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omenTal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社群網路上紛紛出現關於你的動態消息, 來自地球另一側,某個地方媒體的報導。 朋友們瘋狂探詢,甚至寄訊息到你的手機, 只期望你有個回應,一個證明你仍在呼吸的回答。 "我相信他只是手機沒電而已!",朋友甲如此鼓勵著。 "沒錯,他一定只是手機沒電,別自己嚇自己。"朋友乙附和。 集氣留言如雪花湧入,每個盼望卻不能像七龍珠元氣彈那般, 匯聚成強大的意念,隨後你就會神奇地跑出來向大家報平安。 其實我不認識你, 但從你的Facebook,你的照片,你和我朋友們的照片。 我意識到,我們本該是同一種人。 追求夢想努力探尋世界的那種人。 隨手翻閱一些你去過的地方,發現很多處我也探訪過。 想像, 同一坯泥土在晴與雨中被人踩踏, 同一棵大樹在春和秋下讓人倚靠。 登頂後的愉悅、流汗後的舒暢。 此番感受,彷彿我已認識你許久。 縱使我們真的沒有見過面, 看著你岩盔下的露齒微笑, 你沒有說話,我也知道你的心情,你的快樂。 山行路上,總是羨慕能不顧一切勇於往外探索的人們。 背包上肩,穿上鞋子,到外頭看看這世界的面貌。 即使下雨,也能從每滴水珠中,反射出樹葉與岩石真實模樣。 等待天晴,期待太陽探出頭剎那,將不愉快與煩惱拋諸山下。 追逐黎明雲彩渲染,和黑夜流星悸動,這就是山行者的世界。 我們本該是同一種人。只是很早以前,我就不是那種人了。 我變了。 連夜趕車去領回學弟遺體跟事發隊伍的那天,我就變了。 生命的價值在我心中,變成難以承受的重量。 停下追夢的腳步,服膺風險機率的運算結果。 變得保守,變得膽小,忘記了當初四處闖蕩的那份感動。 而你不一樣,依然保持踏入岳界的初衷。 台灣的山難以滿足,外國的山似乎不錯。 只是承受風險太高,沒有人能跟得上你, 所以你選擇了獨行。 略懂那種獨行的感受。 當初在玉山山脈獨行, 面對傾盆大雨,抵抗風嘯日烈。 一個人煮咖啡,一個人泡泡麵。 那是一種孤立於天地間的寂寥。 我懂你的獨行,以及你的衝勁。 但是了解到這些時,離你失去音訊已過一週。 第三週,你的Facebook由家人換上新大頭貼。 難過與崩潰的情緒,在共同朋友間傳染散播。 安慰的是,我們清楚你依然走在熱愛的山路上。 難過的是,我與你認識,卻是以道別作為開始。 去尼泊爾的學弟妹回家了,你今晚會睡在法國的那兒? 期待未來有一天,會在山路上相遇。 再向你述說,我們這些年去了哪,這些年你又去了哪。 我的學弟生前都在追尋他心目中的Laputa。 我相信在白朗峰,你也能找到你的Laputa。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是否能把山都爬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如果沒有明天。 如果還有明天,你想怎樣堆砌那些雪。 如果沒有明天,要怎麼說再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2.77.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95311730.A.FF1.html ※ 編輯: nchueric (1.172.77.125), 05/21/2017 04:25:03
huhuiying: 蔡宇軒?他和劉宸君為追山夢而早逝都太讓人難過了QQ 05/21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