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61.224.10.8 : 推 FantasyNova:10W40就夠了 08/30 06:28 : 推 coppi:看車款跟騎乘方式 08/30 06:54 : 推 pos577:一般無特殊需求 10W40就夠了 08/30 07:07 : 推 ggiirrllkk:我也覺得10W40就很夠用了 08/30 07:24 : → snowcoat:通勤用大賣場的比較划算 XD 08/30 07:53 : 推 dog22:單趟20km用10w40也夠用.. 08/30 08:12 : 推 VanFish:10w40 殼牌VSX 一罐約160~170 便宜又好用 08/30 08:38 : → sai1268:容不容易熱開應該是跟前面數字有關吧? 08/30 08:55 : → sai1268:後面數字不是代表高溫時的保護性 08/30 08:56 : 推 Somiya0123:樓上,都不是Orz 08/30 09:03 : → snowcoat:樓上的機油文再來一發吧 xD 08/30 09:09 好累,靠腰XD : → sai1268:還是不懂哪裡講錯~Somiya題點一下吧,我不是說數字的意義 08/30 09:13 : → sai1268:我是說會有關係 08/30 09:13 數字的意義知道嗎? (先假設知道,這樣就不用打了XDDD) 低溫黏度影響熱車快慢,這個在很早期的機油上,是差不多可以算是等號 也就是早期的機油,低溫黏度越高(40度cSt),的確在熱油方面就會越慢 但是是"40度",所以以台灣來說除非寒流那種靠杯低溫的狀態下 悶住的狀況才會比較明顯 不然發動騎了沒多久就超過了,甚至要上到100度也不是很慢的事 原則上來說,低溫黏度越高的,可以說他低溫時油膜會比較厚重 這是算可以這樣講,通俗上來講,但實際還是得看他的配方,會略有不同 引擎機件精密度越高的,低溫黏度用低是的確阻力會比較小,比較省油(低溫時) 車子用越久,間隙開始變大,再用低溫黏度低的油,冷車失油率就會增加 因為冷車機件間隙比較大 後面100度cSt的話 原理一樣,越高就越黏 但是越黏不等於保護性一定比較好 (這個原則在早期的老油才比較算能適用) 一樣還是要看機油本身的配方 但是跟40度cSt一樣 當你的車到高溫狀態時的引擎間隙還是偏大的時後 再用那種後面係數低的油,失油率就會變高 而失油率跟黏度有關,但也跟閃點有關 而且也跟車子的精密度有關 越高當然蒸發率越低,但是太高會很靭,用起來不見得適合 引擎在發動後,溫度慢慢上升 除了讓機油溫度開始昇高→黏度下降,流動性變好外 內部的添加劑也會開始作用 溫度也是幫助添加劑活化的因子之一 活化的添加劑會反過來保護基礎油跟產生其它的功能 這點每款機油用的東西不一樣,作用溫度也會有所不同 加上每台車引擎狀況不一樣,又會產生不同的表現 所以熱油快不快,以現在能買到沒過期的油來說 低溫黏度幾乎不用再拿來當參考了 後面數字100度cSt跟保護性的關聯來講 以現在的油來說 添加劑配方跟基礎油的強度才是關鍵 買油看的到這堆數字,譬如說10w40、10w50這些 你可以猜的到他的高低溫黏度落在哪個區間 但是一般使用者沒辦法知道他的基礎油+添加劑產生的韌性如何 有些搭配強的,整個油摩就是夠韌 就算10w40也是可以產生很優的保護性 有些比較沒那麼強的,那就得靠高黏度去擋 (但是不代表高黏度的油就一定是靠黏度去撐) 所以說高溫黏度跟保護性的關係... 比起基礎油+添加劑來講,關係真的不大了 有些同樣黏度的油 看起來跟水一樣 用上車卻跟牛皮糖一樣,韌到靠杯 也有看起來10w40流動性比10w50好的 但是用上車後卻僵硬卡卡 也有同樣的油在A車上用起來像馬力掉一匹 用在B車上卻有如神助 低溫黏度影響熱油快慢的大小還不如影響油耗 但是間隙變大的車(有小吃機油了,確定是活塞環跟汽缸間隙變大) 就乖乖用黏一點的 特別是冬天 同樣的高溫黏度也是 當你引擎溫度真的是很高的那種的話 高溫黏度越高,在很高溫的時後黏度還不會降的太多 用起來比較不會有那種空虛感 不過話說回來,幹 其實弄到後來我真的超難幫人挑油的= =" 要先了解車種,要知道對方完整的騎車習慣 還要知道對方的人品(誤) 就....多去嘗試 基本上一般的使用者...一般的騎乘狀況 引擎沒有問題的話 10w40就夠用了 別買到那種阿薩布魯的油 或是別買到假的(其實一般使用者大概也感覺不出來) 賣場其實還蠻多不錯的產品 也別對礦物油有排斥感 也別瘋狂的追求全合成 畢竟只是一般使用而已 然後用油的通則就是 忌諱發動沒多久就大、重油門 然後熱油的方式... 輕油門、柔和騎乘,油門輕輕的帶放帶放(輕輕的就好) 這樣熱油才會真的完整,而且快 至於輕輕的帶放帶放不是那種頻率很快的帶 而是帶油門.....輕收一點(不要全收) 帶油門時機油會因為燃燒室的壓力被往下擠 收油門時會被往上帶 這樣輕微的帶收帶收 可以讓機油在活塞底部跟活塞環間流動比較均勻,循環的量比較大 提升溫度的效果會比較均勻,溫度也才上的快 一罐機油的表現影響的因子太多了 從組成、使用者習慣、氣後環境、車輛狀況、車種... 基本上大概有牌子的油都能勝任 除非是太極端的因子 最後影響選擇條件的其實坦白說...荷包跟爽度最多 -- 皮帶鬆開... 皮帶鬆開是馬子動的手腳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50.162
dog22:還真的打一篇出來XD 專業~ 08/30 10:12
Eleni:專業文! 辛苦了XD 08/30 10:13
deankira:專業文必推 08/30 10:15
encorev37383:專推專業文 08/30 10:16
sai1268:原來我的觀念一直都是老油適用XD 08/30 10:16
Bluesky368:好文推!上到一課! 08/30 10:16
desertkids:推專業文 08/30 10:20
ShineShineJu:這一篇文章值 216 Ptt幣 08/30 10:23
snowcoat:我點名的當然要推一下 XD 08/30 10:28
snowcoat:幫我挑幫我挑 (被打) 08/30 10:32
Somiya0123:雪衣太消胚了,無法挑選(故障) 08/30 10:34
snowcoat:銷胚的是某位l開頭的...我都低轉慢慢跑 XD 08/30 10:36
ShineShineJu:德國龍藝術機油阿 08/30 10:36
Somiya0123:雪衣你好壞XDDD,趁她睡覺表她XD 08/30 10:36
DDm:專業文~不推嗎 看完獲益良多! 08/30 10:38
snowcoat:我什麼都沒說 (驚) 不過我正在考慮下一批要拿啥倒是真的 08/30 10:39
okpong:讚! 好文 08/30 10:39
※ 編輯: Somiya0123 來自: 59.121.150.162 (08/30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