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gradu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讀這篇心得前,我想請您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想讀研究所? 這是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原因在於如果不是很清楚自己為何而戰的話, 那麼這篇文章對您來說可能是沒有意義的; 甚至連考取本身,後來可能也無甚意義。 此外,這篇分享著重在基本功的建立,因此不會說明哪間學校重點在哪? 應該要讀什麼?如果這也是您所希望知道的,那請繼續讀下去吧。 考研究所是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段時間裡面最忌好高鶩遠、斷斷續續。 所以千萬不要假設自己明天的讀書狀況會跟今天一樣好, 排定讀書計畫時主要考量幾點: 1.最低限度的進度; 2.自己也是被計畫的一環; 3.每天都要有進度; 4.快不一定好; 5.適度的彈性。 此外,任何考試越接近考期的時間越重要, 就算一個月前讀得滾瓜爛熟的東西、一個月後不複習就去考的話, 很有可能會鎩羽而歸。就我個人而言,就算是過農曆年那三天、 還是每天都有進度的。要持續準備半年以上的考試時, 應該首要考量自己的心理狀態、要在狀況最好的時候解決最困難的科目。 以上幾點可能是有志之士要調整心態的地方。 在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後,接下來就是去找一個戰略目標、 並且思考這個目標有沒有辦法達成,如果沒有辦法的話、就做出修正。 以下以我自己的準備經驗為例 A.背景分析 1.延畢一年,只有這次機會 2.應屆那次完全沒準備 3.存在相同目標的戰友 4.堅持不補習 換句話說,我存在非上不可的壓力。 同時我周遭可以找到三個基礎目標是成大的朋友。因此在準備成大方面, 我可以找到人跟我一起努力、並且讓他們來幫助我發現自身盲點跟不足之處; 這項優勢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方面是相當重要的。 B.訂定戰略目標 主要目標:成大材料所 次要目標:沒有 我想去念的有清成央(化材)中山。 因為我的準備時間跟應屆的學生一樣,所以為了保險起見, 我選擇最熟悉也最穩的成大材料所來做為我的主要目標; 同時,為了不使我心力分散,我不訂次要目標、換句話說,不準備其他四間。 C.總體戰術 在確立了成大材料作為戰略目標之後, 接下來就是擬訂達到這個目標的戰術策略。 一個成功的戰術規畫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勝兵先求勝而後求戰。 因此,我必須先熟悉我的敵人-入學考試; 並且跟我自身的優劣勢做結合、才有辦法來訂立戰術策略。 在98成大材料考試中,我拿到90分、其中三卷的分數都在30分左右。 這是完全沒準備狀況下所拿的分數,因此我定論90分就是我的基礎(最低)分數; A卷普物大概貢獻了20分、物冶10分; B卷普化大概貢獻25分、其他兩科各5分; C卷材導大約15、其他兩科也15; 歷來的說法中成大材料是150分正取,其中 A卷50;B卷60;C卷40為公認較適當的分數分配。 我個人認為在九科當中又可分為必拿分科跟補助分科: 必拿分科:普化、材熱、有機、普物、工數、材力 補助分科:材導、物冶、量物 必拿分科表示分數最好在20以上、補助分科表示分數在10分以上即可。 當然,這只是大致的標準。 考量己與彼後,我發現以下重點。 1.材熱、有機、工數、材力是必拿分科,但是我拿很少分 2.物冶的分數在補助科的標準內 3.材導的分數超過補助科的標準 4.普物普化都在必拿分科的標準內 5.量物需要達到補助分科的標準 九科戰術 因此,我的重點科、次要科、可不理科就出來了 重點科:材熱、有機、工數、材力、量物 次要科:普物、普化 可不理科:材導、物冶 小戰略目標(各科) 1. 材熱:需要從無到有建立觀念、對我難度最高、需讀原文書 2. 有機:有讀有分、原文書1至13章做成摘要 3. 工數:買本科大用書來準備即可。 4. 材力:讀李鴻昌那本即可 5. 量物:中譯本觀念理解 6. 普物:市面上的大學物理即可 7. 普化:課本翻過一次即可 8. 材導:原文課本翻過一次即可 9. 物冶:楊惠德那本、最好有上課筆記 總體戰術 我從七月開始準備,步調打算像跑馬拉松一樣:一開始先慢慢跑、 後來再定速前行。而且把重點、難的科目先解決掉、 每個月根據簡單/困難;理解/記憶來做個搭配。 各科都是讀完後總複習、然後做92~97的考古題 七月:把材導跟有機作成資料庫、一天一章。各科考古題關鍵字摘要。 八月:材熱原文課本1~12章 九月:普物、有機 十月:量物、工數 十一月:材力、普化(只挑比較不熟的四個章節讀) 以上,除了可不理科之外,其他科目皆已精讀完畢。 於是,現在進入再複習階段。在這個階段, 我選擇了跟朋友討論考古題的方式來使我念書的動力獲得延續。 十二月初~二月中:考古題討論會。 我們的形式是一個禮拜討論一科的考古題,周末大家比對答案、 像第一周就是成大材熱92~97。九科討論完剛好過農曆年(二月中), 於是我們就訂過年後討論成大98當作模擬考。 解決98後兩個禮拜剛好成大研究所入學考試。 討論考古題的重要性 在我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討論會對我來說有幾個重要的幫助、 是讓我上榜的關鍵。 1.用同儕壓力約束惰性 因為敝人自尊比較高,要是沒準備就出席的話、 等於沒有貢獻,這樣會讓我的羞恥心發作,所以在狀況很差的時候 仍可確保一定的複習進度。 2.渡過最艱難的疲乏期 十二月複習完七科後, 我已經越來越難約束我的心智在準備考試上了。 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話,可能會訂:過年前再做一次總複習; 最後可能只複習六科、而且後兩科還是隨便讀一讀的。 3.建立各科停損點 討論會一周一科的方式可以確保每科的停損點就是一個禮拜。 來不及時,你自然會選擇重要的地方來讀, 不會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細節上。因此不會有一科讀一個月的事情發生。 4.幫助確立讀書方向 一個禮拜專心複習一科,並且針對第一次做完考古題後、 錯比較多的章節、觀念做加強。 5.成果檢驗 複習完一科後,做一次空白的考古題、隔天就拿那份去討論, 使自己有客觀的標準來檢驗該周的複習成果。 D.如何建立讀書計畫 讀過總體戰術的建立後,各位對於敝人讀書計畫的全貌有了一定的理解。 所以接下來,我要再次總結建立讀書計畫的方法、 並且說明最重要的細部計畫,以幫助各位也能建立適合自己的計畫。 1.最低限度的進度; 2.自己也是被計畫的一環; 3.適度的彈性; 4.每天都要有進度; 5.快不一定好。 舉九月的讀書計畫來說:在該月裡,我要解決掉有機十三章、 普物四十五章。那麼每天的進度至少是有機兩天一章、普物一天兩章。 但是有時候會覺得很煩、念了五個小時後很膩, 這時候我的作法是拿出比較簡單的科目:工數或材力來讀。 所以像普物我就讀了快1.25個月、但是工數的進度也超前。 這樣我就避免了心猿意馬、約束心智導致的時間浪費 在有機方面,大致上我可以一天精讀一章。 要是我在前兩個禮拜排定把有機吃光光,然後接下來都跑普物的話, 我的狀況一定會越來越差。這樣排雖然也是一個月解決有機加普物, 但是卻忽略了自己的偏好科目跟討厭科目。 因此排定每天的進度時,要從協同作戰的角度出發, 考試是看總分、一科進度超前沒有用, 反而是要想辦法用那一科來帶其他科的進度。我的作法是: 在前一天根據今天的狀況、基本的進度要求來決定 誰是主力、誰是側翼、誰是預備隊。 當天先讀主力、接下來側翼、都膩了真的不行就用預備隊。 所以說,排定讀書計畫不光是什麼時候念完哪一科、這是大方向的問題。 單單規劃大方向的讀書計畫,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會實現的計畫。 如果要確保計畫實現,更多時候要考量:自己的偏好、優劣、精神、 各科之間的搭配、當天的時間分佈。根據這些, 來訂定以天為單位、修正了也不會有太大影響的進度。 如此一來,就能顧到讀書計畫的五大重點、自己的計劃才能夠實現。 E.驗證 我報名了成大清大中央三所,很幸運的有報有上: 成大材料正取;清大材料正取;中央化材備二。 F.特別感謝 最後,感謝跟我一起討論考古題的黃同學、何同學、蘇同學、蔡同學。 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將無法在漫長的旅程中堅持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5.253.213 ※ 編輯: boushan 來自: 218.35.253.213 (06/10 13:48)
lord5566123:推呀~清大材料正取~很想進 06/10 13:54
yuchungyi:原PO 你的心得有一部分重複貼上了 改一下吧~~ 06/10 14:41
yuchungyi:提示你 在D的第二段 06/10 14:43
※ 編輯: boushan 來自: 218.35.253.213 (06/10 16:35) ※ 編輯: boushan 來自: 218.35.253.213 (06/10 16:36) ※ 編輯: boushan 來自: 218.35.253.213 (06/10 16:42)
boushan:感謝樓上提醒我 06/10 16:44
evadodoya:好好去玩吧~ 本來想寫心得的 突然發現是耳機的演進史XD 06/11 02:09
evadodoya:要保持漫長的讀書 適當的調節玩樂是很重要的(無誤 06/11 02:10
evadodoya:最主要還是自己要清楚自己在幹碼 以及 經歷一些苦痛 06/11 02:16
boushan:科科 我大概是物慾的演進史 樓上可以把耳機去掉就好啦 06/11 11:39
evadodoya:把耳機去掉就沒甚麼好寫的了 06/11 16:18
physicist512:老實說~你應該當軍師才對(誤) 06/14 00:47
jagger:推一下...這篇對於非材料系生想考成大材料而言很有參考價值 06/14 21:45
jagger:因為不需準備材導物冶...頂多材熱後面固態相圖稍微專研一下 06/14 21:48