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okugawa (竹千代)》之銘言: : 小弟在看山崗莊八寫的織田信長時, : 裡頭寫說織田信長在正德寺和岳父齋藤道三會面時, : 一共帶了三百挺以上的洋槍,齋藤道三也有一百挺?? : 風卷絃一寫的更誇張,他說織田信長帶了五百挺鐵砲, : 當時鐵跑不是才傳入沒多久??他到底是怎麼拿到的?? : 難道當時南蠻人已經跑到尾張了?? : 還是山崗莊八亂寫??還請各位先進替小弟解惑啊. 蠻有意思的問題,倒不是山崗莊八亂寫,但也不能說他寫的完全正確。 信長公記卷首(角川文庫版) 『御伴眾七.八百甍を並べ、健者先に走らかし、 三間間中柄の朱やり五百本ばかり、弓.鐵炮五百挺もたせられ。』 由於這段文字實在過於簡略,因而造成後世解讀出不同的版本。 一般的解讀如下(小板僕胡亂翻譯版) 『前頭是七八百名信長的年輕侍衛, 接著是五百名手持三間半(21尺)朱槍的槍隊, 接著還有五百名的弓隊與洋槍隊』 最大的爭論點如您所提,在最後一句, 『弓.鐵炮五百挺』是弓隊加鐵砲隊五百? 還是各五百?還是弓隊省略,鐵砲五百挺? 根據名教授桑田忠親的說法, 他認為字面上就是弓和鐵砲, 加上當時鐵砲賣的單價極高, 自然以弓隊加鐵砲隊五百的解釋較為合理。 山崗莊八採用桑田忠親的說法, (桑田忠親就是山崗莊八著小說德川家康別冊歷史對談的對象) 因而寫道弓箭隊三百、洋槍隊三百。 話說回來,加起來六百,多一百人又是哪來?所以我說不完全正確。 還有一種是我在學研看到的,學者宮本義己的說法, 他認為是鐵砲五百挺沒有錯,但並非新式的南蠻槍, 而是早已傳入的中國式火槍,射擊距離和破壞力、命中率等均較差, 但優點是價格便宜,以當時織田家的財力與貿易,是有可能買到的。 這種說法在下看起來也覺得頗有道理,很多記錄會將兩者予以混淆。 什麼?哪種說法正確? 不知道耶,在下並非原作者,不過兩說各有利弊就是。 雖然看起來後者的說法較佳,但也沒有實質上的證據, 就如同gokhan兄所言,當時的鐵砲已然開始大量生產, 買少數鐵砲並無實益。 而正德寺會面是天文22年(1553), 兩年後(1555)的旭山城合戰,武田信玄就運了三百挺, 要說當時號稱重視鐵砲的信長也只有兩、三百挺左右,似乎說不過去。 所以哪個比較有道理咧?各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