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radu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弟是東華大學材料系應屆的畢業生, 基於分享以及還願的心態,在此分享今年材料所的考取心得。 網誌版: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4809685.htm ※小弟考取成績與應試科目的部分: ˙成大材料所 備取12 (已通知錄取)  【A科目:普通物理,物理冶金,量子物理導論】<皆為選擇題命題>  【B科目:普通化學,材料熱力學,有機化學】<皆為選擇題命題>  【C科目:材料科學導論,材料力學,工程數學】<皆為選擇題命題> ˙中央化材所乙組 備取6 (雖未通知錄取,但錄取希望相當地高)  【普通物理與普通化學】<皆為選擇題命題>  【材料科學導論】<約30%選擇題命題,其餘為申論題>  【英文】<皆為選擇題命題,不倒扣,為入學門檻不算分> 成績不算太好(在此不敢將令人汗顏的成績公布…有興趣者可以私下問我), 但所幸都能順利錄取, 我想, 『高手自有高手奪取榜首的能耐,平民也該有平民爭求錄取的手段』, 所以, 以下的心得與感想 希望能為「志在錄取,不再奪魁」的考生們, 明確地立定未來的讀書計畫與目標學府。 (志在榜首的高手們,這篇對您的助益真的不大!) 一、確立考試方向: 近年來,材料所的考題方向主要分成兩大主流:申論題派與選擇題幫。 ˙申論題派:<通常要口試> 題目約在15題以內,出題方向較容易掌握,通常考大觀念,時間為100 mins。 Ex:台大材料(需口試) Ex:交大材料(需口試) Ex:中山材光所丙組(不需口試) Ex:東華材料甲組(不需口試) ˙選擇題幫:<大多不需口試> 考科眾多,題目也很多,出題方向廣且細,但考試時間一樣是100 mins。 Ex:清大材料(不需口試)   (近年來有些許科目改為部分手寫的計算題模式,    而且計算題比重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例如今年的材料力學甚至全部皆為手寫的計算題形式命題) Ex:成大材料(不需口試) Ex:中央化材乙組(不需口試)(其材料科學導論這科為部分選擇題模式) Ex:中央材料(需口試) 可能會有人以為 只要念了成大的考試科目,就有實力報考所有的材料所, 因為幾乎沒有一間材料所的考科會超出這九科的範圍 (除了中山材光所丙組的光電概論), 但是我在這邊要強調, 除非你的念書時間能多人家三倍, 不然像是同樣一科材熱, 你拿九分之一的準備時間,去拼所有時間只準備材導和材熱的人, 說甚麼勝算也不會比人家大!(當然高手例外啦XD) 基本上就以投考組合而言, 選擇走申論題派的那一方,絕對是會比較有利! 因為可以投資較少的科目(材料熱力學,材料科學導論或物理冶金) 報考大部分的學校, 而且用同樣的時間只準備兩到三個科目, 絕對會較其他雜亂唸的學生更為精良純熟。 但是, 關鍵還是需要看清「自身實力」與「唸書態度」, 來投資對自己最有利的考試組合, 確立考試方向, 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績效。 就我本身而言, 選擇題考題的答題技巧是遠遠大於申論題型的試題, (所以我當初才會考上師大附中華語導遊證照) 也就是說,相同的科目給我, 選擇題型的考卷我有把握考到七八十分, 但是申論題型的試題我可能連五十分都沒有。 而且,以同樣一個科目來說, 我很難有耐心完整地唸個八遍九遍, 大概唸個兩遍就開始怠惰了XD。 再者,我相當缺乏任何面試經驗,並且在校成績也相當地不好看, 既沒有作專題,社團也沒有甚麼十分突出的表現。 因此我的準備方向全挑『命題以擇題題為主』,並且『不需口試』的學校, 用「坐成大望清大,力保中央化材不失」的心態來唸書。 二、讀書計畫: 首先我要提的是, 我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 就提前去補了大碩楊慧德老師的材熱、物冶和材導這三科, (材熱和物冶是上面授班,材導是以數位學堂的方式上課) 有些人可能會想在這倒數第二個暑假再把握時間玩樂一下, 但我覺得提前補的好處是可以為你爭取後面的唸書時間, 而且如果你有被當掉重修,這部分更是妙用無窮XD。 我想, 如果我當初沒有這麼作, 也許我就沒有時間應付這麼多的科目, 可能今天就非如此的幸運了! 雖然說當初我還因為補習太忙,跑掉了一個女朋友, 但現在想起來一點也不後悔! 因為順順利利地向上爬了一大階~ 所以千萬不要排斥提前努力, 畢竟「你賭上的是今生的最終學歷」! 補完習後一直到三下之前我都是加減唸一點, 不算是很完整的唸過, 真正開始唸書的時間應該是三下的後半段, (請大家可以的話儘早開始唸,因為時間真的不夠用!) 這個階段我把所有考科中 有作筆記的把筆記唸熟, 沒有作筆記的趕快想辦法去圖書館借書或用高中參考書補起來, 計畫是在寒假前把所有的理論基礎記熟, 然後寒假的時間一直到應考前瘋狂地作考古題。 (92~98這七年分的考古題我平均至少作了六遍以上) 如果你有心拼成大材料,那『作熟考古題』真的相當重要! 考古題沒有寫過三遍以上,那你很難成為錄取率的分子。(高手例外啦XD) 當初我是把所有的考古題印下來, 然後依科目分成九科,裝訂成九本書, 這樣的好處除了方便攜帶, 在遇到相似題目或題型也比較容易比較。 另外, 你可以把與這題有相關的題目其年次與題號標註在該題後面, 以便之後的複習與翻閱。 中央化材所官方上並沒有提供考古題, 然而江湖中有流傳著94和95兩年的中央材料所考古題, 雖然不是化材所的考題, 但我也利用了這兩年材料所的出題, 分析了中央老師偏愛的考試方向, 而後用準備成大的普物、普化和材導實力去應考, 所幸可以僥倖過關。 每天擁有規律的讀書時間與正常作息是很重要的! 這樣才能有良好的唸書效率,也可以把身體負擔減到最輕。 另外,記得把生理時鐘調早,養成早起的習慣, 因為研究所的考試通常都是八點多就開始了, 扣掉通車的時間、早點到考場穩住氣的時間和吃早餐的時間, 也許五六點就要起床了! 如果因為不習慣早起,而在考場精神狀況不佳, 導致自身實力大打折扣,這是十分划不來的! 在衝刺的期間, 我每天約六點半起床,七點前在早餐店報到, 邊吃早餐,邊複習各個考科的重要觀念與公式, 然後看完吃完就到圖書館的固定位置上唸書, 中午通常不會出來覓食, 晚餐時間也會邊吃邊再複習一次各個考科的重要觀念與公式, 然後再回圖書館唸到約十一點左右。 附帶一提,除了筆記外, 我還把常考的觀念和難記的公式簡約地寫在小冊子裡(類似單字本的感覺), 我到早餐店和晚餐時間就是看這個, 看完一遍約莫一小時多, 而且規定自己一定要看完才離開, 這樣累積下來, 重要的公式與觀念我至少看過五十幾遍, 而且在進考場前被主考官驅離到教室外的時間我也是拿這個小冊子複習, 因此這些觀念與公式都被我記的滾瓜爛熟, 在考場上很多時候常常都是靠我的直覺反應, 作答速度自然也比人家快了一些。 三、考試科目的準備: 我主要是以準備成大九科的方向出發, 加上中山材光所丙組考的光電概論, 還有唸一點點中央化材所乙組要考的英文, 這樣粗略的算下來, 我應該是準備了十一科。 在成大的九科裡面, 我的建議是每一科都千萬不要放棄, 然後主攻:材熱、物冶、材導、普物、普化、工數和材力。 (這樣的主攻組合才能讓您在清大材料和中央材料或化材的考場上無往不利) 但是今年我的主攻方向為:材熱、物冶、材導、普物、普化,有機。 (所以我清大材料才沒上~哭哭) (志在清材的人請再多看一點工數跟材力,以下的心得對您的助益可能不大) *材料熱力學,物理冶金* 這兩科我的準備方法很相似, 把大碩楊慧德老師上課的筆記唸熟(四~五遍), 譬如說:材熱的重要關係式,物冶的差排分解等等諸如此類的, 然後再把他上課用的課本裡面『選擇題型式的範例』全部作熟(七~八遍) 這樣去作歷屆考古題自然得心應手,題題秒殺! (當秒殺題目時,是可以增加無比的自信與勇氣) 不過要強調的一點是, 在檢討範例和考古題的同時, 要把筆記拿出來對照,然後把題號記在相關的重點附近, 這樣下來,寫題目時會想到筆記裡的觀念, 唸筆記時也會憶起相關的考題, 如此雙管齊下,才能把觀念牢牢記住, 進而增加選擇題的作答的速度。 *材料科學導論* 這一科不像一般申論題型的材導, 它考的範圍還蠻廣的,考題方向很不容易摸情(中央和成大都一樣)。 我先唸熟大碩楊慧德老師上課的筆記(四~五遍), 之後都從歷屆考古題下手, 配合Willam F. Smith和Javad Hashemi寫的材導的中譯本來翻閱, 大部分的考題都能從裡面找到答案, 查不到的部分就把他記下來吧! PS:中山材光所丙組我只有去考第一節的光電概論,   第二節的材料科學導論我就棄考,跟女朋友到月讀女僕餐廳吃飯去,   所以中山材導的考試狀況我不甚明白就是了! *普通物理* 成大今年這一科考的算蠻難的。 一直以來, 這科都會考相當多觀念判斷和直接代公式的題目(中央和成大都一樣), 甚少出現繁雜計算的題目(就算有繁雜計算也會被你手中的計算機幹掉), 通常會卡住的點是在於看不懂題目的英文敘述! (多看題目,多查英文字典補強吧~) 在準備方面,我拿出了高中的物理參考書(張鎮麟的綠皮書) 複習了一下觀念,並且牢牢地背熟基本的物理公式。 雖然說物理是靠理解, 但我這邊要強調 「公式的熟練程度絕對會影響到你的作答速度與考場的自信心」, 而且看不懂題目時,可以認關鍵字,然後把數據帶入相關的公式, (我就這樣蒙混了一兩題的樣子) 所以務必要背熟! *普通化學* 這一科我先拿出了大一的普化課本, 背熟了元素名稱跟化合物的命名法則, 然後利用高中的化學參考書(陳建宏的絕對機密)補強了一些遺忘的觀念, 加上我本身化學底子還不差, 所以沒有多做甚麼準備就能有不錯的績效。 *有機化學* 也許是我打從心底的喜歡這一科 所以我放了相當多的心力, 除了本身的修課以外,隔年又重複聽了一遍(不是重修=.=) 可能是平常考試的題目都不是選擇題取向, 所以上過兩次課後(我們是用McMurry的那本), 寫起考古題來還是相當的吃力(例如:NMR、electrophile和nucleophile等等), 因此在背熟考古題之餘, 我又請了化學系的好朋友花了約四小時以上的時間, 指點我在考古題上的迷津,打通我的任督二脈, 成就了我今年成大九科中,寫完考卷最有信心的一科。 PS:不管你是找好朋友還是三叔教你,   或是上板徵人求助,請千萬不要放棄這一科!   建議是作熟了考古題,明白了出題方向再請教高手,   這樣比較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績效。 *工程數學材料力學量子物理導論* 這三科是我最不得心應手的科目, 而且量子物理導論幾乎是成半放棄的狀態(而且也沒修過這門課), 在這邊提醒各位考生, 如果你有要考清大的話, 工數和材力一定要多唸一點; 然後如果在圖書館借不到量子物理導論的參考書時, 也可以借近代物理來代替, 不要像小弟一樣到考前最後一個禮拜才發現=.= *光電概論(光學與電磁學)* 據中山材光系學生的說法, 這科似乎考的是他們課程中的「光電科技」(上下學期共六學分), 一般的材料系通常是沒有開這堂課的, 而且他們的上課用書還是老師用好幾本原文書綜合起來的投影片, 大多考生對於這科都會茫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有一種進錯教室考期末考的感覺。 當初報考這組是因為他十分誘人的率取率, 並且避開工數這個惱人的科目(中山材光所乙組考材熱和工數), 另外我女朋友本身是中山的學生, 她運用了強大的黑暗兵法幫我蒐集到了足夠的應考資料XD。 不過後來得知成大放榜的成績後, 就沒有心唸下去了。 *英文* 中央化材所把這科當作門檻不計分, 你的成績必須在所有應考生中占前75%(缺考生不算喔!) 我並沒有多做甚麼準備(看其他科都來不及了說), 只在考前培養一下語感和文法而已, 幸好今年考的不難XD。 四、成大材料所的作答技巧: 針對成大材料的考試而言, 要寫完已經是十萬火急, 更遑論完完整整地檢查完所有答案!, 所以在第一輪作答時,請不要猶豫太久, 並且一定會的題目一定要做對,省得第二輪再來核對檢查, 不甚確定的題目請標明記號, 第二輪則專對這些不確定的題目來思考, 檢查的時候也要順便檢查一下畫卡有沒有畫錯喔! 通常我們這種平民去考試, 一定會有幾題不會寫, 如果你相信自己準備的夠認真, 我是建議你不妨可以猜猜看。 (不過遇到分數比較貴的和感覺怎麼猜怎麼錯的題目,可以保守一點) 就以成大的普通化學這科來分析(共30題,對一題得1,錯一題到扣0.25), ˙當你猜對的時候,可以得到1分 ˙怕猜錯空著不寫的時候,相當於直接扣1分 ˙當你勇敢猜卻猜錯的同時,扣1.25分 這樣跟空著不寫比起來也只差了0.25分而已, 更何況猜對一題還能換取你其他四題倒扣的分數。 最後, 請「相信自己的答案,相信自己的直覺」, 就算間隔位置坐得很近,你的眼力也不差, 也別隨便錄用別人的答案, 你不會寫的他也不一定會對,況且他還不見得比你強! 五、永不放棄: 前面講過,小弟是東華材料所的應屆畢業生, 學生素質不容易跟頂尖學校相提並論, 更何況小弟這四年下來被當的必修主科高達九科(27學分) 像我這樣爛的學生最後都能進入理想的研究所, 希望在作優秀的各位千萬不要自暴自棄, 而且說真的,我也沒有多拼多認真!(所以只能拿到備取=.=) 所以上述的唸書方式當個標準值參考就好(也就是至少要做到這樣) 希望有心在成大材料所的大家再認真一點, 拼個正取也比較好找教授! 只要有心沒有什麼事不可能的!IMPOSSIBLE IS NOTHING~ 六、特別感謝: 這邊要特別感謝大碩台北總部的雅玲姐, 在我當初忘記訂簡章的時候幫我買到簡章, 讓我取得進入考場的門票! 此恩此德,永銘於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92.91
greg60711:我只能說中山丙沒這麼好考 == == 04/23 17:23
evadodoya:東華往年來成大的不少壓~ 你找到哪個教授? 04/23 17:24
howardcksh19:跳蛋哥表示: 04/23 17:28
listen08:推一下摟 04/23 17:30
asamiakio:朝聖推 04/23 17:31
angor:非常棒的心得!!非常棒!! 04/23 17:36
elfishdevil:純推一樓 04/23 17:44
snowyba:很棒的心得 推! 04/23 17:47
larrylin:推跳蛋 04/23 18:38
pciexpress:一樓可以分享一下台大的心得嗎? 04/23 19:59
wemin777:寫的很詳細 推! 另外也推若可刪去一個選項則非猜不可 04/23 20:59
jsl19870205:其實成大只要考古題寫一寫背一背就可以去考啦XD 04/23 22:12
eastsea1:我目前先找阮至正老師 有渺小的機會進劉浩志老師那邊 04/23 22:28
eastsea1:話說考古題的重覆率有逐年遞減的趨勢! 04/23 22:34
myemail:很棒的心得!! 04/24 00:14
jianhung:劉浩志老師又空啦? 那我們可能同門囉 04/24 00:51
evadodoya:考古題趨勢有變.+1 太依賴也不行. 04/24 00:55
evadodoya:阮至正老師那邊學長我認識幾個 人都很好的啦. 04/24 00:56
leonchu:恭喜原PO 劉浩志老師確定有空缺 此外 郭昌恕老師也可以 04/24 10:54
leonchu:去試試 因為他本來的學生上清交 一下跑兩個 04/24 10:55
eastsea1:我好老找好老師了 謝謝大家 ^^ 05/02 13:40
eastsea1: 後來 05/02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