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曉得PO在這對不對 不過經濟生產跟戰爭脫不了關係吧? 所以冒昧問一下強者們...... 記得去年曾看過一篇論文 作者好像是法國人,不過我看到的論文是英文版 主要是討論西元前後這段時間 關於北非、中亞與華北平原的氣候與植披物產 這三個地區在二千年前都曾是物產豐富 氣候宜人、農業生產力極高的千里沃野 一般說法認為 現今三地自然景觀之所以會是黃沙一片,土壤貧瘠 主要是人為過度開發導致植披生態變化,進而影響雨量與土質 所以把這三地列為人類破壞自然導致沙漠化的最佳例證 但作者似乎透過考古得到相關的證據 認為今日地球的緯度與當時相比,至少整體南移了15~20度 也就是說當時的比利時、高盧一帶相當於今日北歐的氣候 而北非與中亞的沙漠則是副熱帶植披與西風帶南緣籠罩 因此雨量比今日要多的多 華北平原則因為有亞洲季風調節,所以受的影響相對較不明顯 但年雨量與當時相比至少減半 作者的結論是當年這三地的確無愧於人類文明發祥之處 氣候與生活條件均應十分豐饒 (所以當年的迦太基、埃及與各中亞王朝其實是富庶到不行? 我是知道迦太基在北非的大片農莊是地中海的穀倉之一 甚至包括今日乾燥強光的西西里,不過這論點還是很震撼) 而今日之所以景觀大變, 卻並非人為過度開發 而是地球磁場變動導致全球緯度的偏移 作者甚至舉證說南極大陸冰層下曾發現大片溫帶植披遺跡 當時對這篇論文很有興趣 曾經特別存檔,後來我電腦資料遺失 要再找卻找不到這篇資料了 連Google大神也聳肩搖頭 不知道眾強者們是否曾看過這篇過相關的記載 或有相關的資料可以分享? 感謝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5.29.47
LUDWIN:我覺得應該是冰河時期結束洋流變化.... 61.62.185.196 03/01
LUDWIN:要說是地球緯度變化實在太瓊海探奇了點... 61.62.185.196 03/01
> -------------------------------------------------------------------------- < 作者: 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 看板: Warfare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紀元前後的緯度變化 時間: Tue Mar 1 18:30:56 2005 ※ 引述《ELFIN (回到未來)》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關於紀元前後的緯度變化 : 時間: Tue Mar 1 13:37:16 2005 : : 不曉得PO在這對不對 : 不過經濟生產跟戰爭脫不了關係吧? : 所以冒昧問一下強者們...... : : 記得去年曾看過一篇論文 : 作者好像是法國人,不過我看到的論文是英文版 : 主要是討論西元前後這段時間 : 關於北非、中亞與華北平原的氣候與植披物產 : 這三個地區在二千年前都曾是物產豐富 : 氣候宜人、農業生產力極高的千里沃野 : 一般說法認為 : 現今三地自然景觀之所以會是黃沙一片,土壤貧瘠 : 主要是人為過度開發導致植披生態變化,進而影響雨量與土質 : 所以把這三地列為人類破壞自然導致沙漠化的最佳例證 : : 但作者似乎透過考古得到相關的證據 : 認為今日地球的緯度與當時相比,至少整體南移了15~20度 : 也就是說當時的比利時、高盧一帶相當於今日北歐的氣候 : 而北非與中亞的沙漠則是副熱帶植披與西風帶南緣籠罩 : 因此雨量比今日要多的多 : 華北平原則因為有亞洲季風調節,所以受的影響相對較不明顯 : 但年雨量與當時相比至少減半 : : 作者的結論是當年這三地的確無愧於人類文明發祥之處 : 氣候與生活條件均應十分豐饒 : (所以當年的迦太基、埃及與各中亞王朝其實是富庶到不行? : 我是知道迦太基在北非的大片農莊是地中海的穀倉之一 : 甚至包括今日乾燥強光的西西里,不過這論點還是很震撼) : 而今日之所以景觀大變, : 卻並非人為過度開發 : 而是地球磁場變動導致全球緯度的偏移 : 作者甚至舉證說南極大陸冰層下曾發現大片溫帶植披遺跡 : : 當時對這篇論文很有興趣 : 曾經特別存檔,後來我電腦資料遺失 : 要再找卻找不到這篇資料了 : 連Google大神也聳肩搖頭 : 不知道眾強者們是否曾看過這篇過相關的記載 : 或有相關的資料可以分享? : 感謝感謝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18.35.29.47 : 推 LUDWIN:我覺得應該是冰河時期結束洋流變化.... 61.62.185.196 03/01 : → LUDWIN:要說是地球緯度變化實在太瓊海探奇了點... 61.62.185.196 03/01 緯度南移是根本不可能 因為這是定義上的錯誤 地球是一個球體 緯度多少度根本是固定的 合理的解釋是當時的地軸傾角比現在要小(地軸更接近垂直於黃道面) 因此南北回歸線更接近赤道 地球上的各氣候區也會更往赤道靠攏 因此兩極應該更加嚴寒才對... 南極有植被則剛好相反 需要很大的地軸傾角 地軸傾角變動的週期我忘了 不過南極的考古證據很多都是恐龍時代的了 當時"南極洲"根本不是在"南極" 因此可以排除不討論 至於冰河時期在至少一萬年前新石器時代開始時就結束了 因此也可以排除 所以如果此理論成立 地軸傾角應該是由當時到現在逐步加大的趨勢 大概就是這樣 -- 臥龍崗上梁父吟~ 夜觀春秋筆劍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54.243
treker:自轉軸繞真正的地軸 約12,000年 稱為"歲差" 140.109.53.165 03/02
treker:會不會是地磁南北極的互換 過程中造成環境驟變 140.109.53.165 03/02
ThomasJP:地磁逆轉只會影響生物和范艾倫帶減弱... 218.167.51.239 03/02
treker:輻射帶減弱後萬一太陽再來個閃焰 黑子活動 140.109.53.165 03/03
treker:我們大概不只看到極光 會是太空核風暴吧 orz... 140.109.53.165 03/03
ThomasJP:那也不會是氣候帶南移啊... 218.167.55.228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