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點點小小的傳統看法@@" 為什麼要用機油? 機油的用處,機油主要在潤滑引擎及附件。 功能至少有: 1. 減少引擎機件摩擦 2. 減少引擎機件磨損 3. 冷卻作用 4. 防鏽作用 5. 清靜和分散 6. 抗腐蝕 7. 密封油封作用 怎麼選機油? 機油最根本需求就是潤滑,因此,我建議從vi 40度cst100cst看起。很多人常說「推 這瓶、這瓶好用」,這指的是性能,每家油的配方都不同,表現自然有差別;但是為了性 能而捨棄潤滑,某以為是一整個本末倒置。畢竟大多數人的用途,都不是追求高性能,而 是長久使用。高性能表現的油,應該不是挑選機油的第一步驟。會不會哪天得了性能,賠 了車子壽命呢? 我認為的步驟是 一、了解自己騎車方式,引擎大概的工作溫度。 二、挑選出數款 候選機油。三、在爬文看看以訛傳訛,感覺特別靈敏的大大推薦文,找找候選油中哪種符 合你對性能的需求。 為什麼要這樣做? 從14649篇可以發現幾點。一、作者只單看sae決定保護性。 40度cst 100度cst vi OMEGA F26 SJ 5W-50(氫) 81 14.1 180 SHELL Advance Ultra 4 10W-40(全) 82.8 14.3 186 這兩瓶sae明顯不同,單從「保護性」潤滑度來看,u4的表現一點也不輸給F26。所以 從sae來看保護性,並不是很準確。由大小號數差來判斷,也會有誤差。 二、再來就是API所認定的標準,sm級sj及到底差在哪?磷!會影響觸媒的壽命。但 影響程度甚微。最後會附上某sg油的例子,顯見車友對API等級不是很需要在乎@@" 三、某大推文舉例的美孚5w50數據如下: MOBIL 1 Fully Synthetic 5W-50 (全) 102 17.3 187 高溫保護性的確大勝F26和u4;然而低溫表現,應該是汽車油的境界了。若單從保護 性來看,這些油不相上下。但是價格、性能則迥然不同。 四、如果是水冷車,那挑機油就更不能全然依照板上大大的性能推薦文。 我自己的車,跑阿里山溫度沒有超過60度過。在大熱天跑省一官田到台南溫度亦然。 只有在市區塞車走走停停的時候,偶爾有機會衝到80度。 所以,跟一般空冷車對潤滑的需求是完完全全兩個世界。我反而要看的是40度cst跟 vi値;而非多數愛機旅車友所看的高溫潤滑度。 五、 40度 100度 vi 82.8 14.3 186 A 89.6 14.5 169 B 單看潤滑數據,似乎差不多。接下來怎麼選擇?那就上網爬爬AB兩種油的性能吧!當 然,更重要的是入手價錢。 按:基本上40度cst越小越好;100度cst越大越好;vi越大保護越周全,油膜更不易裂。 A油: SHELL Advance Ultra 4 10w40 B油: OMV FULL SYN 5w40 最後,http://0rz.net/8c1Rq 僅是sg等級,高溫cst僅13。but,還不一很多大大狂推? 真的適合你嗎?@@" 部分資料來源,東機oil版。 -- 國賠案件,有三成涉因果關係;其中七成涉提請以無相當因果關係否定國賠責任成立。 是故,無相當因果關係,係否定國家賠償責任的萬靈丹。 「在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之情況下,依客觀之觀察,通常會發生損害者,即 為有因果關係,如必不生該等損害或通常亦不生該損害者,則不具有因果關係。」 ─最高法院八十四年台上字第一○○四號判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227.66
imanikki:為什麼最後一段我想到X登跟X你娘? 09/06 11:47
loveSabina:唔!樓上不增肥還要 X我娘 ( ̄▽ ̄#)﹏﹏ 09/06 11:48
imanikki:剛剛做完"重"訓而已XDD 09/06 11:50
loveSabina:你天天跟著我吃,你就會肥了v( ̄︶ ̄)y 09/06 11:50
pllokk:果然又是這種推文...(  ̄ c ̄)y▂ξ 09/06 11:54
imanikki:5樓也是苦主啊( ̄▽ ̄*) 09/06 11:59
pllokk:恩阿 雖然光陽車會吃很幹 不過我可能也沒有做好功課吧... 09/06 12:19
Haiker:高性能跟壽命....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在天平的兩端吧 09/06 12:28
normal1:看完還是霧殺殺 @ @ 09/06 14:27
> -------------------------------------------------------------------------- < 作者: extreem (空白) 看板: biker 標題: Re: [問題] 關於機油基本常識問題? 時間: Thu Sep 7 21:05:02 2006 ※ 引述《loveSabina (孩子的爹)》之銘言: : 一點點小小的傳統看法@@" : 為什麼要用機油? : 機油的用處,機油主要在潤滑引擎及附件。 : 功能至少有: : 1. 減少引擎機件摩擦 : 2. 減少引擎機件磨損 : 3. 冷卻作用 : 4. 防鏽作用 : 5. 清靜和分散 : 6. 抗腐蝕 : 7. 密封油封作用 : 怎麼選機油? : 機油最根本需求就是潤滑,因此,我建議從vi 40度cst100cst看起。很多人常說「推 : 這瓶、這瓶好用」,這指的是性能,每家油的配方都不同,表現自然有差別;但是為了性 : 能而捨棄潤滑,某以為是一整個本末倒置。畢竟大多數人的用途,都不是追求高性能,而 沒有潤滑.哪來的性能? 高潤滑或是低阻力本就是要擇一而行 閣下所言,在下不解.為何選擇了性能就是捨棄潤滑? : 是長久使用。高性能表現的油,應該不是挑選機油的第一步驟。會不會哪天得了性能,賠 : 了車子壽命呢? 某以為性能出於2方面.. 1.改車(引擎,傳動) 2.使用高潤滑,或是低阻力(也可說是低黏度)的機油,讓引擎運轉的磨擦阻力降低 自然引擎性能輸出較為直接有力 此2點所做出的結果為何,板上諸位賢德就自己想一下,我們捨棄的到底是什麼 : 我認為的步驟是 一、了解自己騎車方式,引擎大概的工作溫度。 二、挑選出數款 : 候選機油。三、在爬文看看以訛傳訛,感覺特別靈敏的大大推薦文,找找候選油中哪種符 : 合你對性能的需求。 : 為什麼要這樣做? : 從14649篇可以發現幾點。一、作者只單看sae決定保護性。 : 40度cst 100度cst vi : OMEGA F26 SJ 5W-50(氫) 81 14.1 180 : SHELL Advance Ultra 4 10W-40(全) 82.8 14.3 186 : 閣下舉之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請您再仔細看一下..... 底下用MOBIL1 5W-50的例子...還真不知如何來比 這兩瓶sae明顯不同,單從「保護性」潤滑度來看,u4的表現一點也不輸給F26。所以 : 從sae來看保護性,並不是很準確。由大小號數差來判斷,也會有誤差。 二、再來就是API所認定的標準,sm級sj及到底差在哪?磷!會影響觸媒的壽命。但 : 影響程度甚微。最後會附上某sg油的例子,顯見車友對API等級不是很需要在乎@@" : 三、某大推文舉例的美孚5w50數據如下: : MOBIL 1 Fully Synthetic 5W-50 (全) 102 17.3 187 : 高溫保護性的確大勝F26和u4;然而低溫表現,應該是汽車油的境界了。若單從保護 : 性來看,這些油不相上下。但是價格、性能則迥然不同。 : 四、如果是水冷車,那挑機油就更不能全然依照板上大大的性能推薦文。 : 我自己的車,跑阿里山溫度沒有超過60度過。在大熱天跑省一官田到台南溫度亦然。 : 只有在市區塞車走走停停的時候,偶爾有機會衝到80度。 你說的到底是油溫還是水溫? : 所以,跟一般空冷車對潤滑的需求是完完全全兩個世界。我反而要看的是40度cst跟 : vi値;而非多數愛機旅車友所看的高溫潤滑度。 : 五、 : 40度 100度 vi : 82.8 14.3 186 A : 89.6 14.5 169 B : 單看潤滑數據,似乎差不多。接下來怎麼選擇?那就上網爬爬AB兩種油的性能吧!當 : 然,更重要的是入手價뼊 : 按:基本上40度cst越小越好;100度cst越大越好;vi越大保護越周全,油膜更不易裂。 : A油: SHELL Advance Ultra 4 10w40 : B油: OMV FULL SYN 5w40 那MOTUL 無限級與300V 此等用酯類合成的機油,您如何解釋他們的低VI? 還請您多加釋疑囉.. : 最後,http://0rz.net/8c1Rq 僅是sg等級,高溫cst僅13。but,還不一很多大大狂推? : 真的適合你嗎?@@" : 部分資料來源,東機oil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34.210
evilpoet:要戰了 (拉椅子) 09/07 21:08
limitoka:(開爆米花) 09/07 21:09
coppi:MOTUL超好用,可惜價格...XD 09/07 21:12
hideygca:媽,我的飲料幫我拿一下,我在看妖精打架 XDDDDDDDD 09/07 21:12
novarossi:我也換motul了...好像油打架性能還出不來 09/07 21:13
maxst:專業喔!! 09/07 21:20
orzmaster:高潤滑不就低阻力了嗎? 09/08 00:02
allstop:高潤滑全油?低阻力半油? (左列為不負責言論) 09/08 03:34
> -------------------------------------------------------------------------- < 作者: sfsm (鹹魚) 站內: biker 標題: Re: [問題] 關於機油基本常識問題? 時間: Fri Sep 8 07:09:49 2006 ※ 引述《extreem (空白)》之銘言: : ※ 引述《loveSabina (孩子的爹)》之銘言: : : 一點點小小的傳統看法@@" : : 為什麼要用機油? : : 機油的用處,機油主要在潤滑引擎及附件。 : : 功能至少有: : : 1. 減少引擎機件摩擦 : : 2. 減少引擎機件磨損 : : 3. 冷卻作用 : : 4. 防鏽作用 : : 5. 清靜和分散 : : 6. 抗腐蝕 : : 7. 密封油封作用 : : 怎麼選機油? : : 機油最根本需求就是潤滑,因此,我建議從vi 40度cst100cst看起。很多人常說「推 : : 這瓶、這瓶好用」,這指的是性能,每家油的配方都不同,表現自然有差別;但是為了性 : : 能而捨棄潤滑,某以為是一整個本末倒置。畢竟大多數人的用途,都不是追求高性能,而 : 沒有潤滑.哪來的性能? : 高潤滑或是低阻力本就是要擇一而行 : 閣下所言,在下不解.為何選擇了性能就是捨棄潤滑? lovesabina用“潤滑”一辭滿怪的...(應該說錯了) 正確來講,性能型機油對於引擎保護性偏低, 為了避免曲軸壓力過大,油膜偏低(產生的效果就是引擎好拉轉)。 但是相對產生的吹漏氣也會偏多... 另外像清潔性、防鏽等功能,也因為產品導向的因素效果偏低... 但是lovesabina的用詞太扯...還不至於引擎壽命會折壽的程度.. : : 是長久使用。高性能表現的油,應該不是挑選機油的第一步驟。會不會哪天得了性能,賠 : : 了車子壽命呢? : 某以為性能出於2方面.. : 1.改車(引擎,傳動) : 2.使用高潤滑,或是低阻力(也可說是低黏度)的機油,讓引擎運轉的磨擦阻力降低 : 自然引擎性能輸出較為直接有力 : 此2點所做出的結果為何,板上諸位賢德就自己想一下,我們捨棄的到底是什麼 同上... : : 我認為的步驟是 一、了解自己騎車方式,引擎大概的工作溫度。 二、挑選出數款 : : 候選機油。三、在爬文看看以訛傳訛,感覺特別靈敏的大大推薦文,找找候選油中哪種符 : : 合你對性能的需求。 : : 為什麼要這樣做? : : 從14649篇可以發現幾點。一、作者只單看sae決定保護性。 : : 40度cst 100度cst vi : : OMEGA F26 SJ 5W-50(氫) 81 14.1 180 : : SHELL Advance Ultra 4 10W-40(全) 82.8 14.3 186 : 閣下舉之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 請您再仔細看一下..... : 底下用MOBIL1 5W-50的例子...還真不知如何來比 : 這兩瓶sae明顯不同,單從「保護性」潤滑度來看,u4的表現一點也不輸給F26。所以 : : 從sae來看保護性,並不是很準確。由大小號數差來判斷,也會有誤差。 : 二、再來就是API所認定的標準,sm級sj及到底差在哪?磷!會影響觸媒的壽命。但 : : 影響程度甚微。最後會附上某sg油的例子,顯見車友對API等級不是很需要在乎@@" : : 三、某大推文舉例的美孚5w50數據如下: : : MOBIL 1 Fully Synthetic 5W-50 (全) 102 17.3 187 : : 高溫保護性的確大勝F26和u4;然而低溫表現,應該是汽車油的境界了。若單從保護 : : 性來看,這些油不相上下。但是價格、性能則迥然不同。 : : 四、如果是水冷車,那挑機油就更不能全然依照板上大大的性能推薦文。 : : 我自己的車,跑阿里山溫度沒有超過60度過。在大熱天跑省一官田到台南溫度亦然。 : : 只有在市區塞車走走停停的時候,偶爾有機會衝到80度。 : 你說的到底是油溫還是水溫? : : 所以,跟一般空冷車對潤滑的需求是完完全全兩個世界。我反而要看的是40度cst跟 : : vi値;而非多數愛機旅車友所看的高溫潤滑度。 : : 五、 : : 40度 100度 vi : : 82.8 14.3 186 A : : 89.6 14.5 169 B : : 單看潤滑數據,似乎差不多。接下來怎麼選擇?那就上網爬爬AB兩種油的性能吧!當 : : 然,更重要的是入手價뼊: : 按:基本上40度cst越小越好;100度cst越大越好;vi越大保護越周全,油膜更不易裂。 : : A油: SHELL Advance Ultra 4 10w40 : : B油: OMV FULL SYN 5w40 : 那MOTUL 無限級與300V : 此等用酯類合成的機油,您如何解釋他們的低VI? : 還請您多加釋疑囉.. 他們機油的VI值哪裡低了...都是頂級的超高VI值呀... Oil Type SAE cSt/40C cSt/100C VI 用途與合成方法 MOTUL 300V FACTORY LINE 5W40 73.5 13.6 196 機 100% synthese Esters SPORT 10W40 78 13.9 171 機 100% synthese Esters COMPETITION 15W50 127 17.5 155 機 100% synthese Esters POWER RACING 5W30 69 12 173 汽 100% synthese Esters POWER 5W40 71 14 198 汽 100% synthese Esters CHRONO 10W40 79.5 13.5 174 汽 100% synthese Esters COMPETITION 15W50 128 17.8 154 汽 100% synthese Esters Le Mans 15W60 179 24 164 汽 100% synthese Esters 用中油的9000系列比較一下... 產品名稱 VI(Viscosity Index) CPC 9000 SH Motor Oil 10W/40 156 *(Pour Point, -39℃) CPC 9000 SJ Motor Oil 10W/40 156 CPC 9000 SJ Motor Oil 5W/50 174 CPC 9000 SL Motor Oil 10W/40 158 CPC 4T Motorcycle Oil RW(勁風) 100 CPC 4T Motorcycle Oil RT(迅雷) 156 (礦物油的VI值都在130以下...半合成在130-150之間,全合成在150以上...這是大概值, 如果超過180...可以算是頂級油了...價格也頂級...) : : 最後,http://0rz.net/8c1Rq 僅是sg等級,高溫cst僅13。but,還不一很多大大狂推? : : 真的適合你嗎?@@" : : 部分資料來源,東機oil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00.104 ※ 編輯: sfsm 來自: 220.141.100.104 (09/08 07:11)
novarossi:同感...換上嘉實多RS10W-60車子一整個沒力 09/08 08:45
loveSabina:我沒說過MOTUL那段唷! 太扯了 09/08 08:47
novarossi:MOTUL是另一位e大提出的= = 09/08 08:59
novarossi:順便問一下VI值是啥@@? 09/08 09:00
loveSabina:viscosity 黏。由黏性來判斷流動。流動絕對不是潤滑唷 09/08 09:08
loveSabina:是的話就「太扯」了對吧! s大^^ 09/08 09:09
sfsm:潤滑的定義? 09/08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