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irst-w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8/2284379.shtml 分手有藝術 失戀要求救 記者林麗雪/報導 年輕男女過不了情關,情殺案件不斷傳出,部分學者專家認為,新新人類忍受感情 挫折能力,普遍降低,預防重於治療,不少大專校院開設「愛情與分手藝術」等相關 通識通程,大受學生歡迎,透過集體討論,找出面對分手的良方,除了學校生命、輔 導教育,家長自小教育兒女,也不妨藉機教導孩子如何面對「不順己意」或「得不到 自己想要」情況。 成功大學學生輔導中心教授饒夢霞10年前在成大開設「婚姻與家庭」通識課程,還 推動校園「小張老師」,號召熱情的學生擔當志工,隨時隨地協助同學,解決各種情 緒問題。 饒夢霞多年在成大輔導學生,她分析,大學生對感情、學業或職場挫敗能力,愈來 愈低,如何協助他們建立起「SOS」 尋求協助網路,相對重要,讓陷入情緒困擾的學 生,能夠開口求援。饒夢霞在「婚姻與家庭」課程中,與學生討論同居、試婚、劈腿 、分手、婚外情等議題,每年不斷累積「成大失戀小偏方」,她說,至今小偏方已有 30則,常隨著社會趨勢而變動,例如網路時代,就可以透過網路即時聊天系統,尋求 親友的支持。 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師涂喜敏認為,有的人面臨感情挫折時,會採取較偏激的處理方 式,有人「對內」自我傷害,有人選擇「外顯」傷害他人的方式,而選用傷害他人復 仇的案例似乎有增多的現象,光是最近一個星期,高雄地區就發生高雄長庚醫院美食 街、中山大學情殺案件。 在少子化的趨勢中,父母全力保護子女,涂喜敏指出,家長在教養子女時,要特別 留意子女處理「不順己意」或「得不到想要東西」的情緒,如果小時候得不到,任其 採取毀滅或發怒的行為,絕對會影響到長大後,處置情感的態度。 感情路走到分手一途,非人所願,政治大學心理系教授王鍾和建議,情變容易造成 當事人情緒不穩定,分手時,一定要心平氣和溝通,忌諱一方「避不見面」,可能會 讓找不到人的另一方更加憤怒,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成大學生輔導中心教授饒夢霞強調,情侶熱戀時,有時不妨討論如何處理分手的話 題,若有一方反應激烈,可以藉此知道對方是否有行為偏差情況,採取預防措施,若 是真正分手,則須謹守「三不原則」--不見面、不通信、不打電話,免得藕斷絲連, 問題難以解決。 至於,如何面對他人單戀,涂喜敏建議,除了採主動告知,快刀斬亂麻的手段外, 如果對方是個難對付的角色,則不妨搞一些小動作,譬如做一些對方難以忍受的行為 ,挖鼻孔、抓腳丫子等裝醜,讓對方主動離去。 【2004/10/09 民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