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anfon (丹楓陵)》之銘言: : 最近開始在看板上以及網路上機油的資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W前後的數字表示,在看了幾 : 篇說明之後發覺各家說法有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定義,例如:5W50: : 1.首先有人先提到,W指的是冬季(Winter)的意思,W前面的5是流動性的號數,號數愈小 : 愈容易流動,如0比5更水,因愈容流動的油在冬季愈不會結凍,5w的冷啟動極限是(- : 26)度c,後面的50指的是油膜的韌度,是對抗活塞運動時產生的剪力以保護汽缸壁。 : 所以黏不黏是看前面的號數而不是看後面的號數。 : 2.反之,另一種說法是:黏度是看後面,薄厚則是看前面。W前面是代表適合使用的環境溫 : 度,越小溫度越低,W後面是指黏稠度,越大越黏。 : 這兩種說法有明顯的差異,所以想請教板友們不知道哪一種說法才是對的呢? : 另外還有三種論調不知道大家覺得是否正確呢? 都不正確 兩個數字都是用動黏度指數去定義出來的 簡單講厚薄跟濃稀一樣 都不是一個很正式或是精確的形容 真正決定一隻油的特性是它的黏度 前面跟後面的數字各代表這隻油在低溫和高溫時的黏度 : A.10w50和5w50比較起來,10w比5w黏,氣密度會比較好,但潤滑度不見比會好。而且黏度高 : 的機油因為阻力較高會比較耗油和無力,動能的傳輸損耗也高,通常高黏度指數的機油會 : 用在磨損比較嚴重車子上來增加氣密效果。機油的流動性高會比較省油,阻力小可增加引擎 : 的效能。(所以結論是:5W比10W省油?) 基本上,黏度跟潤滑度最好分開來討論 對於老車來說,低溫黏度較高的油的確有助於啟動的氣密性 但以10w50與5w50的油來說(同樣基礎油或添加劑下) 在低溫時 5w比10w擁有更低的黏度(黏度是用流動性定義的) 所以有更低的運轉阻力與較好的省油性 但同時也有較高的失油率 事實上,一台車失油率最高的時候就是啟動時與拉尾速時 但達到工作溫度之後 10w50與5w50理論上會有一樣的黏度 那代表兩者在失油率或是拉轉性能上其實是相同的 不過事實上 5w50的高溫黏度與閃火點很少做得比10w50更高 所以5w50的失油率不管在高低溫都較10w50來得更高 不過真的要比較兩者 5w50應該還是比10w50要省油沒錯 因為在各個溫度的黏度都較低 : B.甲說:如果要加速快就用全合成油10W50/10W40,尾速跑快一點用全合成油5W50/5W40。 : 反之,乙卻覺得:因為5W熱油快所以起步拉轉也比較快。(又是一個羅生門,不知道誰說得 : 對,不過乙似乎比較有道理?) 基本上尾速要快 後面的數字越小越好 不過要自負失油率高跟保護性不夠的問題 如果要一發動就好拉轉 前面的系數越小越好 如果真的要暴力可以考慮汽車用的0w30或是5w30 保証拉轉非常high 但沒多久修車可能也會很high : C.老車的話還是要用油膜厚一點的10w50比較不會吃機油。(是這樣嗎?) : 關於機油的說法真是眾說紛紜,所以請板上的朋友指點一下,到底什麼樣的說法才是正確 : 的呢 @@? 基本上老車用10wXX的確會比5wXX更不吃機油 舉個例子 很多吃機油噴白煙的車 熱完車就不噴了 這是因為引擎到達工作溫度後間隙變小 低溫黏度較高的油的確可以降低進入燃燒室的機會 但相對也會有較大的阻力 所以性能(阻力大小)與保護性(機油量)兩者 是老車要去平衡取捨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03.226
ilovekr:推專業~不過如果說那個黏度實際上通常參考 61.228.244.88 03/27 18:44
ilovekr:參考就可以真的可以找到API認證的清單嗎?! 61.228.244.88 03/27 18:44
ilovekr:說錯.....是SAE....囧 61.228.244.88 03/27 18:46
gfabs:正確!! 清楚明瞭~~118.170.100.111 03/27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