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aiw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面在討論時有提到點香港經驗,今天剛好看到這篇文章, 呼應了前面討論到的合拍劇的美麗與哀愁(其實哀愁多於美麗)... 雖然文章是討論電影,但我想電視劇也是一體共用的, 而且電視劇的影響或許更為深入一點。 以下節錄討論合拍片的部份,原文請至連結觀賞。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0010904+112010053000458,00.html 縮址 http://tinyurl.com/2cgjlzs 由《歲月神偷》談起 香港電影的前世今生 2010-05-30 家明(香港影評人、金馬獎評審) (略) 港陸合拍片 縛手縛腳 《歲月神偷》不是第一部被批評為選擇性去寫「香港故事」的影片,2003年的《金雞2》 及2007年的《老港正傳》也曾受質疑。《老港正傳》想用溫情手法,寫電影放映員與家人 如何渡過香港的幾十寒暑,但影片被批評是「選擇性失憶」,有網誌影評這樣說:「一個 老左派的故事,為什麼只講六七『暴動』、七三股災,而不講文革浩劫、中英談判?為何 只講『改革開放』,而不講八九民運?……回歸十年,也只剩下走出九七股災、除下沙士 口罩,空洞的香港精神。小人蛇事件沒有了。人大釋法沒有了。七一沒有了。董建華也沒 有了。」 歸根結柢是批評者對「合拍片」的疑慮,今天香港電影要滿足國內市場,要適應大陸電影 檢審的遊戲規則,只得小心翼翼。「八九六四」、2003年香港的五十萬人「七一」反政府 遊行,雖是廿年來香港人刻骨銘心的社會經歷,後來卻成為北望從商者的忌諱,使得回歸 十多年來,想說「香港故事」的影片處處顯得縛手縛腳,叫觀眾看得不夠痛快。《金雞2 》及《老港正傳》等很可能都是受《阿甘正傳》的啟發而來的,《阿甘正傳》固然也在促 銷其美國夢神話,但另方面影片倒也對美國自以為傲的當代歷史開了一次不算嚴厲的玩笑 (乒乓外交、水門事件等等原來都是盲打誤撞出來),單是這種對過去傷痕莊諧並重乃至挖 苦嘲笑的態度,政府與民間的包容,就已經夠我們的「香港故事」影片、國內的「主旋律 」歷史片好好借鏡。 不「和諧」的港片時期 不過,香港電影也不是一開始就如此「和諧」的,我們都記得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 (1994)如何諷刺國內官場的權力鬥爭、政治抹黑的「成份論」。六四事件後也有不少反映 港人支持民運心理的電影,如王晶《專釣大鱷》的反派叫「李棚」(跟李鵬同音);周星馳 演的《師兄撞鬼》奸角叫「鄧李揚」(即鄧小平、李鵬及楊尚昆)。徐克對八九民運的回應 也快,他的《英雄本色3》在1989年10月公映,影片把七○年代的越南跟八九的北京對比 ,對白引用「屠城」及「人間煉獄」等字眼。到了1990年,《省港旗兵之地下通道》寫「 大圈仔」(來港行劫的內地罪犯)最後踏上拯救民運分子之路,電影拍得粗糙,但議題非常 大膽。香港電影的六四情結,一直到回歸初期:200 3年憑《無間道》成為大導演的劉偉 強,在1998年拍了《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故事背景是1989年,說主角陳浩南(謝霆鋒 演)輟學,行走江湖,一眾少年刀光劍影的同時,竟剪上了六四事件天安門軍人清場的新 聞畫面。在今天合拍片是王道、電影人為了偌大市場及機遇而不敢造次之時,上述的電影 無可避免變成明日黃花了。 「合拍片」興盛也帶出「香港電影」的身分問題。「香港電影」如何定義,十年前很具體 ,今天卻成了難題。 首先是資金來源,到底是香港還是國內的投資,還是兩地合資?另方面是參與的幕前、幕 後人員有多少「港人」?三是這電影在香港拍攝嗎?跟香港社會到底有沒關係(《十月圍 城》的例子最堪玩味,它以合拍大片的姿態,在國內呈現香港中上環舊景)? 香港電影身分難題 有人問香港既已回歸了,還要保留「香港電影」的名號嗎?沒聽說要界定甚麼「成都電影 」、「上海電影」及「北京電影」的。然「香港電影」的名份,有些是情感及歷史因素, 幾十年來曾經一度繁盛的工業歷史,怎可一下子丟失?另方面是能力及視野的差別,香港 作為國際大都會,加上許多年的實踐經驗,在不同方面應比國內略勝一籌,當然這種兩地 的「差別」越來越不明顯了。第三涉及行政機關、資助及授獎機構的日常操作,如歷史悠 久的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仍是頒獎給「香港電影」,什麼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當局就 要充份說明了。 香港電影的身份問題也不始於今天,十多年前的合拍片《菊豆》及《霸王別姬》也以「港 片」名義參加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競逐。也許按今天的某些標準,《菊》及《霸》說不定 還繼續是「香港電影」!但行政操作歸行政操作,在一般人心目中,真正的「香港電影」 到底還餘下甚麼?對某些人而言,《天水圍的日與夜》及《歲月神偷》因關顧香港議題, 街景及人臉都似曾相識(雖然《歲月》以上環「扮演」深水埠),這些才是最「根正苗紅」 的「香港電影」。另有些獨立電影因涉敏感議題,如崔允信去年的《三條窄路》,開宗明 義談官商勾結、七一遊行,製作規模較少,也注定打不進大陸市場,也就成為另類的「真 正港片」。倘如是,那「香港電影」往後就只有向小眾及藝術市場靠攏嗎?電影市場兩極 化,當「影協」、金像獎繼續在《赤壁》或《葉問》等大片中「數人頭」,看其是否符合 「香港電影」的基本門檻之時,香港觀眾也許只有透過極低成本的《天水圍日與夜》 (當 然大部份觀眾其實不在乎這部影片),才感受到那份實價不二的「港性」、沒懷疑餘地的 香港情懷了。 -- 僅僅活著是不夠的,我們要自由、要陽光,還要一朵小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25.138
fdtu0928:我推~ 06/15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