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ote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搖滾、客家與原樂-我的音樂live Posted on 2006-05-01 02:02 翁嘉銘 唱片市場低迷,演唱會倒是多了起來。不過票價都不便宜,費玉清2006 脈脈聲情演唱會,最低也要800;棒棒堂SUPER LADIES NIGHT萬人嘻哈 派對,「男人價」600、「淑女金」400;國外來的表演票價更貴, 都是千元以上起跳。對我這種月入五、六千稿費收入的「貧戶」來說 ,根本看不起!只好看live house的演出,而且都是人家邀我去, 免費看的。live house一般都是地下樂團或非主流的音樂人的演出空間 ,但常有動人、具創意的、狂放的表演,也經常人滿為患,像陳珊妮、 蘇打綠、自然捲等藝人團體的場子,開演前都大排長龍,準時到場是 看不到的。 近一個月來,我算蠻幸運的,看了四場表演,其中兩場是人家邀我看 的,都在公館的「The Wall」。一場是專唱藍調搖滾的「ABS」,我戲 稱他們是沒有伍佰的China Blue,因為主唱兼鼓手是「大力打鼓」 DINO,bass小朱,keyboard大貓,是China Blue的班底,然後加吉他 手楊騰佑,前「新寶島康樂隊」的吉他手。 改編大家熟悉的藍調歌曲包括BB King「Everybody Lies A Little」、 Simon&Garfunkel「Mrs.Robinson」、Stevie Ray Vaughan&Double Trouble的「Crossfire」、ZZ Top「Blue Jean Blues」、The Doors 「Roadhouse Blues」等等。 但並不Blue,都讓台下觀眾high起來!楊老師和大貓的solo精彩, 也有些即興的jam,讓人見識他們演奏的實力。美籍義大利人DINO( 最近拿了台灣新身分證)的唱腔厚實有力,歌曲間插點他洋腔國台語 談話,都逗得人們大笑。那天DINO還意外地衝到台下,把女友拉上台 求婚,真是太浪漫了!看「ABS」(All Blues Ska)當然會讓人想和 China Blue比較,除了沒創作曲外,編曲加入Ska的元素,變得更歡快些 (Ska,一種源於牙買加的舞曲,融合古巴、非洲爵士樂、R&B的音樂 ,吉他常刷反拍,有的樂團做big band配置);客家歌手黃連煜和我 在聊說,現在幾乎沒聽到年輕樂團在做藍調搖滾了。 因為是live house裡的表演,台下認識的樂手、歌迷多,感覺像是 圈內人的party,而不是秀,但不失資深樂手的專業功力,態度上自然不 造作。樂手放下工作,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是種幸福。 上周在「The Wall」則看了全然不同樂風的演出,客家民謠音樂人林生祥 和日本來的吉他手大竹研一同表演。兩人曾於德國tff音樂節(2005)、 美國柏克萊大學Hertz Hall「生祥演唱會」(2005)、美濃秋豐音樂祭(2005)、 草根之聲新演繹與「客家桐花季」(2006)中多次合作,林生祥也邀請大竹 研參與「有機農民」新專輯的錄音。 民謠與民謠搖滾和「ABS」的狂歡氣氛不同,清新、誠摯而溫馨。林生祥向 來關心台灣農民,在全球化與加入WTO後所受到的衝擊。我雖聽不懂客語, 卻能感受到歌中對農村文化的眷戀、哀嘆及其寄望。還邀來長期為他 寫詞的鍾永豐現場朗誦詩作,讓我彷彿回到60年代中國現代民歌運動的氛 圍中,恰巧楊祖珺也在現場。大竹研的木吉他彈得非常出色,融合古典與民謠 ,詮釋林生祥的作品十分貼切;首次以電吉他演繹,也恰如其份,在民謠的恬淡 中,帶來一股熱流。不少歌迷都一道合唱,好像是小型的林生祥歌迷會。會中生 祥朋友生日,讓他有點尷尬,趕忙聲明他是不在台上唱生日歌的,這個人的嚴謹 ,就是這麼不逾矩。 「大大樹」的老闆鍾適芳約大家留下來聊天,現場有很多熟識的朋友,包括郭力 昕、萬芳、馬世芳、葉雲平等等,但我要趕去女巫店聽阿美族女歌手小美的表演 ,來不及和林生祥話別,就冒雨趕到不遠處的「女巫店」,表演已經開始了。 小美曾是「原舞者」的舞者,除了阿美族的母語歌,也專心學唱鄒族達邦部落音 樂家高一生的作品。在場還有圖騰樂團主唱兼吉他手台東阿美族Su-ming(姜聖民) ,正在講笑話。有時小美幫他和聲,或者他為小美彈吉他,小美唱完一首令人陶醉 動容的母語歌,像是古老的靈魂召喚著我們,接著Su-ming就又講個笑話,讓人時空 錯亂。正想讚美小美的音色,很有原住民老人家的韻味,前「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的 陳主惠和雲力思,剛好對小美說:「還不夠還不夠!小美還要多聽、多學。」陳主惠 也是「黑名單」音樂工作室的一員,和我認識十多年,她對我說,像小美這樣肯像學 原住民老人家唱法的年輕人,已經很少了,就特別需要督促她。漢人有誰會好好叮嚀 小孩把母語、中文學好嗎?學美國話是更要緊的事嗎? 我是不像陳主惠和雲力思那麼專業,但有次在一家小酒館,小美清唱高一生的作品 「長春花」,實在好聽得不得了!我無法描繪,感覺像是高山上的花兒,有隻白蝶守候著 ,直到枯萎-窗外開了一朵朵的長春花 優美的微風中搖曳 啊!美麗的長春花 讓我把它獻給妳 越過一重又一重的山峰(高一生1949年創作) 【打開野火樂集首頁可以試聽】 隔兩天,又在「女巫店」聽紀曉君、她妹妹家家、舅舅昊恩(去年原住民創作歌謠第一名) 與AM樂團。詮釋卑南民謠與南王部落歌謠作者陸森寶的作品(如美麗的稻穗),紀曉君唱得 最美、最動人,和陳建年的樸實、巴奈的深厚相映成輝。妹妹家家的母語歌和藍調都唱得極佳 ,私底下寫的詩也很好;昊恩的吉他和歌曲創作,也得到眾人的肯定。小小的女巫店,挺多擠 下一百人吧!觀眾的眼睛注視著他們,隨他們的歌、笑話而陶醉、捧腹、鼓掌,那種快樂和看 大型演唱會不同,沒有花招、煙火秀,卻像是親友開心的聚會,有點亂或無厘頭,但又滿足。 台灣確實有很多出色的音樂人,他們或許不主流、不商業、不常上電視和娛樂新聞,但他們真 真實實地在音樂發生的地方,獻出給我們真心、美好的歌。這也是我整個四月的音樂生活。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wonwon/archive/2006/05/01/5605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3.2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