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訪大陸小說家余華 談《兄弟》下冊 【陳文芬/台北─北京連線採訪】 《許三觀賣血記》之後,小說家余華十年未出新作,去年秋天問世的《兄弟 》上冊,大陸書市為此「半本書」喧騰異常,鋪書量計五十萬冊,迎面痛擊了暢 銷一年多的《達文西密碼》。《兄弟》下冊剛在崇明島訂貨會造成騷動,台灣繁 體字版也即將由麥田出版。從新書宣傳活動回到北京住家,余華隨即準備到瑞典 訪問,瑞典文版的《活著》與《許三觀賣血記》即將上市。 面對十年無新作的詢問,余華說得率直,這十年來他受國際文壇注意,走訪 國外,跑來跑去,耗掉太多時間,只能寫隨筆與散文,也停過一部寫得夠多的長 篇。一路上他不斷跟外國人解釋他是怎麼長大的、當時多麼貧窮找不到書讀、他 現在生活的中國現狀如何,外國朋友總是驚嘆連連,老是說怎麼可能!那些生活 細節太荒謬了!在歐洲需要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 人只要四十年就可以碰上! 余華說他寫《兄弟》過程,就像《天方夜譚》一個故事:有位巴格達富商坐 吃山空做夢會在開羅發財,跋山涉水到了開羅,在清真寺的廟子打尖。夜裡附近 的有錢人家裡遭了小偷,警察來抓人。那個巴格達人結結巴巴說做夢會在開羅發 財的事,審問的省長說:你這傢伙根本弄不清楚你的寶藏會在哪兒就老遠跑來? 哪像我啊,我的夢比你清楚多了,在巴格達哪一處哪一棟房子旁涼亭台階前大樹 底下藏了寶藏,我都沒去呢!巴格達人一聽,獲釋以後趕緊回家去,省長說的位 置就是他家門口。他果然挖到了金銀財寶,又成了富翁。 財富在自己的生活裡,十年繞了一圈,余華很滿足。 《兄弟》上冊寫文革,下冊是現在的中國。起因來自「群眾」這個概念。大 陸這幾年也流行電視採訪車的即時報導,某人在高樓上準備跳樓自殺,群眾在底 下看,有些人不耐煩:「還不快跳,我們要上班了!」余華心裡一驚。回想到文 革,造反派確實是很兇狠,但那時候的老百姓很善良,看見人家的父母被批鬥, 孩子在一邊哭,會有人走來把那小孩抱開,不讓看見殘酷的畫面。 為什麼非寫文革?余華認為,中國的經濟現狀,與文革經驗有太緊密的關聯 ,1980年代第一批富裕起來的人,多半坐過牢,出獄後帶著城市的戶口,開始幹 起個體戶。小說主人翁李光頭十四歲就在廁所偷看女人的醜聞,僅是這批有案底 的中國富翁的小角色。李光頭的對比是兄弟宋鋼,一個善良的好人,在那時候抱 持著國家分配的工作,不知道自己將來會下崗。 《兄弟》上冊是性壓抑、政治變態,卻是手足友愛、人性溫暖的時代,「我 是在那時代長大的人。」余華說,八歲的李光頭天天在路上磨蹭電線桿,他多幸 福,路上的大人並不壞。現在的孩子不行,他北京住家附近算繁華,去年發生過 一個孩子失蹤了,幾天後被人在公共廁所找到,奄奄一息,被人割掉一個腎,扔 在那裡。 中國的經濟造成中國現在最大的現實是超現實,余華用一種荒誕的手法寫來 ,下冊李光頭遠征日本,蒐集垃圾西裝回到中國來賣,以此發跡。這段過程,余 華寫來很得意,對於民間經濟的崛起,他花過心思訪查。上冊的性壓抑到了下冊 隨經濟暴長,發展出性產業的「處女膜經濟」,余華在小說中諷刺時下的選美比 賽;兩天前,他接到記者的電話,某地選美比賽竟明文須出具醫院的處女證明, 余華說:「我越來越肯定,只要我敢寫的一定都發生過!」 過去余華寫文革,是以「背景」來寫;《兄弟》對他而言最大的改變和嘗試 ,是第一次以全部「正面」的現場來寫,所有的場景全部有了直擊的衝擊力。這 種敘述手法的轉變,讓他重新回去看托爾斯泰十九世紀的大小說,他已經體悟那 種過癮之處,而足以能刻畫一個時代。 【2006/04/03 聯合報】 -- ★Junchoon 大姊息怒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49.85
angelhan:巴格達的故事~好像牧羊少年的故事喔 61.30.64.58 04/04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