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A. 序曲 在永享之亂與結城合戰之後,關東失去了公方,而因為嘉吉之變倖免於死的永壽王 則慢慢長大 到了1449(寶德元年) 在越後守護上杉房定的請求下,幕府同意永壽王繼承持氏 鎌倉公方之職,並賜名成氏(將軍義政原名義成),由京都前往鎌倉 而當時在關東擔任管領一職則是山內上杉憲實之子憲忠 幕府的決定傳到關東之後,關東的各個勢力分成兩種看法 在北關東,主要是當年支持叛亂的豪族--舊結城系,十分歡迎 但是以南關東,是關東管領上杉氏主要地盤,對此則十分抗拒 並開始相互對抗 B. 享德的動亂 1450(寶德二年),在成氏來此的第二年,山內上杉家的家宰長尾景仲, 扇谷上杉家的太田資清,便聯兵攻打公方成氏,成氏逃往相模江之島 而後公方武士蜂起,兩者互有拉距,10月 在幕府的仲介下兩方暫時和解 成氏和憲忠返回鎌倉,可是成氏和憲忠仍然有很大的心結 1454 (享德三年) 12.27 成氏趁召見管領憲忠時,暗殺憲忠, 也引發了公方和上杉氏的長期對抗,山內和扇谷上杉同時起兵攻打公方 兩方開始在武藏地區混戰,之後在分倍河的會戰中,足利成氏戰敗逃離武藏 並前往下總古河,並且繼續使用享德年號,直到1482(文明十四年),日後被稱為 古河公方 而幕府則在1455(康正元年) 4 下令駿河守護今川範忠討伐足利成氏 但由於此次,北關東豪族層的強力支持公方,使得兩方實力相當,開始在武藏 和下總的利根川長期對陣,關東陷入了分成兩半的狀態中 而到了1457(長祿元年) 在上杉家的請求下,將軍義政決定任命其弟政知為新的 關東公方,可是政知並未進入鎌倉,而是停留在伊豆的堀越城,後被稱為堀越公方 於是關東地區出現了雙公方時代,關東開始陷入了長期的混亂之中 到了應仁之亂期間,古河公方成氏則是支持山名宗全的西幕府,繼續和上杉氏對陣 C. 長尾景春之亂 兩者之間的僵持一直要到1482(文明八年)6月,山內上杉顯定的重臣長尾景春 據(金本)形城叛亂開始,景春攻打在五十子(利根川附近)駐紮的山內上杉顯定 和扇谷上杉定正的軍隊,使得顯定和定正雙雙敗退 而後在扇谷上杉定正家宰太田道灌的幫助下,逐漸將長尾景春力量限制在 (金本)形城一帶,而原來在上杉家當中比較不重要的扇谷系統,也藉由平定 長尾景春之亂,開始快速延伸自己的力量,而太田道灌也成了新的英雄 可是,對於關東管領山內上杉顯定來說,對於此種局勢的形成 有了嚴重的不安全感,可是為了先應付長尾的叛亂,山內上杉顯定決定和 古河公方成氏談和 一直到了1482(文明14年)11.27,上杉方和古河公方成氏達成和議, 將伊豆讓給堀越公方政知管理,古河公方成氏放棄反幕府和上杉行動 幕府和上杉氏承認古河公方成氏的存在 從1454-1482年,將近三十年的動亂終於平息,關東地區開始迎向和平 不過確定控有南關東的上杉氏內部也開始了隱隱不安的氣息 參考書目 1.國史大辭典 足利成氏 上杉定正 長尾景春 上杉憲忠 太田道灌 五十子之陣等條 2.應仁の亂 學習研究社 歷史群象シリーズ 37 1994 3.日本歷史大系 2 中世編 山川出版社 1985 4.日本の歷史10 下剋上の時代 永原慶二撰 1965 -- 有關公共事務的辯論,應該是百無禁忌,充滿活力,完全開放的, 其中也應該包括對公職人員的激烈,尖銳,甚至令人不悅的批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m154.g4.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