眾多攤販與擁擠的人潮緊緊包圍, 尤其是假日的關係,遊客往來不斷,很難一一細看這鬼斧神工的精采, 還好有唸藝術的Ambre幫我們解說,讓我們了解了這外表凹凸不平所代表的奇妙意義。 只能說我們可能高估外國人的體力, 離開La Sagrada Familia才沒幾步路, 我們的外國朋友已覺得有點疲累, 愛享受陽光的他們,找了家開在馬路中央的咖啡店坐下來, 大家各自點了杯咖啡品嚐,算是步行團裡難得的小悠閒。 由於外國朋友的名字難記,所以我跟Q幫新朋友取了小義、小德這樣代表國籍的稱號, 一來方便我們記憶,二來當我們在用中文談論到他們時,才不會被誤會講什麼悄悄話。 世面上的旅遊書籍百百種,恰恰那麼巧小德與小義買到的是同一本, 正確地說應該是同一本被翻成德語與義語的guidebook, 相同的橘底黑字,實在好認。 因大家出發前也沒做太多功課,再加上小義也不知道突然哪根筋不對, 硬是要看著他的義語guidebook,對大家用英文作景點導覽, 這樣也好,經過他與小法的解說,我們對下個目的地-聖保羅醫院,有較暸解了一些。 Hospital de La Santa Creu i de Sant Pau也就是慣稱的聖保羅醫院, 是我們行程裡沒有出現的景點,還好小義的導覽書裡提到了它, 才沒讓我們錯過這個世界遺產。 巴塞隆納除了高第外,還有多明尼克(Lluis Domenech i Montaner)與 普意居(Josep Puig i Cadafalch), 兩人與高第齊名,建築上的成就輝煌,人稱"現代主義建築三傑", 也是加泰隆尼亞的建築特色之一 。 磚紅色的學院風建築,有著寬闊的前院, 緩步行進還可以遇到作畫的人家, 就這麼靜靜的坐著,遙望遠方聖家堂,記錄著它在陽光照耀下的英姿。 其實我是個很沒藝術感的文學院學生, 沒辦法很生動的描述看到這奇妙醫院的建築特色, 只能說這兒是我看過最不像醫院的醫院, 沒有醫院特有的消毒藥水味,走進的是一處處開放的花園,還有享受日光浴的居民, 除了磚紅色的大樓本體外,上頭一個個圓拱型的屋頂與色彩鮮明的圖案, 與外頭的鋼筋水泥方形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 只看照片的話,跟人家說是醫院應該沒人會相信, 就在這個想法浮現的時候,恰巧幾個身穿白衣的醫護人員經過, 我拿出相機隨意地按了一下,只為了證明這裡是醫院而按下快門, 沒想到他們也挺配合地擺出姿勢給我,最後還瀟灑地說聲byebye離開。 我們忘了這幾個外國朋友幾乎跟我們一樣是個路痴這件事, 傻傻的跟著他們一直往前走,一下子就迷失了方向, 還好又遇到一群白衣天使(可以用來形容男生嗎?),馬上向他們丟出求救訊號, 基於醫生樂於助人的天職,他們幾番討論下幫我們想出了到達奎爾公園最近的方式, 連忙感謝後,把我們拉回正常的路線,往迷人的山坡前進。 Parc Guell奎爾公園,位於巴塞隆納北邊的山坡上, 搭地鐵到哪一站下車我已經忘記,只記得地鐵一出來,就可看見指引遊客前往的標示, 也有網友是搭地鐵至L3綠色線至Vallcarca站,出站後搭手扶電梯可到公園左側山上, 而我們的路線說近也真的不近,須走一段路至山坡起點處,在步行上山, 還好一路上是緩升坡,走起來並不吃力,而且沿途的景色還有商店可欣賞, 讓我們的視覺不無聊,心情愉悅下腳步也變輕盈。 人聲越多,我們也越靠近Parc Guell, 不明顯的招牌、童話般的建築,在在告訴我們已經抵達啦。 奎爾公園是高第作品之一,特色很明顯, 尤其是大門口正中央的磁磚貼片蜥蜴,一整個很彩色華麗, 再往上頭走,多廊柱的設計,鑲嵌著圓形彩色磁磚貼片的天花板, 底下還有街頭藝人唱歌表演,空蕩蕩的場地,迴音搭配還蠻悅耳的。 緩坡的地勢,在半山腰上的廣場,沒有太多的裝飾, 只有在邊圍設置彩色童話石椅。 這天太陽高掛,讓我們一掃在巴黎時寒冷的陰霾, 巴塞隆納沒有大多過高的建築, 站在高第的平台上就可以"近看"市區美景, 一片紅屋瓦襯著遠方的藍海白雲,很溫款的感覺。 在更往上頭的登山步道走,即可"遠眺"整個巴塞隆納市中心, 甚至連山腰上的足球場在拍片都看的很清楚呢! 我們在山上散步了許久, 直到肚子餓了才走下山來,隨意的找了一家還有營業的餐館, 雖然老闆不怎麼熱情,食物也不怎麼美味,但我們還是聊的很開心, 6歐元的午餐就在我們談笑聲中結束。 下午主要目的地是Casa Batillo巴特羅之家與Casa Milo米羅之家, 除了門票太貴外,我們都覺得高第的特色在建築, 所以我們並沒有進去內部,反而在外頭聽Amber的解說, 高第崇尚的自然風格而展現出的奇幻建築特色, 深受人們喜愛,也是Barcelona很重要的資產。 回到旅館, 拿出行程表把它ㄧㄧ記下來, 紀錄這美麗的城市,也寫下這難得的友誼。 很幸運可以選擇這個城市當我們的中繼點, 雖然我們住的地方常常都不是五星級舒適旅館, 但也因這樣,才能認識更多的友誼,這種互助得情誼,是不分國際不分種族的唷。 後記:八八水災的嚴重,真是令人觸目驚心,尤其家鄉也在南部的我,    看見以前熟悉的地方突然變的滿目瘡痍,一時之間還真的沒辦法接受。       沒想到此時居然接到Amber的來信,很擔心我跟Q的狀況,    請我們ㄧ定要回信告訴他平安與否,我跟Q收到信真的感動不已,    連忙回信道感謝,也更讓我們相信這友誼並不只是ㄧ般的萍水相逢而已。 -- ※ 編輯: canot 來自: 123.193.28.221 (08/15 18:31)
weiiwei:推~~~ 08/17 10:43
musicz:好棒! :) 08/17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