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Y_Resear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麥克‧克萊頓 「科學原要帶我們遠離人類無知的恐懼,但科學卻常被用來製造對未來仍然無知的恐懼: 什麼才能真正讓我們脫離恐懼,科學嗎?」 書中一再引用期刊論文,各種數據與各類表格,並在附註中著名來源,多引自Science、N ature等知名期刊,穿插在故事中,生動地將那些「新資訊」表達出來,批判我們根植心 中的「錯誤訊息」。令人透不過氣的小說,我一口氣在一天之內把它讀完,在閱讀的過程 中,慢慢接受了作者要我們知道的「資訊」,也開始懷疑那深植腦中的「理論」,那正在 發生的「事實」,那迫切須要徹底實行的「預防」,那不斷被喚起的「恐懼」。。 科學研究有可能受政治、偏見、意識形態影響,環保團體、政府組織和大企業都有「破壞 環境」的紀錄,書中都會提到。 南極的冰山正在溶化? 二氧化碳增加的濃度嚴重影響氣候? 暖化趨勢有多少是自然現象? 人為因素是暖化的充要條件? 暖化現象被歸因為人類活動,主因是大氣層的組成分子?還是土地的使用? 沙漠正在蔓延?(除了書中提到的撒哈拉不知道還有哪個是在縮小的) 新疾病出現的比例正在增加? 瘧疾會重回先進國家? 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多少? 冰河幾乎全部在融化? 海平面現在上升的比較快? 電腦模式能證明任何東西嗎? 颶風的數量增加?極端氣候全球化? 聖盈現象只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另外,我個人的經驗是,跟別人討論這本書是很挫折的。他(應該說我們),深信全球暖化 是已證實的理論,南極的冰山的確在溶化,海平面確實在上升得比較快,如果《恐懼之邦 》寫的(引用的)是真的,那這些早就從課本拿掉了,早就被大肆報導了…… 最後,既然這些恐懼來自於「臆測」,補救經營的支持理由可能是一箱情願,那麼… 我們的荒野經營研究的夠嗎?可以保證達到它的效益嗎? 我們可以期待用立法的方式經營一個複雜的系統,例如環境? 我們的恐懼合理嗎? 讀完後,我覺得有要好好研讀學校圖書館每期的科學期刊的義務…… -- 拉哩拉雜的網路日誌,我的空間有我的存在 http://blog.yam.com/hsiehwe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hsiehwei 來自: 218.164.113.190 (06/19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