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ca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日記]直至近日的貓飲食心得(二)關於自製貓食 轉載自 http://ppt.cc/t2d2 在探尋飲食這回事,我覺得其實是很有趣的事情,雖然我知道貓是肉食動物, 但當自己要自製貓食的時候,吃什麼跟要怎麼選擇, 又基於什麼道理卻又是一番可以探 討的新領域, 身邊卻沒有確切懂的人可以詳細詢問,但每每從各方專家的書或可找到的資料了解我想知 道的答案, 那種雀躍感真的很想趕快告訴所有關心這方面的人。 另外現在想自製貓食的愛貓人士也漸漸地變多了, 我從各個討論區的討論串可以得知有些人的方式其實是比較不拘小節的, 但相對的這樣的做法也有可能會危害到貓的健康。 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我由以下幾個問答題的方式來寫下一些我在意的點, 希望有心想自製貓食的人們可以多了解相關知識以及利弊點。 --------- Q:為何最好要選擇無施打抗生素無藥物殘留,或是無抗生素跟無藥物殘留的雞隻跟蛋呢? A:餵食家禽的飼料跟飼養環境不一定都如同我們想像得美好。 由標裕的健康放走雞網站可以得知一段話: "魏大哥發現市售的土雞飼料中,都會添加魚粉、牛油或肉骨粉等原料當作蛋白質來源。 但這些動物性蛋白質往往影響了雞肉的風味,若使用的動物性蛋白質不佳的話, 還會使雞肉吃起來有一股腥味。" 這就跟乾糧的製程一樣是有種種不確定來源, 也許連羽毛粉跟雞隻廢棄物像是雞糞以及廢棄的雞飼料也一起被餵食, 而是否有生病的動物也被製成原料而加工成飼料,這業者自己不說,我們也不得而知, 狂牛症的起源即是有傳染性的普恩蛋白,被牛以及各種動物不管是人甚至有貓案例吃 下肚後所引發, 雞在過去正常會吃的蛋白質像是田地裡的蟲子、糞便中的蛆跟土壤裡的蚯蚓等等。 另餵食的原料跟穀物來源飼料配方,飼養的環境周遭土地遭汙染, 跟附近農民種植噴灑農藥, 都可能導致藥物農藥跟有毒物質重金屬被持續吃下累積在雞體內, 就如同鮪魚為何會有重金屬殘留的道理一樣,越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越容易持續吃進食物鏈各階層的累積毒物。 而台灣的肉品到目前為止,也尚只有"無毒"肉品,而無"有機"品牌 原因也跟環境中有各種不確切影響因素有關係, 目前飼養的環境還很難完全都符合政府規定的認證標準。 所以還是最好購買有商譽來源的肉品或雞蛋,不論給自己吃的還是給愛貓吃的都一樣。 ----- Q:為何Dr.Pierson會教導將肉的外部稍微烹煮呢 ? A:適度的烹飪可以殺死部分的細菌。 我由大陸的營養科學家雲無心的書"吃的真相"得知 巴氏殺菌的鮮奶將鮮奶加熱至72°C15秒左右, 細菌數會被減少至原來的十萬分之一。 (但盛裝的容器還是要洗淨,不然一接觸到不淨的容器或餐具細菌又沾附上去了) 由此查詢巴氏殺菌的wiki可以得知: http://big5.wiki8.com/bashishajun_108710/ 現用的巴氏殺菌方法一般有兩種: 一是加熱到61.1~65.6攝氏度之間,30分鐘; 二是加熱到71.7攝氏度,至少保持15秒鐘。 由于巴氏消毒法所達到的溫度低,故達不到滅菌的程度。 但是它可使布氏桿菌、結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致病微生物死亡, 可以使細菌總數減少90%-95%,故能起到減少疾病傳播, 延長物品的使用時間的作用。 另外,這種消毒法不會破壞消毒食品的有效成份,且方法簡單。 因此由此可解讀Dr.Pierson所教的將肉的外部煮熟,也是這樣的緣由, 適度烹煮可以將細菌數減低,增加安全性。 另外肉品放置冰箱保存的冷凍冷藏保存只能抑菌並不能殺菌, 由一些自製貓食的網站教學以及醫師的指導可以得知: 1肉品的要從有商譽的來源購買新鮮的肉,並且好好沖洗, 這可以沖洗掉部分的細菌。(我:最好使用過濾水) 2不購買絞肉,絞肉的肉來源不明,處理的絞肉機狀況不明,保存狀況不明。 3使用前後可以用溫肥皂水好好清理絞肉機。 4冷凍的肉要放置冰箱冷藏處解凍,盡量解凍完後當天吃完, 細菌會在溫暖處以一變二二變四這般倍數快速增生,不建議放置室溫下解凍。 5給貓吃時不使用塑膠容器盛裝, 塑膠容器容易產生刮痕以及有細菌殘留於其中並滋生細菌。 6處理肉品可以戴手套。 另外我請教獸醫得知一般雞肉比較常見會帶有的細菌有彎曲桿菌以及沙門氏菌。 http://blog.roodo.com/pedi_zone/archives/8414815.html 可知彎曲桿菌感染症狀有輕有重,有些人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不用太過在意; http://feline-nutrition.org/nutrition/spooked-by-salmonella-raw-food 中則可知沙門氏菌對於健康的貓腸胃影響性也不如人類一般高; 但良好的肉品來源以及處理過程是有助於減少有害細菌造成的風險。 另飲食內容也是影響貓的腸胃處理細菌 過多的植物性蛋白以及碳水化合物會使貓的胃中胃酸從pH1上升至pH4甚至是以上, 因此同時餵食生肉以及太多的乾糧的方式,會導致貓的胃殺菌力減低,進而增加風險。 長期食用殘留的抗生素的肉品跟蛋會引起抗藥性。 由"雜食者的兩難"可知: 與飼料混合一起進入雞隻胃中的抗生素,會對於雞隻體內的細菌產生篩選作用, 結果長出能抵抗抗生素的新菌株,被這樣的新菌株感染的生物, 只要是都活在同一套微生物生態系統中,目前用來治療這類感染的藥物則會失效。 (是的,不論是貓還是人都一樣) -------- Q:是否生食就是最好的 ? A: 要看飼主能取得的原料條件以及貓的狀況。 在常常幫屁屁買各品牌的雞肉下漸漸地我也對於各種通路的肉有著粗略的心得, 基於脂肪跟骨骼內臟容易累積有毒物質跟重金屬農藥,骨跟內臟最好購買無毒的肉就看經濟能力買,不要常常固定買同一家,雖然分開買麻煩點,但比較有保障, 要是要做半生全生的,要先自己買幾次帶骨的,了解一下肉跟骨的比例, 方便日後拿捏。 傳統市場一般而言因為是現殺的,肉的新鮮度的確是很不錯的, 但傳統市場的宰殺過程會重複浸泡某桶水,不論是所有的雞還是老闆的手, 都在那桶水中來來去去,找錢的手也摸來摸去......。 一般超市已經有各種養雞業者宰殺好並包裝好的雞隻, 這種肉對我而言最大的詬病就是新鮮度不好,買回來以後常常擺放在冷藏處幾小時後, 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腥臭腐臭味,已經有臭味的肉我個人是不敢做生食的, 我個人會乾脆就煮全熟,甚至臭味太過嚇人的我就直接丟掉了, 因此要是習慣跟超市通路購買的,可以請超市跟廠商訂購, 廠商送來後請店家馬上置放於冷凍庫保存, 或是養雞場的業者當天早上送至超市後就盡快購買回家。 超市的冷藏區肉品的保存日期標籤是有可能被偷換的,這是我實際觀察過的現象, 所以盡可能不要買冷藏的,最好請店家訂購當天宰殺的並放置於冷凍庫保存。 無毒肉品這樣的肉品有個好處,通常是會經過業者冰箱以-18°C低溫冷凍過, 家用冰箱冷凍庫是否有到-18~-20°C,這我不太清楚, 這些品牌肉也真的都不太會臭,。傳統市場跟超市的雞常常都很容易臭。 我有買過幾家無毒肉品像是: 標裕健康放走雞 - 雞隻有大有小,實際重量常常比標示重,不一定如想像中的貴。 洄瀾雞 - 實際重量略重於標示。 有心肉鋪子 - 標示與實際重量相當。 綠野農莊 - 四家中最便宜400g195元,上個月發現的新品牌, 但標示跟介紹很簡略,只能知道是無抗生素藥物殘留。 另要是有自己認識的小農,也可用自己知道的安全管道購買。   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管道都可以買到來源清楚的肉品,廠商通常會有定期抽查檢驗報告 像是: 大成、卜蜂 、黃金雞、集鮮御守、農會超市、綠野農莊、有心肉鋪子、天和鮮物、 洄瀾雞、標裕健康放走雞、香草雞 .............還有更多, 以上所列的肉的等級有所差異,可以視自己經濟能力挑選。 有單獨販賣骨架的業者有: 天和鮮物的海藻雞: 一整付/80元,黑貓冷凍宅配每趟210元,購滿2500元免運。 健康放走雞: 有分雞背骨、雞胸骨、整付3種/每包裝皆60元,購滿1200元免運。 我看國外醫師建議怎樣的貓不適合吃自製生食飲食,但可以吃熟的。 I recommend avoiding raw meat based diets for cats that are on immunosuppressive medications like chemotherapy drugs, or higher doses of cortisone-type drugs like prednisolone . I also recommend that if anyone in the cat's household has a weakened immune system. (HIV/AIDS, chemotherapy,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etc.) that extra caution should be used or raw diets completely avoided. In these instances a homemade cooked diet would be an excellent substitute. 因此我們可以視情況來變通, 生骨跟生肉的確是最有利於消化吸收,但要是當下買不到安心的產品,為了愛貓的健康 目前我的網頁加上醫生跟安妮的網頁共有:生骨、骨粉、無骨3類食譜, 醫生的食譜通常建議將外表煮熟,但之前詢問過也不反對把肉做成全熟, 醫生網站上之前也更新說明過因為美國當時蛋有沙門氏菌不適合做生蛋而把蛋煮熟。 20130328補充 胃有傷口的貓,不適合吃生肉食譜,日前屁屁因受驚嚇導致胃發炎腫脹, 在治療的前期吃塊狀半熟肉讓病情仍會起伏, 後來我檢視屁屁所有的一天日常生活飲食用藥記錄, 中期改變方式把肉全部煮熟打成泥,並且要做腸胃黏膜保護的措施, 一個月內胃情況好轉,從一個月吐6次變成一個月吐一次,之後都情況穩定, 胃不適期間要注意保暖,溫度低胃會抽痛導致病情加重。 摘自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6&m_id=27&id=264 根據王政雄等人(2004)研究, 發現傳統市場雞屠體的冷卻水之生菌數是電宰場冷卻水的二倍以上。 驗自超級市場、傳統市場、家禽電宰場採樣的雞肉樣品中, 發現沙門氏桿菌的檢出率以傳統市場40%最高,超市次之25%,電宰場15%。 沙門氏桿菌是人畜共通傳染病,若人在食用屠體受到污染的生雞或未全熟雞肉,將會發生 腸胃炎、下痢情形。 ----------------- Q:人道飼養的有比較好嗎? A:友善的飼養環境對於肉品及雞蛋管制有正面性的幫助。 我有位醫界的友人曾說"禽畜養殖是超級細菌的大本營", 我從一些資訊得知集約式飼養環境同時會產生寄生蟲以及病菌的問題, 養殖環境對於雞隻友善,才不會無上限地添加抗生素跟藥物至飼料中, 為何連蛋中也可能有沙門氏菌,就是因為飼養環境骯髒,雞將菌吃下, 經由卵巢傳到蛋中的蛋白和蛋黃或經蛋殼上的糞便污染蛋殼所致。 從看雜食者的兩難得知有些所謂自由放養其實也並不如字面上描述地美好......., 很多事實還蠻悲哀的。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6&m_id=27&id=389 http://www.chickenout.tv/ -------------- Q:為何說要經過低溫冷凍會比較好? A:會有寄生蟲的疑慮。 我由一些簡略的文章可以了解到雞隻的飼養有所謂內外寄生蟲的問題, 由www.littlebigcat.com了解到以-4°F(-20°C)冷凍72小時可以殺死寄生蟲跟蟲卵, 也有看過資訊是人食用的生魚片以-40度以下這樣的溫度來殺死寄生蟲跟蟲卵。 我曾請教獸醫關於寄生蟲方面的問題, 醫師表示"一般寄生蟲是絛蟲跟弓蟲較會經吃生肉(肌肉組織)感染 (但多半是豬肉)", 要定期使用驅蟲藥可以用"一般幼犬幼貓用的全效驅蟲藥"。 基於安全性,要生食最好經由-4°F(-20°C)冷凍過72小時再給吃, 要給魚肉,我看Dr.Becker的書也反對給生魚肉,理由同樣是因為寄生蟲。 ..........一樣以上以下待補充的還很多很多 <附註1> 雞的來源慎選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6&m_id=27&id=264 http://www.east.org.tw/that_content.php?s_id=6&m_id=27&id=93 http://forum.yam.org.tw/women/digest/backinfo/recreation/pu/pu18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