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ech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科技版從2005年一直看到現在,感覺以前很多有意義的分享,現在使用者變多, 反而有意義的文章變少了,希望這個分享能帶動一些正向的發展。 這個分享會對工作年資兩年以上四五年以下想轉職的人有比較大的幫助。 一、背景 總共年資接近六年,私立大學資工系畢業,112冷門工學院碩士畢業,役畢。 專長偏向軟韌體開發,但也有基本硬體概念,具備基本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第一份工作年資約兩年,在台商擔任軟體工程師,有Linux driver,Window軟體及 RTOS的開發經驗。 第二份工作年資接近四年,在美商MCU廠擔任應用工程師,有Linux driver,Symbian driver,8051 firmware開發經驗,有硬體設計基本概念也有客戶技術支援經驗。 二、面試心得分享 (a)Synaptics 新思國際 職缺:FAE 公司介紹:目前觸控控制晶片的龍頭,主要產品為手機的觸控螢幕控制晶片及觸控板。 職缺介紹:FAE,負責客戶技術支援,產品推廣。需要技術背景及溝通能力,對內與其他 工程師,對外與客戶溝通協調。 面試經過:透過獵人頭介紹此職缺,一開始是介紹到韌體部門,不過在跟新思的人資討論 之後,她認為我有FAE的人格特質,所以應聘職缺改為FAE。 一開始會有一份簡單的邏輯測試,不過題目內會有一些小陷阱要注意,個人 感覺這份測試並不會影響結果太多。 完成測試後會有數位面試官來進行一對一面試,這幾個面試官的流程還蠻固定 的,都是類似以下流程: (1)自我介紹,包含工作經驗跟做過的專案。 (2)針對過往經驗提出問題,會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但不會很深入。 (3)工作內容介紹。 (4)一些客戶支援的問題,包含客戶應對,公司內部資源協調等實際會遇到的 情境題。這種問題都是你做過AE/FAE會很理解,沒有經驗就不好發揮的問 題。 (5)請你提出問題。 在這些面試過程當中,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個職缺需要的是有很好的溝通 能力及抗壓性,不過很有趣的在面試當中完全沒有英文的對話及測試,跟一 般美商面試過程比較不同,不清楚是不是因為以往經歷讓面試官相信我有基 本對話能力。 感想 :Synaptics最近業績非常之好,因為業務擴張而需要擴充人力,這會是個好的 現象,代表這個職缺不是因為人員流動而產生的,這家公司的文化感覺上是 非常開放,喜歡團隊合作,而且對人非常的soft。這讓面試者在面試過程中 感到非常自在,而且主考官會事前先閱讀你的履歷,讓人感到十分被尊重, 可以想像在這間公司內工作應該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優點 : (1)公司業績不錯。 (2)公司文化很美式。 (3)在台灣有大規模的工程師團隊,相較其他外商上獲得技術支援的時效上 應該比較有彈性,溝通上也會簡單許多。 缺點 : (1)競爭對手很多,觸控市場上對手眾多,無論外商(Atmel,Cypress,Maxim) 或是台商(義隆,原相,奇景)等,都是未來業績的風險因素。 (2)FAE人數不少,如果未來業績下降,會讓人有可能被裁員的遐想。 (3)工作loading應該蠻重的。 結果 : Offer Got。 (b)Intel 公司介紹:半導體龍頭廠。 職缺介紹:AE,但還是負責客戶技術支援,BUG分析,市場新脈動的調查,也有可能要 負責一些教育訓練的部分。 面試經過:透過獵人頭介紹,此職缺負責領域跟我以往的經驗相同所以介紹。 一共有三次的面試,跟五位面試官面談,流程跟一般網路上介紹的差不多。 第一次面談就直接在Intel台灣辦公室,跟兩位工程師一對一面談,每位 30分鐘,一位是台灣人,一位是外國人。面試流程如下: (1)自我介紹 (2)根據你以往的經驗提出技術問題(問的蠻深入的,還好我面試前又背了一次 spec) (3)其中台灣工程師還會針對客戶技術支援上提出很多情境式問題,如專案資 源分配及客戶關係處理,也是做過AE/FAE就會了解怎麼應對的。 (4)請你提出問題。 跟台灣工程師面談時是全中文,不過跟外國工程師面談時就是全英文了,台灣 工程師比較偏向技術支援的情境問題,而外國工程師就是全技術問題。 第二次面試是電話面試,同時與兩位美國的工程師電話面試,一共一小時。 流程跟之前類似,不過因為面試時間比較長,所以針對很多技術問題進行非常 深入的討論。 第三次面試又是到Intel台灣辦公室,這次是與用人主管面談,比較偏向工作 介紹跟人格分析。 感想 :Intel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冷靜一點,在面試時候的問題也會比較尖銳,這種 狀況下回答問題時就要有信心,但是也不能太強硬而給人剛愎自用的感覺。 不過整體文化感覺還是相當美式管理,也會有許多跟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甚 至直屬主管可能就會是外國人,對於未來的職場規劃應該會是個大加分。 優點 : (1)業績穩定,在電腦市場沒有競爭對手。 (2)美式文化,並有許多機會與國外工程師共事。 (3)工時相對正常。 (4)名聲響亮,父母比較好向親朋好友炫燿。 缺點 : (1)分工非常細,會限制未來的出路。 (2)電腦市場前途未明。 結果 : Offer got. 三、經驗分享 (1)以往工作經驗非常重要,男怕入錯行,請慎選前幾份工作,不要貪圖小利(例如一個月 多兩千塊等)而選了太偏門的工作領域。像我第一次換工作時,大部分發出面試邀請的 公司都是系統廠居多。經過四年AE經驗過後,發出面試邀請的就是IC Design廠商居多 了。 (2)英文能力非常重要,台灣科技業想找比較好的機會還是得去外商,而外商基本上都很 在意你的溝通能力,如果你連話都說不好,基本上等於沒有溝通能力了。平時就要多 培養英文聽說能力,訣竅也只有多聽跟多說,沒有什麼一步登天的捷徑。 (3)學會包裝跟推銷自己,這也是工程師比較不會的地方,要增加曝光度有幾個訣竅: (a)建立一個LinkedIn帳號,並詳細的把你的工作經驗與專長寫在上面。在我完成這個 步驟之後,兩個月內有接近十個獵人頭來找我介紹工作,有好幾個機會都是104上 面沒有的。 (b)準備好一份英文履歷(resume),英文履歷的格式跟中文履歷有很大的不同,英文 履歷的要點是簡潔,通常大小都在一張到兩張A4以內。你不需要寫自傳及太繁瑣 的介紹,面試官對你的專長有興趣自然會找你面試了解細節。完成之後請務必找 有經驗的人幫你檢查潤飾過,像我完成之後也找過留學過的同學幫忙修改,的確 修正了很多沒注意到的小細節與錯字。 (c)準備好一份投影片,內容是介紹你以往的專案及專長。在面試時如果遇到面試官 比較文靜,常常會有大眼瞪小眼的尷尬狀況發生。準備一份投影片,可以有效改 善這種狀況。當你發現面試官比較被動時,你就可以拿出這份投影片來介紹,依 序介紹以往的專案,在介紹時要把握一個要點,仔細觀察面試官的反應,如果他 不感興趣,那這個專案要介紹簡略點,如果他開始有點興趣了,那就要放慢速度 ,慢慢介紹細節來引誘他發問。在一個面試中,如果面試官很少問題,代表他對 你的印象不深,這種狀況下,你成功機率自然就比較小了。另外這個投影片也可 以幫助你取得主動權,避免面試官問你比較不熟的領域。 (d)準備好你自己,請熟悉所有你寫在履歷上的技術問題,我在前公司面試人的時候 ,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應聘的工程師,履歷寫的讓人很驚艷,但是面試的時候對他 寫的技術專長一問三不知,這種狀況下會讓人覺得印象很差。舉例來說,有位工 程師在履歷上寫熟悉SPI介面。然而面試時連SPI介面有幾條線都回答不出來,最 後解釋他只用過晶片廠商提供的API來控制SPI。在這種狀況下,請不要寫熟悉這 個通訊介面,真的要寫,也務必在面試前google一下惡補一下。 (e)情報收集,在得到面試機會後,務必妥善的收集各種資訊,最基本的是先了解工 作內容,針對工作內容先惡補一下,如工作內容與USB有關,務必要先溫習一下 USB spec。此外使用google搜尋相關的面試經驗,有時候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 資訊。有機會得知面試者的身分的話,甚至可以想辦法去搜尋他以往的經驗來推 測他可能會問的問題。 (f)外表整理,盡量把外表整理的乾乾淨淨,有西裝的話推薦穿著西裝去面試,穿著 正式服裝會增加你的說服力,給人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一套正式的服裝絕 對是個加分條件。只有電影裡面的程式高手才會不修邊幅... (4)放開心胸,在盡人事後就要學會知天命。並要學著在失敗的面試中分析失敗的原因, 在未來的面試中修正並改善。 (5)廣結善緣,在公司中盡量跟同事維持良好的關係,並適時的顯示自己的能力,很多 時候會幫助你的人都是你意想不到的人。在工作中人和也是很重要的,你的能力再 強,沒辦法團隊合作,還是會喪失很多好的機會,尤其是外商都十分在意這個點, 請務必要成為一個團隊合作的高手而不是獨善其身的高手。另外很多時候好的職缺 在公司內部介紹時就找到人選了,根本不會發布到人力銀行上。 PS.這個分享我盡量避免掉一些公司會認為不適合在公開場所發布的資訊,但是如果貴 公司有認為不適合發布的部分請來信告知,我會再做修改或刪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56.136
iou55662:詳細用心 好文給推~~ 07/12 02:25
MeiHS:這篇好 值得M 07/12 02:26
diabloevagto:建議在標題打上公司名稱,方便之後尋找 07/12 02:30
Zenta:感謝好文分享!! 07/12 02:35
fran:推 感謝分享 07/12 02:41
jalynn: 07/12 02:44
Ltiger:值得參考的好文 07/12 07:14
QuadroFX:讚 07/12 07:15
shawnyao:讚 07/12 07:50
Suppan:Intel的$$很不錯 07/12 07:51
jamesyu545:高手 推 07/12 07:57
pinkowa:"另外很多時候好的職缺,在公司內部介紹時就找到人選了" 07/12 08:01
aloneme01:「好缺不會放在104上面」 永遠記住這句話就對了 我大學 07/12 08:06
aloneme01:時聽業界學長回來分享的 出社會覺得他媽的中肯= = 07/12 08:07
soulgel:真的 一開始選的產業很重要 甚至學校實驗室也很重要 07/12 08:08
soulgel:一環扣一環 除非是輪班星人那種 不然真的一環扣一環 07/12 08:09
soulgel:工學院一開始都是系統廠缺 幸虧原PO忍得住.. 07/12 08:09
solarflare:好文,許多觀念很受用,不吝分享真好人 07/12 08:11
wanquan:感謝 07/12 08:27
h9881121:好文 推 07/12 08:35
imys:好文章! 感謝分享! 07/12 08:38
xxp680:推 07/12 09:11
Renway:推! 實用的心得 07/12 09:21
macher:值得推薦!! 07/12 09:39
Biglottery:推用心!!! 07/12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