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譯自此http://www.atarn.org/letters/ltr_dec04.htmhttp://www.atarn.org/letters/letr_dec04/nosteelkaman1.jpg在下面
在18至19世紀,波斯以及後來印度蒙兀兒帝國的工匠開始製作鋼質的弓。 這類弓握在手裡都比較沉;但它們也比較耐久,經得起極端的氣候。因此它們 特別適應北印度變化極大的氣候環境。 弓身的塑才是一種稱作「烏茲」的鋼。金屬鎔鑄成層層的硬的「烏茲鋼」 和軟的鋼才,透過「冷焊」的技巧將它們鎔鑄成一體。雖然這種鑄造法與日本 刀相類,但日本刀鑄成一體的是兩層硬度不同的硬鋼,而「烏茲鋼」鑄造的刀 刃卻是軟硬材質相疊數層,塑造成類似複合弓的特質。 某座印度城市──海德拉巴,特別以製造這種弓聞名。在海德拉巴北方的 畢達里,當地製作的鋼質弓和其他武器的特殊裝飾方式就稱作「畢達里」。其 製作過程大致如下:當弓成形後,用硫酸銅處理鋼的表面使其成黑色,然後用 利刃刻繪圖樣,將金銀嵌入溝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45
Cimon:歹勢..被修掉啦..140.112.250.145 05/17
reinherd:這種鋼弓很難拉開嗎?不怕生銹嗎? 134.208.41.224 05/17
從圖看來的話應該不難吧(沒啥說服力..).. 以拉弓所需要的磅數來說單體弓或複合弓也都可以做得很硬很難拉 因此他們在技術上可能已經可以在製造時就控制拉開鋼質弓所需的力量 一般說來弓也不能做的太硬 恰好比人的力量小一點比較好 (就算膂力過人 拉多拉久了也會肌肉酸痛 硬弓主要是測試力量的) 至於會不會生鏽..我想這應該也是已經被克服的問題吧
reinherd:並且在18至19世紀火槍不是已經很盛行呢,為何還뜠 134.208.41.224 05/17
reinherd:會發展出鋼弓? 134.208.41.224 05/17
弓箭還沒退流行啊 西歐(除英國外)會發生「火槍代替弓箭」的現象 是因為那裡弓箭從來就不流行啊
popoka:那時候火繩槍的有效距離好像只有200m... 61.229.19.105 05/17
popoka:但是弓箭可以射更遠歐..所以弓箭和火槍並行 61.229.19.105 05/18
據說好的土耳其弓設程可達半英哩(顎圖曼土耳其的歷史紀錄) 不過這可以想像應該是磅數最高的弓配上最輕的箭
ThomasJP:弓的射程比較近啦,但是射速比火槍快啊... 218.167.47.48 05/18
我覺得射程上其實兩者並沒有差很多..雖然很多人在比較優劣時會把 弓的射程短於火槍當作事實 這太常識性的說法其實對於了解當時戰爭幫助不大.. 正確來說 與使用弓箭相反火槍的使用並不需要什麼技巧 因此在不同的人手上弓箭的威力可以天差地別 好的箭手遠比火槍手(沒好壞可言) 具有更大的準確性及殺傷力(直到膛線和sharp shooter出現之後) 只比較武器的優劣而忽略人的素質可以說是戰爭工業化標準化之後的想當然爾吧 純粹以兵器而言的話 火槍其實只有在對付重裝甲的敵人時有不可代替性 在歐洲30年戰爭時非常勇的瑞典人學著他們國王Gustavus Adolphus一樣只帶鋼盔 不穿盔甲以後(實際上可能是因為瑞典很窮買不起裝備不足) 整個西歐可說群起仿效 而Musket(當時主要的重型火繩槍)的重量也隨之下降 不再需要攜帶槍架
rss:這種鋼不就是拿來做大馬士革劍的鋼材? 218.168.181.79 05/18
對啊。
Cimon:歹勢我好像又修到誰的推文了..140.112.250.145 05/18
FlyinDeath:凱莉的大馬士革刀嗎~ (廢鐵鎮出品) 134.208.27.65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