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 這一回講的﹐我也起他一個名﹐叫做“回盪的表情法”﹔是一種極濃厚的情感蟠結在胸中﹐像春蠶抽絲一般把他抽出來。這種表情法﹐看他專從熱烈方面盡量發揮﹐和前一類正相同。所異者﹐前一類是直線式的表現﹐這一類是曲線式或多角式的表現。前一類所表的情感﹐是起在突變時候﹐性質極為單純﹐容不得有別種情感攙雜在裡頭。這一類所表的情感﹐是有相當的時間經過﹐數種情感交錯糾結起來﹐成為網形的性質。人類情感在這種狀態之中者最多﹐所以文學上所表現﹐亦以這一類為最多。 這類表情法﹐在《詩經》中可以舉出幾個絕好模范﹕ 鴟□鴟□﹗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據﹐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鴟□》) 三百篇的作者﹐百分之九十九沒有主名﹐獨這一篇因《尚書?金滕》所記﹐我們確知系出周公手筆﹐是當管蔡流言王業漂搖的時候﹐作來感悟成王的。他托為一隻鳥的話﹐說經營這小小的一個巢﹐怎樣的擔驚恐﹐怎樣的捱辛苦﹐現在還是怎樣的艱難。沒有一句動氣話﹐沒有一句灰心話﹐隻有極濃極溫的情感﹐像用深深的刀痕刻鏤在字句上。那情感的豐富和醇厚真﹐可以代表“純中華民族文學”的美點。他那表情方法﹐是用螺旋式﹐一層深過一層。 弁彼[上輿下馬]斯﹐歸飛提提﹐民莫不谷﹐我獨於罹。 何辜於天﹐我罪伊何﹖心之憂矣﹐雲如之何﹖ 踧踧周道﹐鞠為茂草﹐我心憂傷﹐惄焉如搗。 假寐永嘆﹐維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不屬於毛﹐不離於裡﹔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小弁》) 這詩共八章。為省時間起見﹐僅引三章﹐其實全篇是無一處不好的。這詩也大概尋得出主名﹐是周幽王寵愛褒姒﹐把太子廢了。太子的師傅代太子做這篇詩來感動幽王﹔幽王到底不聽﹐周朝不久也被犬戎滅了﹔算是歷史上很有關系的一篇文學。這詩的特色﹐是把磊磊堆堆蟠鬱在心中的情感﹐像很費力的才吐出來﹔又像吐出﹐又像吐不出﹐吐了又還有。那表情方法﹐專用“語無倫次”的樣子﹐一句話說過又說﹐忽然說到這處﹐忽然又說到那處。用這種方式來表現這種情緒﹐恐怕再妙沒有了。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黍離》) 這首詩依舊說是宗周亡了過後﹐那些遺民經過故都憑吊感觸做出來﹐大約是對的。他那一種纏綿悱惻回腸盪氣的情感﹐不用我指點﹐諸君隻要多讀幾遍﹐自然被他魔住了。他的表情法﹐是胸中有種種甜酸苦辣寫不出來的情緒﹐索性都不寫了﹐隻是咬著牙齦長言永嘆一番﹐便覺得一往情深﹐活現在字句上。 肅肅鴇翼﹐集於苞棘。王事靡監﹐不能藝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鴇羽》)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薄言往訴﹐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憂心悄悄﹐慍於群小﹔遘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柏舟》) 那《鴇羽》篇﹐大抵是當時人民被強迫去當公差﹐把正當職業都擔閣了﹐弄到父母捱餓。那《柏舟》篇﹐大約是一位女子受了家庭的壓迫﹐有冤無處訴﹐都是表一種極不自由的情感。他的表情法﹐和前頭那三首都不同﹕他們在飲恨的狀態底下﹐情感才發泄到喉嚨﹐又嚥回肚子裡去了。所以音節很短促﹐若斷若續﹐若用曼聲長謠的方式寫這種情感便不對。 這五篇都是回盪的表情法﹐卻有四種不同的方式。我們可以給他四個記號﹕ 螺旋式 鴟□ ═ ╗ 堆壘式 小弁  ══╬══╗ 回盪法       ║曼聲║ 引曼式 黍離  ═ ╝  ║促節 吞嚥式 鴇羽、柏舟 ═══╝ 《詩經》中這類表情法﹐真是無體不備。像這樣好的還很多﹐《小雅》什有九皆是。真所謂“溫柔敦厚”﹐放在我們心坎裡頭是暖的。《詩經》這部書所表示的正是我們民族情感最健全的狀態。這一點無論後來那位作家都趕不上。 楚辭的特色﹐在替我們文學界開創浪漫境界﹐常常把情感提往“超現實”的方向﹐這一點下文再說。他的現實方面﹐還是和三百篇一樣路數﹐纏綿悱惻﹐怨而不怒﹐試舉數段為例﹕ ……入漵浦余儃回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涉江》) ……忠何罪以遇罰兮﹐亦非余心之所志﹔行不群以顛越兮﹐又眾兆之所咍。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鬱邑而侂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固煩言不可結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申侂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惜誦》) 曼余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哀郢》) ……忳屯鬱邑余侂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離騷》)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遊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人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同上) 屈原的情感﹐是煩悶的﹔卻又是濃摯的﹐孤潔的﹐堅強的。濃摯、孤潔、堅強三種拼攏一處﹐已經有點不甚相容﹐還湊著他那種境遇﹐所以變成煩悶。《涉江》那段﹐用象征的方式﹐烘托出煩悶。《惜誦》那段﹐寫無倫次的煩悶狀態﹐和前文所引的《小弁》﹐同一途徑。《哀郢》那段﹐把濃摯的情感盡量顯出﹐《離騷》兩段專表他的孤潔和堅強。屈原是有潔癖的人﹐鬧到情死﹔他的情感﹐全含亢奮性﹐看不出一點消極的痕跡。 宋玉便不同了。他代表的作品是《九辯》﹐完全和屈原是兩種氣味。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戮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慘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愴恍泬漻兮去故而就新。 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九辯》) 這篇全是漢晉以後那種嘆老嗟卑的頹廢情感所從出﹐比屈原差得遠了。但表情的方法﹐屈、宋都是一樣。我譬喻他像一條大蛇﹐在那裡蟠─蟠─蟠﹔又像一個極深極猛的水源﹐給大石堵住﹐在石罅裡頭到處噴迸。這是他們和三百篇不同處。 楚辭多半是曼聲﹔很少促節﹐大抵這一體與促節不甚相宜。獨有淮南小山《招隱士》是別調﹐全篇都算得促節。如﹕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塊兮軋﹐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罔兮沕﹐潦兮栗﹐虎豹穴﹐叢薄深林兮人上栗。 但這種促節不全屬吞嚥一路。像《哀郢》那幾句﹐的確寫飲恨的情感﹐卻仍是曼聲。 漢魏六朝五言詩的表情法﹐都走微婉一路﹐容下文再說。要看他們熱烈的情感﹐還是從樂府裡找。試舉幾首為例。 (1)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鬱鬱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2)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 胡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 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3) 來日大難﹐口燥唇幹﹔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月沒參橫﹐北鬥闌幹﹐親交在門﹐饑不及餐。…… (4)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 盎中無鬥儲﹐還視桁上無懸衣。 拔劍出門去﹐兒女牽衣啼。 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糜。 共□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為黃口小兒。 今時清廉難犯﹐教言君自愛莫為非。 今時清廉難犯﹐教言君自愛莫為非。 行吾﹗去為遲﹐(注﹕行吾之“吾”字疑即“乎”字同音通用) 平慎行﹐望君歸。 (5)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已往﹐勿復相思。 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當知之。 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東方須臾高知之。(注﹕“妃呼豨”﹐感嘆辭。) 這些樂府﹐不惟不能得作者主名﹐並不能確指年代﹐大約是漢以後唐以前幾百年間的作品。此外還有許多好的﹐因為他是另外一種表情法﹐等到下文別段再講。讀這幾首﹐大略可以看得出當時平民文學的特采﹐是極真率而又極深刻﹐後來許多專門作家都趕不上。李太白刻意學這一體﹐但神味差得遠了。 漢代大文學家很少﹐流傳下來最有名的是幾篇賦﹐都不是表情之作。五言詩初發軔﹐沒有壯闊的波瀾﹐摹仿三百篇取蘊藉一路的較多些﹐很回盪的可以說沒有。勉強舉一兩首﹐如蘇武的﹕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歸來﹐死當長相思。 枚乘的﹕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裡﹐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莫復道﹐努力加餐飯。 兩首皆寫男女別時別後的情愛﹐前一首近於螺旋式﹐後一首近於吞嚥式。當時作品中隻能到這種境界而止。往前比﹐比不上三百篇、楚辭﹔往後比﹐比不上唐人﹔同時的﹐也比不上平民文學的樂府。 到三國時建安七子﹐漸漸把五言成立一個規模﹐內中以曹子建為領袖。子建《贈白馬王彪》一首﹐可算得在五言詩裡頭別出生面﹐開後來杜工部一路。這詩很長﹐錄之如下﹕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 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樑。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太谷何寥廓﹐山樹鬱蒼蒼。 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岡。 修阪造雲日﹐我馬玄以黃。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紆﹔ 鬱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 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 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 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 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 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 存者忽已過﹐亡沒身自衰。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 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 憂思成疾疹﹐毋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鬆子久吾欺。 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 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 大抵情感之文。若寫的不是那一剎那間的實感﹐任憑多大作家﹐也寫不好。子建這詩有篇序﹐說是同白馬王、任城王三兄弟入朝。任城王死去﹐到還國時﹐“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止宿﹐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憤而成篇”雲雲。兄弟的真愛情﹐從肺腑薄潠鶠慼撒溺x謾? 此後阮嗣宗幾十首的《詠懷》﹐大部分也是表情感熱烈方面的。內中如《二妃遊江濱》﹐《嘉樹下成蹊》﹐《平生少年時》﹐《湛湛長江水》﹐《徘徊蓬池上》﹐《獨坐空堂上》﹐《駕言發魏都》﹐《一日復一夕》﹐《嘉時在今辰》等篇﹐都是回腸盪氣的作品。陶淵明雖然是淡遠一路(下文別論)﹐但集中《詠荊軻》﹐《擬古》裡頭的《榮榮窗下蘭》﹐《辭家夙嚴駕》﹐《迢迢百尺樓》﹐《種桑長江邊》﹐《雜詩》裡頭的《白日淪西河》﹐《憶我少年時》等篇﹐都是表現他的陽性情感﹐應屬於這一類。此外如鮑明遠的《行路難》﹐潘安仁的《悼亡》﹐都也有好處。 中古以降的詩﹐用這種表情法用得最好的﹐我可以舉出一個人當代表。什麼人﹖杜工部﹗後人上杜工部的徽號叫做“詩聖”﹐別的聖不聖﹐我不敢說﹐最少“情聖”兩個字﹐他是當得起。他有他自己獨到的一種表情法﹐前頭的人沒有這種境界﹐後頭的人逃不出這種境界。他集中的情詩太多了﹐我隻隨意舉出人人共讀的幾首為例。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聞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新安吏》)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垂老別》) 這類是由“同情心”發出來的情感。工部是個多血質的人﹐他《自京赴奉先詠懷》那首詩裡頭說﹕“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又說﹕“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又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慼撒o幸皇資□潰骸疤們捌嗽嬡撾髁塚□奘澄薅□桓救恕2晃□□金□寫耍□輝悼志遄□嗲住﹗奔□□廢裾庋□幕苟啵□際峭□樾牡謀硐幀K□難劬Τ3W6擁繳緇嶙畹紫履且徊悖凰□盍私□羈噯嗣塹男睦懟K□運□氖□蛩□譴□□楦械淖□啵□惺碧嫠□切辭楦校□蛑焙捅救俗宰饕謊□﹗度□簟貳Ⅰ度□稹罰□閌悄7兜淖髕貳﹕罄窗紫閔降摹肚□幸鰲貳Ⅰ緞呂指□罰□彩欽飧雎肥□□□□鄣姆澩躺□侍□兀□荒莧綣□恐□□□鈉Ⅰ? (1)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忘南北。(《哀江頭》) (2)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哀王孫》) (3)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余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傷心不忍問耆舊﹐復恐更從亂離說。……(《憶昔》) 這都是他遭值亂離所現的情感。集中這一類﹐多到了不得﹐這不過隨意摘幾首。前兩首是遭亂的當時做的﹐後一首是過後追想的。後人都恭維他的詩是詩史﹔但我們要知道他的詩史﹐每一句每一字都有個“杜甫”在裡頭。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毋使蛟龍得。(《夢李白》) 這是他夢見他流在夜郎的朋友李白﹐夢後寫的情感。他是個最多情的人﹐對於好些朋友都有詩表示熱愛﹐這首不過其一。他對於自己身世和家族﹐自然用情更真切了。試舉他幾首。 (1)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咷﹐幼子餓已卒。吾寧舍一哀﹐裡巷亦嗚嚥。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詠懷》) (2)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朝廷愍生還﹐親故傷老醜。……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摧頹蒼鬆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 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述懷》) (3) 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 此時與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 嗚呼﹗二歌兮歌始放﹐鄰裡為我色惆悵。 有弟有弟在遠方﹐三人各瘦何人強﹖生別展轉不相見﹐胡塵暗天道路長。 前飛駕鵝後□□﹐得送我置汝旁。 嗚呼﹗三歌兮歌三發﹐汝歸何處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鐘離﹐良人早沒諸孤痴。長淮浪高蛟龍怒﹐十年不見來何時。 扁舟欲往箭滿眼﹐杳杳南國多旌旗。 嗚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為我啼清晝。(《同谷七歌》中三首) 讀這些詩﹐他那濃摯的愛情﹐隔著一千多年﹐還把我們包圍不放哩。那《述懷》裡頭﹐“反畏消息來”一句﹐真深刻到十二分﹔那《⑥\琛防□貳俺□仞幣皇祝□餼城腿耄□廡╕胤劍□頤怯Ω每此□奶乇鵂寄堋? 他常常用很直率的語句來表情。舉他一個例﹕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十回。 即今年才五六十﹐坐臥隻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痴兒未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百憂集行》) 用近體來寫這種蟠薄鬱積的情感本來極不易﹐這種門庭﹐可以說是他一個人開出。我最喜歡他《喜達行在所》三首裡頭那第三首的頭兩句。 死去憑誰報﹐歸來始自憐。 僅僅十個字﹐把那虎口余生過去現在的甜酸苦辣一齊迸出。我真不曉得他有多大筆力。此外好的很多﹐憑我記憶最熟的背他幾首。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3)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況經長別心。 寧辭搗熨倦﹐一寄塞垣深。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 (4)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5) 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漁人網集澄潭下﹐估客船從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片雲何意傍琴台。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6)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幾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他的表情方法﹐可以說是《鴟□》詩或《黍離》詩那一路﹐不是《小弁》詩那一路﹐和楚辭更是不同。他向來不肯用語無倫次的表現法。他所表現的情﹐是越引越深﹐越拶越緊。我想這或是時代色彩。到中古以後﹐那“小弁風”的堆壘表情法﹐怕不好適用﹐用來也很難動人了。至於那吞嚥式﹐他卻常用﹐《夢李白》那首﹐便是這一式的代表。但杜詩到底是曼聲的比促節的好。 工部表情的好詩﹐絕不止前頭所舉的這幾首(無論古近體)。我既不是做古詩的選本﹐隻好從略。還有些屬於別種表情法﹐下文另講。但我們要知道﹐這種表情法可以說是杜工部創作﹐最少亦要說到了他才成功。所以他在我們文學界佔的位置﹐實在不同尋常。同時高、岑、王、李那些大家﹐都不能和他相提並論。後來這種表情法﹐雖然好的作品不少﹐都是受他影響﹐恕我不征引了。 別的我雖然打定主意不征引。獨有元微之悼亡的七律三首﹐我不能不征引。因為他是這一類的表情法﹐卻是杜工部以外的一種創作。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這三首詩所表的情感之濃摯﹐古人後人都有的。但他用白話體來做律詩﹐在極局促的格律底下﹐赤裸裸把一團真情捧出﹐恐怕連杜老也要讓他出一頭地哩。 五 回盪的表情法﹐用來填詞﹐當然是最相宜。但向來詞學批評家﹐還是推尊蘊藉﹐對於熱烈盤礡這一派﹐總認為別調。我對於這兩派﹐也不能偏有抑揚(其實亦不能嚴格的分別)。但把回腸盪氣的名作﹐背幾闋來當代表。 初期的大詞家當然推李後主。他是一位“文學的亡國之君”﹐有極悲痛的情感﹐卻不敢公然暴露﹐自然要用一種蟠鬱頓挫的方式表他﹐所以最好。他代表的作品是﹕ (1)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2)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 這兩首詞音節上雖然仍帶含蓄﹐也算得把滿腔愁怨盡情發泄了。所以宋太祖看見﹐竟自賜他牽機藥﹐要他的命。 宋徽宗的身世﹐和李後主一樣﹐他有一首《燕山亭》﹐寫得亦是這一類情感﹔但用的是吞嚥式﹐覺得分外凄切。今錄他下半闋﹕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詞中用回盪的表情法用得最好的﹐當然要推辛稼軒。稼軒的性格和履歷﹐前頭已經說過。他是個愛國軍人﹐滿腔義憤﹐都拿詞來發泄。所以那一種元氣淋漓﹐前前後後的詞家都趕不上。他最有名的幾首是﹕ (1)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隻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闌﹐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 (2) 野塘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念奴嬌》) (3) 綠樹聽啼□。更那堪杜鵑聲住﹐鷓鴣聲切。啼到春歸無啼處﹐苦恨芳菲都歇。算來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樑回頭萬裡﹐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伴我﹐醉明月。(《賀新郎》) 凡文學家多半寄物托興﹐我們讀好的作品原不必逐首逐句比附他的身世和事實。但稼軒這幾首有點不同﹐他與時事有關﹐是很看得出來。大概都是恢復中原的希望已經斷絕﹐發出來的感慨。《摸魚兒》裡頭“長門”、“蛾眉”等句﹐的確是對於宋高宗不肯奉迎二帝下誅心之論。所以《鶴林玉露》批評他﹐說“斜楊煙柳”之句在漢唐時定當賈禍。又說﹕高宗看見這詞﹐很不高興。但終不肯加罪﹐可謂盛德。詩人最喜歡講怨而不怒﹐像稼軒這詞算是怨而怒了。《念奴嬌》那首﹐題目是《書東流村壁》﹐正是徽、欽北行經過的地方﹐所以把他的“舊恨新恨”一齊招惹出來。《賀新郎》那首﹐是和他兄弟話別之作﹐自然把他胸中壘塊盡情傾吐。所以這三首都是有“本事”藏在裡頭﹐不能把他當一般傷春傷別之作。 前兩首都是千回百折﹐一層深似一層﹐屬於我所說的螺旋式。後一首卻是堆壘式﹐你看他一起手硬繃繃的舉了三個鳥名﹐中間錯錯落落引了許多離別的故事﹐全是語無倫次的樣子﹐卻是在極倔強裡頭﹐顯出極嫵媚。三百篇、楚辭以後﹐敢用此法的﹐我就隻見這一首。 這一派的詞﹐除稼軒外﹐還有蘇東坡、姜白石都是大家。蘇辛同派﹐向來詞家都已公認。我覺得白石也妠靬換ⅶ@□□暮麼Γ□輝諼4識□謐巢傘5□鍘13□□Φ牡匚揮胄斂煌□□鏈首勻桓褳庹媲校□□暈夷盟□醋穌庖慌傻拇□懟? 稼軒的詞風﹐不甚宜於吞嚥式﹔但裡頭也有好的。如﹕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點點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勸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哽嚥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祝英台近》) 這首很有點寫出幽嚥的情緒了﹐但仍是曼聲﹐不是促節。促節的聖手要推周清真﹐其次便數柳耆卿。各錄他的代表作品一首。 (1)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蘭陵王》﹐清真) (2)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正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嚥。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總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雨霖鈴》﹐耆卿) 這兩首算得促節的模范。讀起來一個個字都是往嗓子裡嚥。當時有人拿耆卿的“曉風殘月”和東坡的“大江東去”比較﹐估算兩家品格的高下﹐其實不對。我們應該問那一種情感該用那一種方式。 吞嚥式用到最刻入的﹐莫如李清照女士的《壺中天慢》和《聲聲慢》﹐今錄他一首﹕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切切。乍暖鄘吽撐H穎□金呀□ⅠH□□秸檔□疲□醯興□□捶緙保墾愎□玻□□誦模□詞薔墑畢嗍丁?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 清照是當時金石學家趙明誠的夫人。他們夫婦學問都好﹐愛情濃摯。可惜明誠早死﹐清照過了半世寡婦的生涯。他這詞﹐是寫從早至晚一天的實感﹐那種煢獨淒惶的景況﹐非本人不能領略﹐所以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嚥下。 還有一位不是詞家的陸放翁﹐卻有一首吞嚥式的好詞。 紅酥手﹐黃籐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釵頭鳳》) 讀這首詞要知道他的本事。原來放翁夫人是他母族的表妹﹐結婚後不曉得為什麼﹐他老太太發起脾氣來﹐逼他們離婚。後來兩個人都各自改婚了﹐但愛情總是不斷。有一天放翁在一個地方﹐名叫沈園﹐碰著他故妻﹐情感刺激到了不得﹐所以填這首詞。後來直到六七十歲﹐每入城一次總到沈園落一回眼淚。晚年還有一首詩﹕“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花老不飛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悵然。”這是和《孔雀東南飛》同性質的一出悲劇﹐所以他這詞極能動人。 清朝好詞不少。內中最特別的﹐算顧樑汾(貞觀)寄吳漢槎的兩首。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生平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料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彀﹖比似紅顏多薄命﹐爭不如今還有﹖隻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總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蛻╮C□郎□τ選K尬羝朊□傾們裕□鑰炊帕□□藎□澂患躋估蓛]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醜。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虛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賀新郎》) 這兩首和元微之那三首悼亡﹐算得過去文學界的雙絕。他是“三板一眼”唱得出來的一封信﹐以體裁論﹐已算創作。他的好處全在句句都是實感﹐沒有浮光掠影的話。有點子血性的人﹐讀了不能不感動。後來成容若用盡力量把吳漢槎救回﹐全是受了這兩首詞的刺激。容若贈樑汾的《賀新郎》末幾句﹕“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閒事。知我者﹐樑汾耳。”就是這兩首詞結束的歷史。所以我說情感是一種催眠術。 清代大詞家固然很多﹐但頭兩把交椅﹐卻被前後兩位旗人──成容若、文叔問佔去﹐也算奇事﹗容若的詞﹐自然以含蓄蘊藉的小令為最佳。但我們要知道這個人有他特別的性格。他是當時一位權相明珠的兒子﹐是獨一無二的一位闊公子﹐他父母又很鐘愛他﹔就尋常人眼光看來﹐他應該沒有什麼不滿足。他不曉為什麼﹐總覺得他所處的環境是可憐的。他的夫人早死﹐算是他極慘痛的一件事﹐但不能便認為總原因﹔說他無病呻吟﹐的確不是。他受不過環境的壓迫﹐三十多歲便死了。所以批評這個人隻能用兩句舊話﹐說﹕“古之傷心人﹐別有懷抱。”他的文學﹐常常表現出這種狂熱的怪性。我們試背他幾首。 (1)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飛蝶。(《蝶戀花》) (2) 如今才道當時錯﹐心緒低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昳埢h□克禱鍍塚灰槐鶉縊梗□渚±婊ㄔ掠治鰲#a恫繕W印罰? 像這類的作品﹐真所謂“哀樂無端”﹐情感熱烈到十二分﹐刻入到十二分。許多人說《紅樓夢》的寶玉﹐寫的就是成容若﹔我們雖然不願意輕率附會﹐但容若的奇情﹐隻怕有點像寶玉哩。 文叔問的詞格﹐很近稼軒、白石﹐但幽嚥的作品﹐比他們多﹔此老怕要算填詞界最後的一個名家了。他的名作﹐我不大背得出﹐隻記得幾句﹕ ……延佇﹐銷魂處﹐早漏泄幽盟﹐隔簾鸚鵡。殘花過影﹐鏡中情事如許。西風一夜驚庭綠﹐問天上人間見否﹖……”(《月下笛》) 題目是《戊戌八月十三日宿王御史宅聞鄰笛》﹐詠的是戊戌政變時事。“隔簾鸚鵡”指袁世凱泄漏我們的秘密﹔“一夜驚庭綠”等語﹐很表得出當時社會一般人對於這件事的情感。 此外宋、清兩代這類表情法的好詞還很多﹐我所舉的也不能都算得代表的作品﹐不過憑我記得的背背罷了。 曲本裡頭﹐用回盪表情法用得好的很不少。《西廂記》、《琵琶記》裡頭就有好些﹐可惜我背不出來。我腦子裡頭印得最深的﹐是《牡丹亭》的《尋夢》。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麼高就低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哎﹗睡荼蘼抓住了裙衩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 為什呵玉真重溯武陵源﹖也則為水點花飛在眼前。是天公不費買花錢﹔則咱人心上有啼紅怨。唉﹗孤負了春三二月天。 …… 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一時間望一時間望眼連天﹐忽忽地傷心自憐。知怎生﹐情悵然﹔知怎生﹐淚暗懸。 春歸人面﹐整相看﹐無一言。我待要折我待要折的那柳枝兒問天﹐我如今悔我如今悔不與題箋。…… 為我慢歸休緩留連。聽聽這不如歸春暮天。難道我再難道我再到這亭堔J□蛘醯母齔□吆投堂摺﹗□? 像這種文學﹐不曉得怎麼樣的沁人心脾。像我們這種半百歲數的人﹐自信得過不會偷閒學少年﹐理會什麼閒愁閒恨﹐卻是一日念他百回也不厭。 其次便是《長生殿》的《彈詞》。他寫李龜年流落江南﹐帶著個琵琶賣技換飯吃﹐一面彈﹐一面唱出那種今昔興亡之感。那龜年初出台唱的是﹕ 不提防余年值亂離﹐逼拶得歧路遭窮敗﹗受奔波﹐風塵顏面黑﹔嘆衰殘﹐霜雪鬢須白。今日個流落天涯﹐隻留得琵琶在﹗…… 跟著唱完了十幾段﹐那聽的人覺得他形跡蹊蹺﹐苦苦盤問他是誰。他讓人瞎猜了一大堆﹐才自己說明來歷道﹕ 俺隻為家亡國破兵戈沸﹐因此上孤身流落在江南地。……您官人絮叨叨苦問俺為誰﹐則俺老伶工名喚龜年身姓李。 中間唱的那十幾段﹐段段都好﹐尤為精采的是寫馬嵬坡兵變那一段﹕ 恰正好嘔嘔啞啞霓裳歌舞﹐ 不提防撲撲突突漁陽戰鼓。 □地裡出出律律紛紛攘攘奏邊書﹐ 急得個上上下下都無措。 早則是喧喧嗾嗾驚驚遽遽倉倉卒卒挨挨拶拶出延秋西路﹐ 鑾輿後攜著個嬌嬌滴滴貴妃同去。 又隻見密密匝匝的兵惡惡狠狠的話鬧鬧吵吵轟轟騞騞四下喳呼﹐ 生逼散恩恩愛愛疼疼熱熱帝王夫婦。 霎時間畫就這一幅慘慘凄凄絕代佳人絕命圖。 這種文學﹐不是曲本不能有。他的刺激性﹐比杜工部的《哀江頭》、白香山的《長恨歌》﹐隻怕還要強幾倍哩﹗那整出的結構﹐像神龍天矯﹐非全讀看不出來。 凡長篇的寫情韻文﹐煞尾總須用些重筆﹐像特別拿電氣來震盪幾下﹐才收束得住。如《離騷》講了許多漫遊寬解的話﹐最後幾句是﹕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乎舊鄉。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招魂》說了一大堆及時行樂的話﹐最後幾句是﹕ 皋蘭被徑兮斯路翩撬痕贖瀞慼潟捷僙仵秤謢牷慼熨g饃舜盒摹﹔曩夤槔窗□□稀? 都是用這種方法﹐把全篇增幾倍精采。曲本裡頭得這訣竅的﹐要算《桃花扇》最後《余韻》那出的《哀江南》。 (1) 山鬆野草帶花挑﹐猛抬頭秣陵重到﹗殘軍留廢壘﹐瘦馬臥空壕。村郭蕭條﹐城對著夕陽道。 (2) 野火頻燒﹐護墓長楸多半焦﹔田羊群跑﹐守陵阿監幾時逃。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誰祭掃﹖牧兒打碎龍碑帽。 (3) 橫白玉八根柱倒﹐墮紅泥半堵牆高。碎琉璃瓦片多﹐爛翡翠窗欞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宮門一路蒿﹐住幾個乞兒餓殍。 (4)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銷﹐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瘦紅葉無個人瞧。 (5) 你記得跨青溪半裡橋﹐舊長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6) 行到那舊院門何用輕敲﹐也不怕小犬哞哞。無非是斷井頹巢﹐不過些磚苔砌草。手種的花條柳梢﹐盡意兒采樵。這黑灰是誰家的廚灶﹖ (7) 俺曾見金陵玉樹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皇台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桃花扇》是明末南京的歷史劇﹐借秦淮河裡頭幾個人物寫興亡之感。末後這一出《余韻》﹐把幾位遺老扮作漁翁樵夫﹐發他們的感慨。《哀江南》這一首﹐是那樵夫唱的﹐是全劇的收場﹔所以把全劇關系地點﹐逐一描寫他的現狀﹐作個總結。第一段寫南京城﹐第二段寫孝陵﹐第三段寫皇宮﹐都是亡國後公共的悲感。第四段寫秦淮﹐第五段寫河上的長橋﹐第六段寫河那邊的舊院(當時冶遊勝處)﹐都是劇中人物棖觸舊遊的特別悲感。第七段是把各種情感歸攏起來﹐帶血帶淚﹐盡情傾吐﹐真所謂“悲歌當哭”了。有了這出﹐能把劇中情節件件都再現一番﹐令他印象更深。 這種表情法﹐是文學上最通用的﹐我們中國人也用得很精熟﹐能夠盡態極妍。我們從三百篇起到曲本止﹐把那代表的名作比較比較﹐也看得出進化的線路。 -- 迄於漢魏﹐猶未失質樸。 ※ 來源:‧水木社區 newsmth.net‧[FROM: 211.151.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